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典范条目评选/古琴/第三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琴

[编辑]

古琴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93,698位元组)

结果10支持, 5反对 => 未能入选 核对者:--游戏人间留言2013年10月22日 (二) 11:36 (UTC)[回复]
投票期:2013年10月8日 至 2013年10月22日
说明:帮Topliuchao提名,以后请Topliuchao照葫芦画瓢。—刘嘉留言2013年10月8日 (二) 03:05 (UTC)[回复]
(:)回应感谢,这个特色条目的评选的流程,每次都搞错,哎,感谢。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8日 (二) 03:32 (UTC)[回复]

符合特色标准

[编辑]
如果认为这个条目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使用#{{yesFA}},说明支持的理由并签名;
  1.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8日 (二) 03:29 (UTC)[回复]
  2.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很不错的构架Fayhoo留言2013年10月8日 (二) 04:11 (UTC)[回复]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 ——Nigel 2013年10月8日 (二) 12:58 (UTC)[回复]
    ↑投票者没有注明理由,所以本票无效,请投票者补充理由。
  3.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架构详实,内容很丰富,且列表可以辅助了解内容,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3年10月10日 (四) 16:07 (UTC)[回复]
  4.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我认为这个长度不仅是可接受的,而且是合理的。我看到中文维基百科出现了一些超长条目,但它们的重要性根本就值不上那个长度。来源也不一定非要每句每段都有,这要看内容是否高度争议性--镜海水手留言2013年10月12日 (六) 09:49 (UTC)[回复]
  5.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继续进步,需要鼓励。--Huandy618留言2013年10月14日 (一) 02:53 (UTC)[回复]
  6.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已多番修正属可接受。-张子房 (煮酒论英雄) 2013年10月14日 (一) 12:23 (UTC)[回复]
  7.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虽然红链多得有些难看(没办法专业人士少),不过看得出作者的努力,内容丰富,也符合要求。— lssrn45 | talk 2013年10月15日 (二) 14:19 (UTC)[回复]
  8.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丰富--Hikaru Genji留言2013年10月16日 (三) 22:59 (UTC)[回复]
  9.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充足、语句顺畅,参考资料足以支撑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脚,以支持票作奖励。—ArikamaI 在没有人有枪的国度里,一把手枪的人就是国王谢绝废话|战斗记录2013年10月17日 (四) 05:59 (UTC)[回复]
  10.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丰富,注释详尽,唯红链略多建议集中写出小条目使之得到适当清理--燃玉 留言 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2013年10月21日 (一) 16:26 (UTC)[回复]

