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香港维基人布告板/维基香港创作奖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由2007年4月1日开始,请到Wikipedia talk:香港维基人布告板/维基香港内容奖Wikipedia talk:香港维基人布告板/维基香港图像奖进行讨论。

香港是月专题的讨论请前往此。

设立维基香港创作奖的概念[编辑]

移動自Wikipedia talk:香港維基人佈告板

看到需要进行的工作的这样多红字,真是令人感到有点气馁。因此我有一个设立维基香港创作奖的概念。每创作一条列于香港维基人布告板需要进行的工作的新条目,而且达到3,000字节以上,便可到登记页面登记。复杂一点,更可引入分数制度,例如1,000字节以上1分、3,000字节以上2分、5,000字节以上3分等。每达到一定数量(例如5条)的条目(或分数,如10分),便可获维基香港创作奖提升一级。这个创作奖旨在提供荣誉,并非提供任何真实奖励。各位对这个概念有什么意见或具体建议?你又认为这个计划能否刺激香港维基人对创建香港条目的贡献? -- Kevinhksouth (Talk) 11:51 2006年2月19日 (UTC)

正㖞。:) 但希望可以将荣誉不限于“需要工作”部分,所有香港相关的新条目做出3000字节(约1000个汉字)以上的贡献都可以得分。另外,应该如何计算字节增幅?-- tonync (talk) 15:03 2006年2月19日 (UTC)
概念不错,但会否因此令某些种类的香港条目增加,而其他种类的条目则无人问津? --Toblerone 15:12 2006年2月19日 (UTC)
例如?-- tonync (talk) 15:15 2006年2月19日 (UTC)
要测试过才知。有些奖励是好事,奖励亦可鼓励建立一些应该有但未建立的香港条目。不过其实最吸引大家去建立条目的是兴趣,如果大家感兴趣自然会积极参与。几个人一齐努力改善一个条目其实几过瘾。希望能善用大家的兴趣和专长分工合作,创作适合的条目,这可能牵涉到适当引导新人与旧人。--Toblerone 15:59 2006年2月19日 (UTC)

我定出了这个奖项的初稿,请大家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 Kevinhksouth (Talk) 06:31 2006年2月20日 (UTC)

与香港有关的人物是否在范围以内?--Toblerone 14:00 2006年2月20日 (UTC)
是的。一切与香港有关系的都可以。 -- Kevinhksouth (Talk) 15:35 2006年2月20日 (UTC)
应该没问题,台湾维基方面也有个小规模编写台湾相关维基条目的竞赛,还有奖金呢!!大幅修改而加进入Wikipedia:新条目推荐也可以加1分吧! 而加进Wikipedia:特色条目就得5分吧!--Stewart~恶龙 (讲讲讲!) 14:20 2006年2月20日 (UTC)
已参考阁下意见作出修改。 -- Kevinhksouth (Talk) 15:35 2006年2月20日 (UTC)
大致没问题! 请问何时开始?--Toblerone 17:02 2006年2月20日 (UTC)
独立修改登特色条目应该好大件事(因为首页审批好严),不要只家5分,直接加10分跳级吧!建议2月26号星期日开始如何?-- tonync (talk) 01:13 2006年2月21日 (UTC)
我也有这样想过,但参考过Wikipedia:维基荣誉中“独立完成特色条目视同三条新条目”的计分法。--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3:01 2006年2月21日 (UTC)
见大家好像很心急,规则又没有什么大争议,我决定将原本下星期一才开始改为今日开始,希望各位多多支持! -- Kevinhksouth (Talk) 08:26 2006年2月21日 (UTC)
好事好事! 支持! --Toblerone 08:34 2006年2月21日 (UTC)
移動完畢
“该条目本来列于Wikipedia:香港维基人布告板的需要进行的工作:另加1分”,不知会不会有人在需要进行的工作加上该条目,再登记取分呢?--Ahleong 17:59 2006年2月23日 (UTC)
既然大家都有如此顾虑,看来这项规定也应该要取消吧。 -- Kevinhksouth (Talk) 10:09 2006年2月24日 (UTC)


关于图片的新建议[编辑]

迟了一点但有一个新建议:提供与香港条目有关的原创自拍照片或绘图、地图可加1分,在现有条目中加入条目有关的原创自拍照片或绘图、地图,也可加1分,好不好?

还有,如果有人先在需要进行的工作加入自己想写的条目,然后才创建,他就可以得2分了,这样有没有问题?--Toblerone 06:31 2006年2月23日 (UTC)

原创图片加分可以考虑,但不知其他人是否支持。至于你提及到的漏洞,目前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只能靠检查者看看“需要进行的工作”的新条目是否由创建者加上。假如觉得太麻烦,只好取消这项Bonus。另外,我也正研究如何鼓励其他人推荐别人的条目,以免全部都是自荐。 -- Kevinhksouth (Talk) 11:21 2006年2月23日 (UTC)
我已更新了规则。之前“需要进行的工作”Bonus,便当是新开张的额外优惠吧。 -- Kevinhksouth (Talk) 10:09 2006年2月24日 (UTC)
多谢Kevin兄的从善如流! 关于“需要进行的工作”,我们可以像超级市场一样,定期推出一些“特价货品”,编写指定的条目可获得加倍奖赏(+1分,或更多),但如果只是自行加入“需要进行的工作”便立即创建,则不能享有额外加分的优惠,大家点睇? --Toblerone 10:37 2006年2月24日 (UTC)
那要人监察吗...很费时...提供3个方案...
  1. 方案一:限定只有新闻动态的红字可以加2分(虽然也有从新闻加上不必要的字眼作弊的可能), 因为有较大需求。不过这样可能没杀了很多也有需要的条目而不在新闻动态的条目吧。
  2. 方案二:限定新闻动态的红字可以加3分, 此外制作列表Wikipedia:香港条目要求列表, 越多人希望要建立的条目可以优先处理(如:满十人), 完成可得2分, 只有1,2个要求的只可加1分(可以由作者自行要求), 被成功创建的条目放进存档中以作纪录。
  3. 方案三:只要不是太过少众的条目一律加2分,令外Special:Wantedpages内的高要求条目, 如第770的廖秀冬有29个链接(这个可能受模板影响,如水浒傅人物,而且搜寻不易)
三个方案可以揉合, 不过...看大家的意见。--Stewart~恶龙 (讲讲讲!) 18:10 2006年2月24日 (UTC)
初步认同方案一,但红字必须与香港有关(像现时列于“需要进行的工作”的红字)才可有额外奖励,故“新闻加上不必要的字眼作弊”的可能性不大。方案二暂时无意见。方案三就有问题,就是没有客观标准评定什么是小众条目。
我也有另一个较简单的额外奖励项目,就是每月选出一个专题。例如假如下一个月被定为“香港历史月”,所有可放到Category:香港历史及其子分类的新条目可获1分额外奖励。优点是易于管理,缺点是有机会让需求很小的小众条目也有额外奖励。 -- Kevinhksouth (Talk) 11:05 2006年2月25日 (UTC)
补充方案二,可以从小小条目中抽出香港相关条目。Kevinhksouth提及的“香港历史月”也不错,如果怕过分小众可以反过来选定一个主题的列表。--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7:59 2006年2月26日 (UTC)
方案一较为简单,每月选出专题的建议也不错! 而香港相关的小小条目也应获优先处理。另外,果然有人先在需要进行的工作加入想写的条目,然后才创建。--Toblerone 12:05 2006年2月26日 (UTC)
如果没有其他意见,可以先试行方案一。另外适逢快将为新一个月的开始,也可以试行“香港专题月”。由于时间仓猝,姑且暂时以“香港历史”作为2006年3月的专题。假如专题月继续举行,便交由各位维基人选出每月香港专题。 -- Kevinhksouth (Talk) 03:18 2006年2月27日 (UTC)
也好,先试试1个月不作规范下的效果,如果太多其他少众的条目或反应不理想就再检讨吧--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8:42 2006年2月27日 (UTC)

