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十三轍,又名十三道大轍,是現代北方曲藝(如京劇唱詞)的韻腳分類。根據中州韻北京語音劃分。

背景[編輯]

中國的韻文文學,作品是供人朗讀、吟誦或唱詠的,因此有押韻之需求。古人創作了不少供學者和文人使用的韻書,較早期的有《切韻》、《廣韻》、《禮部韻略》等,這些韻書的編者都會把韻母相同的字歸進同一組裏。[1]後來的「平水韻」系統也是承襲這一脈。

但韻文創作時的押韻,韻母並不一定要完全相同,只要其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就可以合併起來構成同一詩韻。因為若押韻範圍越嚴,可用的漢字就越少,勢必限制了選用漢字的領域[2]

自元、明起,近代官話成型,與《廣韻》系統分道揚鑣。元代《中原音韻》是反映當時語音,並為戲曲創作而編寫的韻書。書中分十九韻部:

  • 東鐘、江陽、支思、齊微、魚模、皆來、眞文、寒山、桓歡、先天、蕭豪、歌戈、家麻、車遮、庚青、尤侯、侵尋、監咸、廉纖。

王力《漢語音韻》第三章[3]指,《中原音韻》的十九部已經和現代北方曲藝的十三轍非常相似。

及後,明代又有《韻畧易通》一書,分二十韻部。與《中原音韻》相比,只是「魚模」分開作「居魚」和「呼模」,另外有些韻部的名稱略有不同而已。後來《韻略匯通》去掉二「侵尋」、「緘咸」、「廉纖」、「端桓」四韻,共收十六韻部。[4]

至於成書比《韻略匯通》早的《等韻圖經》,卻只收十三攝。與《中原音韻》相比,去掉了「侵覃」、「監咸」、「廉纖」,又將「寒山」、「桓觀」、「先天」三韻合併,以及將「東鐘」與「庚青」合併。[4]

韻轍[編輯]

隨着時間推移,今天現代北方曲藝,在《中原音韻》的十九部上,再歸併一些音色相近的韻,成為曲詞創作的韻轍。「轍」是對韻的歸類,同一「轍」裏,可以包含多個發音相近但不相同的韻。

黃耀堃《音韻學引論》[5]指出,由於十三轍是民間口耳相傳的,因此不同書籍或資料的標目也略有不同,條例如下:

  • 中東、江陽、人辰(臣)、言前、由(油)求、搖(遙/幺)條(迢)、灰堆、懷來、發花(麻沙)、乜(捏/迭)斜(雪)、梭(索)波(撥/坡)、衣(一)七(齊/期)、姑蘇。

另外還有兩個兒化韻轍,一是「小言前轍」,包括了言前、發花、懷來的兒化韻;另一是「小人辰(臣)轍」,包括了人辰、梭波、乜斜、灰堆、衣七的兒化韻。

此外,民間也流傳一句十三字的口訣:「春夏秋冬,南來北往,各界互報喜」。口訣中每字正好代表一個韻轍。另一句相似的口訣是:「俏佳人扭捏出房來東西南北坐」。[6]

名稱 口訣 對應之注音符號 對應之漢語拼音 名稱 口訣 對應之注音符號 對應之漢語拼音 名稱 口訣 對應之注音符號 對應之漢語拼音
中東 eng, ing, ong, iong 搖條 ao, iao 梭波 ㄛ、ㄜ o, e, uo
江陽 ang, iang, uang 灰堆 ei, ui 衣七 ㄧ、ㄩ、ㄭ、ㄦ i, ü, -i, er
人辰 en, in, un, ün 懷來 ai, uai 姑蘇 u
言前 an, ian, uan, üan 發花 a, ia, ua 小言前 -- ar, iar, uar
由求 ou, iu 乜斜 ie, üe 小人辰 -- 、ㄛ、ㄧ、ㄨ、ㄩ、ㄜ er, ir, ur, ür, or

《音韻學引論》也比較了十三轍與《詩韻新編》的十八韻[5]

十八韻 十三轍 十八韻 十三轍 十八韻 十三轍
一麻 發花 七齊 衣七 十三豪 搖條
二波 梭波 十一魚 衣七 十四寒 言前
三歌 梭波 八微 灰堆 十五痕 人辰
四皆 乜斜 九開 懷來 十六唐 江陽
五支 衣七 十模 姑蘇 十七庚 中東
六兒 衣七 十二侯 由求 十八東 中東

比較[編輯]

下表是王力的比較[3],並加上1941年的十八韻、1979年的秦韻

中原音韻 韻畧易通 韻略匯通 等韻圖經 現代北京音 十三轍 十八韻 秦韻韻部 秦韻韻目
東鐘 東洪 東洪 中東 中東 十八東 東部 東韻
庚青 庚晴 庚晴 十七庚 聲韻
江陽 江陽 江陽 江陽 江陽 十六唐 方部 方韻
齊微 西微 灰微 灰堆 灰堆 八微 飛部 飛韻
居魚 衣期 衣七 七齊 衣部 衣韻
六兒
支思 支辭 支辭 支思 五支
魚模 居魚 居魚 居魚 十一魚 居韻
呼模 呼模 姑蘇 姑蘇 十模 姑部 姑韻
皆來 皆來 皆來 懷來 懷來 九開 開部 開韻
眞文 眞文 眞尋 人辰 人辰 十五痕 根部 根韻
侵尋 侵尋
寒山 寒山 寒山 言前 言前 十四寒 山部 山韻
桓歡 端桓
監咸 緘咸 天韻
先天 先全 先全
廉纖 廉纖
蕭豪 蕭豪 蕭豪 遙迢 搖條 十三豪 高部 高韻
歌戈 戈何 戈何 梭波 梭波 二波 歌部 波韻
車遮 三歌 歌韻
車遮 遮蛇 遮蛇
乜斜 乜斜 四皆 些部 些韻
家麻 家麻 家麻 麻沙 發花 一麻 花部 花韻
尤侯 幽樓 幽樓 由求 由求 十二侯 收部 收韻

應用[編輯]

十三轍簡潔好記,方便使用,無論是咬字、吐字或者收聲、歸韻都少不了此理論根據。

另也可依照韻的特色分為單韻、複韻、鼻韻;依演唱時的發音特點分為洪亮級(發花、江陽、中東、言前、人辰),柔和級(搖條、懷來、梭波、由求),細微級(灰堆、乜斜、姑蘇、衣七)三個等級。[7][6]

參見[編輯]

註釋[編輯]

  1. ^ 朱光環、菡萏:《現代漢語新韻》,頁1(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年)
  2. ^ 同註1,頁20
  3. ^ 3.0 3.1 王力:《漢語音韻》,第三章,頁70(香港:中華書局,1972年)
  4. ^ 4.0 4.1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頁104-10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5. ^ 5.0 5.1 黃耀堃:《音韻學引論》,頁56(香港:商務印書館,1994年)
  6. ^ 6.0 6.1 觀茉. 什么是十三辙?. 簡書. 2017-05-11 [2019-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2). 什么是十三辙?. 音樂之家. 2015-03-04 [2018-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3). 
  7. ^ 同註1,頁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