不符合特色标准

[编辑]
如果认为这个条目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使用#{{noFA}},说明条目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之处并签名;
  1.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列表性质内容占比过大。另请将说明文字置于支持区以上或意见区。 --达师 - 270 - 456 2013年10月8日 (二) 09:57 (UTC)[回复]
    (:)回应这些列表是必须的,对于内涵磅礴的古琴文化来说,这些列表对于了解古琴的人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反映了现有文化内容相关的全部,也是本条目的特色。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8日 (二) 23:45 (UTC)[回复]
    (:)回应列表多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特色条目呢?何况与条目整体相比较是不多的。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8日 (二) 23:45 (UTC)[回复]
    (:)回应说明文字,已经置于支持区以上。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8日 (二) 23:45 (UTC)[回复]
  2.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部分用词可能不严谨,例如“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真的是每个文人都学?未必吧。还有如“由于士族门阀制度对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愤世嫉俗以琴书自娱”,很多文人愤世嫉俗以琴书自娱真的只是受到士族门阀限制?而且士族门阀中人不也是一样以琴书自娱?这又如何解释?“宋朝抑武扬文”是好琴的唯一原因吗?完全看不出逻辑关系来。以上只举几例,类似问题还有很多。另外同意列表性质内容多了一点,多叙述吧,有一些列表内容可以用表格的。此外,章节划分过于琐碎,很多的一段一个章节--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10月10日 (四) 01:39 (UTC)[回复]
    (:)回应"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 是有出处的,虽然我不同意这要的观点,那就把这句话去掉吧。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11日 (五) 00:32 (UTC)[回复]
    (:)回应“由于士族门阀制度对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愤世嫉俗以琴书自娱”此句也有出处。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11日 (五) 00:32 (UTC)[回复]
    (:)回应“宋朝抑武扬文”有出处。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11日 (五) 00:32 (UTC)[回复]
    (:)回应列表还是必须有的信息。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11日 (五) 00:32 (UTC)[回复]
    (:)回应”此外,章节划分过于琐碎,很多的一段一个章“,请问哪段不合适?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11日 (五) 00:32 (UTC)[回复]
  3.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简单且松散。;滥用加粗。乌拉跨氪 2013年10月11日 (五) 02:55 (UTC)[回复]
    (:)回应呃2013年10月11日 (五) 03:49 (UTC)2013年10月11日 (五) 03:49 (UTC)那我没话说了。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11日 (五) 03:49 (UTC)[回复]
  4.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一、部分章节缺乏来源,如泛音、走手音、琴乐、琴派、断纹、配件、影响等;二、太多地方来源不明,以下是几个明显的例子:1、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古琴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2、而已知最古老的成文琴指法乐谱可追溯到汉朝;3、在中国,雅乐的乐谱中绝大部分已经失传,而在日本、韩国和越南,雅乐得以较完整地流传下来。至今,韩国国立国乐院仍在用琴瑟演奏仅存下来宋徽宗时代2首孔庙雅乐,而越南雅乐于2003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之后又衰微,近现代则由岸辺成雄教授等再次弘扬,多个日本琴人多次来中国学琴;5、1977年,现代著名琴家管平湖演奏的《流水》作为中华音乐文化的代表入选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上载有的旅行者金唱片中,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送入太空(注释64和65只说明了北京奥运会相关内容);6、雅集在古代指的是文人阶层的小型的聚会,通常是一起赏景、弹琴、吟诗、作画,很多琴社都定期举行雅集,方便琴爱好者的交流及娱乐;7、13徽象征一年12个月及闰月。