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特色条目候选/行列式/第二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行列式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编辑]

18支持,3反对 => 特色-Istcol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14:28 (UTC)[回复]

支持[编辑]

  1. (+)支持:本条目现在是优良条目,曾于今年2月参选特色条目,但未能通过。两个月前又进行了一次同行评审,之后综合了第一次特色候选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现在的条目内容全面、来源充足、文法得当。我认为已经符合特色条目标准,故再次提名。—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19日 (三) 13:04 (UTC)[回复]
  2. (+)支持,这个条目算是在优良、特色条目候选中的熟面孔。不错的好条目!--[[User:j878787爱德华]]※找奥林帕斯天神2010年5月19日 (三) 13:55 (UTC)[回复]
  3. (+)支持,已经超过现特色条目平均水准-Biŋhai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09:43 (UTC)[回复]
  4. (+)支持无条件支持。高水平的数学条目,很奇怪为什么会有人反对。—CHEM.is.TRY 2010年5月20日 (四) 13:46 (UTC)[回复]
    多谢投票,不过依照投票准则,还请写一个具体的理由。多谢支持。—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16:03 (UTC)[回复]
  5. (+)支持已经超越特别条目的水准。—Flame 欢迎泡茶 2010年5月20日 (四) 16:00 (UTC)[回复]
  6. (+)支持,能经过如此多的评审我相信其质量,另外我对下面某些反对意见很无语……--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10年5月21日 (五) 17:36 (UTC)[回复]
  7. (+)支持,经上次同行评审后得到大幅改善。—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5月21日 (五) 23:43 (UTC)[回复]
  8. (+)支持,符合特色条目的标准,但是如果失败请再次同行评审,看看还有什么可以修改的地方。—KeepOpera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03:48 (UTC)[回复]
  9. (+)支持,符合特色条目的标准—ArikamaI 继续旅行谢绝废话2010年5月22日 (六) 04:13 (UTC)[回复]
  10. (+)支持,内容充实,足够读者咀嚼良久。— 老陈 (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05:42 (UTC)[回复]
  11. (+)支持,内容翔实、准确。另外,JAK您自己的特色条目阿仙奴足球会历史 (1886年至1966年)利克镇足球会的来源恐怕也没有这个条目多吧。—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23日 (日) 06:33 (UTC)[回复]
    请查看修改时间和我投票的时间,谢谢--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3日 (日) 12:35 (UTC)[回复]
  12. (+)支持,万岁,数学特色条目+1了!-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15:00 (UTC)[回复]
  13. (+)支持,绝对符合FA要求。--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日) 21:25 (UTC)[回复]
  14. (+)支持,符合FA要求。Ivann (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23:42 (UTC)[回复]
  15. (+)支持完美--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4日 (一) 17:21 (UTC)[回复]
  16. (+)支持内容详尽,主要编写者认真负责--教父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2:53 (UTC)[回复]
  17. (+)支持,经过同行评审质量大幅度提升。 —NewSpeaks友爱部真理部 2010年6月1日 (二) 03:23 (UTC)[回复]
  18. (+)支持,高水平数学条目(感动~终于有数学了),在下从此条目中学习了不少。--Bcnof (留言) 2010年6月1日 (二) 08:19 (UTC)[回复]

反对[编辑]

