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天文学
外观
对恒星和恒星演化的研究是我们了解宇宙的基础,恒星的天文物理学通过对恒星的观察、研究、测量和理论上的了解;还有经由电脑对内部的模拟[1]。
恒星形成发生在尘埃和气体密集的区域,也就是所谓的巨分子云。 当平衡被破坏时,云的碎片在重力作用下坍缩,形成原恒星。一个足够密集和高热的核心区域将触发核融合,然后创造成为一颗主序星[2]。
恒星最终的特性主要取决于诞生时的质量。质量越大的恒星,亮度也越大,氢在核心燃烧的速率也越快。经过一段时间,氢燃料完全转变为氦,于是恒星开始老化。氦的融合需要更高的核心温度,因此恒星一面扩张它的大小,同时也增高核心的密度,在氦燃料耗尽之前,恒星度过短暂的红巨星阶段。质量越大的恒星在燃料转变成更重的元素食,经过的各阶段的时间会越来越短[3]。
恒星最终的命运取决于它的质量,质量超过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核心会坍它成为超新星[4];而质量较小的恒星会成为行星状星云,然后演化成为白矮星 [5]。超新星的残骸会成为高密度的中子星,如果残骸的质量大于3倍的太阳质量,将成为黑洞[6]。密接联星将依照更复杂的路径演化,例如,伴星的质量传输给白矮星可能会导致超新星爆炸[7]。行星状星云和超新星对星际物质的金属分配是必需的,没有它们,所有的新恒星 (包括它们的行星系) 将只能由氢和氦组成[8]。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Harpaz, 1994, pp. 7–18
- ^ Smith, Michael David. The Origin of Star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4 [2020-10-24]. ISBN 978-1-86094-5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英语).
- ^ Harpaz, 1994
- ^ Harpaz, 1994, pp. 173–178
- ^ Harpaz, 1994, pp. 111–118
- ^ Audouze, Jean; Israël, Guy. The Cambridge atlas of astronom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020-10-24]. ISBN 978-0-521-43438-6. OCLC 323928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英语).
- ^ Harpaz, 1994, pp. 189–210
- ^ Harpaz, 1994, pp. 24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