琴最初有五根弦,象着“五行”金、木、水、火、土。传说周文王为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而增加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添一根弦,所以琴又称文武七弦琴。宋徽宗曾增弦至九弦琴,不过只在当时宫廷流传过几年,不受当时琴人的支持;8、也有人认为总共超过24种;9、琴曲通常由几个段落连缀而成,长度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没有严密的格式。除了演奏古代作品外,个别演奏者也会作曲或是即兴演奏。琴曲多以山水寄情(《洞庭秋思》、《潇湘水云》、《渔樵问答》等),亦有闺怨(《长门怨》)、叙事(《广陵散》)等传统诗词题材的作品,有具儒家思想的作品(《文王操》),有改编自民歌小调的《四大景》等。多数琴曲有明确的标题,提示了作品的内容和意境。表现佛家感情的曲目极少,仅有《普庵咒》等几首;……三、内文中多处使用了“著名”这样的词,但到底多有名算著名,各类典籍入选的标准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条目也会被GFW阻挡的,只能翻过去看,页面显示很不正常,但还是一眼就看出这些问题来了,所以实在无法支持。--刘嘉留言2013年10月14日 (一) 03:37 (UTC)[回复]
    (:)回应呃,您的要求可以简单的归纳成来源不够充足么?哈哈,虽然我也喜欢所有的话语全有出处,但是这对于维基百科的条目,对于现在中文的文化条目,对于现在中文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条目来说是太苛刻了吧。不过,你的这些要求大概我用一两个月还是完全可以满足的,谢谢你。而>乌拉内容简单且松散。我也就很难办了。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15日 (二) 00:58 (UTC)[回复]
    (:)回应刚才把中国民族乐器下面的条目看了1/3,发现大部分又短又没文化,几乎都是列表,而参考资料平均不过5条,而且还是很粗糙的几条。相对他们,在同类条目中,古琴条目已经好得不得了,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仍然希望大家手下留情,格外开恩。当然如果大家一如既往地苛刻的话,那我也只能再补充来源啦。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15日 (二) 01:02 (UTC)[回复]
    (:)回应:从你这个回复来看,我认为你对什么是特色条目的理解存在偏差。特色条目是维基百科中最优秀的条目,其标准可以用“完美条目”来概括,这个“最优秀”指的并不是某一个类别中最优秀的条目,并不是说,你这个条目相对于其它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条目中已经比较好,那么就应该有资格成为特色条目。我的观点是:如果条目都不达标,那么即使整个中文维基百科没有一条特色条目,也不能够为此放低标准和要求。来源充足,可供查证,这个已经不仅仅是特色条目的要求,任何一个条目在编辑时,编辑页面也会有警示性质的提示:“百科内容须附有来源,以供查证”,所以可以说,这只是一个“合格”条目的要求。甚至可以说,哪怕条目内容上有欠缺也OK,但有的内容,就必要要有来源(当然,特色条目仍然要求“内容全面”)。如果真要细究,我认为这个条目能够成为优良条目,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在优良条目的要求上都已经做到(比如可供查证这点很明显就没有做到),而是阁下很有恒心,并且中文维基百科采取的是投票制,而不是审核把关责任制。所以我希望阁下即使是把特色条目评选来当作同行评审用也没事,但“太苛刻”、“已经好得不得了,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仍然希望大家手下留情,格外开恩。当然如果大家一如既往地苛刻的话,那我也只能再补充来源啦”这样的话就实在不合适了,难道这个“再补充来源”还要是“大家一如既往地苟刻”才能做的事吗?难道补充来源,让条目尽善尽美,不是特色条目至少应该抱持的心态吗?--刘嘉留言2013年10月18日 (五) 03:43 (UTC)[回复]
  5.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历史的部份满是红链,关于各曲目也宜略提其创作背景, 否则显得十分松散。像是为何隋唐时期会创作出昭君怨这首曲子?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华人可能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对中华文化接触不深的人,难免就会产生疑惑。兹列举我对历史章节的建议: 1.先秦和两汉其实写的还不错,建议其他3级标题可仿效 2.魏晋南北朝通常是并称的,除非这两个时期对于古琴的发展有明显程度的落差,否则不宜分开来撰写 3.明清明显写得太短。为何明清时期流派会分呈?主要的流派又有哪些?为何清朝后期琴艺会衰落?这些都值得再多著笔墨--水仲留言2013年10月20日 (日) 12:18 (UTC)[回复]
    (:)回应呃,这么高要求的话,现有内容得扩充1~2倍呢,,,,,,,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21日 (一) 08:37 (UTC)[回复]
    (:)回应从现有的特色条目来看,这条目的内容仍稍嫌短小(主要是历史部分,其他章节的内容满充裕的),如果能改善历史章节的话,这篇条目的内容就十分足够了--水仲留言2013年10月21日 (一) 16:00 (UTC)[回复]

