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Hennessy/存档3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因为我现在也在全力编写印度历史,所以抽不出太多时间来帮忙,希望您谅解。但是,我可以提供几本最好的参考书。研究俄国史(十月革命前)我见过的最好的教材是克柳切夫斯基著的《俄国史教程》。这本书是公认的俄国史权威,许多研究俄国史的人都要先学习这本书。此书有中文版。中文版是商务印书馆1992年出版,ISBN 7-100-00759-3。中国人研究早期罗斯史,我见过的最好的书是《乌克兰:沉重的历史脚步》,赵云中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不过此书侧重哥萨克时代的乌克兰,而其关于罗斯部分的主要参考依据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俄国史教程。但是看看还是有用处的,尤其是关于早期王公继承方面,立刻可以澄清把罗斯的分裂等同于西欧的封建制的误解。如果想要第一手资料,就只有看俄语的编年史原著。有些大学图书馆里可能有拉夫连季耶夫编年史的俄语本,不过一般不许外借(我们学校的是老叶头的赠书,镇馆之宝=。=);这本书是始初编年史现存的最古抄本。

另外,请一定使用俄语资料来研究俄国史;英语文献的错误和误解连篇累牍。这个网站([1]),我向您强烈推荐,但它是非公有领域的,不能直接引用。--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01 2006年11月20日 (UTC)

完全不介意--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16 2006年11月21日 (UTC)

美国县名[编辑]

有部分县名需要协助,请协助提供下列州的资料:新罕布什尔州、缅因州、麻萨诸塞州、犹他州。谢谢!--Whhalbert 04:50 2006年11月22日 (UTC)

又:县名重名[编辑]

英语的Blaine和Bryan都译“布莱恩”。俄克拉何马州同时有名为Blaine和Bryan的县。关于这类地名翻译的讨论,越来越迫切了!--Whhalbert 20:05 2006年11月22日 (UTC)

重名[编辑]

根据Xieza的建议,再考虑到地理位置有主观性,相对而言,建县时间比较明确。--Whhalbert 05:29 2006年11月25日 (UTC)

再说,行政区划并不总可以用理型 (例如中国的井田制)来理解的,依地势、政治因素会形成很多不确定性。--Whhalbert 05:38 2006年11月25日 (UTC)

请教地名译法[编辑]

俄亥俄州富尔顿县的县治Wauseon,就连《外国地名译名手册》都没有。只有香港《经济日报》译为“渥森”。你怎么看?--Whhalbert 02:20 2006年12月2日 (UTC)

第三次动员令[编辑]

为增加维基百科条目素质以及增加维基人的团结性,第三次动员令将于12月内举行,是次动员会开放更多规则,参与是次活动的维基人,希望你能尽力,在活动时间内最少对新增及修改五条条目,我们极力鼓励您将条目提升至新条目推荐,甚至是优良条目以及特色条目的水平。无论您对是次活动参加与否,也烦请阁下花两分钟的时间将此讯息传递给五名维基人,上一次的动员有已经有六十多名的维基人参与,由于上次动员令有广泛的宣传,所以在此亦无谓卖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维基人参加为目的,这样的话,将会有1%的条目将会达到作为正式条目水平。详情请参阅Wikipedia:动员令/正在进行的动员令。--18164 02:22 2006年12月2日 (UTC)

再请教[编辑]

Mantorville译成曼托维尔可否?--Whhalbert 08:30 2006年12月2日 (UTC)

如何译?[编辑]

有县曰Union,用意译(联合)还是音译(犹尼昂)好?--Whhalbert 09:03 2006年12月2日 (UTC)

我已尊重“先到先得”原则[编辑]

我的修改已经包含您已创立条目,但假如该条目尚未创立则不在此限。--Will74205 18:37 2006年12月2日 (UTC)

另:如果大家都编辑了同一个条目,例如:优洛县/约洛县,你应该先在条目上加上merge to的模板提醒一下,你的编写在前,我会将其内容合并到你的条目中去的,而你现在这样简单删除后重新定向是不太妥当的。--Hennessy 18:40 2006年12月2日 (UTC)

举个例子,第一个我原先编写为“阿拉梅达县”,但你并未作繁简转换而直接改为“阿拉米达县”,作何解释呢?--Hennessy 18:44 2006年12月2日 (UTC)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User_talk:Will74205"