如果条目是列表为主[编辑]

如果条目是列表为主,如在下的香港电台十本好书,可不可以获得分数?--Toblerone 12:05 2006年2月26日 (UTC)

我认为应该以文章为主。有列表的条目,列表内容应该不算。-- tonync (talk) 14:57 2006年2月26日 (UTC)
列表并不是完全抗拒,但占了编幅过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建议列表内容多于整篇内容约三分之一者,需要按每个中文字3个字节扣除列表内容。 -- Kevinhksouth (Talk) 03:18 2006年2月27日 (UTC)
要准确计算不易,不过这个粗略计算的方法不错。外部链接等也适时扣除吧,不过图片注释、表等则因为编辑比较麻烦取巧机会也不大,可以包括。--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9:22 2006年2月27日 (UTC)

字数的判断[编辑]

很多人也不是一口气完成条目吧?! 像我之前创建的Ketchup (乐队)就在修修改改加上图片后用上了一星期,新页面因此很多情况下不适用。请问各位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字数的?!--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8:42 2006年2月27日 (UTC)

还有,大多数维基人都不会一口气完成条目,因为一下子要写一千字的文章,并要在短时间(三天内)内搜集大量资料来写,真令人吃不消,(也是说提名的门槛过高),减低了维基人对新条目的编写意欲,加上现时并非所有内地维基人都可用维基百科,已使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增长放慢不少,如果再加上这么高的香港条目提名门槛,有可能令中文维基百科连现时在各语言条目数量排行第十二位也保不住。
故此,本人建议所有香港条目,只须写1000-1500 bytes(约330-500中文字),便可得0.5分,以减低各人的负荷,也可减少本计划所造成的条目增长限制。--TYC 14:37 2006年3月1日 (UTC)
条目增长方面,我认为可以为新闻动态及香港专题作出放宽。 -- Kevinhksouth (Talk) 06:00 2006年3月2日 (UTC)
但还是希望能用Microsoft Word等其他软件作简单的字数检测。--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7:07 2006年3月3日 (UTC)
我只是把字copy-and-paste到纯文字档(UTF-8),然后看看档案大小……不知有没有错?--minghong 05:40 2006年3月4日 (UTC)
好方法,不过有减除列表吗?空行或空格会计算在内吗?--Stewart~恶龙 (讲讲讲!) 20:16 2006年3月4日 (UTC)
没有减除列表。当然会啦,还包括标点符号,但我相信空行或空格应该只占文章的一两个百份比吧?中文又不是英文,应该没那么多空格。我觉得这不太重要吧?--minghong 05:16 2006年3月5日 (UTC)

最近的新条目推荐[编辑]

新条目推荐中的应该能自动加分吧? 这些是2006年以来成功登上新条目推荐的香港条目,时间可能过了一点,不过也希望能鼓励。

1月: 香港电灯香港身份证林敏骢天星小轮加价事件香港电影分级制度香港新春花车巡游李郑屋汉墓博物馆
2月: 中港电力城门河
2月25日:关淑怡(由Isaac Ching、数位匿名用户及Ed创建及大量修改)

--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9:12 2006年2月27日 (UTC)

不自动加分的原因,是我怕可能有人会看漏眼。所以暂时的规则是推荐当选后须再次提名取分。至于旧的“新条目推荐”加分,我持中立态度,因为最早哪些“新条目”应该获加分可能有争议,例如有人可能认为2005年也理应加分。回答你的问题:
  1. 只能加分给最有贡献的一人,不能两个人都加一分。
  2. 正如之前所说,还有哪些旧条目可以加分并不容易决定。
  3. 会,但按现时规则需要再被提名。
--Kevinhksouth (Talk) 11:33 2006年2月27日 (UTC)
最有贡献的一人,有时不太明显。多谢你的回应--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7:18 2006年3月1日 (UTC)
其实原则就是一个条目只能有一份奖分。假如两个人都想加分,只好仿效所罗门王一样,将分数分成两半才加分吧。 -- Kevinhksouth (Talk) 08:20 2006年3月3日 (UTC)

帮助检查字数的维基小工具介绍[编辑]

推使用这小工具帮助--Wikipedia:维基工具/popups,内有详细教学!! 这个工具是在wikipedia:小小作品中看见的,可以方便大概检测条目文件大小。--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0:05 2006年3月19日 (UTC)

提高创作奖要求[编辑]

建议申请创作奖分数的条目,必须要提供列明资料来源,提供相关资料来源或外部链接,鼓励大众习惯Wikipedia:可供查证政策。现在大部分申请分数条目已经符合此要求,所以应该不会引起混乱。-- tonync (talk) 12:58 2006年5月8日 (UTC)

  • (=)中立。我认为虽然这值得鼓励,但假如成为创作奖要求之一,就好像严苛了一点。例如“你知道吗?”新条目推荐那边也没有同样规则。 -- Kevinhksouth (Talk) 13:47 2006年5月9日 (UTC)

建议将提升计划的维护纳入奖项[编辑]

香港条目提升计划每隔两星期更新一次,但却甚少有人理会,导致最近每期都不能准时于星期日开始。最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更新所需不少时间。像不知为何刚才维基load得慢时,我用了约半小时才将提升计划的完整更新。因此,我建议要“利诱”一下,将更新一期提升计划,可以获取2分,看看没人理会的情况能否改善。 -- Kevinhksouth (Talk) 15:29 2006年5月9日 (UTC)

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始终有一些工作不能都靠给予奖项鼓励喇...像台湾的条目提升计划那边便久久没有更新...而且我担心反而会使维基香港创作奖变质。Stewart><恶龙 16:44 2006年5月9日 (UTC)
台湾还好一点,其余所有主题条目提升计划都已经荒废了。希望香港的不会步其后尘吧...... -- Kevinhksouth (Talk) 10:46 2006年5月10日 (UTC)

更新创作版分数才是差事呢。最近提名的人都不根据规则写明提名分数,甚至有提名内容与本月专题无关。请各位提名者、申请者多加注意啊。-- tonync (talk) 14:20 2006年5月12日 (UTC)

新改革建议[编辑]

观察最近的情况,我有两点新改革建议:

  1. 加入“同一个月内,每协助核实加分及颁授奖项5次:1分”,以鼓励大家勤些核实
  2. 加入“核实者必须按提名先后次序顺序核实提名”,因为最近见到有人只核实个别人士的自荐,而忽略其他提名

大家认为怎样? -- Kevinhksouth (Talk) 15:42 2006年5月20日 (UTC)

