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包容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宗教包容主義是理解宗教之間關係的方法,它相信許多不同的信仰都是正確的,或至少不會排斥。它與宗教排外主義相反,宗教排外主義斷言只有一種正確方法,而其他所有方法都錯。宗教包容主義是宗教多元主義的一種形式,這術語還可以斷言所有信仰中信徒在特定語境同樣有效。

廣義上有兩種包容主義思想:

  • 傳統包容主義認為信徒自己的觀點僅在特定情況下才正確,其他傳統信徒則有自己的有效性。
  • 相對論的包容主義主張一組未知的斷言絕對正確,目前還沒有人確定絕對真理,但是所有人類部分確定了絕對真理。

包容主義思想的兩種類型都貫穿於包容主義信仰中。

古希臘[編輯]

希臘羅馬釋義古希臘作家將外國神靈等同於他們自己的萬神殿成員的共同趨勢。例如,希羅多德將古埃及眾神阿蒙、奧西里斯和帕塔,分別稱為「宙斯」、「狄俄尼索斯」和「赫菲斯托斯」。這可以視為包容主義的一個例子。

融合主義本來是古希臘宗教的基本特徵。後來,亞歷山大大帝信奉希臘宗教,並相信自己是神之子,結果導致了其他宗教都出現希臘化,只有在親自諮詢埃及西瓦的宙斯-阿蒙神諭者後,希臘文化才表現出融合的特徵,本質上融合了波斯人,安那托利亞人,希臘語中的埃及(最終是伊特魯里亞-羅馬)元素。在托勒密一世發起埃及文化的希臘化之後,伊希斯獲稱「天后」,除了赫拉之外,在許多方面都受崇拜。

巴哈伊信仰[編輯]

20世紀上半葉巴哈伊信仰的聖護守基阿芬第說: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enunciated by Bahá'u'lláh, the followers of His Faith firmly believe, is that religious truth is not absolute but relative, that Divine Revelation is a continuous and progressive process, that all the great religions of the world are divine in origin, that their basic principles are in complete harmony, that their aims and purposes are one and the same, that their teachings are but facets of one truth, that their functions are complementary, that they differ only in the nonessential aspects of their doctrines, and that their missions represent successive stages in the spiritual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1][2]

基督教[編輯]

  • 耶穌說:「不反對我們的,就是支持我們的。」馬可福音9:40
  • 使徒彼得對上帝說:「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9
  • 「這光是真光,來到這世界照亮每個人。」約翰福音1:9
  • 提多書2:11同樣說:「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
  • 因為神差派他的兒子來到世上,不是為了定世人的罪,而是為了世人藉著他得救。約翰福音3:16,17
  • 某些基督徒圈子普遍有一種格言:「所有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如果有比真理更出色的東西,那就是上帝;如果沒有,那麼真理本身就是上帝」-聖奧古斯丁
  • 一些福音派學者認為,上帝根據對聖靈的回應來審判所有人,正如羅馬書2:14-15所表明的那樣,其實沒有律法的外邦人,一旦按照本性去行律法上的事,他們雖然沒有律法,但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了。這樣,即使沒有傳教士的指示,人們也有可能通過聽到基督對罪的赦免而得救。
  • 詩篇19展示了一般的啟示,以天空和太陽為例,與轉換同時進行。1-6節顯示了語言和地理障礙的超越。7-8節宣稱,內在完美的律法的內在化可以有效地「使人悔改,使人變得簡單,使人高興,使眼睛開明」。
  • 麥基洗德創世記14:18)、巴蘭民數記)和東方三博士(馬太福音2:1-13)這些經文都印證了儘管他們不屬於聖約之人,但他們也信奉上帝。
  • 哥尼流在彼得來向他傳道之前就已經相信了上帝(使徒行傳10:1-48。)「然後彼得張開嘴說:'事實上,我認為上帝沒有偏見,但在每個民族中,凡敬畏他並行義的人都會被他接受。」使徒行傳10:34-35
  • 綿羊和山羊比喻馬太福音25:31-46)描繪了各國的判斷是基於每個人對他人的同情而不是其宗教背景。祝福宣告了窮人的精神,溫柔,仁慈,和解者,渴望正義的人等。(馬太福音5:3-10)也可以理解為在不提及宗教的情況下適用。雅各書1:27在父神看來,純潔而沒有玷汙的虔誠是這樣的:照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受世界的玷汙。」
  • 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使徒行傳17:23-25
  • 耶穌在(約翰福音4:22)中對一個撒瑪利亞婦女(傳統稱為Photina)講話時說:「您崇拜自己不知道的事;我們崇拜我們所知道的事,因為救贖來自猶太人,」這意味着包容主義者相信,可以在沒有明確認識的情況下敬拜真神。後來,當一位猶太法律的解釋者問他:「我該怎麼做才能繼承永生?」,耶穌對撒瑪利亞人寓言說:「照樣去做。」路加福音10:25-37
  • 他說:「由此可見,藉著一次的過犯導致了所有人的定罪;照樣,藉著一次的義行給所有的人帶來永生的稱義。」羅馬書5:18
  • 支持者包括諾里奇、奧古斯都·霍普金斯·斯特朗、[3]劉易斯[4]約翰·衛斯理[5]、克拉克·皮諾克、[6]卡爾·拉納爾、約翰·桑德斯、泰倫斯·提森(改革)、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Brush)(《亞美尼亞》雜誌撰稿人)。雖然比利·格雷厄姆(Billy Graham)在[[傳福音|傳福音]的]整個60年事工中忠實地講道「僅憑着對基督的救恩」,但他後來發表了一些有爭議的評論,其中包括包容主義(但他不喜歡用這個術語來指稱,因為他擔心許多人在提到包容主義時就表示普遍主義)。格雷厄姆說:「我曾經扮演過上帝的角色,但是我再也做不到。我曾經相信,如果我們沒有向他們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那麼在遙遠國家的異教徒將會迷路而走向地獄,但我現在不再相信了。」他謹慎地說。「我相信還有其他方式可以識別上帝的存在,還有許多其他機會,可以對上帝說'是'。」」[7]
  • 包容主義在羅馬天主教徒[8]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得到支持,他們主張雖然基督教是一種真正的信仰,但其他信仰至少部分是正確的,他們認為在宣講福音之前這些都是達到救贖的有效途徑。

