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熊
洞熊 化石時期:中至晚更新世,
| |
---|---|
無效狀況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食肉目 Carnivora |
科: | 熊科 Ursidae |
屬: | 熊屬 Ursus |
種: | †洞熊 U. spelaeus
|
二名法 | |
†Ursus spelaeus Rosenmüller, 1794
|
洞熊(學名Ursus spelaeus)是一種於更新世生存在歐洲與亞洲的熊,於120萬年和其他的熊類分支,在約二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滅絕。洞熊高達10英呎,重達1600磅以上,比現今的棕熊還要大上許多,但並不像今天的熊一樣具有爬樹的能力。洞熊的化石大多發現於洞穴中,顯示牠們比起現存的棕熊(棕熊僅有在冬眠會尋找洞穴)可能花費更多時間在洞穴中生存,也是其名稱的由來。
很多在歐洲發現有洞熊的洞穴都正在展覽,例如德國黑默及伊瑟隆。在羅馬尼亞的一個洞穴中,於1983年就發現了140頭洞熊[1]。
描述
[編輯]洞熊除了比棕熊大約30%外,牠的前額亦較為斜,其餘骨架結構與棕熊類似[2]。雄雌洞熊的體型差異非常大,雄性的體重大約為 350至600公斤(770至1,320磅)[3],某些樣本甚至估計其個體體重可達 1,000公斤(2,200磅)[4]。而雌性相較之下平均體重僅有 225至250公斤(495至550磅)[5]。博物館所展示的洞熊骨架標本約有 90% 為雄性,因為早期多半將雌性誤認為體型較小的其他物種。洞熊在冰期時體型較大,間冰期時體型較小,可能是為了調整熱量的散失[6]。
末次冰期的洞熊缺乏前臼齒(其他熊具有2至3顆),但最後一顆臼齒大幅延長,並具有許多互補的尖點[7]。雄性洞熊的肱骨與雌性洞熊的股骨長度類似現存的北極熊。而雄性洞熊的股骨的長度則近似於科迪亞克棕熊[5]。
食性
[編輯]洞熊是雜食性的,主要吃草及漿果,有時吃蜜糖。夏天時,牠們更只以植物為食。故此牠們並不像體重相近的短面熊般是肉食性的。由洞熊骨頭內穩定同位素的分析,顯示其氮15與碳13的濃度很低[8][9],這意味著洞熊以植物作為主食。在肉食性動物中,這些同位素的濃度會明顯較植食性動物高(例如巨型短面熊的骨頭中就含有高濃度的氮15)。
棲息與分布
[編輯]洞熊的分布橫跨整個歐洲,包括西班牙、大不列顛島、義大利、一部分的德國、波蘭、巴爾幹半島、羅馬尼亞、一部分的俄羅斯、高加索及北伊朗;但不包括當時被冰河所覆蓋的蘇格蘭、斯堪地那維亞及波羅的海國家地區。大多數的洞熊遺骸發現於奧地利、瑞士、北義大利、北西班牙、南法國與羅馬尼亞,靠近庇里牛斯山、阿爾卑斯山、喀爾巴阡山脈地區。遍布幾乎整個歐洲(除了北歐之外)的洞熊遺骸使得科學家認為歐洲曾經生存著十分大量的洞熊。然而,也有科學家指出,這上千具的遺骸是在超過 100,000 年的時間之間所累積起來的,一年僅需要兩頭洞熊死亡就能有如此驚人的數量[10]。
洞熊棲息於淺山,尤其是充滿石灰岩洞的地區。牠們偏好森林而不是開闊平原[10]。
滅絕
[編輯]在沃姆冰期末的氣候改變,同時大大改變了植物群。但是這段時期比第一次冰河時期完結要早得多,洞熊的滅絕可能是由人類造成的。洞熊在舊石器時代初期被嚴重獵殺,但這都不能令牠們瀕危。因在末次冰期森林的減少,洞熊同到很大影響。寒冷的草原不能提供足夠的食物予牠們,最終令牠們消失。
與人類關係
[編輯]在一些寺廟及祭壇上發現有像洞熊的雕刻,故有懷疑一些史前歐洲人會崇拜洞熊。珍·奧爾(Jean M. Auel)的小說《愛拉與穴熊族》就描述了這種崇拜。
於200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科學家就成功發現及解讀一頭生存於42000-44000年前洞熊的DNA。他們使用為人類基因組計劃開發的電腦技術,從洞熊的牙齒中抽取其基因組。科學家直接排列洞熊的DNA序列,已經能重整21個洞熊的基因。[11]
另外同現代棕熊的DNA比較中發現,現代棕熊攜帶洞熊的DNA,說明兩者共存的時候有雜交現象。[12]
參考
[編輯]- ^ Cave Bears. Jan Kowalski. psu.edu
- ^ Brown, Gary. Great Bear Almanac. 1996: 340. ISBN 1-55821-474-7.
- ^ Per Christiansen (1999): What size were Arctodus simus and Ursus spelaeus (Carnivora: Ursidae)?, Finnish Zoological and Botanical Publishing Board, Helsinki 1999
- ^ Live Science Staff. Huge Cave Bears: When and Why They Disappeared. Live Science. 25 November 2008 [2018-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1).
- ^ 5.0 5.1 Per Christiansen. What size were Arctodus simus and Ursus spelaeus (Carnivora: Ursidae)? (PDF). Annales Zoologici Fennici. 1999, 36: 93–102 [2018-1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10-20).
- ^ Macdonald, David. The Velvet Claw. New York: Parkwest. 1992: 256. ISBN 0-563-20844-9.
- ^ Gli orsi spelèi delle Conturines/ Ursus Spelae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ltabadia.it. Retrieved on 2011-09-26.
- ^ Bocherens, H.; et al. Bears and humans in Chauvet Cave (Vallon-Pont-d’Arc, Ardeche, France): Insights from stable isotopes and radiocarbon dating of bone collagen.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06, 50 (3): 370–376. PMID 16442587. doi:10.1016/j.jhevol.2005.12.002.
- ^ Trinkaus, Erik; Richards, Michael P. Reply to Grandal and Fernández: Hibernation can also cause high δ15N values in cave bea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 105 (11): E15. PMC 2393794 . doi:10.1073/pnas.0801137105.
- ^ 10.0 10.1 Bieder, Robert. Bear.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05: 192. ISBN 1-86189-204-7.
- ^ James P. Noonan, Michael Hofreiter, Doug Smith, James R. Priest, Nadin Rohland, Gernot Rabeder, Johannes Krause, J. Chris Detter, Svante Pääbo, Edward M. Rubin. Genomic Sequencing of Pleistocene Cave Bears. Science. 2005, 309 (5734): 597–599.
- ^ 棕熊体内发现冰河时代已灭绝的洞熊基因. [2018-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