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人民阵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民阵线是193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由不同性质的政治团体组成的广泛联盟,通常由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组成,有时还包括自由派中间派[1]

并非所有名称中有“人民阵线”字样的组织都是符合上述定义的政治集团。

历史

[编辑]
人民阵线时期美国共产主义宣传小册子的封面,写着一句口号:“共产主义是20世纪的美国精神英语Americanism (ideology)”。

1933年2月,德国纳粹党上台执政。共产国际即提出“法西斯就意味着战争”。1934年国会纵火案嫌犯季米特洛夫当选共产国际总书记。1934年共产国际即提出了人民阵线,代替了极左的“第三时期”理论。该理论把处决工运领袖的社民党称作“社会法西斯”。 1934年5月《真理报》发表文章,提出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合作。[2]1934年6月,中左工人国际法国支部莱昂·布鲁姆1934年6月与法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与中右激进党签署合作协议。1935年5月,签订《苏法互助条约》。1935年7月20日召开共产国际七大,决定政策彻底转向,在各国推动“反法西斯反战人民阵线”,联合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团结起来,遏制法西斯国家发动世界大战。[3]随后,人民阵线在法国、西班牙、中国取得了成功。[4]1936年5月,法国人民阵线赢得大选(378席对220席),[5]莱昂·布鲁姆组建政府。[2]英国国民政府虽然是左中右大联合政府,但政治上不够成功。[6]在意大利,意大利社会党拒绝与意大利共产党结盟共同反对法西斯。在美国,美国共产党坚决支持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提出“跟着罗斯福走,一切服从罗斯福”的口号,表现极为民粹主义,被称为“白劳德主义”。

共产国际“七大”后,“人民”作为政治概念开始被各国共产党广泛使用。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指出:“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个意义,是在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里原来就包括了的,因为工人、农民占了全民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但是现在的情况,使得我们要把这个口号改变一下,改变为人民共和国。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这是《毛泽东选集》中首次使用“人民”一词。[7]这以后,中共开始大量使用“人民”这一概念。[8]随后的红军出陕北东征战役中,1936年3月1日,彭德怀与毛泽东以总司令、总政治委员名义签发《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不再使用中国工农红军名称。[9]

人民阵线列表

[编辑]

非共产主义国家的人民阵线

[编辑]

现存

[编辑]

已消亡

[编辑]

苏联解体前的人民阵线

[编辑]

苏联解体前,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纷纷成立以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为主的各种人民阵线[10]

加盟共和国 主要民族主义运动(创建日期)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民主俄罗斯英语Democratic Russia(1990年)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乌克兰人民运动(1988年11月)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白俄罗斯人民阵线英语Belarusian People's Front(1988年10月)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团结英语Unity (Uzbekistan)(1988年11月)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内华达-塞米巴拉金斯克运动英语Nevada Semipalatinsk Movement(1989年2月)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救国委员会(1989年10月)
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阿塞拜疆人民阵线党(1988年7月)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立陶宛改革运动(1988年6月)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摩尔多瓦人民阵线英语Popular Front of Moldova(1989年5月)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拉脱维亚人民阵线英语Popular Front of Latvia(1988年7月)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公开性(1989年7月)
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公开性(1989年6月)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卡拉巴赫委员会英语Karabakh Committee(1988年2月)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团结(1990年1月)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爱沙尼亚人民阵线英语Rahvarinne(1988年4月)
自治共和国 主要民族主义运动(创建日期)
鞑靼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全鞑靼公共中心英语All-Tatar Public Center(1989年2月)
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车臣人全民族大会英语All-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hechen People(1990年11月)
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民族论坛“团结”英语Aidgylara(1988年12月)

共产主义国家的国家阵线

[编辑]

现存

[编辑]

已消亡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Kermit E. McKenzie, Comintern and World Revolution, 1928-1943: The Shaping of a Doctrine. London a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4; p. 159.
  2. ^ 2.0 2.1 1914-1946: Third Camp Internationalists in France during World War II, libcom.org.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0). 
  3. ^ The Seventh Congress,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8). 
  4. ^ Archie Brown, The rise and fall of communism (2009) pp 88-100.
  5. ^ Julian Jackson, The Popular Front in France: Defending Democracy, 1934-38 (Cambridge UP, 1990).
  6. ^ Peter Joyce. The Liberal Party and the Popular Front: an assessment of the arguments over progressive unity in the 1930s (PDF). Journal of Liberal Democrat History, Issue 28, Autumn 2000. [202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8. 
  7. ^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8. ^ 史坤坤:毛泽东“人民”概念研究,《北京党史》,2013年06期.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 军史今日:毛泽东、彭德怀签发《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2). 
  10. ^ Tsygankov, Andrei P. Russia's Foreign Policy: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National Identity, p. 46. Rowman & Littlefield, 2006, ISBN 0-7425-2650-X.

扩展阅读

[编辑]
  • Graham, Helen, and Paul Preston, eds. The Popular Front in Europe (1989).
  • Haslam, Jonathan. "The Cominter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opular Front 1934–1935." Historical Journal 22#3 (1979): pp.673-691.
  • Horn, Gerd-Rainer. European Socialists Respond to Fascism: Ideology, Activism and Contingency in the 1930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Mates, Lewis. "The United Front and the Popular Front in the North-east of England, 1936-193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D dissertation, 2002.
  • Priestland, David. The Red Flag: A History of Communism (2010), pp.182-233.
  • Vials, Christopher. Haunted by Hitler: Liberals, the Left, and the Fight against Fasc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