在約翰福音14:6中找到了有關該問題的辯論中所引用的標準經文。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如果認為這代表着一個人僅因對耶穌的有意識信仰而得救,那麼這節經文似乎與劉易斯的立場相矛盾。但是,另一種解讀是,耶穌全權負責使得救成為可能。在這段經文中,可能會有這樣的關係,有些人可以會通過耶穌的救贖來到天父那裡,而不是它與耶穌的關系。

印度教[編輯]

  • 一種源於印度教著名的梨俱吠陀讚美詩聲稱:「雖然聖人只有一個,但是聖賢對此亦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支持了宗教多元化的觀點。
  • 黑天是印度教的至高神毗濕奴化身,在《薄伽梵歌中說:無論人們以什麼方式認同我,我都以同樣的方式實現他們的欲望。阿朱那啊,人們以各種方式追求我的道路。(薄伽梵歌4:11);
  • 克里希納說:「無論神靈還是奉獻者的崇拜,我都會堅定他的信仰。但是,他們的願望只有我才能實現。」薄伽梵7:21-22
  • 《薄伽梵歌》中的另一句話說:「哦,阿朱那,即使是那些虔誠地信奉其他較小的神靈(例如提婆)的奉獻者,他們也崇拜我,但是以不正當的方式敬拜我,因為我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我一個人是所有祭祀活動(塞瓦,亞伊納)的享受者和宇宙之王。」薄伽梵歌9:23

參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The Faith of Bahá'u'lláh" in World Order, Vol. 7, No. 2 (1972–73))
  2. ^ The Faith of Bahá'u'lláh: A World Religion. [2005-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2-27). 
  3. ^ Strong, Anthony H. Systematic Theology. Old Tappan, NJ: Revell. 1907: 842–843 [1886]. OCLC 878559610. 
  4. ^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New York: Macmillan, 1967), 65. For a study of Lewis on this topic see John Sanders, No Other Nam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stiny of the Unevangelized (Grand Rapids, Mich.: Wm. B. Eerdmans, 1992), 251-257.
  5. ^ Wesley, "On Faith" in The Works of John Wesley, third edition volume 7 (Peabody, Mass.: Hendrickson, 1986), 197. For other texts by Wesley on the topic see John Sanders,No Other Nam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stiny of the Unevangelized (Grand Rapids, Mich.: Wm. B. Eerdmans, 1992),249-251.
  6. ^ Clark Pinnock, A Wideness in God's Mercy: The Finality of Jesus Christ in a World of Religion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2)
  7. ^ "I Can't Play God Anymore" interview with James M. Beam, McCall's Magazine, (January 1978), pp. 154-158
  8. ^ Nostra aetate. www.vatican.va.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