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土地改革运动/档案1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编辑说明
原来版本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定义有误。土地改革运动从1950年才真正开始。因此将原来关于大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段落删除。--Gilgalad 2009年9月13日 (日) 17:15 (UTC)
建议
本条目内容应当以整个土改运动的过程为主,现在添加的大段VOA内容基本属于评论性质。--Gilgalad 2009年9月13日 (日) 18:54 (UTC)
- 日志:删去“天下文章一大抄”新增内容中评论性的内容,仅保留对事实的陈述,并将零散的段落按照时间顺序组织:[1]--Gilgalad 2009年9月13日 (日) 19:08 (UTC)
删除不合理,维基上的评论性数之不尽—天下文章一大抄 (留言) 2009年9月13日 (日) 20:04 (UTC)
- 数之不尽的评论正是维基的败笔。条目应该以事实陈述为重,评论性内容即使存在也应当和事实陈述完全分开。你引用的VOA内容字数虽多,但是读后并不能让读者了解土改运动的来龙去脉,其中穿插的评论更是加重了这个问题,此外这些评论还有POV嫌疑。当然,造成这个问题主要的原因不在VOA,因为这评论本来就不是事件介绍,并不适合直接拿来作为百科材料。--Gilgalad 2009年9月13日 (日) 22:34 (UTC)
- 你删除所有的评论是不合理的,维基没有这样的规定。事实是没有任何人能肯定什么是事实,你加上也不见得是所谓的事实,大陆的事实是什么?事实是香港记者在新疆乌鲁煽动闹事?事实是大学生在北京向解放军开火?大陆的事实本身就存在中立问题—天下文章一大抄 (留言) 2009年9月14日 (一) 10:07 (UTC)
- 维基百科可以和文献综述作个类比:维基条目本身应当是三次文献,内容的来源只能是二次文献和部分三次文献。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维基并不保证记录的事实是否可靠。不过维基有强制性的方针——WP:可供查证,还有指导性的指引WP:列明来源,这两条规定保证了读者可以检查条目记述的可靠性。--Gilgalad 2009年9月17日 (四) 01:53 (UTC)
- 正如前述维基要求的只是来源,维基没有要求删除评论的规定,谁又知道评论所说的不是事实?必须重申你删除所有的评论是不合理的行为—天下文章一大抄 (留言) 2009年9月18日 (五) 16:28 (UTC)
- 滑稽。把别处的文章照搬到维基百科是合理的行为?--Gilgalad 2009年9月19日 (六) 16:32 (UTC)
- 滑稽的是你删除所有的评论是不合理的行为,滑稽的是你以自个儿定立的规则—天下文章一大抄 (留言) 2009年9月20日 (日) 04:07 (UTC)
- 滑稽。把别处的文章照搬到维基百科是合理的行为?--Gilgalad 2009年9月19日 (六) 16:32 (UTC)
- 正如前述维基要求的只是来源,维基没有要求删除评论的规定,谁又知道评论所说的不是事实?必须重申你删除所有的评论是不合理的行为—天下文章一大抄 (留言) 2009年9月18日 (五) 16:28 (UTC)
- 维基百科可以和文献综述作个类比:维基条目本身应当是三次文献,内容的来源只能是二次文献和部分三次文献。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维基并不保证记录的事实是否可靠。不过维基有强制性的方针——WP:可供查证,还有指导性的指引WP:列明来源,这两条规定保证了读者可以检查条目记述的可靠性。--Gilgalad 2009年9月17日 (四) 01:53 (UTC)
- 你删除所有的评论是不合理的,维基没有这样的规定。事实是没有任何人能肯定什么是事实,你加上也不见得是所谓的事实,大陆的事实是什么?事实是香港记者在新疆乌鲁煽动闹事?事实是大学生在北京向解放军开火?大陆的事实本身就存在中立问题—天下文章一大抄 (留言) 2009年9月14日 (一) 10:07 (UTC)
这个条目需要修正
中国近代的土地改革运动自1930年代起,以梁漱溟与晏阳初为代表,推动新式农业生产技术,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
如果定义为“新中国建立后的土改”,甚至应包含文化大革命:
1949年9月29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二条:“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第二十七条:“已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凡尚未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民团体......”。
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模式)
- 建国初期的阶级斗争(1950-1953年)
- 三大改造运动,实行农业合作化,消灭私人财产、消灭个体经济,成立初级合作社(1953年)
