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努拉达·甘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努拉达·甘迪
Anuradha Ghandy
出生Anuradha Shanbag
(1954-03-28)1954年3月28日
逝世2008年4月12日(2008岁—04—12)(54岁)
印度孟买
死因恶性疟原虫疟疾
国籍印度
别名Narmada, Varsha, Rama, Anu, Janaki
母校孟买Elphinstone College
知名于印度毛主义运动代表人物
父母Kumud (母)
Ganesh (父)

阿努拉达·甘迪(英语:Anuradha Ghandy;1954年3月28日—2008年4月12日)是印度共产主义者、作家和革命领袖,印度共产党(毛主义)中央委员。[1]她主要从事宣传工作,并参与了印共(毛)在城市地区的活动。[2]她是印度共产党(马列)马哈拉施特拉邦创始成员之一。[3]

在毛派的政策文件中,安拉达对有关种姓和“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政策文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丹达卡冉亚,她让游击队员意识到工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等领域的潜力。她在改变当时在党内占主导地位的父权思想中占关键地位。[4]

生平

[编辑]

出生于老一代共产主义者Ganesh和库穆德·尚巴格(Kumud Shanbag)的家庭,他们在孟买的印度共产党办公室结婚。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们都在印度共产党内。Ganesh后来加入防卫委员会,自愿参与对共产主义者的诉讼。[4]库穆德一生都是一名积极的社会工作者。安拉达的兄弟Sunil Shanbag是孟买剧作家,创作左翼革命剧作品。安拉达就读于Santacruz 的J.b. Petit学校。[4] 1968年纳萨尔巴里起义后,孟买是极左翼活动分子的中心,阿拉达起了主要作用,随后参加激进学生团体进步青年运动。从那里她连接到后来的纳萨尔派运动。她参加了1975年的达利特豹运动

当保护民主权利委员会成立时,她是印度紧急状态后的领导人物之一。1982年她从孟买迁往那格浦尔。期间她多次被捕,之后转入地下。有人提到她和巴斯塔县的部落民有关。她领导着党的妇女翼,在地下工作。[4]

2008年4月12日,在印度中部的丹达卡冉亚丛林中,死于恶性疟疾相关疾病。系统性硬化症削弱了她的免疫系统,导致多器官衰竭。[5]她在贾坎德邦工作期间,教育那些部落在其社区反对压迫妇女时,患上脑性疟疾。[4]在她最后的日子里,她一直在培训女干部以培养领导技能。

在她的讣告中,1970年代她还是一名大学生时就是她的朋友的Jyoti Punwani写道:“‘纳萨尔派的威胁’,曼莫汉·辛格说,‘是国家最大的威胁’。但我记得一个总是在笑的女孩,她放弃了富有的生活来改变别人的生活”。[6]

个人生活

[编辑]

1983年11月,嫁给了柯柏德·甘迪[7][8]他来自古吉拉特-帕西家族。[9]

参考文献

[编辑]
  1. ^ List of banned organisations. Ministry of Home Affairs. Ministry of Home Affairs (India).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5). 
  2. ^ Manoj Prasad, Zahid Rafiq. Maoist who went to school in Doon, London. The Indian Express. 23 September 2009 [28 Sept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3). 
  3. ^ Special Correspondent. Maoist leader Anuradha dead. The Hindu. April 29, 2008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1). 
  4. ^ 4.0 4.1 4.2 4.3 4.4 Rahul Pandita. The Rebel. OPEN. September 26, 2009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9). 
  5. ^ A Comrade and Companion. [Parsiana]. April 21, 2010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4). 
  6. ^ Jyoti Punwani. Memories of a Naxalite friend. The Times of India. April 20, 2008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7. ^ 存档副本.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8. ^ Kobad Ghandy. Letter to the Editor. OPEN. 8 May 2010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9. ^ Nauzer Bharucha. Kobad's father backed cause: Brother-in-law. The Times of India. 24 September 2009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