正如我所说的,您也可以加入名称转换,而不是因为一两个我先前没有加入转换而回退我的全部修改。还有,我实在不想为了抢译名而创立条目,有必要建立创立原则。 --Will74205 18:52 2006年12月2日 (UTC)

我认为译名原则应该是:主人>常用>翻译书。--Will74205 19:13 2006年12月2日 (UTC)

译名[编辑]

Return J. Meigs, Jr. (人名,曾任俄亥俄州州长、美国邮政部长)的“Return”怎么译?--Whhalbert 06:55 2006年12月3日 (UTC)

弄丢了印度的编辑历史[编辑]

在回复User:反中 5所做的破坏时,我不小心弄丢了印度的编辑历史。能打救一下吗?--minghong 07:39 2006年12月3日 (UTC)

谢谢!:-)--minghong 07:54 2006年12月3日 (UTC)

根据英文维基上的内容,该县确实是以“国王”意义为名,而且现有名称忽略字尾的“s”。还有关于而且我也说国语/普通话,所以请您也不要认为“权威”翻译书就是对的。最后,关于“先到先得”原则,我看到您创建许多条目,但是它们大都只有极短的内容,这给我的观感不佳,也就是我之前认为“抢译名”的原因。在我翻译一个名字城市/地区命名,我希望您先参考网上已译/通用名称,翻译书应是最后选择,且您使用许多用字有负面意义,如蒂黑马县 (加利福尼亚州)的“黑”字,而且根据读音应较接近“蒂"哈"马”。总之,“常/通用”应高于翻译书。--Will74205 21:32 2006年12月3日 (UTC)

我对大陆方面采用音译没有太大意见,但是我们也不应忽略中文字本身就有含意,所以在音译时应该仔细选择含意较中性的或较文雅的字眼。还有,我现住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所以我自认英文还不错,时我确实会先从Yahoo!台湾以英文名试著寻找已用译名。我所谓“主人”原则是指当名字主人有正式/常用中文名字时我们应使用该名。--Will74205 20:14 2006年12月4日 (UTC)

重名[编辑]

Tacoma 和Takoma 都叫“塔科马”,而英语已经各自有页面。是否按此分成塔科马 (Tacoma)塔科马 (Tokoma)?--Whhalbert 23:44 2006年12月4日 (UTC)

请密切留意Lukacs的行为[编辑]

在其用户页上,他声明要回退他作的所有贡献,和在Commons上把他上载的图片全部覆盖。而且已经有相关的行动。我认为这会严重损害维基百科的品质。相关讨论在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如果他再有类似的行为,请考虑马上把他封禁。--Computor 18:20 2006年12月8日 (UTC)

你打算开始写美国海军的二线舰艇?[编辑]

有勇气,这些船不见得比第一线的作战舰艇好写。加油。有需要资料的话说一声吧。--cobrachen 19:38 2006年12月9日 (UTC)

美国州份的模板[编辑]

可否先制作以下数个州:佛罗里达州、夏威夷州、纽约州、俄亥俄州、罗德岛州和宾州?--Whhalbert 03:50 2006年12月17日 (UTC)

另外,你在模板上所用的县名,出自何处 (最好可以出示书号)?--Whhalbert 03:53 2006年12月17日 (UTC)

奇怪了。因为我用的都是同一本书。书上没有的地名你怎么处理的?--Whhalbert 04:04 2006年12月17日 (UTC)

另外,经过英语版的解释,新罕布什尔州的库斯县 (Coos County)读音为/ˈko.ɑs/ (美国英语),而非库斯。--Whhalbert 04:23 2006年12月17日 (UTC)

请协助制作下列州份:佛罗里达州、纽约州、俄亥俄州、俄勒冈州、内华达州、新泽西州、马里兰州、阿拉斯加州、佛蒙特州……--Whhalbert 22:07 2006年12月29日 (UTC)

Kalawao[编辑]

