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珞珈山,山前的建築為行政樓
攝於武漢大學老齋舍櫻園頂的珞珈山

珞珈山,是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座山。位於武漢大學校園內。

自然環境[編輯]

地理[編輯]

珞珈山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中部,東湖西南岸邊,由十幾個相連的小山組成。珞珈山海拔118.5米,為東湖南岸臨湖最高峰,山頂可遠眺東湖全景和武漢景色。

氣候[編輯]

珞珈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明顯。

植物[編輯]

珞珈山植物茂盛。大部分種類的植物都是國立武漢大學建立後引種的。

1933年9月武漢大學植物園開始籌建,植針葉樹19種,闊葉樹215種,並得到美國哈佛大學Arhold樹木園、英國皇家植物園、日本農林省林業試業場等惠贈的800多種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因抗戰形勢所迫,1938年武漢大學西遷四川樂山,果樹和林場大量荒蕪。直至1946年遷回珞珈山,再次引進湖北神農架安徽黃山江西廬山,雲貴地區等地的大量種苗並進行培育。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珞珈山有種子植物120科558屬800多種,其中11科17種為珍稀瀕危植物。此外,還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草本植物,藥用植物和岩生植物。

歷史[編輯]

1928年以前,珞珈山(原名落駕山、羅家山等)為武昌老城郊外的一座荒山,無大型人工建築和公路。山上綠樹成蔭,山腳除北臨東湖外其餘皆為大片田野。上山者多是來採摘草藥、打獵和祭祖拜墳。

1928年8月,以地質學家李四光為委員長、以林學家葉雅各為秘書的國立武漢大學新校舍建築設備委員會決定在珞珈山修建武大新校舍,邀請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對中國建築藝術頗有研究的建築師開爾斯(F. H. Kales)先生從上海來武漢設計校園總體布局和規劃,聘請同樣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繆恩釗先生任新校舍監造工程師。1929年,開始修築武昌街道口至珞珈山的公路。武漢大學新校舍一期工程於1930年3月開工,1932年1月完工;二期工程於1932年2月開工,1937年7月完工。1938年3、4月間,武漢被日軍三面包圍,武大被迫西遷至四川樂山,武大珞珈山校園成為國民政府領導武漢會戰的軍事指揮中樞。1938年期間,每次日機的航路都經過珞珈山上空卻從未進行過轟炸。同年10月武漢淪陷後,日軍將珞珈山校園闢為其中原司令部,「本親善之旨」「以資保全原貌」。因此珞珈山校舍極為難得的整體保存至今。[1]

文化[編輯]

名稱[編輯]

珞珈山原名落駕山,相傳戰國時楚王御駕曾在此山落腳,故得名「落駕」。又名羅家山,源於唐代名將羅成於此山會見鄂國公尉遲恭的傳說。《江夏縣誌》中記載此山還有邏迦山的別名。

1928年,時任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的著名詩人聞一多用諧音的辦法,改為珞珈山,推而廣之,逐漸成為武漢大學的代稱。珞,石頭堅硬之意;珈,指的是古代楚國貴族婦女的美麗首飾。「珞珈」與「落駕」二字諧音,寓意在落駕山篳路藍縷、辟山建校的艱難和對武漢大學美好明天的希冀。[1]

1966年,珞珈山曾被改為紅衛山,1972年恢復原名。

由於珞珈山上是武漢大學校園,「珞珈」或者「珞珈山」常常用來指代武漢大學。在寄往武漢大學的郵件地址上,「珞珈山」這一地址專指武漢大學的所在地。[2]

旅遊[編輯]

武漢大學老齋舍

1982年11月,被國務院審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武漢東湖風景區的十個遊覽區之一。

由於武漢大學早期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作為首批中國大學校園內歷史建築群現址於2001年6月25日被中國國務院正式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目前,東湖風景區分為六個遊覽區,其中的珞洪區就是珞珈山(景名「珞珈書鄉」)和其西側的洪山(景名「古剎塔影」)。

交通[編輯]

珞珈山南麓和北麓均有公共汽車站點,可直通武漢三鎮

  • 珞珈山南麓
    • 車站:勸業場、珞珈山(武漢大學)、廣八路(武大附中)、東湖村、東湖新村
    • 線路:413路,515路,519路,552路,564路,572路,587路,591路,608路,724路,806路。
  • 珞珈山北麓:
    • 車站:凌波門、武漢大學工學部、水生所
    • 線路:402路(環城旅遊觀光巴士)。
  • 珞珈山西麓:
    • 車站:茶港小區、黃家大灣
    • 線路:522路,587路,606路
  • 珞珈山東麓:
    • 車站:風光村
    • 線路:402路,413路,515路
  • 地鐵8號線中南醫院站

參考文獻[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