中立

[编辑]
如果对这个条目的提名持中立态度,使用#{{中立}},说明理由并签名;

意见

[编辑]
Topliuchao总结的第2次评特的意见
[编辑]
  1. 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这样的条目居然能成为优良条目,实在深感意外,不要说大量内容还是没有来源,连首段都没有做到可供查证。大量的音乐文件和之前评优良时一样还是直接用的外链,编者的耐心和毅力的确让人佩服,让一次又一次地将存在的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的条目放来参加评选,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刘嘉(留言) 2013年8月22日 (四) 08:07 (UTC)
  2. Featured article star - cross.svg 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来源不足,结构组织散乱--百无一用是书生 (☎) 2013年8月29日 (四) 02:16 (UTC)
  3. 被挂上大量fact模板,暂时不会赞成成为特色。-张子房 (煮酒论英雄) 2013年8月23日 (五) 18:00 (UTC)
  4. (:)回应:我的目的是通过评选来获得意见,要不然就咱俩自己翻来覆去看,改进太慢,集思广益;若不是参加评选,别人是不会关注这个生冷的条目的。Topliuchao(留言) 2013年8月22日 (四) 11:32 (UTC)
  5. (~)补充, 哦,好吧,那请努力吧刘先生,请留意我加了“来源请求”的位置都是必须有来源的地方,这个基本问题你不解决,那么条目一直会有巨大硬伤。--KeepOpera(留言) 2013年8月23日 (五) 00:49 (UTC)好,你把需要加来源的都标上,我去找!保证完成任务,这几天我也加了些Topliuchao(留言) 2013年8月23日 (五) 02:35 (UTC)
  6. (!)意见:主要是WP:同行评审效果不彰,不多人去那边帮忙,导致这条目已经去了两次同行评审结果都没有什么改进,最后只好直接用参选投票逼大家帮忙...只能说同行评审要多点人看,不然最后大家可能都干脆直接来投票获取意见了...--Liaon98 我是废物 2013年8月22日 (四) 18:40 (UTC)
  7. (!)意见:看到上面有些人在质疑条目部分内容没有来源。现在的确实还需要搜集更多来源,但我认为不是每句话都要有来源的,比如如果一件事是地球人都知道或应该知道的常识(比如琴是一种乐器)以及下文或文章其他地方还将进行详述的内容。现在的来源请求挂的有些无厘头了。

Cscr-former.svg未能入选:3支持,3反对。--游戏人间(留言) 2013年9月6日 (五) 11:27 (UTC) 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3:40 (UTC)[回复]

Topliuchao总结的为第3次评特的改善
[编辑]

修改很多小地方,消除以下不明来源

消灭
[编辑]
  1. “左琴右书”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9:29 (UTC)[回复]
  2. 唐健垣编有《琴府》一书,其中一册涵盖了20世纪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状态。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9:47 (UTC)[回复]
  3. 1962年由许健和王迪主编的《古琴曲集》开始将实际音高和节奏以五线谱与提示指法的简化符号结合记录乐曲。
  4. 最近几年也有极个别纯以五线谱记录的琴谱。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9:47 (UTC)[回复]
  5.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陈雷激演奏王鹏仿制的唐代名琴“太古遗音”。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10:00 (UTC)[回复]
  6.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10:00 (UTC)[回复]
  7. 光祈的《翻译琴谱之研究》采用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书写琴谱。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10:02 (UTC)[回复]
参考特色条目标准写作指南,给予意见并签名。


古琴条目消除不明来源历程
[编辑]

之前鉴于大家对此条目的苛刻,已经整理了消灭不明来源的历程,复制如下。既然尔等苛刻如此,那就把这个条目做成维基百科中文条目里出处最全的文化类条目吧,求帮助:Topliuchao留言2013年10月15日 (二) 03:59 (UTC)[回复]

全部
[编辑]

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3:54 (UTC)[回复]

