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
李林甫 | |||||||||||
---|---|---|---|---|---|---|---|---|---|---|---|
唐朝宰相 | |||||||||||
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
國家 | 中國 | ||||||||||
時代 | 唐朝 | ||||||||||
主君 | 唐玄宗 | ||||||||||
出生 | 唐高宗永淳二年 683年 | ||||||||||
逝世 | 唐玄宗天寶十二載 753年(69—70歲) | ||||||||||
| |||||||||||
經歷 | |||||||||||
千牛備身、太子右諭德、國子司業、御史中丞、吏部侍郎、黃門侍郎、禮部尚書、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名哥奴,號月堂,陝西人。唐朝遠房宗室、權臣、奸臣。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五月,出任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從此任相十九年。李林甫任相期間主要對唐高宗以來逐漸惡化的冗官現象進行了整頓,並編訂《長行旨》改革地方財政,在京師設置常平倉解決長安長期的缺糧情況,編訂《唐六典》等。後期因捲入唐玄宗震懾太子李亨一案而開罪唐肅宗,又與楊國忠不和,導致身後聲名狼藉。
生平
[編輯]李林甫出自李唐宗室郇王房,是郇王李禕(太祖李虎第六子)的玄孫,長平肅王李叔良的曾孫,華陽郡公、原州長史李孝斌的孫子,揚州參軍李思誨之子。
李林甫性狡獪,雖然能執筆為文,但並沒有學問[1],善音律,為舅氏姜皎所愛。姜皎的親家堂叔祖父侍中源乾曜對李林甫評價不好,他說:「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任御史中丞,歷任刑部、吏部侍郎,其中離間中書令張九齡,使之被貶。開元二十二年(734年)至天寶十一載(752年)間任唐朝宰相,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起兼任中書令。為人陰柔奸狡,人稱「口蜜腹劍」[2][3],又稱他為「肉腰刀」[2]。並參與武惠妃奪嫡之謀,造成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位皇子被冤殺,意在擁立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瑁,未遂後又試圖廢黜新的皇太子李璵(即肅宗李亨),迫使李璵先後休棄一妻一妾。
開元年間,張嘉貞、王晙、張說、蕭嵩、杜暹等皆以節度使之職入朝知政事。李林甫欲杜絕「出將入相」之源,嘗奏曰:「文士為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有勇,寒族即無黨援。」自是高仙芝、哥舒翰皆專任大將,李林甫利用這些人不太識文字,無法入相,以鞏固自身的權力,但此舉使安祿山趁機亂階,間接造成安史之亂爆發。因與楊國忠相惡,死後為國忠所構陷,追奪官爵,時人以爲冤。
和文人的關係
[編輯]《新唐書》和《資治通鑑》均載李林甫「尤忌文學之士」。《新唐書》稱天寶六年他操縱科舉,導致無人及第,其中包括杜甫和元結,而自己反而奏稱「野無遺賢」。《資治通鑑》也沿用此說法。這一說法的最早來源是元結所寫的《喻友》,但文中原話是「布衣之士無有第者」[4],也就是沒有否定非平民出身者及第的可能性。實際上後來當了太公廟丞的張陟(一作張涉)可能就是天寶六年及第的。[5]
《舊唐書》又稱高適也是因為不受李林甫看重而僅僅當了一個封丘尉,但實際上封丘是緊縣,對於一個沒有身份背景的人來說,給封丘尉不算小看他。而高適獲官後也曾作《留上李右相》向李林甫表達感激。[5]
李本人雖然不是科舉出身,但也懂得作詩,和韓朝宗、席豫有來往,與張九齡、王維、孫逖、盧僎均有唱和。王維在《和僕射晉公扈從溫湯》中稱他為「哲匠」,孫逖《奉和李右相賞會昌林亭》稱其為「賢相」。在李任內,王維最高擔任過五品上的庫部郎中、吏部郎中,孫逖當過正四品上的太子左庶子,席豫當過正三品的禮部尚書[5]。王維和他的關係尤其好,除去寫詩唱和之外,二人也是畫友。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即說:「李林甫,亦善丹青」。此外,王維和李的書記苑咸也有交往,王曾寫《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皆曲盡其妙戲為之贈》贈與苑咸,後者寫了《酬王維》回應他,之後王又寫了《重酬苑郎中並序》[6]。
