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同行评审/替换式密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替换式密码[编辑]

替换式密码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其他以往记录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说明:一名非密码学家作出的翻译,翻译有错误或专用名词有错请指教。准备优良条目。—Justincheng12345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10:03 (UTC)[回复]
评审期︰2011年9月28日 10:03 (UTC) 至2011年10月28日 10:03 (UTC)

内容与遣词[编辑]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份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行话术语完成度连贯性等与条目内容有关的要点
  • 看了两段,给一些翻译上的意见:
    1. “一个有趣的变种名为命名者。由宣布来访贵宾称号的公职人员名字来命名,这个密码结合一个小型密码本组成一个大型的谐音替换表。”这里nomenclator不应翻译成“命名者”,整句话很别扭,意思晦涩。
    2. “15世纪早期至18世纪后期,命名者是外交文件、间谍及推翻政府的行动必要的加密,然而大多数使用者仍然较差的加密方式。”无法理解。
    3. “虽然由十六世纪中叶开始政府情报机构的密码分析员就打破部分命名者,但使用者通常的反应仅仅是加大谐音替换表。”打破部分命名者?建议把“打破”改成“破解”。
    4. “今天,某些历史研究发现的密文所需的密码分析仍是个富有成果的领域。”无法理解。
    5.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指在1819年至1821年期间通过使用一个加密文本,显示美国独立宣言中所述的宝藏。”谁显示?
    6. “斯塔尔则描述了另一个谐音替换密码,其密码是第一次尝试在电脑的数据库上加密。”斯塔尔是谁?密码在电脑上加密?看不懂。
    7. “书本式加密与散列板都是谐音替换密码的一种。”是原创译名吗?
    8. “在1467,多字母替换密码由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以碟的形式首次描述。”漏了“年”字;还有“碟的形式”是指什么?
    9. Giovanni Battista della Porta、Friedrich Kasiski、Gronsfeld密码、Félix Delastelle、Bifid密码、Lester S. Hill、William F. Friedman、Hebern旋转器、GCCS等要翻译。tableau和Tabula recta应该都有中文译名。
    10. “运动密钥密码”应该翻译成“动态密钥密码”?
    11. “现代的流密码中可以看出,现代多字母替换加密中,都努力改进密钥流,使其尽可能的长及不可预知。”“流密码”和“密钥流”是什么意思?
    12. “在变化中,将添加3个额外的符号,使基 (线性代数)变成一个素数。”看不懂。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开始和广泛使用的电脑”电脑有那么早吗?
    14. “由于不止一个旋转盘的组成密文,如果个字皆配一符号,用量将大大高于天文数字。”“旋转盘”是原创译名?“用量”是指什么的用量?高于天文数字?
    15. “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电子化地使用旋转盘来加密。”什么叫“电子化地使用旋转盘”?

总之翻译上还是有很多不通顺的地方,而且有不少名词貌似是原创翻译。—Snorri (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15:47 (UTC)[回复]

  • 明白但请指教
    1. 非命名者的译名还真的找不到,请指教。
    2. 已更改。
    3. 已更改。
    4. 已更改。
    5. 已更改,谁开始不知道,应该是传言。
    6. Stahl, Fred A,在ref内,但英文维基亦没有其资料。
    7. 来自Template:古典密码学,原创者不明。
    8. 碟,就是吃饭时用的圆碟,不是要写这句进去吧,年已加上。
    9. 已更改。
    10. 写时是看了Template:古典密码学,但亦见有条目写“动态密钥密码”,不过都是红连结,现在的密码学可是先写先改名的时代啊
    11. 流密码就是Stream cipher,来自Template:密码学
    12. 已更改。
    13. 有,请看电脑,在1820年开始就有了....说真话,我不毛也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开始,当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照著翻译了...
    14. 旋转盘来自恩尼格玛密码机,符号用量(不懂改,请指教),就是,它当初就是这样写的(more than astronomical)。
    15. 已更改。
总之我也明白我翻译很差,最主要原因是不懂断句,直接自己写可能更好?原创翻译我不敢,有名词不敢翻译就有可能。
另开一行,说一声谢谢。--Justincheng12345留言 2011年9月29日 (四) 02:21 (UTC)[回复]
  1. “monoalphabetic”、“polyalphabetic”建议翻译作“单表加密”、“多表加密”或“单表替换”、“多表替换”。这两个译名更贴合词根“alphabet”的“字母”之意。
  2. “简易替换密码”第一段西式中文现象过于严重。我的建议:“简易替换式加密是一种以特定方式改变字母表上字母顺序,并以此顺序书写的加密方式。这样一张改变了字母次序的字母表即为‘替换表’。替换表可以以……或更复杂方式构造,此时称之为‘混合表’。传统上,先把一个关键词写在字母表最前面,再删去重复字母,这样就能得到一个混合表。”
  3. “简易替换密码的安全性”第二段的bit为信息论概念上的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此处可翻译做“26(阶乘)约等于2的88.6次方,或约等于89”。整句话该翻译做“尽管加密可能用到的钥匙(或密钥)数量很多(……),但要破解单表加密却异常容易。”
其实我发现的语言表述上的问题还不止这些,但由于某些原因暂时未能全部指出。建议您先把自己的译本重新通读几次,并仔细斟酌字里行间的语法和逻辑关系,这样很容易就能发现先前编辑未能发现的各种问题。加油!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10月4日 (二) 15:28 (UTC)[回复]
全部完成。自己再看一次并更改后,却发现差异之大,连自己也不敢相信,完全不明白为何当初会那样译。Justincheng12345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16:53 (UTC)[回复]
(:)回应: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的作品也是这样……现在我完全无法理解我当年如何把ISAK6-2翻译得如此烂……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10月9日 (日) 16:07 (UTC)[回复]

格式与排版[编辑]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列表章节排版序言)等信息


参考与观点[编辑]

包括是否有参考文献可供查证)、中立观点未发表的原创脚注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针与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