“同一个月内,每协助核实加分及颁授奖项5次:1分”,(=)中立,会不会太复杂?!
“核实者必须按提名先后次序顺序核实提名”,(+)支持,跳过不太好。Stewart~恶龙 20:16 2006年5月23日 (UTC)
Confirm的不可跳过,但reject的应该可以跳过吧?--minghong 02:04 2006年5月25日 (UTC)
第一项(=)中立,太复杂了。第二项(-)反对,可能会赶走帮忙核实的人。--Gakmo (Talk) 17:11 2006年5月25日 (UTC)

或者我再解释一下。当初提出第一项建议的原因,是因为该处曾超过一星期无人核实,所以要想想如何鼓励核实,但这个情况近期已有改善,可以收回建议。至于提出第二项建议的原因,是因为我见到有人选择性地给分,忽略了比其更早的提名。我怕届时有机会会出现遗漏的情况。 -- Kevinhksouth (Talk) 17:24 2006年5月25日 (UTC)

其实现时提名列表的source略为混乱,一个井号接着一个井号的密密麻麻,不知可以如何改善?--Gakmo (Talk) 17:38 2006年5月25日 (UTC)
建议改为列表: -- 08:16 2006年5月27日 (UTC)
#[[條目名稱]](新增/大幅修改:)
#*原因: (分數)
#*提名:自薦 --[[User:Samwingkit|杰]] 08:13 2006年5月27日 (UTC)/--[[User:用戶名|用戶名]]
#*核實:[[User:用戶名|用戶名]]
#

示范:

  1. 香港围村(新增/大幅修改:Samwingkit
    • 原因:字节3000+、5月专题、新条目推荐(3分)
    • 提名:自荐 -- 08:13 2006年5月27日 (UTC)
    • 核实:用户名

图片[编辑]

专题图片无形中算入专题条目(2分),规则就没有定明。 -- 15:50 2006年5月24日 (UTC)

我有三张加了2分的“专题图片”:

其他人加了2分的“专题图片”:

其他人只加了1分的“专题图片”:

现时我把分数一律改为每幅加2分。如果要减的话就一起减吧(不过请先进行讨论),不要一些加1分,一些加2分,做成混乱。--minghong 01:53 2006年5月25日 (UTC)

现行规则中“专题图片”的确没有额外分数。我(+)赞成可额外加1分,鼓励大家多上载图片。但不知修订有没有追溯力?若没有则以上图片应全部只加1分。--Gakmo (Talk) 16:55 2006年5月25日 (UTC)
我暂时加上了:“#*原创自拍照片或绘图、地图,而使用于与香港有关的条目,并与“香港是月专题”有关:2分”一项。 -- 07:49 2006年5月27日 (UTC)
并且定明图片像素、大小、质素,应否为图片标上上传者/修改者名称......诸而此类。 -- 07:39 2006年5月27日 (UTC)

现在我连自己有多少分都不知道了。--Hello World! 13:38 2006年5月27日 (UTC)

有关列表一律不给分讨论[编辑]

大家好,我看到维基香港创作奖的规则中列明“列表、外部链接内容不计算在内”,但若是原作者以条目形式创建一个列表 (参见Category:香港列表),而又申请加分是否应不在此限呢﹖

我也认同列表和条目是有分别的,所以我有一个方案,就是列表只可由原作者申请加分,字节一定要3,000字节以上,低于要3,000字节一概不给分。无论这列表有5,000字节、6,000字节、什至有10,000字节的,都一律当1分计,未知大家意见如何,请投票﹖--蜜蜂 (Talk) 16:47 2006年5月31日 (UTC)

我本身也创建了香港乡村列表,译自英文维基,见不合规定,没有申请加分。 -- 13:27 2006年6月1日 (UTC)
列表没怎意思,很难给分。--minghong 16:25 2006年6月2日 (UTC)
虽然列表不是条目,但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参考索引,不是没有意思呀﹗﹗﹗--蜜蜂 (Talk) 19:36 2006年6月2日 (UTC)

提名问题[编辑]

  • 请各提名人/自荐人申请前清楚检查字数。 -- 14:24 2006年6月3日 (UTC)

绘图[编辑]

  • 想问“原创”的定义包不包括“修改原图”,如加上中文名称、标记、注释等等? -- 16:22 2006年6月5日 (UTC)

创作积分可能造成图片过多问题[编辑]

1张图片1分,忧虑到可能做成部分条目的图片过量。例如石硖尾邨。应该设限。--就是要你冷 21:46 2006年8月11日 (UTC)

明白你的忧虑。我提议设限为:在同一个月内,不能就用于同一条目的图片申请多于某一数量(例如5张图)的加分。其实同一条目由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大量拍摄也不太好,因为很易每张图都拍成同一角度。不过我不赞成就每条条目用图设上限,例如不能硬性规定每条目只能用10张图。因为用图多寡是因条目而异,很难有一个标准。反而限制申请得分数目来得实际,也鼓励大家多拍不同的题材。--Charlotte1125 09:35 2006年8月16日 (UTC)
既然没有反对,便执行这规则吧。 -- Kevinhksouth (Talk) 09:56 2006年9月3日 (UTC)
为一个现实世界中的景物拍照,计起需要时间和精力等来计算,1分也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创作奖不是最重要,反而有很多条目需要照片的帮助说明才是重要)。神父我应该会每星期出外一次拍照,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吧。-恶德神父 13:05 2006年9月3日 (UTC)
有一些相片质素都拍得不好,有需要移除或更新。例如香港海洋公园中的水母馆照片。希望每个人都以条目质素作依归,而不是冲荣誉。:(--就是要你冷 10:03 2006年8月16日 (UTC)

——为一个现实世界中的景物拍照,计起需要时间和精力等来计算,1分也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创作奖不是最重要,反而有很多条目需要照片的帮助说明才是重要)。神父我应该会每星期出外一次拍照,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吧。-恶德神父 13:05 2006年9月3日 (UTC)
这样对没有数码相机,凭着自己的编辑努力去获取创作积分的维基人十分不公平,由于数项已改动,现本人建议把User:Charlotte1125恶德神父的积分重申计算。--蜜蜂 (Talk) 14:06 2006年9月6日 (UTC)
你喜欢的话再替我计一次吧。当然,九月前的相片用旧制还是新制,大家再讨论。我并不介意。--恶德神父 07:48 2006年9月7日 (UTC)
本人发觉以上两位人士自已更改自己的获奖资料,没有核实人,在第4级并互相当对方的授奖人,此行为乃像中国天主教教区自选自圣主教”一样可耻,请大家齐来商讨如何杜绝以上情况再次出现。--蜜蜂 (Talk) 14:47 2006年9月6日 (UTC)
分数的问题尚且一会再提,你把“授奖”和“自选自圣主教”两者相提并论好像就有些问题了——这好像是对本人的行风和人格的负面猜测了。而且,分数是的是由其他用户核实的,我从来没有核实过自己的得分顶目,也没有改过自己的创作奖的级别。--恶德神父 07:49 2006年9月7日 (UTC)

讨论维基香港创作奖的图片创作积分[编辑]

move from Wikipedia talk:香港維基人佈告板/2006年9月 ~

大家好,近日有维基人大量去拍摄相片而在短时间里获取大量的创作积分。我认为这样对没有数码相机,凭着自己的编辑努力去获取创作积分的维基人十分不公平。

本人并发觉有两位喜欢拍摄相片的维基人自已更改自己的获奖资料,没有核实人,在第4级并互相当对方的授奖人,此行为乃像中国天主教教区自选自圣主教”一样可耻。--蜜蜂 (Talk) 14:47 2006年9月6日 (UTC)