中文的译法出自何处?《手册》没有。网上的译法靠得住吗?--Whhalbert 09:22 2006年12月17日 (UTC)

hennessy您好,我不明白您2006-12-07T11:56:39创建的Broken/鲁伯特·埃弗里特,为什么要这样命名?您在11:50, 7 December 2006 在英文en:Rupert Everett加入跨语言链接到鲁伯特·埃弗里特,该条目被您清空内容后成为死循环,我实在难以理解,请您抽空澄清一下。--鸟甲 04:32 2006年12月24日 (UTC)

谢谢更正。--鸟甲 05:40 2006年12月24日 (UTC)

Nassau County 拿骚县/纳苏郡[编辑]

在我跟User:Whhalbert提及Nassau County的译名之后,他建议我应该与你建议有关Nassau County的中文译名。据我了解,在大陆方面是有对Nassau有官方的译名为拿骚,因此你在建立纽约的各郡模版时将Nassau County称为拿骚县,但是在纽约的华人圈内并没有人称之为拿骚。纽约的世界日报称之为纳苏郡/县,并已经行之有时,我相信虽然在“先到先得”的原则之下该条目会命名为拿骚,但是根据Wikipedia:命名常规/中文译名具争议条目命名决议当地最通用的中文名称优先于中文世界最通用的名称。因此,我认为应该将拿骚县/郡改为纳苏县/郡。我与Whhalbert的讨论请见User_talk:Nikopoley#关于县 (郡)名不同叫法的问题User_talk:Whhalbert#Re:关于县 (郡)名不同叫法的问题-- Nikopoley✪尼可波里|《举手发言》 06:30 2007年1月10日 (UTC)

提名内容专家[编辑]

感谢你的支持。上一回被提名,自问水平不足而推辞。本人深明可一不可再的道理,欣然接受。但仍然需要在质方面多花点时间。另一方面,也需要感谢你一直以来的帮助。--Whhalbert 07:20 2007年1月11日 (UTC)

卡尔梅克共和国[编辑]

有人添加了内容,但没有从吴语翻译过来。请您协助一下。--Whhalbert 17:49 2007年1月19日 (UTC)

Lyon/Leon[编辑]

又要请教阁下了。--Whhalbert 05:15 2007年3月23日 (UTC)

乔治‧西蒙‧殴姆[编辑]

您好,我方才修改了此条目的内容。您说我不应当全文重新修改,但其实我是从英文版本本文直接翻译中文的,英文版本不但内容丰富且正确,因为一些事务繁忙忘了放上正在翻译的标签。我现在住在美国洛杉矶,因为我的物理老师提到这位殴姆物理学家的时候,名字的发音的确是"乔治"(GEORGE),所以我翻为乔治。Overall,谢谢您对我这个新人的指教。Spiderwoman 01:35 2007年3月25日 (UTC)

DYK推荐不通过[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移动完毕~'--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00:12 2007年3月27日 (UTC)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 斯柯达公司的总部位于哪座城市?(6000字节,自荐)—Hennessy 14:51 2007年3月30日 (UTC)
    • (-)反对——没有无参考资料。Quarty 15:40 2007年3月30日 (UTC)
    • (!)意见建议补强参考资料。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评定所 16:14 2007年3月30日 (UTC)
    • (+)支持--好像有资料了。MLL TALK 16:16 2007年3月30日 (UTC)
    • (-)反对--条目是从英文维基翻译来的,参考资料却是《中国大百全书》和《全球通史》?--Alvin(人在呢) 19:32 2007年3月30日 (UTC)
    • (!)意见,似乎未完全译完—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23:23 2007年3月30日 (UTC)
回应:该条目译自英文维基,在编写过程中由于对其历史不甚了解,因此参考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和全球通史。由于一直忙于编写维基条目,不知道现在有规定要求翻译条目一定要翻译完整,非常抱歉。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对未译完部分内容理解有困难,还请高手帮忙译完,非常感谢。—Hennessy 02:22 2007年3月31日 (UTC)
~移动完毕~'—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10:06 2007年4月1日 (UTC)

第四次动员令[编辑]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译动员令生物动员令异国(寰宇)动员令体育、奥运动员令音乐动员令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荐新条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暂时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费勒姆 费话连篇 13:12 2007年4月1日 (UTC)

新条目推荐[编辑]

在新条目推荐/候选中,条目气球正在被推荐,您提出的反对意见已不存在,请再作审阅,谢谢您。—王者之王 入宫晋见王者之王西出之日 08:53 2007年4月3日 (UTC)

