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讨论:Cite letter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呼吁完善 Cite interview 和 Cite letter 模板

Cite interview 已经在上面提到了,仍然是以前的“访谈 with 访谈者”的格式,Cite letter 是完全没有汉化。非管理员没有权限进行改动,不然我就自己改了。——  桁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苦辛 🇹🇱   2024年4月17日 (三) 06:47 (UTC)

建议 Cite interview 可以呈现为:
  • 名,姓. title [标题] (采访). 采访者为XXX. 发表刊物(卷:册)/发表栏目. 地点:发表者. 1年1月1日[2年2月2日]. (语言)
建议 Cite letter 可以呈现为:
  • 名,姓. title [标题] (信件). 致XXX. 发表刊物(卷:册)/发表栏目. 地点:发表者. 1年1月1日[2年2月2日]. (语言)
——  桁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苦辛 🇹🇱   2024年4月17日 (三) 06:55 (UTC)
关于采访者的文字部分,要不要考虑参考{{cite book|translatorn|translator-lastn|translator-firstn}}呈现的中文方式呢?
目前会呈现“<translator>翻譯”,像这样我觉得很不错:
代码
  • {{cite book |author=永田泰弘 |editor=楊瑞琳 |translator=梅應琪 |year=2014 |orig-year=2013 |chapter=關於系統色名與簡寫符號 |title=色彩便利帳 : 彩圖詳解日本常用150色 |script-title=ja:[カラー写真でよくわかる色の便利帳] |language=zh-TW |location=台灣 |publisher=台灣東販 |page=p.8 |isbn=978-9-8633-1446-2 |oclc=1338422687 |type=辭典}}
    
效果
  • 永田泰弘. 關於系統色名與簡寫符號. 杨瑞琳 (编). 色彩便利帳 : 彩圖詳解日本常用150色 [カラー写真でよくわかる色の便利帳] (辞典). 由梅应琪翻译. 台湾: 台湾东贩. 2014: p.8 [2013]. ISBN 978-9-8633-1446-2. OCLC 1338422687 (中文(台湾)). 
若考量到{{cite interview}}可使用的所有参数来进行修正,
现行
代码
  • {{cite interview |subject=受訪人 |subject-link= |last2= |first2= |subject2=受訪體2 |subject-link2=工作人員 |last3= |first3= |subject3= |subject-link3= |last4= |first4= |subject4= |subject-link4= |interviewer=採訪者 |editor=編彙者 |title=標題 |trans-title=譯後標題 |chapter=章節 |type= |language=語言 |work=刊物名 |series=叢數 |volume=卷數 |issue=期數 |page=頁數 |edition=刷數 |date=訪談日期 |publisher=出版社 |publication-place=出版地 |publication-date=出版日期 |via= |location=採談地 |quote=引用內容 |url=https://zh.wikipedia.org/ |url-access=registration |format=DOC |url-status=live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418041032/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archive-date=存檔日期 |archive-format=PDF |access-date=訪問日期}}
    
效果
  • 受访人; 受访体2. 章節. 写于采谈地. 编汇者 (编). 標題 [译后标题]需要免费注册 (DOC). 刊物名. 丛数 卷数 (期数). 访谈 with 采访者 刷数 (出版地: 出版社). 访谈日期: 页数 (出版日期) [访问日期].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存档日期) (语言). 引用内容 
建议
格式
  • <subject>. <title> [<trans-title>] (访谈). 受访于<place>. 由<interviewer>采访. <editor> (编). <work>. <series> <volume>(<issue>): <page>/<at>. (<publication-place>: <publisher>.) <date> (publication-date) [<access-date>]. (原始内容存档于<archive-date>) <language>. “<quote>”
呈现
  • 受訪者姓, 受訪者名. 標題 [譯標] (访谈)[1]. 受访于採訪地. 由採訪者采访. 編彙者 (编)[2]. 刊物. 叢數 卷數(期數): 頁數[3]. (出版地: 出版者.) 採訪日期 (出版日期) [訪問來源日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存檔日期語言[4]. “引用內容
短版
  • 受訪者. 標題 (访谈). 由採訪者采访. 刊物 (採訪地[5]: 出版者.) 採訪日期 [訪問來源日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存檔日期語言. “引用內容
以前文为例[6]
  1. ^ 这个部分是由参数mode来选填,预设值为访谈
  2. ^ 可考虑将编辑者与采访者同样的方式中文化,目前是只有在人名后加上張三 (編)的全站通用参数呈现。
  3. ^ 现行page可替换成pagesat,但本模板里页数的位置与全站通用预设显示的位置不同,猜测可能是编写或复制语法时放错位置,需要后续修正。
  4. ^ 建议考虑若出现采访时语言与出版语言相异的状况,是否需添加新参数语法。
  5. ^ 当采访地与刊物出版地不同时,需要两种参数placepublication-place;两者皆在时,呈现的位置会不同。同地点的话用place即可。
  6. ^ 此为使用html与wikitext模拟格式的呈现,尚未写成模板。
--薄蛍留言2024年4月18日 (四) 05:50 (UTC)
(&)建议:突然发现这似乎是模板技术讨论的范畴了,搞不好到技术讨论区会获得更多技术大佬关注和协助 思考...若您后续也在那边开文,还请务必@我!非常想跟进!多谢--薄蛍留言2024年4月18日 (四) 10:22 (UTC)
好,我这就贴过去。——  桁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苦辛 🇹🇱   2024年4月19日 (五) 06:14 (UTC)

