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同行評審/替換式密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替換式密碼[編輯]

替換式密碼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其他以往記錄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
說明:一名非密碼學家作出的翻譯,翻譯有錯誤或專用名詞有錯請指教。準備優良條目。—Justincheng12345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10:03 (UTC)[回覆]
評審期︰2011年9月28日 10:03 (UTC) 至2011年10月28日 10:03 (UTC)

內容與遣詞[編輯]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行話術語完成度連貫性等與條目內容有關的要點
  • 看了兩段,給一些翻譯上的意見:
    1. 「一個有趣的變種名為命名者。由宣佈來訪貴賓稱號的公職人員名字來命名,這個密碼結合一個小型密碼本組成一個大型的諧音替換表。」這裏nomenclator不應翻譯成「命名者」,整句話很彆扭,意思晦澀。
    2. 「15世紀早期至18世紀後期,命名者是外交文件、間諜及推翻政府的行動必要的加密,然而大多數使用者仍然較差的加密方式。」無法理解。
    3. 「雖然由十六世紀中葉開始政府情報機構的密碼分析員就打破部分命名者,但使用者通常的反應僅僅是加大諧音替換表。」打破部分命名者?建議把「打破」改成「破解」。
    4. 「今天,某些歷史研究發現的密文所需的密碼分析仍是個富有成果的領域。」無法理解。
    5. 「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指在1819年至1821年期間通過使用一個加密文本,顯示美國獨立宣言中所述的寶藏。」誰顯示?
    6. 「斯塔爾則描述了另一個諧音替換密碼,其密碼是第一次嘗試在電腦的數據庫上加密。」斯塔爾是誰?密碼在電腦上加密?看不懂。
    7. 「書本式加密與散列板都是諧音替換密碼的一種。」是原創譯名嗎?
    8. 「在1467,多字母替換密碼由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以碟的形式首次描述。」漏了「年」字;還有「碟的形式」是指什麼?
    9. Giovanni Battista della Porta、Friedrich Kasiski、Gronsfeld密碼、Félix Delastelle、Bifid密碼、Lester S. Hill、William F. Friedman、Hebern旋轉器、GCCS等要翻譯。tableau和Tabula recta應該都有中文譯名。
    10. 「運動密鑰密碼」應該翻譯成「動態密鑰密碼」?
    11. 「現代的流密碼中可以看出,現代多字母替換加密中,都努力改進密鑰流,使其盡可能的長及不可預知。」「流密碼」和「密鑰流」是什麼意思?
    12. 「在變化中,將添加3個額外的符號,使基 (線性代數)變成一個素數。」看不懂。
    13.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開始和廣泛使用的電腦」電腦有那麼早嗎?
    14. 「由於不止一個旋轉盤的組成密文,如果個字皆配一符號,用量將大大高於天文數字。」「旋轉盤」是原創譯名?「用量」是指什麼的用量?高於天文數字?
    15. 「它們的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電子化地使用旋轉盤來加密。」什麼叫「電子化地使用旋轉盤」?

總之翻譯上還是有很多不通順的地方,而且有不少名詞貌似是原創翻譯。—Snorri (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15:47 (UTC)[回覆]

  • 明白但請指教
    1. 非命名者的譯名還真的找不到,請指教。
    2. 已更改。
    3. 已更改。
    4. 已更改。
    5. 已更改,誰開始不知道,應該是傳言。
    6. Stahl, Fred A,在ref內,但英文維基亦沒有其資料。
    7. 來自Template:古典密碼學,原創者不明。
    8. 碟,就是吃飯時用的圓碟,不是要寫這句進去吧,年已加上。
    9. 已更改。
    10. 寫時是看了Template:古典密碼學,但亦見有條目寫「動態密鑰密碼」,不過都是紅連結,現在的密碼學可是先寫先改名的時代啊
    11. 流密碼就是Stream cipher,來自Template:密碼學
    12. 已更改。
    13. 有,請看電腦,在1820年開始就有了....說真話,我不毛也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才開始,當時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照着翻譯了...
    14. 旋轉盤來自恩尼格瑪密碼機,符號用量(不懂改,請指教),就是,它當初就是這樣寫的(more than astronomical)。
    15. 已更改。
總之我也明白我翻譯很差,最主要原因是不懂斷句,直接自己寫可能更好?原創翻譯我不敢,有名詞不敢翻譯就有可能。
另開一行,說一聲謝謝。--Justincheng12345留言 2011年9月29日 (四) 02:21 (UTC)[回覆]
  1. 「monoalphabetic」、「polyalphabetic」建議翻譯作「單表加密」、「多表加密」或「單表替換」、「多表替換」。這兩個譯名更貼合詞根「alphabet」的「字母」之意。
  2. 「簡易替換密碼」第一段西式中文現象過於嚴重。我的建議:「簡易替換式加密是一種以特定方式改變字母表上字母順序,並以此順序書寫的加密方式。這樣一張改變了字母次序的字母表即為『替換表』。替換表可以以……或更複雜方式構造,此時稱之為『混合表』。傳統上,先把一個關鍵詞寫在字母表最前面,再刪去重複字母,這樣就能得到一個混合表。」
  3. 「簡易替換密碼的安全性」第二段的bit為信息論概念上的比特,是信息量的單位。此處可翻譯做「26(階乘)約等於2的88.6次方,或約等於89」。整句話該翻譯做「儘管加密可能用到的鑰匙(或密鑰)數量很多(……),但要破解單表加密卻異常容易。」
其實我發現的語言表述上的問題還不止這些,但由於某些原因暫時未能全部指出。建議您先把自己的譯本重新通讀幾次,並仔細斟酌字裏行間的語法和邏輯關係,這樣很容易就能發現先前編輯未能發現的各種問題。加油!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10月4日 (二) 15:28 (UTC)[回覆]
全部完成。自己再看一次並更改後,卻發現差異之大,連自己也不敢相信,完全不明白為何當初會那樣譯。Justincheng12345留言 2011年10月4日 (二) 16:53 (UTC)[回覆]
(:)回應:我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的作品也是這樣……現在我完全無法理解我當年如何把ISAK6-2翻譯得如此爛……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10月9日 (日) 16:07 (UTC)[回覆]

格式與排版[編輯]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標點符號列表章節排版序言)等資訊


參考與觀點[編輯]

包括是否有參考文獻可供查證)、中立觀點未發表的原創腳註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針與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