  1. (-)反对,还达不到特色条目的等级。—うちはイタチ (留言) 2010年05月19日 (四) 18:00 (UTC)[回复]
    还请具体说明理由。—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19日 (三) 14:36 (UTC)[回复]
    (-)反对大量文句缺乏注释,请改善--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19日 (三) 16:16 (UTC)[回复]
    先抵销侠刀行的反对票--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3日 (日) 09:52 (UTC)[回复]
    特色条目的标准中也没有说明每一句话都要有来源注释,即使是有来源,也不一定要以内文注脚的形式标注在每一句后面。我自认为每一段文字后面或中间都有标出来源。如果您觉得有些地方因为没有标明足够的来源而使得文句显得无法查证的,请具体说明是什么地方的文句缺乏注释。—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19日 (三) 16:27 (UTC)[回复]
    我当然不会要求每字每句皆有脚注,问题是你的条目往往有一大段文字完全没有脚注,令人怀疑其真确性,所以我在此强烈建议阁下增补脚注,当然我是外行人,并不能真正了解那些文字有真确性存疑,我只是概览。--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0日 (四) 06:05 (UTC)[回复]
    那么还请麻烦具体指出哪些段落是没有脚注的,我好补上脚注。—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11:13 (UTC)[回复]
    实在太多部分了,如“行列式函数”一节只得一条--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0日 (四) 16:44 (UTC)[回复]
    已经补多了几条,不知您认为多少条才够?此外,如果有其它地方您认为来源不够的话,麻烦一并指出。—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18:12 (UTC)[回复]
    看见你如此积极,那好,我将所有我认为不足的指出,当你一一改善后,我便会改为支持。你愿意吗?你有正面回复后我便会指出--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3日 (日) 09:51 (UTC)[回复]
    请指出。—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11:42 (UTC)[回复]
    不过看来你已经改善了,不过请注意,我已经删去反对票,所以我的讨论会转移到意见那里--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3日 (日) 12:34 (UTC)[回复]
  2. (-)反对,由于最近时机敏感,大量的特色条目被提重审。所以本人暂缓支持新特色的候选,等到撤销派打道回府时,再出面支持。--侠刀行 (留言) 2010年5月21日 (五) 11:26 (UTC)[回复]
    这也是反对的理由?—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1日 (五) 11:28 (UTC)[回复]
    (:)回应:有空的话去看看特色条目重审,一大堆条目被人用莫名其妙的理由提撤销。如果这次不反对,哪怕今天是行列式,恐怕有更多的特色条目面临被撤下的命运。我们必须做严格的品质管理,毕竟特色条目重审被那些人霸占了。身为主编还是多留意吧!我怕到时行列式也变成被人开刀利用的工具。--侠刀行 (留言) 2010年5月21日 (五) 11:39 (UTC)[回复]
    这也不构成反对这个条目的理由吧?即使不支持,也不用反对啊?还请就事论事,谈论行列式这个条目的品质。—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1日 (五) 16:33 (UTC)[回复]