因此,请大家到这里继续讨论维基香港创作奖的图片创作积分的问题和如何杜绝以上情况再次出现,谢﹗--蜜蜂 (Talk) 14:12 2006年9月6日 (UTC)

  • 离一离问题一问,为何我在那里会有1分的?--NEO (talk) 15:27 2006年9月6日 (UTC)
  • 根据9月3日最新修订的规则,“用于同一条目的图片,无论数量多少,只能当一张计算”,这可使相片的分数更为合理,阻止维基人在同一事物拍摄过多相片之余,亦可鼓励维基人对不同事物拍摄相片,使没有图片的香港条目能够减少。如果仍有“屈机”的情况出现,可将规则收紧至只有补充本来没有图片的香港条目才能得分。 -- Kevinhksouth (Talk) 15:39 2006年9月6日 (UTC)
  • 一下就出一句“可耻”出来,不知蜜蜂可不可以顾一下发言礼貌的问题?不顾礼貌及他人感受地发言,会对你的英文试卷中的Paper I的Writing,Paper II中的Writing Task,Paper III的Group Discussion以至SBA中的Presentation中给人的印象造成负面的影响。--恶德神父 13:17 2006年9月7日 (UTC)

相片的问题......你要考虑一下那些相片的拍摄容易程度......有些相片,摄影者要长途拔涉,舟车劳动才能影到,仲要搞到周身畀蚊咬......我觉得应该考虑一下替相片评分(不过有多少人肯参与评分,怎样评分,是个大问题)--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0:31 2006年9月7日 (UTC)

我唔会信LO,User:Father_vice的照片9成都是在同一个地区拍摄的,分分钟是驾车游车河拍摄的。--蜜蜂 (Talk) 13:02 2006年9月7日 (UTC)
对不起,我很穷,没有车的。拍那赛西湖的相我差点掉了下山,当然啦,你可以又用一句“我唔会信LO”来否定——这是你的问题。而你所说的所谓“这样对没有数码相机,凭着自己的编辑努力去获取创作积分的维基人十分不公平”,看来你也忽略了我们对于另一些“不能长期上网以致不能找到很多资料去写条目”的人“不公平”吗?当然,我想蜜蜂你跟着来的这两年的时间会比以前少了点。--恶德神父 13:17 2006年9月7日 (UTC)

我全不明白为什么要争论这种(我看来是)小事一单的计分问题。(即使)给多了某个人分数,我们值得花这么多的时间去打一篇这么长的,只会伤及人们感情的篇幅出来吗?有空闲时间的,何不去多贡献两个条目,又或者到街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6:02 2006年9月7日 (UTC)

同意。请蜜蜂同学注意用词。-- tonync (talk) 18:35 2006年9月7日 (UTC)
隔了好几天才发现这个讨论。蜜蜂兄恐怕有些误会了吧:我从来没有自行核实自己的分数和创作奖级别,请各位参看历史页面自可一目了然。对于蜜蜂兄的指控“可耻”,我只感慨“可怜”──可怜是指我的个人遭遇。如果各位有看过Wikipedia:香港维基人布告板/维基香港创作奖/2006年8月的纪录会发现,我曾经在8月12日申请加分而在9日后即8月21日才获得处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有维基人愿意帮忙speed up 处理程序,使等待核实的申请项目减少反而要受指责。而且请注意:关于“互授奖项”一项,我不是恶德神父新增申请之后立即跑去为对方加分,而是眼看没有其他香港维基人执行核实下才去做的。“香港维基创作奖”浏览版面的人实在不少,但愿意帮忙核实的人只有寥寥几人呢。是否我们也应该检讨一下太少人做核实的问题。
如果新增的规定具有追溯力,上溯回扣九月前分数的话,我不介意被“追溯”,相信对我影响不大。至于蜜蜂兄对新增规定的忧虑,我能够理解,如果有人发起要改变此项规定的动议,相信大家都会愿意作进一步讨论。
最后想说明,我无意挑起争论,但我想任何人被人指控,都无法视若无睹吧。希望大家明白我说出上述一番话的心情。--Charlotte1125 17:30 2006年9月11日 (UTC)
其实以前的检讨中,曾有累积一定授奖次数也可得分的提议(如同累积一定他荐次数也可得分),以鼓励多些维基人处理授奖,但最后不了了之。如果各位认为有需要,可以重新作出讨论。 -- Kevinhksouth (Talk) 03:01 2006年9月12日 (UTC)
隔了好久再来看看,大家连讨论处理授奖问题的意图都没有,结果不也就打回原形──最新记录是2006年9月19日的申请10月6日还没有处理呢。--Charlotte1125 03:34 2006年10月6日 (UTC)
谁叫开骂容易讨论难呢?个人唯有“相信”开学的头两个月一部分人也会很忙吧?至少我很忙啦。加上家中的电脑也坏了,唉。--恶德神父 04:05 2006年10月6日 (UTC)
现在不管有没有数码相机,随便一个手提电话巳经有足够的拍摄功能了,其实这没什么不公平的。--Onsf 13:30 2006年10月5日 (UTC)

我曾在石硖尾邨条目上犯了“多图博分”错误,现在此道歉。--Wrightbus ~威巴士~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19:54 2006年10月10日 (UTC)

这地图算不算是能放进“维基香港创作奖”吗?[编辑]

Image:Po Toi Location.PNG是神父制作自wikicommons中的Image:Hong Kong Outline Map.png,那么我其实是可以放我弄得那一张上wikicommons的吗?又可不可以放在维基香港创作奖的呢?小弟只是希望弄一弄清楚。--恶德神父 08:50 2006年11月5日 (UTC)

算了,连续弄了几张出来,根本这样制出图来好像是太简单了一点,个人认为这类型的“衍生制作”不太值得放进维基香港创作奖(根本就不像创作嘛,外出拍照反而有挑战性)。--恶德神父 10:29 2006年11月5日 (UTC)
值得嘉许,但图片如你所说非原创图片。不过如果大家都认为非常有贡献的图片,建议加分。218.102.116.38 00:43 2006年12月8日 (UTC)

我好似多左1分[编辑]

我好似得19分乍播,多左1分,可能我数错,帮我睇睇 MAY 2分、NOV 16分、DEC 1分Ahleong 15:20 2006年12月5日 (UTC)

不好意思,已修正。令你空欢喜了。Stewart~恶龙 01:32 2006年12月8日 (UTC)

创作奖大塞车[编辑]

移動自Wikipedia talk:香港維基人佈告板/2006年12月

Wikipedia:香港维基人布告板/维基香港创作奖的队伍已排到65个的历史新高了。我现在再三建议协助处理授奖者,每处理5个授奖可获1分,以纾缓无人授奖的问题。 -- Kevinhksouth (Talk) 15:56 2006年12月3日 (UTC)

