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人民陣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人民陣線是193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的由不同性質的政治團體組成的廣泛聯盟,通常由共產黨社會民主黨組成,有時還包括自由派中間派[1]

並非所有名稱中有「人民陣線」字樣的組織都是符合上述定義的政治集團。

歷史

[編輯]
人民陣線時期美國共產主義宣傳小冊子的封面,寫著一句口號:「共產主義是20世紀的美國精神英語Americanism (ideology)」。

1933年2月,德國納粹黨上台執政。共產國際即提出「法西斯就意味著戰爭」。1934年國會縱火案嫌犯季米特洛夫當選共產國際總書記。1934年共產國際即提出了人民陣線,代替了極左的「第三時期」理論。該理論把處決工運領袖的社民黨稱作「社會法西斯」。 1934年5月《真理報》發表文章,提出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合作。[2]1934年6月,中左工人國際法國支部萊昂·布魯姆1934年6月與法國共產黨、1934年10月與中右激進黨簽署合作協議。1935年5月,簽訂《蘇法互助條約》。1935年7月20日召開共產國際七大,決定政策徹底轉向,在各國推動「反法西斯反戰人民陣線」,聯合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團結起來,遏制法西斯國家發動世界大戰。[3]隨後,人民陣線在法國、西班牙、中國取得了成功。[4]1936年5月,法國人民陣線贏得大選(378席對220席),[5]萊昂·布魯姆組建政府。[2]英國國民政府雖然是左中右大聯合政府,但政治上不夠成功。[6]在義大利,義大利社會黨拒絕與義大利共產黨結盟共同反對法西斯。在美國,美國共產黨堅決支持富蘭克林·羅斯福新政,提出「跟著羅斯福走,一切服從羅斯福」的口號,表現極為民粹主義,被稱為「白勞德主義」。

共產國際「七大」後,「人民」作為政治概念開始被各國共產黨廣泛使用。1935年12月,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指出:「我們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農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這個意義,是在工農民主共和國的口號里原來就包括了的,因為工人、農民佔了全民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但是現在的情況,使得我們要把這個口號改變一下,改變為人民共和國。這是因為日本侵略的情況變動了中國的階級關係,不但小資產階級,而且民族資產階級,有了參加抗日鬥爭的可能性。」這是《毛澤東選集》中首次使用「人民」一詞。[7]這以後,中共開始大量使用「人民」這一概念。[8]隨後的紅軍出陝北東征戰役中,1936年3月1日,彭德懷與毛澤東以總司令、總政治委員名義簽發《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布告》,不再使用中國工農紅軍名稱。[9]

人民陣線列表

[編輯]

非共產主義國家的人民陣線

[編輯]

現存

[編輯]

已消亡

[編輯]

蘇聯解體前的人民陣線

[編輯]

蘇聯解體前,各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紛紛成立以自由主義公共知識分子為主的各種人民陣線[10]

加盟共和國 主要民族主義運動(創建日期)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民主俄羅斯英語Democratic Russia(1990年)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烏克蘭人民運動(1988年11月)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白俄羅斯人民陣線英語Belarusian People's Front(1988年10月)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團結英語Unity (Uzbekistan)(1988年11月)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內華達-塞米巴拉金斯克運動英語Nevada Semipalatinsk Movement(1989年2月)
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救國委員會(1989年10月)
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亞塞拜然人民陣線黨(1988年7月)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立陶宛改革運動(1988年6月)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摩爾多瓦人民陣線英語Popular Front of Moldova(1989年5月)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拉脫維亞人民陣線英語Popular Front of Latvia(1988年7月)
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公開性(1989年7月)
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公開性(1989年6月)
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卡拉巴赫委員會英語Karabakh Committee(1988年2月)
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團結(1990年1月)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愛沙尼亞人民陣線英語Rahvarinne(1988年4月)
自治共和國 主要民族主義運動(創建日期)
韃靼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全韃靼公共中心英語All-Tatar Public Center(1989年2月)
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車臣人全民族大會英語All-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hechen People(1990年11月)
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民族論壇「團結」英語Aidgylara(1988年12月)

共產主義國家的國家陣線

[編輯]

現存

[編輯]

已消亡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Kermit E. McKenzie, Comintern and World Revolution, 1928-1943: The Shaping of a Doctrine. London a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4; p. 159.
  2. ^ 2.0 2.1 1914-1946: Third Camp Internationalists in France during World War II, libcom.org.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0). 
  3. ^ The Seventh Congress, Marxist Internet Archive.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8). 
  4. ^ Archie Brown, The rise and fall of communism (2009) pp 88-100.
  5. ^ Julian Jackson, The Popular Front in France: Defending Democracy, 1934-38 (Cambridge UP, 1990).
  6. ^ Peter Joyce. The Liberal Party and the Popular Front: an assessment of the arguments over progressive unity in the 1930s (PDF). Journal of Liberal Democrat History, Issue 28, Autumn 2000. [2020-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8. 
  7. ^ 《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頁。
  8. ^ 史坤坤:毛泽东“人民”概念研究,《北京党史》,2013年06期.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 军史今日:毛泽东、彭德怀签发《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 
  10. ^ Tsygankov, Andrei P. Russia's Foreign Policy: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National Identity, p. 46. Rowman & Littlefield, 2006, ISBN 0-7425-2650-X.

擴展閱讀

[編輯]
  • Graham, Helen, and Paul Preston, eds. The Popular Front in Europe (1989).
  • Haslam, Jonathan. "The Cominter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opular Front 1934–1935." Historical Journal 22#3 (1979): pp.673-691.
  • Horn, Gerd-Rainer. European Socialists Respond to Fascism: Ideology, Activism and Contingency in the 1930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Mates, Lewis. "The United Front and the Popular Front in the North-east of England, 1936-193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hD dissertation, 2002.
  • Priestland, David. The Red Flag: A History of Communism (2010), pp.182-233.
  • Vials, Christopher. Haunted by Hitler: Liberals, the Left, and the Fight against Fasc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