  1. “左琴右书”
  2. 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
  3. 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4.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
  5. 现存琴曲3100多首,琴谱400多部,琴歌300首。
  6. 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
  7. 明清时期,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
  8. 清朝后期,琴艺术相对衰落。
  9. 唐健垣编有《琴府》一书,其中一册涵盖了20世纪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状态。
  10. 在古代,琴只与琴箫或者瑟合奏。
  11. 在日本常用尺八来合奏。
  12. 传统琴学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13. 琴有119个常用泛音。
  14. 长的走手音产生的擦弦音能创造出“空”、“虚”之感。
  15. 现代有琴人将长句的走手音中某些音弹出,以避免节奏过于松散。
  16. 明代之后,右手指法大大简化,左手吟猱则变化多端,形成“韵多声少”的特色,如琴曲《平沙落雁》、《良宵引》等。
  17. 为琴音乐增加一种和谐美,以《神人畅》为代表。
  18. 这种演奏法使得同音重复保留了余音共鸣,产生和谐的效果。
  19. 个别演奏者也会作曲或是即兴演奏。
  20. 表现佛家感情的曲目极少,仅有《普庵咒》等几首。
  21. 弹唱琴歌时一般不会采用美声或者民歌唱法,而是常用一种较为沉厚的唱腔低声吟唱。
  22. 而在日本、韩国和越南,雅乐得以较完整地流传下来。[来源请求]至今,韩国国立国乐院仍在用琴瑟演奏仅存下来宋徽宗时代2首孔庙雅乐,而越南雅乐于2003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源请求]
  23. 1950年代后古琴界倾向于将正调为F大调
  24. 正调弦式又称“仲吕均”。
  25. 为使散音适应不同调的作品和按音音位演奏方便,可以在正调弦式基础上,通过调高(“紧”)或调低(“慢”)部份弦,改变宫音位置和弦间音阶关系,成为另一个音阶弦式。[来源请求]例如,紧五弦使五弦升高半音,得到C-D-F-G-A♯(B♭)-C-D,称为无射均弦式或紧五调。[来源请求]独奏定弦时,通常只要校准7弦间的相对音高即可;与其他乐器合奏时,则将正调的五弦定为A。
  26. 琴记谱法有文字谱、减字谱、简谱、五线谱和混合记谱。
  27. 琴谱现存有150多部,包含着3000多首流传下来的琴曲。[
  28. 杨宗稷于1910年代至1930年代编写的《琴学丛书》中,将减字谱和工尺谱结合使用。
  29. 光祈的《翻译琴谱之研究》采用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书写琴谱。
  30. 1962年由许健和王迪主编的《古琴曲集》开始将实际音高和节奏以五线谱与提示指法的简化符号结合记录乐曲。
  31. 最近几年也有极个别纯以五线谱记录的琴谱。
  32. 有些古书建议古琴存放时竖放或竖直挂在墙上不建议,可防止古琴“塌腰”,但当代的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而一般都是平放。
  33. 如果要调节音高,则通过旋转琴轸来调节绒剅长度来控制弦的张力实现。[来源请求]
  34. 为了上弦便利,现代出现了一种安装在雁足的上弦器,以扳手调校
  35. 斫琴家和琴的主人常喜欢在底板上、龙池、凤沼内镌刻别名、诗词、方印等内容,可反映琴的历史。
  36. 琴者也可以人为的制造断纹。
  37. 宋徽宗曾增弦至九弦琴,不过只在当时宫廷流传过几年,不受当时琴人的支持。[
  38. 有明确师承关系的琴派始于南宋的“浙派”,而“琴派”之称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下列是主要琴派(以音序列):
  39. 更由于社会政治等因素,琴人在各地迁移,从而使得地域性琴派变得越来越模糊。
  40. 琴社亦是人们接触高水平演奏者、互相学习、答疑解惑的平台。
  41. 雅集在古代指的是文人阶层的小型的聚会,通常是一起赏景、弹琴、吟诗、作画,很多琴社都定期举行雅集,方便琴爱好者的交流及娱乐。
  42. 据《三国史记》记载,玄琴(거문고)是由朝鲜半岛高句丽第24任君主阳原王的宰相王山岳根据琴发明。
  43. 1977年,现代著名琴家管平湖演奏的《流水》作为中华音乐文化的代表入选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上载有的旅行者金唱片中,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送入太空。
  44.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陈雷激演奏王鹏仿制的唐代名琴“太古遗音”。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3:54 (UTC)[回复]
  45. 汉朝起定制为7弦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4日 (二) 00:32 (UTC)[回复]
现状
[编辑]

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3:54 (UTC)[回复]