第三届香港立法会这条目的未数很难数到,所以一直不知如何搞掂,希望有人能够帮手。另外,非常希望写条目的各位能够自报条目的字数,这样也可以省省大家一些功夫吧?(虽然到底也是要再check的)--恶德神父 16:50 2006年12月3日 (UTC)
第三届香港立法会我觉得建立列表也是花时间的,所以便将连结, 模版等地方除去然后计算,仍然超过7,000KB,故此给了3分。60多个需要授奖的都已全数清理(只剩我早前申请的)。Stewart~恶龙 10:50 2006年12月5日 (UTC)
很好,旧申请已全清。但恶龙你的申请似乎很难处理呀!根据目前的政策,“用于同一条目的图片,无论数量多少,只能当一张计算”。因此你应列出哪些条目用了这些照片,方便核实者计分。 -- Kevinhksouth (Talk) 16:23 2006年12月5日 (UTC)
哈哈,事实上我只是玩玩而已,因为上传的图片太多,所以起初没什么兴趣拿分数。但在“清扫”创作奖时,却一时瘾起,看看有没有维基人会帮我“处理”。若果有令大家长了2根白头发,说声不好意思喇~Stewart~恶龙 19:15 2006年12月5日 (UTC)
恶德神父105分了,续领群雄。Stewart~恶龙 15:17 2006年12月9日 (UTC)

创作奖对新条目的鼓励[编辑]

移動自Wikipedia talk:香港維基人佈告板/2006年12月

现时创作奖的获奖提名绝大部分都是新图片,与设立奖项当时以鼓励新条目为主、鼓励新图片为副的理念有点差距。为鼓励更多香港新条目,我建议将新条目得分的门鉴降低:

  • 2,000至2,999字节的条目:1分
  • 3,000至4,999字节的条目:2分
  • 5,000或以上字节的条目:3分

同一时间将提升条目质素的得分提高:

  • 经独力大幅修改而当选于优良条目的旧条目:5分
  • 经独力大幅修改而当选于特色条目的旧条目:10分

欢迎讨论。 -- Kevinhksouth (Talk) 04:22 2006年12月11日 (UTC)

    • 加分可重叠吗?!如:新条目推荐(+1) + 优良条目(+5) + 特色条目(+10)。其实觉得不如分开两种计分,变成2种指数。Stewart~恶龙 15:07 2006年12月12日 (UTC)
    • 加分向来可以重叠,但事实上绝对没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出现新条目推荐、优良条目及特色条目当选的。另外,2种指数似乎太复杂了。 -- Kevinhksouth (Talk) 09:19 2006年12月13日 (UTC)

本人在此强烈要求把“以上项目须于当选后3天内到本页面登记”改成“以上项目须于当选后7天内到本页面登记”。--Hello World! 14:16 2006年12月11日 (UTC)

支持。Stewart~恶龙 15:07 2006年12月12日 (UTC)
不反对。 -- Kevinhksouth (Talk) 09:19 2006年12月13日 (UTC)

另外,建议新条目推荐可自动加分。再呼吁大定帮手核实积分,最近我有时也忙中有错。Stewart~恶龙 15:07 2006年12月12日 (UTC)

新条目推荐自动加分要依赖有人肯定期帮手核实积分,如果有的话我也支持。另外,上面的分数安排和登记日数似乎没有异议,如果一日后还是无人有异议,便于明天正式执行。 -- Kevinhksouth (Talk) 04:54 2006年12月17日 (UTC)
已作出更新。 -- Kevinhksouth (Talk) 14:31 2006年12月18日 (UTC)

有关模板的颜色[编辑]

一月中旬,香港维基创作奖的模板底色改为粉红色,说真的颜色真的有点格格不入,建议改成原来的浅黄色,或者其他淡色系,希望管理员可以帮忙改善一下,谢谢--德广@华贵洋行(Noble House)>.< 16:21 2007年1月15日 (UTC)

分数与级别[编辑]

不知有没有人提议过 只成立不足一年已有人有10多级,而维基香港创作奖较易取分,而可否将创作奖十级以上时改为每20分升一级,如此类推。--Ahleong 16:01 2007年1月23日 (UTC)

在讨论之前,神父想问问你提这个意见是出自什么原则的呢?只是问问。--恶德神父 08:13 2007年1月24日 (UTC)
我也只是提议,大家反对我也没所谓。就像会考,取A的永远都比合格难,这个似乎不太贴切。又像online game,升级需要的exp只会愈来愈多。--Ahleong 12:06 2007年1月24日 (UTC)
暂时想到的问题是那样进行的话计分会变得混乱,而直接说,个人也不觉得更改升级制度有什么会改善了似的。--恶德神父 15:14 2007年1月24日 (UTC)

有关核分[编辑]

现在是开放给所有维基用户核分,虽然效率的确提高了,却好像有点问题,有时不禁会问一下,由路人核分对于创作奖本身的附加价值而言,感觉上可能会打折扣~我建议核分者设立一些条件,例如是执行编辑或见习编辑,至少感觉上是较具经验的维基人去担任核分,对于提升创作奖的认受度亦是好事,希望大家认同--德广@华贵洋行(Noble House)>.< 10:45 2007年1月31日 (UTC)

(+)支持,虽然我并非香港维基人,也曾不小心评错分(恶龙不要责怪我),但设置门槛也是应该的,至少要让他们知道维基百科的相关运作程序。暗黑御用隼是也。 14:08 2007年2月20日 (UTC)
目前问题不大吧?如有需要可以参考Wikipedia:投票的,按“资格为至少参与维基计划满7天、有25次非细微修改行为”(若接近Category:维基见习编辑的资格最低要求)。Stewart~恶龙 17:31 2007年3月14日 (UTC)

维基香港创作奖建议[编辑]

移動自Wikipedia talk:香港維基人佈告板/2007年3月

建议附加清楚的细节[编辑]

  1. 创建条目日期为第一次编辑日期,不是完成日期
  2. 申请时必须列明香港新闻动态红字出处,否则不额外加分
  3. 提名他人:为免少加分,建议记录该月提名次数,每5次加分
  4. 7天定义以UTC计算方便查核,时间不理会,只计日期
  5. 正于新条目推荐提名中亦应于7天内预先申请,加分可暂缓处理,因新条目推荐未必一定成功,避免故意于新条目推荐,以延长7天内申请时限

建议检查次序[编辑]

  1. 创建条目/上传图片者用户名是否相符
  2. 创建/上传日期是否7天以内

以上其中一项不符即完成检查 然后检查

条目
  1. 条目字节600以上而是香港新闻动态或与香港是月专题有关条目即额外加相关分数
  2. 如条目字节2,000以上,加基本分数,注意不同字节加分数目
  3. 完成检查
图片
  1. 图片正确附加于相关条目加基本分数
  2. 与“香港是月专题”有关图片,加额外分数
  3. 完成检查

之后为更新提名者及其他相关页面分数或纪录 Ahleong 17:19 2007年3月8日 (UTC)

讨论[编辑]

“创建条目日期为第一次编辑日期,不是完成日期”<-- 为什么? 如果别人是慢工出细货的,每天加一小节又如何计算?
执行得如此严格有需要吗?! 是因为现时的规则出了问题?Stewart~恶龙 03:32 2007年3月9日 (UTC)
我的目的只是统一各评分员的标准,因完成没有一定标准,如果用完成作标准,为何不直接延长7天期限Ahleong 04:40 2007年3月9日 (UTC)
如果是小修小改当然可质疑不作计算,但必须以第一次编辑日期为准则有所反对,抱歉。因我认为创作奖是鼓励性质的,荣誉的得来全赖各维基人的义务贡献,无需过严。Stewart~恶龙 08:20 2007年3月9日 (UTC)

关于图片创作积分[编辑]