- 提升为高级合作社(1956年5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
- 1961年5月12日,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第二个五年计划(左倾冒险)
经济调整期(赫鲁晓夫修正主义)
第三个五年计划(遭文革中止)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
四人帮时期(极左路线)
土地改革调整时期(邓小平卷土重来,与胡耀邦赵紫阳进行“资本主义复辟”)
- 农村包产到户,扩大自留地(1978年12月至1984年,农村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赵紫阳扩大农民自主权(1978年,农村改革试验)
- 废除人民公社(1985)
- 改革开放,引进资本主义
- 1984年至1992年城市改革(邓小平南巡前)
- 1987年中共第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 1988年6月,条改“土地管理法”第二条:“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依法转让”
- 邓小平南巡后,重建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务实主义观点
2008年10月9日~12日中共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新土地改革政策(土地流转)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23.205.234.235(对话|贡献)加入。
- 请区分农村政策、土地政策、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运动等几个概念的区别。土地改革运动是建国初期三大运动之一,仅指1950年到1952年间的新区土改。--Gilgalad 2010年7月22日 (四) 15:58 (UTC)
四者有何分别?请直说。台湾施行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也都是中国土地改革运动中的一部分,但学术界未曾有人将它们视为土地改革运动的结束。三大改造运动之中,农业改造只是土地改革史上的一环;最起码,之后那些“五年计划”系经中共官方批准,都包含着土地改革政策或土地改革运动。
三大运动时间不对,我连时间表都附上了,你 看都不看,拼命破坏他人编辑,外行领导内行 平分土地清算地主是中共革命时期的主张,现有内容应改为土地革命
建国前土改
- 1946年5月第二次四平战役结束时,中共军队已经被赶过松花江。6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四平战役后东北形势与任务的指示》中解决东北危机的方法是“彻底剿灭土匪,解决土地问题”。建国前土改对中共政权的重要性其实不言而喻,但完全没提到。--Berthe(留言) 2017年4月10日 (一) 15:41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土地改革运动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4964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012074647/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4964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11日 (五) 18:00 (UTC)
对“土改过程中,中共处决了2-5百万人”的真实性质疑
此内容没有任何来源注释。虽然本人对共和国史了解不多,但就算是屠杀行动(如南京大屠杀,普遍认为遇难者约为20万以上乃至30万人,和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普遍认为遇难者约为60万以上至180万)都难以达到“处决了2-5百万人”,而且大概了解当时大陆人口约4亿,岂不是相当于“消灭了总人口的1/20至1/8”?
如果是某些User为了政治目的而捏造此内容,那真是可悲。——4O74Y74L74J7(留言) 2017年12月7日 (四) 04:23 (UTC)
- 该句来源就那一整句后面第一个来源,往上也有土改死亡人数一节,该节有充足来源,而且五百万是八十分之一,不是八分之一。--LHD(留言) 2017年12月7日 (四) 05:05 (UTC)
- 好吧本人数学死的早。不过由于GFW,几个来源中就本人能看到的(毛选第四卷),似乎本条目的叙述略有混淆“斗争”“打击”和“打死”“处死”?
另外,“受害者中很多是掌握知识和了解经济规律的地主”,就“了解经济规律”请给出来源。——4O74Y74L74J7(留言) 2017年12月8日 (五) 04:48 (UTC)
- 把“死亡”和“处决”混淆了。学者研究苏北地主的初夜权问题,其中有农民借土改杀地主的案件。类似的报复简单归于中共处决,实在是片面化。--Berthe(留言) 2018年1月3日 (三) 23:5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