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锡卿
彰化县第1任县长
任期
1951年6月1日—1960年6月2日
前任首任
继任吕世明
彰化市(省辖市)第4任市长
(官派)
任期
1948年4月2日—1950年10月21日
前任王一麐
继任杜锡圭(县辖市,民选首任)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7年4月16日
逝世1985年3月27日(1985岁—03—27)(77岁)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07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1985年)
公民权 大日本帝国(1907年–1945年)
 满洲国(1933–1945年)
汪精卫政权(?–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1985年)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配偶陈许碧梧

陈锡卿(1907年4月16日—1985年3月27日),字锟铻台湾政治人物,出身南投县竹山镇望族,中国国民党籍。为二战后首任官派及民选彰化县县长。前后共三届、任期九年,直到法规修改。被称为“三元及第”县长。[1]

外部图片链接
image icon 彰化民政厅长陈锡卿独照(A2_PH017)

早年生平[编辑]

陈锡卿父亲陈元龙为林圯埔公学校(现竹山国小)训导,育有六子一女,陈锡卿排行第一。台中一中毕业后,随后保送台北高等学校,后进入台北帝国大学

原本陈锡卿有资格保送医科,由于受到陈彩龙陈端堂之父)、彭清靠、陈绍桢等长辈鼓励下,认为日本人虽不喜欢台湾人读政治,需要有台湾人走政治这条路,使陈锡卿改读政治。[2]台北帝国大学就读时期,陈锡卿在同学许炎亭作媒下,与许碧梧订婚,准备毕业后结婚。[3]

满洲时期[编辑]

昭和七年(1932年,满洲大同元年),陈锡卿毕业于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法学科,3月21日与陈许碧梧结婚。适逢满洲国大同学院来台举办高等文官试验,应试合格,录取后月给160元。相较下台北帝国大学毕业生一个月仅三十元。[4]遂决定前往满洲国。陈锡卿与台湾人黄荣泽、日人山本泰助获得录取。

陈锡卿于1933年自门司釜山大连前往满洲国后,进入新京的大同学院受训。同年10月结训后,11月出任满洲国文教部学务司教育科属官。[5]康德四年(1937年)5月调任为安东省公署视学官。[6]康德六年(1939年)6月任北安省民生厅文教科长,[7]9月以民生部事务官身份,派在教育司办事。[8]康德七年(1940年)5月辞官。[9]

而后到上海上海特别市政府参事,调往周佛海市长处担任秘书,直到二战结束。

彰化县长任内[编辑]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陈锡卿一家返台。

1948年,陈锡卿参加全国县长考试,取得任用资格。同年4月,便奉派担任彰化市长。

1950年彰化县成立后,陈锡卿奉派为首任县长。在1951年首届民选县长选举中,陈锡卿参选首任民选县长,与于国桢、陈万福、黄汉树竞选。由于选举期间陈锡卿采耳语传播,说是把他的传单贴在猪舍内,可防止“猪只染上猪瘟”,由于当时选民智识水准较低,此一耳语果然奏效,农民相争索取陈锡卿的传单贴于自家猪舍墙壁,形成陈锡卿独特的选举手法。选举结果陈锡卿以153,972票,囊括全县总票数一半以上,当选彰化县长。[10]

由于陈锡卿在省辖市时期的彰化市长任内得到人和,更以动用各乡镇税收建设彰化市作为对彰化市父老的声明,而得以南投竹山偏僻处出身者一举获得过半选票、在第一次选举就当选彰化县长。然而陈锡卿在上任县长后却以彰化市税收弥补各乡镇财政,反而使改制后的彰化市建设不如省辖市时期那样顺利,引起彰化市民不满。[11]:242-2431954年第二届彰化县长选举时,彰化地方人士推出党外阵营的日治时期社会运动家石锡勋出来与陈锡卿角逐。虽然选举投票公布结果由陈锡卿连任成功,然而首届县长选举在彰化市获得24,801票的陈锡卿,在第二届在彰化市仅获得8,098票,惨低于同样当过彰化市长的石锡勋15,682票。