  1. 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
  2. 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3. 现存琴曲3100多首,琴谱400多部,琴歌300首。
  4. 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
  5. 明清时期,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
  6. 清朝后期,琴艺术相对衰落。
  7. 在古代,琴只与琴箫或者瑟合奏。
  8. 在日本常用尺八来合奏。
  9. 传统琴学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10. 琴有119个常用泛音。
  11. 长的走手音产生的擦弦音能创造出“空”、“虚”之感。
  12. 现代有琴人将长句的走手音中某些音弹出,以避免节奏过于松散。
  13. 明代之后,右手指法大大简化,左手吟猱则变化多端,形成“韵多声少”的特色,如琴曲《平沙落雁》、《良宵引》等。
  14. 为琴音乐增加一种和谐美,以《神人畅》为代表。
  15. 这种演奏法使得同音重复保留了余音共鸣,产生和谐的效果。
  16. 个别演奏者也会作曲或是即兴演奏。
  17. 表现佛家感情的曲目极少,仅有《普庵咒》等几首。
  18. 弹唱琴歌时一般不会采用美声或者民歌唱法,而是常用一种较为沉厚的唱腔低声吟唱。
  19. 而在日本、韩国和越南,雅乐得以较完整地流传下来。[来源请求]至今,韩国国立国乐院仍在用琴瑟演奏仅存下来宋徽宗时代2首孔庙雅乐,而越南雅乐于2003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源请求]
  20. 1950年代后古琴界倾向于将正调为F大调
  21. 正调弦式又称“仲吕均”。
  22. 为使散音适应不同调的作品和按音音位演奏方便,可以在正调弦式基础上,通过调高(“紧”)或调低(“慢”)部份弦,改变宫音位置和弦间音阶关系,成为另一个音阶弦式。[来源请求]例如,紧五弦使五弦升高半音,得到C-D-F-G-A♯(B♭)-C-D,称为无射均弦式或紧五调。[来源请求]独奏定弦时,通常只要校准7弦间的相对音高即可;与其他乐器合奏时,则将正调的五弦定为A。
  23. 琴记谱法有文字谱、减字谱、简谱、五线谱和混合记谱。
  24. 琴谱现存有150多部,包含着3000多首流传下来的琴曲。[
  25. 杨宗稷于1910年代至1930年代编写的《琴学丛书》中,将减字谱和工尺谱结合使用。
  26. 有些古书建议古琴存放时竖放或竖直挂在墙上不建议,可防止古琴“塌腰”,但当代的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而一般都是平放。
  27. 如果要调节音高,则通过旋转琴轸来调节绒剅长度来控制弦的张力实现。[来源请求]
  28. 为了上弦便利,现代出现了一种安装在雁足的上弦器,以扳手调校
  29. 斫琴家和琴的主人常喜欢在底板上、龙池、凤沼内镌刻别名、诗词、方印等内容,可反映琴的历史。
  30. 琴者也可以人为的制造断纹。
  31. 宋徽宗曾增弦至九弦琴,不过只在当时宫廷流传过几年,不受当时琴人的支持。[
  32. 有明确师承关系的琴派始于南宋的“浙派”,而“琴派”之称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下列是主要琴派(以音序列):
  33. 更由于社会政治等因素,琴人在各地迁移,从而使得地域性琴派变得越来越模糊。
  34. 琴社亦是人们接触高水平演奏者、互相学习、答疑解惑的平台。
  35. 雅集在古代指的是文人阶层的小型的聚会,通常是一起赏景、弹琴、吟诗、作画,很多琴社都定期举行雅集,方便琴爱好者的交流及娱乐。
  36. 据《三国史记》记载,玄琴(거문고)是由朝鲜半岛高句丽第24任君主阳原王的宰相王山岳根据琴发明。
  37. 1977年,现代著名琴家管平湖演奏的《流水》作为中华音乐文化的代表入选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上载有的旅行者金唱片中,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送入太空。

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3:54 (UTC)[回复]

消灭
[编辑]
  1. “左琴右书”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9:29 (UTC)[回复]
  2. 唐健垣编有《琴府》一书,其中一册涵盖了20世纪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状态。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9:47 (UTC)[回复]
  3. 1962年由许健和王迪主编的《古琴曲集》开始将实际音高和节奏以五线谱与提示指法的简化符号结合记录乐曲。
  4. 最近几年也有极个别纯以五线谱记录的琴谱。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09:47 (UTC)[回复]
  5.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陈雷激演奏王鹏仿制的唐代名琴“太古遗音”。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10:00 (UTC)[回复]
  6. 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10:00 (UTC)[回复]
  7. 光祈的《翻译琴谱之研究》采用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书写琴谱。Topliuchao留言2013年9月21日 (六) 10:02 (UTC)[回复]



未能入选:10支持,5反对。--游戏人间留言2013年10月22日 (二) 11:3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