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頭文字D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ACG專題 (獲評初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ACG專題的範疇,一個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日系ACGN類條目內容的專案。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首頁,參與其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Note icon
本條目依照長度,已由機器人自動評級。請確認評級正確無誤後移除|auto=參數。
日本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日本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日本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頭文字D的『D』[編輯]

目前沒有證據說明D代表drift,請參考英文版。

我認為Initial D 的意思是 Initializing Project D (D 計劃的開始)。 因為Stage1-3都是講述Project D正式成立之前的故事。

關於一本日文漫畫的論述,英文版的準確性不見得是最好的。在一本頭文字D的別冊《頭文字D公式設定集 甩尾車手入門講義》(日文原名:《頭文字D公式ガイドブック ドリドリドライバーズテキスト》)中,第一章就是作者崇野秀一的訪談,其中第一題就是問「頭文字D的D到底是不是滑胎甩尾(Drift)的意思?」,而作者的回答則是,「是啊!雖然我希望這個D擁有多方面的意義,不過最直接的解釋就是Drift的D。」--泅水大象 訐譙☎ 16:14 2006年3月4日 (UTC)
是「重野秀一」。 :p --Ellery 12:15 2006年3月5日 (UTC)
對,是「重」才對(該死的新注音輸入法,哈!)--泅水大象 訐譙☎ 15:13 2006年3月5日 (UTC)
我覺得D或許是 Driving 之意。大陸今天Wikipedia解禁,不知道是不是永久,增加了關於遊戲的部分,另外以往翻譯的幾篇Wiki文章也會儘快移植上來--FXCarl
這個不是讀者個人覺得是怎樣就是怎樣的問題,事實上原作者已經在訪談中回答過這問題,因此我們也沒必要多加揣測了!--泅水大象 訐譙☎ 05:39 2006年11月11日 (UTC)

關於藤原文太的Impreza[編輯]

關於文太的新車,說法是嚴重的偏差。GC8這個車架號,包括了從I代到VI代的所有WRX(參見英文版wiki的impreza WRX、STI條目)。而至少從動畫裡來看(漫畫我沒看過),文太的車顯然是V代特別版22B。狼叔 2007年6月11日 (一) 04:33 (UTC)[回覆]

22B的確造型跟WRX STi Ver.V非常像,但是包括日文版維基在內、所有有詳細討論頭文字D的網站或介紹,都提到那輛Ver.V之所以看似22B,是因為藤原文太的車上裝的是STi所出的改裝版前保險桿,而不是原廠設定,因此從前方看與22B極端相似。或許動畫版的細節畫得沒有那麼明確或是有錯誤,建議最好有空時弄套漫畫版仔細看清楚,因為不可能全世界的人都看錯,只有您一人看對吧?(PS.而且,原著作者重野曾經在訪談中說過他自己的車是STi Version V,這也解釋他為何不在漫畫中把那輛車設定成22B)—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6月11日 (一) 06:36 (UTC)[回覆]

重寫要求[編輯]

關於人物那裡,我認為資料過分簡單,我認為有需要重寫。 2008年5月26日 (一) 04:48 (UTC)[回覆]

(-)反對:別忘了這裡是百科全書,不是頭文字D這漫畫的fan site,因此關於人物頂多只需要簡單的介紹就已足夠,目前的內容已經有點枝微末節化了!—泅水大象 訐譙☎ 2008年5月26日 (一) 06:37 (UTC)[回覆]
其實,我所寫的東西幾乎全部都是從英文維基那裡抄錄過來的,尤其是藤原拓海部分,難道你能夠說他們是詳細化嗎? 2008年5月27日 (二) 03:07 (UTC)[回覆]
但是,英文版跟日文版一樣,是將人物與車輛介紹另外以一個副條目收納,保留主條目給比較綜觀全局的概論性內容使用,這是我認為比較符合百科全書層次特性的作法。言下之意,您要翻譯詳細內容是一回事,但是放在主條目裡面就是不恰當的,如果要放主條目,就得考慮簡化內容到不至於喧賓奪主把主要內文蓋住的程度,請參考一下英日文版的作法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08年5月27日 (二) 04:31 (UTC)[回覆]
考慮到有關意見,亦參考過火影忍者的做法,我建議重寫,將不同部份內容的資料以副條目收納,那可以嗎? 2009年1月26日 (一) 05:2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