现时的获奖提名绝大部分都是新自拍相片,太多人利用上传自拍相片,短时间获取分数。我认为创作奖在相片方面有太多漏洞,有人更利用此漏洞来争取分数,这样对没有数码相机和内置拍摄功能手提电话的维基人十分不公平,还造成条目相片过多的问题

楼上的“创作奖对新条目的鼓励”的内容说得十分正确,设立创作奖是鼓励维基人创作香港新条目,奖励那些在香港资料方面有贡献的人。现在的获奖提名中,新自拍相片占大多数,而新条目的提名愈来愈少,违背了设立创作奖的目的。

我提议凡是相片,一律不准加分,或者将上传自拍相片的得分减至0.5分,以阻止这样形势。--军曹123 12:37 2007年3月14日 (UTC)

又是这个论调了吗?连上次那个说“这样对没有数码相机和内置拍摄功能手提电话的维基人十分不公平”的维基人结果也试过上传相片了。已把文字的得分方法变得容易了,还是这样说的哗?说真的,别以为相片是容易拍的。一幅香港偏远地区的相片,其实已可以用去一个维基人很多的时间。至今,我依然想有维基人带来横澜灯塔灯笼洲灯塔、和鹤咀灯塔的相。对本人来说,这些照片的难得程度几乎可以值5分以上。
本人实在对这种抹杀(至少是降底)摄影对于维基的贡献的论调感到不快。--恶德神父 13:12 2007年3月14日 (UTC)
另,照这种逻辑,本人亦可以觉得维基香港创作奖对不懂得打字,不能长期使用电脑 / 不能长期上网找资料或是没有写作能力的维基人很不公平--恶德神父 13:16 2007年3月14日 (UTC)
其实给奖标准在于相片本身,利用什么器材进行拍摄其实不是重点,当然相片本身的质素与表现还是最重要的,我想有时大家看到一些明明质素不佳,却要求给分的申请也是不胜其烦。德广@华贵洋行(Noble House)>.< 15:50 2007年3月18日 (UTC)

分拆奖项建议[编辑]

针对以上已出现了不只一次的争论,本人有一个较为大胆的建议,便是将“维基香港创作奖”一分为二,分成“维基香港写作奖”及“维基香港摄影奖”,制度与现时的创作奖一样,只是分数和级别分开计算。本来应该一开始便应该这样做了,毕竟新增条目的贡献与新增图片的贡献难以同等化,不应纳入同一标准之内。现在才提出这个建议似乎有点迟,最大困难是旧有分数如何处理。 -- Kevinhksouth (Talk) 14:06 2007年3月14日 (UTC)

现在发现来得及,但需要者尺说点意见,因为他是创办人,另外,恶龙呢?次之,应该可以依照各存档的状况,重新进行统计,幸好存档有在。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 14:25 2007年3月14日 (UTC)
其实我对于创作奖的计分不太认真,因我纯粹是来玩玩的,不过看到“凡是相片,一律不准加分”却有点惊讶,不少图片是大家辛苦去拍的,有像我这种走上没电梯的旧楼天台的,有像恶德神父攀山涉水,拿着重重的DSLR相机、长镜,甚至脚架的。可能大家会说,目前的图片泛滥,但对于一年前创作奖还未有的时候,东、西隧的照片也还未有呢!当然,有时图片入手的难易度参差(科技太发达,数码相机和手提电话太方便的造成的,哈~),至少编写条目方面是有一定规限,因此写条目较花时间。不错,但也不应没杀图片贡献者的苦心。其实我之前已提出过方案,就是将创作奖拆分为二,好让两种分数相互并存,互相对比。不过之前的分数是作罢?是重计?还是一一点算好?则有点犹疑……不想维基人花太多时间在整理方面,这由大家去讨论吧。然言,分拆后的好处是灵活性大一点,还可以加入多一点东西,如:鼓励未有照片的条目可获额外加分;每星期/月推选一些质素较佳的图片上Wikipedia:特色图片评选,好让好图片能与上首页接轨。Stewart~恶龙 17:24 2007年3月14日 (UTC)
原来Kevinhksouth也提到将“维基香港创作奖”一分为二,不谋而合啊~ Stewart~恶龙 21:43 2007年3月14日 (UTC)
题外话:依我记忆者尺只是布告板的主要发起人,但应该未有涉及筹备创作奖的工作。我反而希望能够听到各位曾得过奖的人的意见,在旧有分数能完全转移到新奖项的情况下,是否支持创作奖分工。 -- Kevinhksouth (Talk) 15:48 2007年3月15日 (UTC)
我明白以照片申请创作奖引起忧虑,也觉得Kevinhksouth提议分柝创作奖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也应该是创作奖发展的必然过程──当参与者的贡献越来越多时,便有条件细分创作奖的奖项,以令奖项更贴合宗旨。尤其是现在创作奖已初见规模,而存档还不算太多,更应该趁此时分柝。
也容我啰唆一句吧:上面“凡是相片,一律不准加分”让我感到惊讶。诚如恶龙所言,不少图片是大家辛苦去拍的。拍照也并非按一下按钮就完事:拍前要计划到何处拍照、一定要拍到什么,拍后要拣相、执相(调色、调光暗、拉曲线、去斑、裁剪等等,甚至试过要“退地”。),花的时间还真不少。拍照时还有“意外”:例如拍这张照片时,不知是谁在楼上洗地毡,浇了我一头一身的污水。不要以为拍照容易吧。--Charlotte1125 09:06 2007年3月18日 (UTC)
我就记得我拍这张时差点掉了下山啦~(笑)说起拍照的计划,我倒是记得神父我上年九月时由南区拍至中西区的那次摄影之行。--恶德神父 15:51 2007年3月18日 (UTC)
我试过一次因拍照被查身份证。:P Stewart~恶龙 12:17 2007年3月23日 (UTC)
哈,在我母校附近,我也有拍到,还有一张空中拍过去的图片。Stewart~恶龙 12:17 2007年3月23日 (UTC)
“文字作者”的工作比较安全、自在;摄影作者工作日晒雨淋、比狼狗追,生命受威胁,贴相片上来(贡献)不是容易的事。 有时,为了拍得好角度,走上行车天桥,也很危险。 --Tim SQARE 00:40 2007年3月19日 (UTC)
有时去到见有太多人走来走去,也不会拍,令外找过时间去拍呢,不过我也觉有部分人会滥用了创作奖,好像有时差不多同一角度拍两幅,放在两条目中又去拿分等等。Ahleong 09:18 2007年3月19日 (UTC)
“好像有时差不多同一角度拍两幅”,不过有时拍日景与夜景可能已差很远。Stewart~恶龙 12:17 2007年3月23日 (UTC)
有时需要看天气去,不简单。Stewart~恶龙 12:17 2007年3月23日 (UTC)
不同相片角度就是不一样了,例如一张是,另一张是,外来人看来都称之为家俬。 --Tim SQARE 10:00 2007年3月19日 (UTC)

回应[编辑]