    (:)回应:请侠刀行先生就事论事,不要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过多地带入中文维基百科。—KeepOpera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03:53 (UTC)[回复]
    (:)回应:那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便取消反对票。如果行列式真的成为特色条目,有办法保证以后不会被提重审或撤销吗?--侠刀行 (留言) 2010年5月22日 (六) 06:53 (UTC)[回复]
    无法保证,任何人都可以提交重审。然而只要条目质量过硬,就不用害怕,近来提交重审的特色条目的确是有不少问题,还请阁下就此条目的质量投票。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5月22日 (六) 09:49 (UTC)[回复]
    你的答案很标准,我也很认同。--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3日 (日) 10:25 (UTC)[回复]
    此外,侠兄你的观点我非常理解,但如蓝兄所说,若条目真的够斤两,根本不怕被撤。现时我所提撤的条目全部都不符合特色标准。随着时代变迁,皇后码头也得拆卸了。--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3日 (日) 20:28 (UTC)[回复]
    (-)反对:有以下意见,请主编者或热心编友帮忙修正,如全数修正完毕则撤销反对票:
    • 首段没有简要说明该函数的发展历史,这是很大的忌讳。历史不用写一堆,简单扼要就好,这有画龙点睛的效用。
    • 历史章节请考虑移到最前面。
    • 其中一位数学家的名字有翻译的问题,请问是莱布尼茨还是莱布尼兹?(请参看历史章节)—David Jackson(留言) 2010年5月24日 (一) 01:45 (UTC)[回复]
    多谢你的意见。首段的历史介绍的确不足,已经加了几句话。历史章节原本是在最前面的,后来经讨论后决定移到后面,是因为其中出现的一些术语可能要在看了条目之后才能理解。莱布尼兹和莱布尼茨都是常见译名,为统一起见已经全部改成莱布尼茨。—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4日 (一) 10:30 (UTC)[回复]
    (:)回应:我之所以建议将历史章节移至第一段,是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看完首段后会对此条目产生更多疑问与好奇,当然也会对历史产生兴趣,因此紧接下来的历史章节马上告诉读者:“这件事情是这样发生的,经过〇〇〇时间后〇〇〇有新的看法与成果,……”,大略了解发展经过后再浏览偏技术或理论的内容,由易而难慢慢引导他们进入编者特意制造的某种情境,才不会有难以阅读的问题出现。阁下担心历史章节中所出现的术语会有难以理解的问题,我建议两种处理方式:
    • 尝试将术语转为简单易懂的文字。
    • 将术语改成内部链接,引导读者到某段章节以能理解该术语的涵义。
    以上意见还希望您能采纳。—David Jackson(留言) 2010年5月25日 (二) 01:57 (UTC)[回复]
    可以考虑适当加蓝链,但改成完全通俗易懂的文字是不可行的,因为线性代数的很多术语都用来描述一个形式很复杂的数学内容,如果改写会使该段非常冗长,因此可以考虑适当加一小部分蓝链。—KeepOpera (留言) 2010年5月25日 (二) 07:04 (UTC)[回复]
    完成。—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5日 (二) 17:03 (UTC)[回复]
    (:)回应:感谢主编者采纳意见并修正,因此撤除反对票。—David Jackson(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01:44 (UTC)[回复]
  3. (-)反对,部分参考来源未直接指向来源内容,可参考条目林彪加油改进,加油!!改进后talk我改票。-- [ ] 2010年5月25日 (二) 06:09 (UTC)[回复]
    不太明白啊,能否说得具体一点?—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5日 (二) 09:16 (UTC)[回复]