第四次动员令[编辑]

我真的很惊讶贝尔格莱德可以写得那么深入,因此本人正式邀请你参加Wikipedia:动员令/第四次动员令中的异国(寰宇)动员令,如果你能够参加是次动员令的话,相信有助增加维基人的写作气氛。—费勒姆 费话连篇 07:42 2007年4月9日 (UTC)

那么有兴趣参加是次动员令吗?最近你正兴编辑奥运运动员的条目,以条目的水平,应该可以达致优良条目水平,有兴趣参加吗?望请你回复。—费勒姆 费话连篇 04:19 2007年4月15日 (UTC)

那我就用最直接的方法问你,请问你有与趣参与Wikipedia:动员令/第四次动员令吗?—费勒姆 费话连篇 08:15 2007年4月15日 (UTC)

我明白了,我不会阻止你。—费勒姆 费话连篇 11:52 2007年4月17日 (UTC)

回应:詹姆斯·夫兰克[编辑]

您好,感谢您辛苦提供条目。首先这是个条目上编写方式的问题,我已经早在其条目的对话页加上两个连结,您参考后就会知道我为何说没有参考来源了。最主要的原因,编写的人是您,像我这样对条目内容并不清楚的人,您如果没有明确提出参考来源或是参考资料,那我根本就不知道您所谓的注释就是来源。

再来,这个题目已经有人协助修改,所以我也已经改了投票为支持。同时希望这类有关条目的讨论或疑问,您能先注意条目的讨论页进行讨论即可。以上请您参考,我的中文不是很完善,希望您能理解我的意思。→真的很啰唆的阿佳 09:18 2007年4月15日 (UTC)

您好,我也看见您编写的这条条目。有关命名方面,由于他的名字是德语,那么应该不称作詹姆斯?我现在去互助客栈帮您问一下。-费儿(费儿的费话屋) 09:28 2007年4月15日 (UTC)

您好,不知您为何总坚持将“巴拉那”指向阿根廷的“巴拉那市”,巴西的巴拉那州是一级行政区,其地位应该高于阿根廷的一个市,总不至于不能在“巴拉那”条目中出现吧。Google中搜索巴拉那,阿根廷的这个河港直到第三页才出现,前两页不是巴拉那河,就是巴西巴拉那。还有,把别人的贡献删掉,再当作自己的贡献贴出来,是不是也不能算很有礼貌的行为呢?金翅大鹏鸟(talk) 2007年4月20日 (五) 03:18 (UTC)[回复]

打扰一下[编辑]

您好!我见到阁下刚刚建立了切丽·布莱尔条目,但我发现“繁简转换”一个小问题,不知可否将条目重定向至“彭雪玲”?就我所见,这个问题应该是“繁简转换”错误地自动将“布莱尔”换成“贝理雅”,以致我无法用手动“繁简转换”将港澳地区显示成“彭雪玲”。如果将条目重定向成“彭雪玲”,那除了港澳地区可以正常显示外,也可单向地转换成“切丽·布莱尔”,重不重定向的权利在于阁下,所以下不知意下如何?多谢垂注!—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5月12日 (六) 14:05 (UTC)[回复]

  • 哈哈,其实这也是我的推潮,我意思是若以简体字写“布莱尔”,维基好像会自动为港澳地区转作“贝理雅”,这使我无法以手动的形式,把标题从“切丽·布莱尔”转成“彭雪玲”,反而成了“切丽·贝理雅”……不知有没有其他维基人发现这些故障……—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5月12日 (六) 14:13 (UTC)[回复]

麻烦您填一份有关中文维基百科管理员的的问卷[编辑]

您好!这份问卷旨在探讨─两岸三地中文维基百科管理员的“参与动机”和“日常工作的型态”,您宝贵的意见将有助于对维基人与管理员的了解。问卷中所填写的资料仅做为学术用途,不会将个人资料与填答内容外泄,请放心填写。笔者每回收一份有效问卷,将捐助美金1元给2007国际维基媒体年会之筹备基金。感谢您的帮忙,也表示一点小小的心意。