  • (:)回应: 一分为二,绝对是一件好事。 不过,分数是从头计起,以前的分数等于呢? --富 贵 于 我 如 浮 云 06:41 2007年3月15日 (UTC)
  • (:)回应:原先的分数要如何处理?这要尽快解决--恶德神父 12:13 2007年3月15日 (UTC)
    • (:)回应:各位请放心。假如有人建议分数重新计算,我也同样站在反对的一边。 -- Kevinhksouth (Talk) 15:50 2007年3月15日 (UTC)
      • (:)回应还是把旧的奖的Template留在各用户页上,而以后的分数则重新计算?OR﹕把旧的奖的Template留住在各用户页上,而以前的分数亦分在两个的奖中?--恶德神父 17:23 2007年3月15日 (UTC)
  • (:)回应:是次的修订的目的,是要让读者了解我们的维基作者,他们所得的分数来自“文字创作”有多少,另外来自“图片创作”又有多少分数。 在2007年3月及以前,混合计分制,谁是冠军亚军等,我们应该列表出来的,他们当然名留历史。 为鼓励新人积极性,以及旧人不自满,得分考核成绩可以有度、季节度及至每最高分数列表。 其中,又分为“文字创作冠军”与“图片创作冠军”之分。 --MQER Marks 02:52 2007年3月16日 (UTC)
  • (:)回应:我是站在将旧积分转成新积分的一方,这对任何人都较公平,因为本次修改重点在于分拆,不是设立另一新奖项。旧积分有充足存档转成新积分应不太困难。Ahleong 06:53 2007年3月16日 (UTC)
  • (:)回应:我认为分拆成两个奖的方向是好的,现在的问题在于怎样处理之前创作奖的分数,我认为在一段时期之内,采取登记补分的措施,由维基人在自己过去的得分记录,主动申报自己在新制应该得几分,这样比较可以妥善处理。德广@华贵洋行(Noble House)>.< 16:13 2007年3月18日 (UTC)

支持[编辑]

  • (+)支持: 我还以为会有很多人反对所以没有提出。不过真的实行前,还有不少准备功夫要做。Ahleong 08:16 2007年3月15日 (UTC)
  • (+)支持:我认为分拆奖项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军曹123 10:49 2007年3月15日 (UTC)
  • (+)支持,但十分需要大家的协助,先处理好将旧分数转换成新分数的工序。假如旧分数不被妥善处理,那就抹杀了昔日得到过分数的每一位人士的贡献了。 -- Kevinhksouth (Talk) 15:45 2007年3月15日 (UTC)
  • (+)支持,绝对赞成分割奖项,但是现在问题最大的点,在于绘图最后要被分到哪个类别?因为现在绘图专家实在少喔(目前也只有中国维基人Kallgan),以目前而言,香港维基社群最有机会的应该是Moonian(没记错好像是恶龙说过的)。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 14:47 2007年3月16日 (UTC)
    • (!)意见:绘图应被分到摄影那边吧,因为同样都是image-related的。也许“摄影奖”将换成另一个更好的名称吧。 -- Kevinhksouth (Talk) 14:54 2007年3月16日 (UTC)
    • (!)意见:我认为还是独立出一项绘图奖吧。虽然现在绘图的人数少,但绘图的贡献性质和照片不同,一如条目和照片。这也避免日后将绘图奖分柝时又要重新分柝分数档的麻烦。--Charlotte1125 09:14 2007年3月18日 (UTC)
    • (!)意见:其实将摄影与绘图视为图像创作的话,两者并不是矛盾,问题是怎样在奖项名称及内容作一定的定义。德广@华贵洋行(Noble House)>.< 16:15 2007年3月18日 (UTC)
    • (!)意见:我觉得可作个小统计,纪录多少分数分别从摄影与绘图获得就可以了,如将来真的要再分拆就易办了,亦足已反映实况。Ahleong 19:09 2007年3月18日 (UTC)
      • 同意Ahleong,毕竟现时以绘图取分者仅限少数维基人。 -- Kevinhksouth (Talk) 11:47 2007年3月20日 (UTC)
        • (:)回应:如果大家倾向暂不设绘图奖,Ahleong的方案可接受。--Charlotte1125 17:47 2007年3月20日 (UTC)
          • (:)回应:分拆不难,有问题也可以较易找到绘图专家帮忙。Stewart~恶龙 12:17 2007年3月23日 (UTC)
  • (+)支持:分割奖项有助更清楚表达每位维基人的贡献范围。--Charlotte1125 09:14 2007年3月18日 (UTC)
  • (+)支持:不过倾向落日条款.....若用户已获创作奖则保留.......若有余分数(*未达5分者*),则以新制分类计算--Meilleures salutations, D. G. JéRRy~雨雨 18:17 2007年3月18日 (UTC)
    • (!)意见:(先表明本人不赞成保留旧制奖而是重算旧制积分)建议如果保留,旧制的不分级,用实质分数取代,分数新旧混合不太适合,现时是十分一级,未达5分者这个怪了一点。Ahleong 19:17 2007年3月18日 (UTC)
  • (+)支持。分割创作奖是可以解决上面作说的问题。 :)-- 18:26 2007年3月18日 (UTC)
  • 有限度支持——如果有人能替我们重新计分的话--Hello World! 01:48 2007年3月22日 (UTC)
  • (+)支持。分割创作奖可令大家的贡献范围更清晰。同时应考虑保留分数排名榜,综合两个奖项的分数(但不另设奖项),因为上传文字及图片都是对香港资料有贡献。Baycrest 18:25 2007年3月22日 (UTC)
  • (+)支持。--蜜蜂 (Talk) 06:00 2007年3月23日 (UTC)
  • (+)支持,分拆合情合理,而大家亦如此关心,可见是有需要的。至于分数是重算、分算还是不再算我没什么意见,但见Kevinhksouth如此卖力,我觉得重算也是好的(指将之前的分数也计算到新制中)。Stewart~恶龙 12:17 2007年3月23日 (UTC)
  • (+)支持,不反对将积分重算。--Sam Li 21:19 2007年3月23日 (UTC)
  • (+)支持,现有制度对没相机的用家不公平。--WrightRail ~威铁高速~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18:40 2007年3月24日 (UTC)

中立[编辑]

反对[编辑]

  • (-)反对!现有的分数怎样处理呢?若有共识则支持。因为现时尚未有共识,万一分数被降至零怎办?~yingwai0708~ 12:34 2007年3月15日 (UTC)
(:)回应目前上面就在讨论了。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评定所 08:03 2007年3月22日 (UTC)

目前小计[编辑]

支持*10(如果Hello World|的有条件支持票也算在内),反对*1,应该这礼拜就可以动手,现在只差在如何解决旧制与新制问题,因此基本上分拆几乎是可以进行准备工作了。

但现在差别在于,新制分拆后,分别要用什么名称比较合适?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评定所 08:03 2007年3月22日 (UTC)

建议条目的可以名为“内容奖”,与中文维基百科本身的“内容专家”荣誉对应名称;摄影和制图的可以叫“图像奖”,因为图像(Image)包括了摄影的相片和绘画的图片。 -- Kevinhksouth (Talk) 07:07 2007年3月23日 (UTC)
“维基香港创作奖”->“维基香港内容奖”+“维基香港内容专家图像奖”。Stewart~恶龙 12:17 2007年3月23日 (UTC)
楼上的,后面那个不对,应该是“维基香港图像奖”,香港内容专家已经被内容奖包含了。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评定所 15:45 2007年3月23日 (UTC)
复制错误。:P Stewart~恶龙 06:07 2007年3月24日 (UTC)
已建立Wikipedia:香港维基人布告板/维基香港内容奖Wikipedia:香港维基人布告板/维基香港图像奖,希望能在4月1日或之前正式启用,最主要视乎存档重新计分的进度。 -- Kevinhksouth (Talk) 07:31 2007年3月27日 (UTC)
那么旧的评分是否一起转移,可以的话我也来帮忙检查。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评定所 10:50 2007年3月27日 (UTC)
正如较前(已搬到下方)的位置所言,检查工作现时只剩下上个月今个月的未进行。完成后便可计算各人在两个奖项分别的得分了。假如有空的话欢迎帮手! -- Kevinhksouth (Talk) 14:28 2007年3月27日 (UTC)

