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菟丝子属
欧菟丝子 Cuscuta europaea (在寄主植物上)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茄目 Solanales
科: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族: 菟丝子族 Cuscuteae
属: 菟丝子属 Cuscuta
L.
模式种
欧洲菟丝子 Cuscuta europaea
L.

菟丝子属学名Cuscuta),旋花科下的一个属,为缠绕、寄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170多种[1],分布于全世界热带温带地区[2][3],是一群生理构造特别的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攀缘性的茎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发育为特化吸器,进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维生。

除了作为药用,其寄生农业生态的影响都相当的重要,地位举足轻重。

属名Cuscuta来源于阿拉伯语cuscuta,一种蔓性缠绕类植物。

形态[编辑]

长白山上的菟丝子

草本寄生植物,全株无毛。植株通常呈黄色或红色。[3][4]

[编辑]

退化成极小鳞片或消失。[3]

[编辑]

花柄或花柄极短,为穗状总状聚伞状丛生。四数或五数苞片极小或阙如。花萼合生,但通常深裂,亦有萼片分离者。[3]

欧菟丝子, 花粉红至白色,花萼及花冠为4或5数。

花冠白色、粉红色或带有乳色,壶形、管状、球状、铃形,花管基部具毛状、细齿状、或膜状的鳞片[4]雄蕊数目与花瓣相同,着生在鳞片上方的花冠上,与花瓣互生[4][3]

子房2,每室有2枚胚珠花柱1或2,具2个柱头,球形或长形,有时融合一起[4][3]

果实[编辑]

蒴果,但有时为肉质周裂或为不规则状的开裂。[3]

习性[编辑]

菟丝子属植物是专门寄生在宿主上之全寄生植物,但它选择宿主通常不具专一性,即可能同种的菟丝子会有不同的宿主。各种不同菟丝子的宿主请参见后文分类段落。

菟丝子不像大部分的寄生于宿主根部的种类之胚乳具有足够的资源(营养)可提供发芽之用。菟丝子的种子,虽然可以在掉落土表后维持长达5年的休眠期,但其种子胚乳里的养份仅可提供它在萌发后,有6天的时间让它与宿主建立起连结(生成吸器进入宿主)[5]

菟丝子于土表上萌发后,其幼在找到宿主前可成长至68厘米长。它有二种方法可以找到宿主:菟丝子的茎可以"感知"到宿主的"气味",并朝向宿主生长。科学家取 (α-pinene, β-myrcene, and β-phellandrene)等采自蕃茄植株的化合物,试验C. pentagona的幼,发现,它会朝着这些化合物的方向生长[6]。另外的研究则指出,经由植株附近植物反射的 (光质光量),菟丝子可以选择具有高产量的植物,因为这些植物片反射的光会显示出其中的叶绿素含量[7]。一旦菟丝子发现了宿主,便会缠绕上宿主的茎。此时其不定根会穿入宿主的茎,发育成特化的吸器与宿主的维管束组织产生连结;在其生长过程中,它会产生多个吸器与宿主连结。[5][6][7]

名称[编辑]

菟丝子属名 Cuscuta源自于阿拉伯语 kechout[8]

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的中文别称极多,有时植株与供药用的种子名称相同,有时则予以区别:

重要性[编辑]

中医[编辑]

可治各种疮毒、肿毒,又能滋养强壮治黄胆。性味:种子:辛、甘、平。效用:种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林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

危害[编辑]

菟丝子属植物会寄生在数种作物上,造成经济上的损害;对宿主的选择非专一性,经常为豆科植物菊科植物[8]

日本菟丝子,寄生在灌丛的数种灌本及草本身上,经常造成作物的危害,并影响植被中的原生物种。(摄于青森县弘前市的郊区)


下属物种[编辑]

约100 ~ 170种,有些分类学家把本植物独立为一Cuscutaceae Dumort.[3]。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少数分布在欧洲亚洲,其中11种分布于中国[3]。本属包括以下物种:

中国文学[编辑]

中国文学里出现的菟丝常与女萝(一种地衣,又称松萝)等并称。

  • 古诗十九首第八首(节录)[15]:“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但历代对兔丝、女萝及其他相关植物之名物探讨有不同见解。
  • 唐朝诗仙李白《古意》(节录):“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16]
  • 唐朝诗人元稹有《菟丝》诗:“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菟丝蔓,依倚榛与荆。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17]
  • 琼瑶小说菟丝花》,(台北)皇冠出版 (1990年)。

注释[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7-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3). 
  2. ^ 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1).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Fang (方瑞征) et al. 199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 320.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Liao et al. 200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湾共有3种2变种菟丝子植物分布。
  5. ^ 5.0 5.1 Scott, P. 2008.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of plants: parasitic plants. John Wiley & sons pp. 103–112.
  6. ^ 6.0 6.1 Runyon, J. Tooker, J. Mescher, M. De Moraes, C. 2009. Parasitic plants in agriculture: Chemical ecology of germination and host-plant location as targets for sustainable control: A review.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views 1. pp. 123-136.
  7. ^ 7.0 7.1 Lesica, P. 2010. Dodder: Hardly Doddering. Kelseya Newsletter of Montana Native Plant Society. Vol 23. 2, 6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高明干等编辑。2006。],火焰草,第69页。
  9. ^ 9.0 9.1 [甘伟松,1973。第460页],引《纲目拾遗》卷7:一名吐血丝、无根草。
  10. ^ [高明干等编辑。2006。],火焰草,第69页,引:《本草纲目》卷十八菟丝子:按宁献王《庚辛玉册》云火焰草即菟丝子,阳草也。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甘伟松,1973。],澳洲菟丝子、菟丝子、日本菟丝子之介绍列于第460页。
  12. ^ 12.0 12.1 12.2 Liao et al. 200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廖国{女-英}等人称Cuscuta australis菟丝子,而把Cuscuta chinensis称作中国菟丝子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Liao et al. 2005.. [201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4. ^ Mihai Costea, Simone Soares da Silva, Rosangela Simao-Bianchini, Ana Rita G. Simoes and Sasa Stefanovic. 2021. Notes on the Systematics of Cuscuta sect. Subulatae (subg. Grammica)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Cuscuta mantiqueirana, A New Species from Brazil. PhytoKeys. 184: 27-44. DOI: 10.3897/phytokeys.184.69037
  15. ^ 《古诗十九首》第八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在《昭明文选》卷29及《玉台新咏》卷1皆有收录,全诗为:“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16. ^ 李白《古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出自《全唐诗》卷167,原诗为“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17. ^ 菟絲. [201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参考文献[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