中立[编辑]

意见[编辑]

  1. 为什么要把图例隐藏?--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5月20日 (四) 03:22 (UTC)[回复]
    我的想法是:不一定所有人有想看到图例,有些人会喜欢更紧凑的文字内容。—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05:47 (UTC)[回复]
    我觉得图例show出来会比较好,这样可使条目更饱满(当然有其他因素影响,但我认为图例show出来会更美观。早前有位维基人因有条目缺少图片己撤特)--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3日 (日) 20:31 (UTC)[回复]
    既然如此,去掉隐藏。—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4日 (一) 10:50 (UTC)[回复]
  2. 你好,请问“行列式与多重积分”一节中,每段文字只得一个注释足够吗?我不肯定的,所以问你,如是足够的,那就好了。--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3日 (日) 12:36 (UTC)[回复]
    (:)回应:“行列式与多重积分”一节中每一段文字都是按照段尾的来源中相关的章节改写的。本来只有第二段末尾的注释,只能支持第二段,后来我又根据第一个注释对第一段的叙述做了改进,因此我认为足够支持内容。—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3日 (日) 12:54 (UTC)[回复]
    好,这是我最后一次在此提出意见了,你改善之后我便会改为支持票
    1. 在“二维向量组的行列式”一节,由于你用了点列式表达,因此应该每一点有至少一条脚注(如注释10可支撑3个列点,应该在3个列点都表示注释10)。
    2. 同上,该节共有3项列点没有脚注,如果可以的话应补上。
    3. “基变更公式”一节完全没有脚注
    4. “矩阵的行列式”一节不计证明部分完全没有脚注
    5. “行列式的性质”一节有部分列点没有注释
    6. “与外代数的关系”一节只是句尾有两项注释,若果两项注释可支撑整段文字,这样的编排好像有点不妥
    7. “行列式与非线性方程组及分枝理论”一节的上半部分没有注释
    8. 此外,你可尝试在一些完全没有蓝字的部分(如“行列式与空间定向”)加上蓝字(这是维基化,个人认为这样可达至美观的效果,让读者舒服一点,当然,这是非必要)。
    好条目我有怎不会支持,不过维基就是这样,可以互补不足(当然我没有能力改善内容),看见阁下的编辑态度,确是非常值得其他维基人学习。--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3日 (日) 20:25 (UTC)[回复]
    (:)回应
    1. “二维向量组的行列式”一节的列点注释我会补上,但可能会显得不太美观(每一句后面都有一个注释)。
    2. 基变更一节只是一个过渡段落,只有一句话。其中说明的操作只有一步,就是把之前定理中的fdetB’换掉。我认为这句话太过显然,读者从上下文以及段中文句直接就可以验证真伪,所以没有必要加来源了。
    3. 矩阵的行列式”一节不计证明部分完还有两处有脚注,在定义框和定理框里面,但其实也支持框前面的段落。
    4. “行列式的性质”一节有两点没有注释。第一是矩阵共轭的行列式等于矩阵行列式的共轭。这一性质因为过于显然,我找遍各种书都找不到。实际上就是一些数加起来或乘起来之后的共轭等于它们的共轭加起来或乘起来。我可以自己写一个解释放在后面。另一点没有注释的是相似矩阵行列式的性质。这一点先前在“定义”一节的最后一句已经有提到,并给了注释,现在加上。
    5. “与外代数的关系”一节的注释我认为可以支撑全文。你看那些注释就会发现我是用9页纸的内容加一本书的内容来注释。但是这种注释我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只好放在每段最后。
    6. “行列式与非线性方程组及分枝理论”一节也是如此,我是将注释的内容浓缩为条目内容后,把注释放在段尾。我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表示“这个注释支撑以上整段”。
    7. 特色条目标准中有提到“没有多余的链接”,所以我不敢乱加太多蓝字。
    Snorri(留言)2010年5月23日 (日) 21:28 (UTC)[回复]
    个人认为,如果一两篇注释可完全支撑全段文字,注释摆放的位置应该放在句号的后面或者在全文末段另开新行放置,因为放在句号前惯常的是支撑该句或该段,这样便和你的原意不符合。
    当然,数学界是有很多常识的,这个我知道。但我认为不能因此违背了维基的精神--JK~强势回归!!! 2010年5月24日 (一) 07:51 (UTC)[回复]
    (:)回应:已改注释位置。—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4日 (一) 10:50 (UTC)[回复]
  3. (!)意见:刚刚好奇翻了一下高中数学课本,发现课本有提到范德蒙行列式,拆法与一般行列式明显不同,不过该条目并没有描述,且维基的命名与说辞与课本都不同,我顺便提供外部网站的解释(范德蒙行列式@科学月刊)还请主编者解惑。—David Jackson(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02:03 (UTC)[回复]
    看了一下你给的链接,不知有什么不同?如果说是“范德蒙矩阵”和“范德蒙行列式”的不同的话,是因为两者都对。范德蒙行列式这一名称之所以沿用是因为范德蒙研究这一类行列式时还没有矩阵的概念。在引进了矩阵的概念以后,范德蒙行列式可以看做是排列成如此形状的矩阵的行列式(行列式是一个关于矩阵的函数),所以也会称为范德蒙矩阵的行列式。行列式条目中有提到过两次,一次是在历史章节,另一次是在“应用”一章里面。—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02:46 (UTC)[回复]
    (:)回应:感谢您的回复,让我对范德蒙行列式(矩阵)认识不少。另外是否有可能在应用章节独立介绍范德蒙矩阵?因为我翻阅几本数学课本,都独立介绍范德蒙矩阵,所以我想增加一小段落说明或许会更好。名称部分就看怎么制定,只要说明清楚就OK了。还请主编者与各位抽空讨论一下。—David Jackson(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01:35 (UTC)[回复]
    如果条目长度允许的话我也是想介绍的。但现在条目已经挺长了,而且如果介绍了范德蒙矩阵,就也应该介绍其它各种各样的矩阵的行列式。高中课本介绍范德蒙矩阵大概是因为它和多项式有一些联系,但实际上像范德蒙矩阵这样的有特色的行列式还有很多,我想还是连到各自的主条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点进去看。—Snorri (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12:37 (UTC)[回复]
    (:)回应:了解,那就维持现在的格式吧,感谢您的答复。—David Jackson(留言) 2010年5月28日 (五) 02:2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