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马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奥斯定·沙普德莱纳
Auguste Chapdelaine
马赖神父圣像(1856年)
殉教者
出生(1814-02-06)1814年2月6日
法国 法国芒什省拉罗谢尔诺尔芒德
逝世1856年2月29日(1856岁—02—29)(42岁)
 大清广西省泗城府西林县尧山村
封圣2000年10月1日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马赖(1814年2月6日—1856年2月29日)法文奥斯定·沙普德莱纳(法语:Auguste Chapdelaine),是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属巴黎外方传教会,到中国传教,由于在不符合黄埔条约的情况下进入中国广西传教,因此遭遇杀害。史称“广西西林教案”。

历史背景

[编辑]

1844年10月订立的中法《黄埔条约》第二十二款规定,如有中国人毁坏法国教堂、坟地,地方官要照例严惩。这是允许外国人在华传教最初的法律根据。1846年道光帝颁布上谕,不但准免查禁天主教,还同意发还以前没收的天主堂,基督教传教从此成为公开合法。不过当时允许外国传教士活动的区域,只限于五口通商口岸,并未准许他们进入内地传教[1]

西林教案发生在太平天国期间,而太平天国也正是从广西开始起义的。太平天国崇拜“拜上帝教”,该教源自基督教。清朝官方对基督教十分警惕,严格防范。马赖进入广西内地聚众传教,被地方官员误以为组织造反,因此遭到逮捕,导致惨案发生[2]

中法《黄埔条约》第二十三款规定,“法兰西无论何人,如有犯此例禁,或越界,或远入内地,听凭中国官查拿,但应解送近口法兰西领事官收管;中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兰西人,以伤两国和好。”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认为,中国把马赖处死,违反了应把拘捕的法国人解送领事的条约义务。直到现在,学者仍无法确定马赖犯了哪些罪该处死刑。按照程序正义优先的法律观点,中国无疑理亏[3]

19世纪外国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偏远地区传教,许多外国传教士被指控与中国妇女有性丑闻[4]

生平

[编辑]

圣马赖于法国拉罗谢尔诺尔芒德的农村岀生,是家中幼子,年轻时在家帮助农事。他受感召,苦劝父母后,进修道院和比他年幼很多的同学学习。虽然过了年龄限制,但他的热忱使他得以加入传教工作。马赖于1843年6月10日晋铎。在姐姐的丧礼后,他和家人告别,于1852年受巴黎外方传教会派遣,离开法国参与中国广西的天主教传教工作。

他在广州停留后,1854年春去了贵州省会贵阳。12月,他和卢廷美往广西西林县的尧山村,和当地约300人的天主教团体见面。在1854年12月8日他第一次在当地主持第一场弥撒。他抵达后10天,被关入西林县衙门,关了16天(一说18天)。受到个人恐吓后,马赖1855年初去贵州,同年12月重回广西。

马赖1855年秋冬之际认识寡妇曹桂英英语Agnes Tsao Kou Ying。曹桂英1821年生于贵州,父母都是天主教徒,自幼虔诚信教,在其教徒丈夫去世后守寡。Lyons神父向马赖推荐曹寡妇负责与女性进行教理问答,她在马赖邀请下,来到西林,向苗族妇女传播福音,并传授欧洲人育婴烹饪等家务技能[5]:100。因此西林定安等地传言,马赖违反天主教清规,常带着一个年轻漂亮的“曹寡妇”传教,表面上是他的秘书,实际上是他的姘妇

圣马赖神父殉教图

1856年2月22日,一名新信徒的亲戚白三控告马赖,当时衙门休假。2月25日,新任西林县知县张鸣凤下拘捕令,于是在尧山的马赖和当地一些天主教徒被捕。马赖先遭重刑,又被罚站笼,关到小铁笼子里,笼子挂在监牢大门。最终马赖死亡,然后其尸体被枭首示众。

知县张鸣凤同时拘捕了曹桂英等15位教徒。张鸣凤质问曹寡妇是否与马赖通奸,她鄙夷的否认,表示到西林前并不认识马赖。张鸣凤威胁她,如果不改宗,就将其处死。曹桂英拒绝叛教,被罚站笼而死。迄今没有证据显示两人有奸情[5]:102

政治后果

[编辑]

在法国外交压力下,张鸣凤被革职。法国因为“马赖神父事件”(也称为“西林教案”),加入英国在1856年至1860年的英法联军之役(又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在第13条赋予基督徒传教和拥有资产的权利。

宣圣和争论

[编辑]

马赖于1900年被宣福。一百年后的2000年10月1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将他和曹桂英等共120位由17到20世纪在中国为天主教而殉教的人士册封为圣人[6][7]

自2000年9月26日起,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发表新闻稿回应,以宣传表示马赖神父等人,指控他们犯下“严重罪行”[8][9]。当时西林人将当地土匪马子农的恶行与马赖混为一谈,两广总督叶名琛已指出此事[10];但新华社的新闻稿依然以讹传讹,因而引来袁伟时教授与大陆以外地区华人教会的批评[11][12][13][14]。另有来自河北、山西、陕西等神职人员及教友被迫参加政治会议,批评宣圣一事。他们表示,席上有人反驳政府的立场,与官员争论[1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如何看待近代歷史上的教案. 人民日报. 2000年9月29日 [2013-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2. ^ 谢铭:《太平天国初期清朝的基督教政策对西林教案发生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3. ^ 袁伟时. 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 冰点. 2006年1月11日, (第574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2月3日). 
  4. ^ Ji Li. Becoming Faithful: Christianity, Literacy, and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Northeast China, 1830-1930. ProQuest. 2009: 79. ISBN 978-1-109-11661-8. 
  5. ^ 5.0 5.1 D. E. Mungello. The Catholic Invasion of China: Remaking Chinese Christianit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5年. ISBN 978-1-4422-5050-5. 
  6. ^ From the forge of trials came a strong faith. Catholic Daily. March 1, 2012 [2015-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2). 
  7. ^ Anthony E. Clark. China's Saints: Catholic Martyrdom During the Qing (1644–1911). Lexington Books. 7 April 2011: 167. ISBN 978-1-61146-017-9. 
  8. ^ 甄实. 马赖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9月29日 [2014年6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9. ^ 史岩. 揭開所謂「聖人」的面目. 《人民日报》. 2000年10月3日 [2014年6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10. ^ 朱金甫; 吕坚 (编). 《清末教案》. 第一册. 中华书局. 1996年: 页167–168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可以知道当时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已经发现﹐有人将马赖神父与西林县一带活跃的土匪马子农混为一谈。所以叶名琛特别在奏折中提到两人‘名既不同,籍亦不合’,以正视听...”
  11. ^ 袁伟时. 苦難來自於落後和封閉. 《文史参考》. 人民网. 2010年9月29日 [2014年6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9月16日).  |issue=被忽略 (帮助)
  12. ^ 《我们还以为这类“运动”已成历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陈日君枢机
  13. ^ 《列圣殉道者不应受诬蔑》明报 2000-10-18
  14. ^ 《批判宣圣的背后》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2-21. 见证月刊
  15. ^ 《中国天主教徒不满官方教会组织谴责十月一日宣圣礼》[永久失效链接] 天主教亚洲通讯社 2000-9-2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