分拆工作[编辑]


需要进行的工作


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意见,我希望今个星期内展开分拆的工作了,因为现时已开始有很多未计分的提名累积了。 -- Kevinhksouth (Talk) 11:47 2007年3月20日 (UTC)

Wikipedia:香港维基人布告板/维基香港创作奖/2006年2月看看这样好吗?Ahleong 08:12 2007年3月22日 (UTC)
弄得不错。最好可以将与每月专题相关的分数也纪录,看看那个专题受欢迎,反应较热烈。Stewart~恶龙 12:17 2007年3月23日 (UTC)
很好!多谢你的努力。若非我最近忙着紧急提升香港条目,我也想积极分担一下这项工作的。 -- Kevinhksouth (Talk) 15:16 2007年3月23日 (UTC)
若是提名取得的分数应算那方?Ahleong 08:14 2007年3月22日 (UTC)
这个难说,或者另外分列。Stewart~恶龙 12:17 2007年3月23日 (UTC)
这个可以先暂时hold起,在正式分拆时,于对话页向受影响用户询问想计入哪个奖内。两星期内未有回应者,则自动当作计入分数较多的那一个奖(或者狠心一点 —— 分数作废)。 -- Kevinhksouth (Talk) 15:14 2007年3月23日 (UTC)

依照Ahleong的格式,目前暂时已处理至2006年5月的存档。5月共有159项提名,涉及195分,处理时真是觉得不容易呀!希望大家能够分工合作,处理其余10个月的存档。或者大家可以先在此“认投”一下负责哪个月,以免大家重复了工作。 -- Kevinhksouth (Talk) 08:23 2007年3月24日 (UTC)

由于2006年7月比较少提名,所以刚刚比较快便完成了。Ahleong 08:32 2007年3月24日 (UTC)
完成了2007年1月,提名积分要申请吗?有部分提名好像过5次也没加分,不知会不会是加接加进积分还是真的没有加。Ahleong 09:37 2007年3月24日 (UTC)
只有申请了的才会被计分,如果没有人提名或自荐,如同建立新条目或上传新图片的情况一样,等同放弃加分的权利。 -- Kevinhksouth (Talk) 05:01 2007年3月25日 (UTC)
已处理2006年8月2006年9月。--Sam Li 01:00 2007年3月25日 (UTC)
已处理2006年6月,竟发现到仍有未处理的提名!但因时代久远,为免引起混乱,所以这些提名当作作废便算了。现在只剩下5个月的提名未计算。 -- Kevinhksouth (Talk) 11:14 2007年3月25日 (UTC)
只剩下去年11月、12月以及今年2月及3月。希望大家可以伸出援手! -- Kevinhksouth (Talk) 15:21 2007年3月26日 (UTC)
已处理11月,初初数时有点乱,改了数次希望没有错吧Ahleong 16:13 2007年3月26日 (UTC)
已处理12月,希望没有出错。--Sam Li 08:05 2007年3月27日 (UTC)
已处理2007年2月,只剩下今个月了! -- Kevinhksouth (Talk) 05:44 2007年3月28日 (UTC)

分数处理[编辑]

虽然3月份的分数仍未计算,但我已急不及待地先为内容奖进行加分。截至2007年2月28日,有66个维基人取得内容奖分数,其中14个取得第一级或以上的奖项,当中最高分是38分的恶德神父,随后分别有29分的TYC及28分的Kevinhksouth(我)。以月份计,最踊跃的是2006年5月(该月主题:香港地理),共送出125分,占13个月总数424分的超过四分之一。不过,值得留意的是,有28个少于10分的维基人自从2006年5月甚至更早之前起已再没有新加分,为免浪费资源,我建议取消他们的所有分数。大家有没有反对? -- Kevinhksouth (Talk) 14:07 2007年3月28日 (UTC)

我觉得应该有需要完成所有分数计算后的在3月旧制下最后的分数排行榜看看有没有明显的错误,如果人数不同或分数有误可尽快解决。另外我个人不建议取消他们的所有分数,而部分人的分是由他人提名所得。如果真的认为有需要的话可以订立条例超过一年分数没增加而又不到第一级的分会自动取消。Ahleong 14:29 2007年3月28日 (UTC)
我只是担心列表过长,不便维护,而且长久没有加分的维基人有“死人霸生地”之嫌。衬现在“大执位”,是去芜存菁的一个好机会。另一方面,关于分数转换的问题,也希望能够尽快完成。 -- Kevinhksouth (Talk) 14:44 2007年3月28日 (UTC)
不支持取消所有分数,但理解Kevinhksouth的忧虑。如果真的决定取消,我倾向支持Ahleong提出的一年期限建议。(自我申报:本人是那28人其中一个)--Sam Li留言) 00:37 2007年3月29日 (UTC)
其实没有增加分数不代表没有编辑。不过最好也不要订立条例,而将来将奖项分拆后,会有更多人分数长时间不到一级。Ahleong 01:30 2007年3月29日 (UTC)
作为一个奖励性的计划,个人觉得还是不要有惩罚性或是负面的行动较好。--恶德神父 05:03 2007年3月29日 (UTC)
既然大家均反对,我也撤回我的提议。可是我得提醒一下大家,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去想,排行榜将来累积至几百人时,如何妥善维护的问题。可以参考的方法是如新条目推荐的创作奖一样,不设每人分数排行榜,只会在每人的用户页纪录分数资料,这样就算多少人得分也易于维护,唯一缺点是没有排行榜难免会减少很多人的上进心。 -- Kevinhksouth (Talk) 14:40 2007年3月29日 (UTC)
或者将来几百人时可以另设一页放置排行榜,而分数在存档时(存档次数可按情况调整)才计算并一并加上,可减轻处理提名时的工作。Ahleong 15:01 2007年3月29日 (UTC)

似乎我太乐观了,初时还以为月底前必定会计算完毕。为免影响新奖项运作,我已将新奖项的提名启用,旧分的处理还须大家合力处理。 -- Kevinhksouth (Talk) 14:20 2007年4月1日 (UTC)

  • 3月份的,我在审查中,把一些有问题的全部重新整理后即可。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评定所 02:42 2007年4月3日 (UTC)
    • (:)回应统计已完成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评定所 03:28 2007年4月3日 (UTC)
      • 好了。已颁发了各内容奖荣誉(未计旧提名分数)。如果有人有空,请协助计算图像奖。 -- Kevinhksouth (Talk) 08:28 2007年4月3日 (UTC)
    • 三月的统计分数已包含所有未评分的申请?Ahleong 10:36 2007年4月3日 (UTC)
      • 没错,我把未评分的部分一次整理完,并且依照应该加分的状况,进行统计,而列表内的分数,就是相关申请者与用户应该在这个月得到的分数。所以在列表前方就写明所有申请项目已经统计完毕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评定所 10:40 2007年4月3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