胃育溪蟾
胃育溪蟾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两栖纲 Amphibia |
目: | 无尾目 Anura |
科: | 龟蟾科 Myobatrachidae |
属: | 溪蟾属 Rheobatrachus |
种: | †胃育溪蟾 R. silus
|
二名法 | |
†Rheobatrachus silus Liem, 1973
| |
绿色的地方是以往胃育溪蟾分布的地方。 |
胃育溪蟾(Rheobatrachus silus),又名南部胃育蛙或南胃孵蛙,是澳洲昆士兰特有及已灭绝的其中一种胃育蛙。
分布
[编辑]胃育溪蟾是于1972年被发现,并于1973年被描述,但另有文献指它们是于1914年在布列克尔山脉发现。[2]它们只分布在昆士兰东南部的布列克尔山脉及克伦多山脉,介乎海拔350-800米。[3]这个区域雨林、潮湿的硬叶森林及河流的面积少于1400平方公里。它们曾在玛丽河、Stanley河及Mooloolah河出没。[4]最后的标本可能是于1979年在克伦多山脉,或是于1981年在布列克尔山脉发现。最后饲养的胃育溪蟾于1983年死亡。相信它们已经灭绝。
描述
[编辑]胃育溪蟾是中等身型的蛙类,颜色深沉,眼睛大而突出,两眼接近,吻短而顿。它们的皮肤湿润,有黏液包围。前肢趾尖而且长及没有蹼,后服趾上有蹼。相对身体而言,脚较为大。
胃育溪蟾呈深灰色,背部有细小的疙瘩。腹部呈白色或奶油色,偶尔也有黄色的斑点。脚上有深褐色斑纹,脚下则有黄色的斑纹。由眼睛至前肢下有一深色斑纹。趾呈浅褐色,其上有淡褐色的斑点。每趾趾端有细小的圆盆,瞳孔呈深褐色。皮肤疙瘩不平,鼓膜隐藏。雌蛙较雄蛙为大,雄蛙长约33-41毫米,雌蛙长约44-54毫米。
生态及行为
[编辑]胃育溪蟾生活在雨林、潮湿的硬叶森林及河流地区。它们主要是水生的,经常在河流或附近的岩石上出没。它们经常出没的河流都是永久的,或只是在非常低雨量的情况下才干涸。[5]它们分布的地方一般都是有桉树的密林,或是开放林地,但没有纪录它们出没在河岸带。在春天及夏天的季节,它们喜欢生活在石池边、叶堆上或是石缝间,估计它们会冬眠。成年雄蛙喜欢较深水的地方 ,而雌蛙及幼蛙则喜欢较浅水的地方。它们只会在下雨期间才会完全现身。[4]
胃育溪蟾的叫声像喋喋声,每一下约半秒,每6-7秒重复一次。
胃育溪蟾在水中及陆地上也会觅食。它们主要是吃昆虫,包括鳞翅目、双翅目及脉翅目。[6]
胃育溪蟾从不离开水边多于4米的地方。研究显示它们的运动非常有限,10只幼蛙只有2只移动多于3米,4只雌蛙及3只雄蛙在一季之间只沿河边分别移动1.8-46米及0.9-53米,当中只有3只多于5.5米。估计在繁殖季节,它们会留在原有的水池中,只有在泛滥的季节才会离开。[4]
繁殖
[编辑]胃育溪蟾最特别的地方是它们照顾幼蛙的方式。在体外受精后,雌蛙会将蛙卵咽下。但卵是产在陆地上或是在水中则不明。
卵的直径长达5.1毫米,有很大的卵黄。大部分母蛙每次产约40个卵,但在胃中出生的幼蛙却只有21-26只。这可能是母蛙未能将全部卵咽下,或是最初咽下的卵已被消化。
当母蛙咽下卵的时候,它们的胃与其他的蛙类没有分别。包围卵的胶状物称为前列腺素E2(PGE2),这种物质可以令胃部暂停分泌盐酸,时间足以让卵的胚胎发育。当卵孵化后,蝌蚪的腮分泌的黏液也含有PGE2。当胚胎或幼蛙等在体内时,母蛙是不会进食的。
胃育溪蟾蝌蚪在出生初期缺乏色素,但当渐长时它们逐渐发展出成蛙的颜色。蝌蚪最少约需6星期来发育,这段时间母蛙的胃会不断膨胀至体腔可以容纳的大小。母蛙的肺部会缩小,呼吸主要是靠皮肤上的气体交换进行。除了体型增大了外,母蛙会维持不动。
幼蛙出生需要大量空间,且可能需时1星期。不过,如母蛙受到骚扰,它会将所有幼蛙吐出。幼蛙被吐出时就已经完全发育,在色泽及体长上只有很小不同。[7]
灭绝原因
[编辑]胃育决蟾灭绝的原因不明,但失去栖息地、污染、病原体、寄生虫及过分捕猎都可能导致其数量大大减少。人类活动对它们生态的影响也是不明[8],壶菌病相信是其中一种影响最深的原因。
参考
[编辑]- ^ Ed Meyer, David Newell, Harry Hines, Sarah May, Jean-Marc Hero, John Clarke, Frank Lemckert. Rheobatrachus sil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8-12-27].
- ^ Ingram, G.J. The earliest records of the extinct Platypus Frog. 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 1991, 30 (3): 454.
- ^ Hines, H., Mahony, M. and McDonald, K. An assessment of frog declines in Wet Subtropical Australia. A. Campbell (ed.) (编). Declines and Disappearances of Australian Frogs. Environment Australia. 1999.
- ^ 4.0 4.1 4.2 Ingram, G.J. Natural History. M.J. Tyler (ed.) (编). The Gastric Brooding Frog. London: Croom Helm. 1983: 16–35.
- ^ Meyer, E., Hines, H. and Hero, J.-M. Southern Gastric-brooding Frog, Rheobatrachus silus. Wet Forest Frogs of South-east Queensland. Gold Coast: Griffith University. 2001: 34–35.
- ^ Liem, D.S. A new genus of frog of the family Leptodactylidae from S. E. Queensland, Australia. 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 1973, 16 (3): 459–470.
- ^ Tyler, M. J. Gastric Brooding Frogs. Australian Frogs A Natural History. Reed Books. 1994: 135–140.
- ^ McDonald, K.R. Rheobatrachus Liem and Taudactylus Straughan & Lee (Anura: Leptodactylidae) in Eungella National Park, Queensland: distribution and declin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South Australia. 1990, 114 (4): 18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