李林甫掌權十八年間,雖有許多陰謀算計,但自身能力的確有過人之處。《舊唐書》即評其處事謹慎、有章法:「每事過慎,條理眾務,增修綱紀,中外遷除,皆有恆度」。[5]
逸聞
[編輯]- 《舊唐書·李林甫傳》記載李林甫雖然能執筆為文,但並沒有學問。李林甫執掌吏部時,有候補人選嚴迥判語使用了「杕杜」二字[註 1],李林甫不識「杕」字,詢問吏部侍郎韋陟「杖杜」二字何意,韋陟不敢據實回答,只得低頭不語。又有一次李林甫寫信祝賀舅家表弟太常少卿姜度生子之喜,將「弄璋」[註 2]寫成了「弄獐」。[1]遂有人以「杖杜宰相」和「弄獐宰相」來譏諷他才疏學淺。
- 安祿山得唐玄宗寵信,於天寶六年獲授御史大夫,於是恃著恩寵,在謁見宰相李林甫時不甚謙恭。李林甫於是命安祿山與玄宗的另一名寵臣王鉷一同參見,安祿山見同為大夫的王鉷向李林甫恭謹行禮,嚇得也一同彎腰行禮。李林甫與安祿山交談,總能猜到他心中所想並事先說出來;見安祿山嚇得一身冷汗,又溫言說話並以禮相待,並把自己的袍披在他身上。安祿山因而對李林甫敬若神明,知無不言。手下劉駱谷向安祿山奏事,他都先問李林甫說了甚麼,若李林甫說了好話便歡呼,若曾提及安祿山要檢討之言,則怕得要死。[7][8]
家庭
[編輯]- 有子二十五人,女二十五人
- 子,李岫,將作監
- 子,李崿,司儲郎中
- 子,李嶼,太常少卿
- 子,李崒,武功令
- 子,李㟶,符寶郎
- 女,嫁張博濟
- 女,嫁鄭平
- 女,嫁杜位
- 女,嫁齊宣
- 女,嫁元捴
- 女,李騰空,出家為道,道號女真
註釋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恃其早達,輿馬被服,頗極鮮華。自無學術,僅能秉筆,有才名於時者尤忌之。而郭慎微、苑咸文士之闒茸者,代為題尺。林甫典選部時,選人嚴迥判語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識「杕」字,謂吏部侍郎韋陟曰:「此云『杖杜』,何也?」陟俯首不敢言。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誕子,林甫手書慶之曰:「聞有弄麞之慶。」客視之掩口。
- ^ 2.0 2.1 2.2 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肉腰刀》:李林甫妒賢嫉能,不協群議,每奏御之際,多所陷人,眾謂林甫為肉腰刀。又云林甫嘗以甘言誘人之過,譖於上前,時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謂曰:「李公雖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人日憎怨,異口同音。
- ^ 3.0 3.1 《資治通鑑·唐紀·玄宗天寶元年》:李林甫為相,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 ^ 黃鴻秋. 言論禁錮與天寶文學 — 以李林甫專擅時期為中心 (PDF). 2020年9月.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
- ^ 5.0 5.1 5.2 5.3 鍾志輝,李林甫與盛唐文士關係考辨,文藝研究,2008年04期
- ^ 胡松濤,王維與李林甫,書屋2018年11期
- ^ 《舊唐書·安祿山傳》:(天寶)六載,(安祿山)加大夫。常令劉駱谷奏事。與王鉷俱為大夫。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入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隱,呼為十郎。駱谷奏事,先問:「十郎何言?」有好言則喜躍,若但言「大夫須好檢校」,則反手據床曰:「阿與,我死也!」李龜年嘗斆其說,玄宗以為笑樂。
- ^ 《新唐書·安祿山傳》。
官銜 | ||
---|---|---|
前任: 張九齡 |
唐朝中書令 736年—752年 |
繼任: 楊國忠 |
前任: 裴耀卿 |
唐朝尚書左僕射 742年—752年 |
繼任: 安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