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心 (脏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心在五行中属火,图为心与其他脏腑的生克关系。

在传统中医学里的脏象学说中,五脏六腑中最主要的部分,在五行中属火,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心与生物学中的心脏大致上是同一个构造。型态描述上,《医宗必读》形容心为“心象尖圆形,如莲蕊”。

“心主神明”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也就是说,心与精神思想有关。大致而言,与心密切关联的包括血液流动、精神意识、出,以及舌头

型态描述

[编辑]

古代中国关于心的解剖,史书上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殷本纪》:“比干强谏,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心为五脏之一,居于中,之下,膈膜之上,附著于脊骨之第五椎,形如倒垂未开之莲蕊。心外有赤黄色脂膜包裹,称为心包络,是心的外卫。《难经》认为:“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类经·经络类》中又提到:“心当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故心通五脏之气而为之主也”。

有血肉之心及神明之心的分别,前指藏于胸中、推动血液运行的心脏,后者指无具体形态的、主宰人精神活动的心。如《医学入门·脏腑》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蕊,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万物由之盛长,不著色象,未有何有,谓无复存,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与其他部位的关联

[编辑]

手少阴心经及手少阴别络的循行路径,根据《灵枢·经脉篇》记载为:“手少阴心经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心与小肠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下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在病理上,如心经有火,可下移小肠,出现尿少、尿赤、尿痛;小肠有热,可循经上炎于心,表现为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

主要功能

[编辑]

传统上,中医认为,心为一身的君主,脏腑百骸均遵从其号令,人的聪明智慧也是从心而出。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在五行,以阳藏而通于气,故为阳中之太阳。心在体合、其华在、开窍于、寄窍于、在液为、在志为。心脏与小肠腑相合,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经。

  • 心主血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如《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读医随笔》:“凡人周身百脉之血,发源于心,亦归宿于心,循环不已”。心主血脉,血足则面容光彩,脉络满盈,故曰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 在体合脉:指心与血脉相连,心气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心气强弱可从脉中反映出来。例如心气不足则脉细软无力;心气不匀则出现促、结、代脉等。
  • 其华在面:心主血脉的功能,可从面部色泽反应出。例如心气充则面红润光泽,心气血虚则面淡白,心血淤则面青紫。如《灵枢·经脉篇》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留则髦色不泽,故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 开窍于舌:心经的别络联系于舌,舌的色泽、味觉、舌体运动、语言与心相关,如《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心的病变可从舌上反映出,如外台秘要说:“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心火旺则舌尖红赤或口舌生疮;痰迷心窍则可见舌强不语。
  • 在液为汗:心与汗液的生成排泄有关。汗为津液所化,津液与血液同出一源,称为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病理上,若病人因故大汗出,或用药发汗过度,则可损伤心阳,出现心慌、心悸,甚至出现大汗亡阳的危证。
  • 心藏神:指心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

明朝以后,中医学家对藏神的所在处,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辛夷》指出:“为元神之府”

  • 在志为喜:喜有益于心主血脉、心藏神的功能。如《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喜乐过度可使心神涣散,如《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伤心”。

惊则气乱,心神不宁也容易受惊,如《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小儿药证直诀》指出:“惊为心病”。

心与养生之道

[编辑]

养生之道,在于存神养气。存神在心,而静心在目。张紫阳真人说:“心能役神,神亦役心,眼者神游之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心欲求静,必先制眼,役之于眼,使归于心,则心静而神亦静矣”[1]。《导引本经》说:“夫心乃一身之主宰,生死之路头也。是故心生则种种欲生,而神不入气;心静则种种欲静,而神气相抱也”。故人常宜燕居静坐,调心息气,食热戒冷,常要两目垂帘,反光内照,降心火于丹田。

心包络

[编辑]

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功能。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不得受邪,故外邪犯心时,首先侵犯心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的作用。“邪犯心包”主要表现在心藏神的功能异常,有以下两种证型:

  • 热入心包:外感热病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心神失常的病变。
  • 痰浊蒙蔽心包:痰浊引起神志模糊、意识障碍等心神错乱的病变。

参考来源

[编辑]

相关文献

[编辑]

如何看待中医的“心主神明”理论[永久失效链接]》。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9卷3期。

外部链接

[编辑]
  • 冠心病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心脏病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心包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心悸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心下痞硬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痰迷心窍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参见

[编辑]
  1. ^ 明·张介宾,《类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ISBN 7-117-02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