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森-達姆施塔特伯國
黑森-達姆施塔特伯國 Landgrafschaft Hessen-Darmstadt | |||||||||
---|---|---|---|---|---|---|---|---|---|
1567年—1806年 | |||||||||
地位 | 方伯國神聖羅馬帝國諸侯 | ||||||||
首都 | 達姆施塔特 | ||||||||
常用語言 | 德語、黑森方言 | ||||||||
宗教 | 路德宗 | ||||||||
政府 | 封建制 | ||||||||
黑森-達姆施塔特方伯 | |||||||||
• 1567年-1596年 | 喬治一世 | ||||||||
• 1596年-1626年 | 路易五世 | ||||||||
• 1790年-1806年 | 路德維希十世(1806後稱黑森大公路德維希一世) | ||||||||
歷史時期 | 中世紀、宗教改革、拿破崙戰爭 | ||||||||
• 建立 | 1567年 | ||||||||
• 升格為黑森大公國 | 1806年 | ||||||||
|
黑森-達姆施塔特伯國(德語:Landgrafschaft Hessen-Darmstadt)或黑森-達姆施塔特方伯國,是神聖羅馬帝國內的一個邦國,黑森-達姆施塔特是黑森王朝的幼支統治。1567年,黑森伯國伯爵腓力一世逝世,他的四個兒子均分了領土。黑森-達姆施塔特以達姆施塔特作為首都,黑森王朝的幼支就被稱為黑森-達姆施塔特伯國。拿破崙戰爭爆發後,神聖羅馬帝國於1806年解散,黑森-達姆施塔特伯國升格為黑森大公國。
地理
[編輯]伯國的領土包括施塔爾肯堡南部與達姆施塔特,和上黑森的北部,以及阿爾斯費爾德、吉森、格林貝格,格拉登巴赫的西北內陸, 比登科普夫、巴滕貝格 ,以及地處下黑森的飛地弗赫爾。
歷史
[編輯]1567年,黑森伯爵腓力一世去世,他的四子格奧爾格繼承了黑森伯國境內前卡策內爾恩博根伯爵領的土地,是為黑森-達姆施塔特伯國。格奧爾格的長兄威廉四世繼承了黑森-卡塞爾伯國,二哥路德維希四世得到黑森-馬爾堡伯國,三哥腓力二世則成為黑森-萊茵菲爾斯的領主。
黑森戰爭
[編輯]1583年,菲利普二世無嗣而終,黑森-萊茵菲爾斯支絕嗣。1604年,路易四世也於馬爾堡城堡無嗣而終。加爾文主義與路德宗之間的信仰之爭伴隨着黑森-卡塞爾與黑森-達姆施塔特之間對兄弟領地的繼承爭議,並導致了長達數十年的對立。為了對抗黑森-卡塞爾伯爵莫里茨所建立的加爾文宗馬爾堡大學,莫里茨的表兄,即黑森-達姆斯塔特伯爵路易五世在1607年建立了路德宗吉森大學。
三十年戰爭期間,黑森的繼承爭議愈發激烈。黑森-卡塞爾選擇站在新教聯盟一邊,而黑森-達姆施塔特選擇支持哈布斯堡皇帝。黑森-霍姆堡伯國和黑森-羅滕堡伯國分別在1622年和1627年脫離了黑森-達姆施塔特。儘管黑森-達姆施塔特和黑森-卡塞爾在1627達成協議,但衝突很快再燃,並導致了一系列戰鬥在1645年爆發,特別是帝國軍圍攻多斯滕,和黑森-卡塞爾女攝政阿瑪麗·伊麗莎白對馬爾堡的圍攻。黑森-卡塞爾與黑森-達姆施塔特的衝突最終於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前夕得到解決。這離黑森伯國一分為四已經過去八十多年了。大部分有爭議的上黑森領土(包括馬爾堡)被劃給了黑森-卡塞爾,而黑森-達姆施塔特則保留了吉森和比登科普夫。
18世紀
[編輯]1736年,黑森-達姆施塔特繼承了絕嗣的哈瑙-利希滕貝格伯爵領,再次引發了與長支黑森-卡塞爾之間的爭議。1803年,黑森-達姆施塔特透過德意志教會的世俗化運動獲得了大量領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前屬威斯特法倫公國的科隆大主教領、美因茨大主教領和沃爾姆斯主教領。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散。黑森-卡塞爾(此時已升格為黑森選侯國)的選候威廉一世的領地被拿破崙奪取。黑森-達姆施塔特伯爵路德維希十世加入了萊茵邦聯,稱黑森大公路德維希一世。黑森-達姆施塔特伯國也升格為黑森大公國。
參看
[編輯]參考
[編輯]- Piotr Napierała, Hesja-Darmstadt w XVIII stuleciu. Wielcy władcy małego państwa, Wydawnictwo Naukowe UAM, Poznań 2009. ISBN 978-83-232-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