陈锡卿连任后,面对第三届彰化县长选举,再度遇上卷土重来的石锡勋。陈锡卿阵营针对上届选举输票的乡镇和美镇、秀水乡、花坛乡、溪湖镇等乡镇派心腹接近石锡勋的支持者,使其对陈某产生好感,纵使不支持他也不竖起反旗。并对上届支持石锡勋者、而已成故人者表现出不念旧恶,为他们举办吊祭以慰其在天之灵,如以彰化县党部名义发动对故彰化县党部委员吴蘅秋的吊祭,争取其遗族及故友好感。[11]:285-286虽然在投票日当天,仍出现舞弊情况。如沿海地区出现许多处停电,由村里长或村里干事收集身分证集中代投票,以及“安全措施”等现象,引发民众冲突。[11]:311最终陈锡卿仍以143,884票击败石锡勋的106,273连任成功。

陈锡卿在县长任内整建八卦山风景区,并发起倡议建造远东地区最巨大之佛像。于1956年由陈锡卿县长主持破土奠基开工兴建。1961年八卦山大佛完工。[12]

在第三届彰化县长任期中,彰化县发生1959年8月7日豪雨导致的“八七水灾”,造成彰化县一万五千馀栋房屋倒塌,数千公顷良田毁于水患,更夺走超过两百条人命。彰化县为死亡人数最多的县市。当时陈锡卿因与彰化市长赖通尧在8月7日上午前往台北参加重要会议,彰化县一度因水患造成对外交通、电讯中断。造成陈锡卿滞留台北无法返彰,直到10日中午始返回彰化县。为此陈锡卿一度被讥为“不在县长”,使其有口难辩,成为陈锡卿引以最大的遗憾。[13]:220-221“八七水灾”后,陈锡卿积极奔走,为灾后重建不遗馀力。一年后使彰化县恢复旧观,流失的农田也经重划复耕。也使陈锡卿得到县民的推崇与怀念。[13]:221

卸任后[编辑]

卸任后,陈锡卿于1960年出任省政府民政厅长,并兼彰化银行常任董事。

1967年被指派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兼中国电视公司常务董事、台湾土地开发公司常务监察。

1970年,张宝树出任国民党秘书长,以陈锡卿帮助违纪参选的林澄秋当选台中市长、帮助彰化县党外当选的省议员萧锡龄为由,免职副秘书长。陈锡卿退出党务系统,出任国民党营齐鲁公司董事长兼台湾省选举委会主任委员,最后以省政府顾问、行政院顾问退休。

陈锡卿在齐鲁公司期间,在七十岁时因中风退休,全家自杭州一路的董事长宿舍搬出,搬到大安路一段。

家族[编辑]

注释[编辑]

  1. ^ 竹山地区的名父名子-黄钖三与黄式鸿、黄仲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 ^ 〈陈许碧梧女士访问记录〉,《口述历史(五)》。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6月初版。页249-250
  3. ^ 〈陈许碧梧女士访问记录〉,《口述历史(五)》。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6月初版。页250
  4. ^ 〈陈许碧梧女士访问记录〉,《口述历史(五)》。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6月初版。页250-251
  5. ^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261号。1933年11月11日。页1
  6. ^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931号。1937年5月10日。页134
  7. ^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1537号。1939年6月1日。页60
  8. ^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1655号。1939年10月19日。页487
  9. ^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1816号。1940年5月16日。页371
  10. ^ 柯贵元,《地方派系与选举关系之研究》。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2001年。页139。
  11. ^ 11.0 11.1 11.2 王灯岸著,王镜玲编注. 《磺溪壹老人》. 玉山社. 2018年11月. ISBN 978-986-294-214-7. 
  12. ^ 八卦山大佛-历史沿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八卦山大佛。
  13. ^ 13.0 13.1 《政海浮沉錄》. 台湾时报社. 1977年9月. 

相关书籍及论文[编辑]

  • 许雪姬,《在“满洲国”的台湾人高等官:以大同学院的毕业生为例》,《台湾史研究》第19卷第3期,2012年9月。
  • 〈陈许碧梧女士访问记录〉,《口述历史(五)》。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6月初版。
  • 〈陈锡卿“连中三元”〉,台湾时报社集体探访,《政海浮沉录》,凤山市:《台湾时报》社,1977年9月。页218-221。
政府职务
彰化县政府
前任:
江继五
彰化县县长
第一-三届
1951年6月1日-1960年6月2日
继任:
吕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