问卷连结 http://www.my3q.com/home2/163/qcute/94773.phtml?eenid=MjcwOSxxY3V0ZXN0QGdtYWlsLmNvbXwxNzc0LHFjdXRlc3RBVGdtYWlsLmNvbQ
预计截止日期:96年5月22日止

指导教授:元智大学资讯传播学系 梁朝云教授
研究生: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育传播与科技研究所
陈佳珩 g9444008@grad.ntue.edu.tw —Qcute 2007年5月20日 (日) 00:46 (UTC)[回复]

我们不妨两人合作来做这个吧,不过工程浩大,而且也非常需要时间啊。--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1日 (一) 00:24 (UTC)[回复]

我把1年国家领导人列表作成了一个范例,也许可以参考。不过,欧洲那些野蛮人部落首领我也不知道翻译成什么好,但肯定是拉丁语,所以您只要按拉丁语读音翻译就行了。

要注意:亚洲很多统治者是希腊语名字。J一般翻译成软音(如Ju翻译成“尤”)。--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1日 (一) 02:47 (UTC)[回复]

可以啊,不过需要慢慢来。--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2日 (二) 04:00 (UTC)[回复]
我做了一个更好的例子:528年国家领导人列表,对比英语en:List of state leaders in 528,看出英语并没做详细考证。所以做这些表非常耗费时间,我们还是慢慢来吧。

有关美国各县编写进展报告[编辑]

至2007年6月6日止,我和其他朋友已经完成了超过80%的县了,其中有二十八个州的县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

  • 阿拉巴马州
  • 阿拉斯加州
  • 亚利桑那州
  • 加州
  • 科罗拉多州
  • 康州
  • 德拉瓦州
  • 佛罗里达州
  • 夏威夷州
  • 爱达荷州
  • 缅因州
  • 马利兰州
  • 麻州
  • 蒙大拿州
  • 内华达州
  • 新罕布夏州
  • 新墨西哥州
  • 纽泽西州
  • 纽约州
  • 奥勒冈州
  • 宾州
  • 罗德岛州
  • 南卡罗莱纳州
  • 犹他州
  • 佛蒙特州
  • 华盛顿州
  • 西维吉尼亚州
  • 怀俄明州

另外德州、密西根州、明尼苏达州、俄亥俄州都已经完成超过90%。而最慢的维吉尼亚州刚刚完成50%。已完成的包含的都是基本的资料,例如面积、人口、成立时间、县名意义、县治等。可以参考其他版本增补。—Whhalbert 2007年6月6日 (三) 04:20 (UTC)[回复]

译名[编辑]

Daviess 是否作“戴维斯”?—Whhalbert 2007年6月8日 (五) 20:55 (UTC)[回复]

本著小心求证的精神,有没有更正式的来源?另外关于下一步的问题,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著手其他国家区划的编写。—Whhalbert 2007年6月10日 (日) 03:32 (UTC)[回复]

请问你愿意使用{{NoteTA}}的模板,我在2007年加拿大大奖赛中,有比较完整的参数,当中包括了台湾译名。—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6月11日 (一) 13:53 (UTC)[回复]

条目侵权删除请求:通知[编辑]

欢迎参与中文维基百科。您所发表的条目第33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可能转贴了未经GNU自由文档许可证协议下发布的网站内容。由于这有可能侵犯版权,内容已经隐藏了。其实,即使标明出处,未获原作者授权而转载内容,还是属于侵犯他人版权的。维基百科不能收录侵权内容,希望您能理解。

不过,请不要担心,您还是能够挽救那篇条目的。如果您是文章的原作者,您可以到文章的讨论页、或当天的侵权审查页提出意见。若否,您可以在“临时子页面”用自己的话改写文章内容。不需要很长的篇幅,区区两至三行的小作品已经是对维基不小的贡献。也希望您下次创建新条目的时候,继续以原创翻译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来作为编写守则。谢谢您的配合,也希望能再次见到您的贡献。 --Wing 2007年6月15日 (五) 20:32 (UTC)[回复]

译名[编辑]

Pittsylvania又如何?—Whhalbert 2007年6月15日 (五) 21:21 (UTC)[回复]

Hennessy你好,对不起,是后来的用户加入了侵权内容。我将侵权内容消除掉了。--Wing 2007年6月16日 (六) 12:5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