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阐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音韵阐微》是清代韵书,由李光地等所著。

内容主旨[编辑]

《音韵阐微》共分18卷,收录16000字,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刊印武英殿刻本。书中所录汉字类依《平水韵》分为106韵部,同一韵内再依“三十六字母”牙、舌、唇、齿、喉声母序排列,声韵母组合中又分韵等而得读音。[注 1]每字先注《广韵》反切,再注《集韵》反切,然后注上本书的新反切,最后加上扼要释义。[1]

本书的新反切,乃“合声”之法,使用者可以把切上字与切下字急读,即容易地得出读音。例如“东”字,《广韵》是“德红切”,《集韵》是“都笼切”,本书改为“都翁切”合声,方便使用者急读切语中的二字。此合声法受满文12字头拼音方法之启示而生,切语上下字尽量声韵和谐。[2]

[编辑]

  1. ^ 例:支韵下有审二(如师)、审三(如施),审二称为开口呼,审三为齐齿呼。书中反切音或有误,因为审二的音,部份于韵谱属假二等真三等,此时审二和审三的读音相同(例:审二“师”、审三“施”在声母不分时皆属三等音。)

参考[编辑]

  1. ^ 教育部國語辭典:音韻闡微. [2019-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2. ^ 故宮博物院:音韻闡微. [2019-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