关于“Template:Cite interview”和“Template:Cite letter”的问题

各位好,现在中维基百科的 Template:Cite interviewTemplate:Cite interview 两个模板还存在若干问题,之前在条目探讨与@薄蛍讨论,还希望引起各位技术大佬的注意,那边的讨论如下:

Cite interview 已经在上面提到了,仍然是以前的“访谈 with 访谈者”的格式,Cite letter 是完全没有汉化。非管理员没有权限进行改动,不然我就自己改了。——  桁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苦辛 🇹🇱   2024年4月17日 (三) 06:47 (UTC)
建议 Cite interview 可以呈现为:
  • 名,姓. title [标题] (采访). 采访者为XXX. 发表刊物(卷:册)/发表栏目. 地点:发表者. 1年1月1日[2年2月2日]. (语言)
建议 Cite letter 可以呈现为:
  • 名,姓. title [标题] (信件). 致XXX. 发表刊物(卷:册)/发表栏目. 地点:发表者. 1年1月1日[2年2月2日]. (语言)
——  桁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苦辛 🇹🇱   2024年4月17日 (三) 06:55 (UTC)
关于采访者的文字部分,要不要考虑参考{{cite book|translatorn|translator-lastn|translator-firstn}}呈现的中文方式呢?
目前会呈现“<translator>翻譯”,像这样我觉得很不错:
代码
  • {{cite book |author=永田泰弘 |editor=楊瑞琳 |translator=梅應琪 |year=2014 |orig-year=2013 |chapter=關於系統色名與簡寫符號 |title=色彩便利帳 : 彩圖詳解日本常用150色 |script-title=ja:[カラー写真でよくわかる色の便利帳] |language=zh-TW |location=台灣 |publisher=台灣東販 |page=p.8 |isbn=978-9-8633-1446-2 |oclc=1338422687 |type=辭典}}
    
效果
  • 永田泰弘. 關於系統色名與簡寫符號. 杨瑞琳 (编). 色彩便利帳 : 彩圖詳解日本常用150色 [カラー写真でよくわかる色の便利帳] (辞典). 由梅应琪翻译. 台湾: 台湾东贩. 2014: p.8 [2013]. ISBN 978-9-8633-1446-2. OCLC 1338422687 (中文(台湾)). 
若考量到{{cite interview}}可使用的所有参数来进行修正,
现行
代码
  • {{cite interview |subject=受訪人 |subject-link= |last2= |first2= |subject2=受訪體2 |subject-link2=工作人員 |last3= |first3= |subject3= |subject-link3= |last4= |first4= |subject4= |subject-link4= |interviewer=採訪者 |editor=編彙者 |title=標題 |trans-title=譯後標題 |chapter=章節 |type= |language=語言 |work=刊物名 |series=叢數 |volume=卷數 |issue=期數 |page=頁數 |edition=刷數 |date=訪談日期 |publisher=出版社 |publication-place=出版地 |publication-date=出版日期 |via= |location=採談地 |quote=引用內容 |url=https://zh.wikipedia.org/ |url-access=registration |format=DOC |url-status=live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418041032/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archive-date=存檔日期 |archive-format=PDF |access-date=訪問日期}}
    
效果
  • 受访人; 受访体2. 章節. 写于采谈地. 编汇者 (编). 標題 [译后标题]需要免费注册 (DOC). 刊物名. 丛数 卷数 (期数). 访谈 with 采访者 刷数 (出版地: 出版社). 访谈日期: 页数 (出版日期) [访问日期].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存档日期) (语言). 引用内容 
建议
格式
  • <subject>. <title> [<trans-title>] (访谈). 受访于<place>. 由<interviewer>采访. <editor> (编). <work>. <series> <volume>(<issue>): <page>/<at>. (<publication-place>: <publisher>.) <date> (publication-date) [<access-date>]. (原始内容存档于<archive-date>) <language>. “<quote>”
呈现
  • 受訪者姓, 受訪者名. 標題 [譯標] (访谈)[1]. 受访于採訪地. 由採訪者采访. 編彙者 (编)[2]. 刊物. 叢數 卷數(期數): 頁數[3]. (出版地: 出版者.) 採訪日期 (出版日期) [訪問來源日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存檔日期語言[4]. “引用內容
短版
  • 受訪者. 標題 (访谈). 由採訪者采访. 刊物 (採訪地[5]: 出版者.) 採訪日期 [訪問來源日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存檔日期語言. “引用內容
以前文为例[6]
  1. ^ 这个部分是由参数mode来选填,预设值为访谈
  2. ^ 可考虑将编辑者与采访者同样的方式中文化,目前是只有在人名后加上張三 (編)的全站通用参数呈现。
  3. ^ 现行page可替换成pagesat,但本模板里页数的位置与全站通用预设显示的位置不同,猜测可能是编写或复制语法时放错位置,需要后续修正。
  4. ^ 建议考虑若出现采访时语言与出版语言相异的状况,是否需添加新参数语法。
  5. ^ 当采访地与刊物出版地不同时,需要两种参数placepublication-place;两者皆在时,呈现的位置会不同。同地点的话用place即可。
  6. ^ 此为使用html与wikitext模拟格式的呈现,尚未写成模板。
--薄蛍留言2024年4月18日 (四) 05:50 (UTC)

——  桁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苦辛 🇹🇱   2024年4月19日 (五) 06:27 (UTC)

感谢通知!刚看了一下模组,如您所说是全保护状态,那只有管理员才能更动了。祈祷管理员有关注到--薄蛍留言2024年4月21日 (日) 00:4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