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须之战 (213年)
濡须之战 (213年) | |||||||
---|---|---|---|---|---|---|---|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事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曹操 | 孙权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曹操 |
孙权 吕蒙 |
濡须之战,又作濡须口之战,是发生于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在濡须口(今安徽巢湖东)的一场战役。此战由曹操主动进击,孙权领兵成功抵御,逼使曹操退兵。
背景
[编辑]赤壁之战后,曹操任命庐江人谢奇为蕲春典农,在皖县屯田,并屡次出兵侵犯孙权辖境。时孙权所任的偏将军、寻阳令吕蒙派人诱降谢奇,然遭谢奇拒绝,吕蒙随后就找机会进攻谢奇。谢奇被逼退走后其部将孙子才及宋豪等带著家眷老弱归降吕蒙[1]。
作为回应,曹操遂于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出兵濡须口,孙权早已有预闻,遂听取吕蒙所议在濡须夹水口建濡须坞,以此作好防御准备[2][3][4]。
战役
[编辑]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军兵进濡须口,并攻破孙权的江西营,俘获都督公孙阳[5],孙权带领七万兵往濡须抵御曹军,以朱然分管濡须坞与三关屯,拜偏将军。
曹操派数千人乘油船乘夜渡江,意图占领中洲,截断濡须坞与江东联系的水道,但随即被孙权水师歼灭,俘获三千人,淹死数千人。孙权命令董袭率楼船巨舰停在濡须水口,准备阻击曹军船队顺流入江,不幸遇风倾覆,董袭身亡。因轻敌没有听从堂兄丹杨太守绥远将军孙瑜稳重为上的建议,孙权作战也失利。
两军及后相持,孙权屡屡挑战之下曹操仍严军不动也不出战。孙权于是乘轻船自濡须口入偃月坞,向曹军阵地前进,曹操知孙权要来看曹军阵垒,于是勒令大军严整待敌,箭矢不得乱发。孙权的船走了五六里后回头响起鼓吹音乐,曹操见孙军无论船队还是上面的兵器及士兵都整齐严肃,感叹道:“生儿子就应当像孙仲谋那样,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那样!”接著孙权就写信给曹操称“春天融雪的大水要来了,你应该快点离去。”另外一张纸就写:“足下不死,我不得安宁。”曹操于是退军[6]。
此战期间,曹操不听州别驾蒋济劝谏,迁徙淮南百姓,导致江淮庐江、九江、蕲春、广陵等郡十馀万百姓投奔孙吴。
结果
[编辑]- 此战孙权力排众议,听从吕蒙建议修建濡须坞,增强了对曹操南攻的防御能力,此坞遂成为军事要地,并设立濡须督一职,蒋钦、周泰及朱桓等孙吴名将皆先后出任,此坞在随后两场濡须口之战亦是重要据点。直到孙吴灭亡,濡须都没有被北方中原政权正面突破。
- 百姓大量逃跑使得江西空虚,曹操在合肥以南只剩下皖城一个据点,次年即被孙櫂攻取。
- 此战前,与孙权结盟的荆州牧刘备正入川协助益州牧刘璋防御,孙权向刘备求援,刘备因此以救援孙权为由向刘璋索要兵马钱粮并假意离川返荆,实则伺机发难,最终引发了二刘之间的益州之战并夺取了益州。
参战人员
[编辑]相关典故
[编辑]草船借箭
[编辑]据《魏略》,孙权乘船视察曹军时曹操曾命令军队向孙权的船大发箭矢,孙权的船一舷受箭过多快要翻侧,孙权于是下令船只转向回头,让船的另一舷受箭,待两边的箭量平衡后就回到驻点《三国志·吴主传》裴注引《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但这与《吴历》所记载不同。此事被视为《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但《魏略》记载当日并无大雾,孙权也没有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那样在船上扎草人误导曹操。
分歧记载
[编辑]- 司马光《资治通鉴》据《三国志·甘宁传》注引《江表传》,将其中所载的“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权率众七万应之”及孙权部将甘宁“百骑劫营”记载在213年。宋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根据<甘宁传>将此事记载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其攻破皖城后,认为这些事都发生在217年的濡须口之战而非213年。
- 《建康实录》将濡须之战 (222-223年)误记为建安十八年(213年)的第一次濡须口之战,且将战斗结果记载为“枭其将诸葛虎”“首虏三千人而还”。
相关页面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注释
[编辑]- ^ 《三国志·吕蒙传》:“魏使庐江谢奇为蕲春典农,屯皖田乡,数为边寇。蒙使人诱之,不从,则伺隙袭击,奇遂缩退,其部伍孙子才、宋豪等,皆携负老弱,诣蒙降。”
- ^ 《三国志·吕蒙传》:“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数进奇计,又劝权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又裴注引《吴录》:权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吕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权曰:“善。”遂作之。
- ^ 《三国志·吴主传》:“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 ^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七年)冬十月,公征孙权。”
- ^ 《三国志·武帝纪》:“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 ^ 《三国志·吴主传》:“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