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鮭魚之亂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台灣專題 (獲評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文章中立[編輯]

運用「之亂」、「亂象」等負面用詞,有自己意識型態的表露,將影響閱者之傾向,恐是為不允許的行為,希望將其字詞予以修正為更中立之字詞。 Wisdom Hsu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17:07 (UTC)[回覆]

某某熱潮。--Jason zhuo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17:14 (UTC)[回覆]
媒體認可了就沒有問題。--Txkk留言2021年3月19日 (五) 00:46 (UTC)[回覆]
衛報 --Txkk留言2021年3月19日 (五) 05:28 (UTC)[回覆]

不行,媒體也有自我的意識形態,可以當做暱稱,但不適合為名稱。 Wisdom Hsu留言2021年3月19日 (五) 08:25 (UTC)[回覆]

WP:COMMONNAME。常用名。Nrya留言2021年3月19日 (五) 11:13 (UTC)[回覆]

我是建議更名,如同Jason zhuo所建議,「臺灣鮭魚更名熱潮」會較好。 「亂」有負面含義,然此事件非一定是負面事件。 Wisdom Hsu留言2021年3月19日 (五) 11:59 (UTC)[回覆]

(+)支持改名為「臺灣鮭魚更名熱潮」,並保留鮭魚之亂之重新導向畢竟媒體仍有在使用。~~Sid~~ 2021年3月19日 (五) 13:22 (UTC)[回覆]
同意 SmartAlice留言2021年3月19日 (五) 13:37 (UTC)[回覆]
等待一段時間看看其他人有沒有異議三天後3/22在進行移動如何。~~Sid~~ 2021年3月19日 (五) 13:53 (UTC)[回覆]
時下將事件稱某某之亂的由來,其實早就近似於熱潮的意思了,最多也就是瘋搶、一窩蜂而已,不至於真到有負面意思。好比說吧,在20年前將動漫愛好者稱呼為宅男,愛好者往往認為是一種汙名化,可是如今愛好者不僅會自稱「我肥宅,我驕傲」,還會說自己喝得可樂是「肥宅快樂水」。不過如果社群意見是要更名的話,我認為「鮭魚更名潮」或「鮭魚改名潮」會比「更名熱潮」、好「改名熱潮」,至少就我所見大概有四、五家媒體約十則左右新聞標題是以「鮭魚更名潮」為名[1][2][3][4][5][6][7][8],至於稱熱潮者不過兩三篇。

參考資料

AegonINVICTUS留言2021年3月19日 (五) 18:02 (UTC)[回覆]

我不覺得「之亂」有等同「熱潮」的意思,我聽起來「之亂」的確有些偏頗和負面的意味。 SmartAlice留言2021年3月19日 (五) 16:04 (UTC)[回覆]

我無法確定某某之亂的由來,不過在我理解現在除了傳統稱呼亂象、亂事的之亂外,其實有不少之亂應是取意於關鍵字問卦、關鍵字之亂,更偏向指短時間發生的跟風或從眾行為,最多就是帶有莫名其妙或難以理解的意思而已。-AegonINVICTUS留言2021年3月19日 (五) 18:10 (UTC)[回覆]

雖然「之亂」不一定是貶稱混亂,但大多數人應該還是會這樣想。「鮭魚更名潮」聽起來主語是鮭魚,很不適合。從這個角度看,「臺灣鮭魚更名熱潮」好像有同樣的問題,且或存原創和常用度問題。避免貶稱是必要的嗎,有足夠的觀點支持這種行為?--YFdyh000留言2021年3月19日 (五) 16:31 (UTC)[回覆]

我個人是建議把標題更名成「2021年臺灣大量更名鮭魚事件」,參考許多事件類型的條目,許多都是以XXXX年OOOO事件的格式命名,用「事件」一詞也較具中立性。--Xpoi5010留言2021年3月20日 (六) 05:10 (UTC)[回覆]

雖然這個名字乾癟,但挺中性的,比較支持。序言或信息框可以寫xx之亂等別名。--YFdyh000留言2021年3月20日 (六) 06:08 (UTC)[回覆]

個人覺得稱作oo事件會比之亂來得更中立,鮭魚之亂作為另稱的部分即可。 Popo77222留言2021年3月20日 (六) 05:53 (UTC)[回覆]

這個標題會不會有點……起碼看起來不夠正式?這並非歷史上八王之亂這種已經有確定名稱的……我看上面有朋友建議說2021年臺灣大量更名鮭魚事件或者臺灣鮭魚更名熱潮。關於鄙人之看法,保留年份是有必要的,比如2017年9月唐山收費站衝突,至於月份,如果要更精確的話似乎也可以加上。 「熱潮」二字或許可能有人認為人數不夠,但就新聞媒體的報道和關注度來看熱潮應該沒問題(畢竟新聞已經報道到海峽這一岸來了) 但如果真的就中立性上討論,那我還是傾向於事件二字。快樂的老鼠寶寶留言2021年3月20日 (六) 08:29 (UTC)[回覆]

(!)意見Wikipedia:命名常規 (事件):「有些條目並不需要為了消歧義而冠上年份」。-- 2021年3月20日 (六) 14:36 (UTC)[回覆]

但加上會清楚很多。--YFdyh000留言2021年3月20日 (六) 15:07 (UTC)[回覆]

建議回到事情的本質,一場商業行銷活動。從這場活動原本的名稱「愛の迴鮭祭」或「愛的迴鮭,尋人啟事」來命名。--Jason zhuo留言2021年3月20日 (六) 16:35 (UTC)[回覆]

可以改為"「鮭魚之亂」事件",用引號展示不適合由維基百科直接轉述的情緒化的用詞--Austin Zhang留言2021年3月22日 (一) 09:15 (UTC)[回覆]

很不利於搜索,且區別不大。--YFdyh000留言2021年3月22日 (一) 09:23 (UTC)[回覆]
@SmartAlice閣下討論尚未有結果您怎就自己移動了....請解釋~~Sid~~ 2021年3月24日 (三) 06:27 (UTC)[回覆]

另外建議將店家名稱"壽司郎"加入標題吧,畢竟此次事件,便為該店家所引發 某不想用現在名稱的人.留言2021年4月10日 (六) 03:35 (UTC)[回覆]

朝鮮經貿文化情報DPRK專頁[編輯]

這真的是「北韓半官方專頁」?中華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關係條目提到是台灣愛好者設立,但未對此提供來源。這應該不是正式組織、是惡搞言論吧,應當在條目中記載嗎。--YFdyh000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08:09 (UTC)[回覆]

@YFdyh000閣下直接移除吧,這個條目的主題曾經流行一陣子一定會出現惡搞內容的就像現在的2021年太魯閣號出軌事故條目一樣一堆來搞破壞的..--~~Sid~~ 2021年4月2日 (五) 19:01 (UTC)[回覆]
暫且刪掉了「官方背景」。--YFdyh000留言2021年4月3日 (六) 18:48 (UTC)[回覆]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嚴格來講,中華民國國民並沒有改名次數的限制[編輯]

姓名條例》第九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申請改名:
  一、同時在一公民營事業機構、機關(構)、團體或學校服務或肄業,姓名完全相同。
  二、與三親等以內直系尊親屬名字完全相同。
  三、同時在一直轄市、縣(市)設立戶籍六個月以上,姓名完全相同。
  四、與經通緝有案之人犯姓名完全相同。
  五、被認領、撤銷認領、被收養、撤銷收養或終止收養。
  六、字義粗俗不雅、音譯過長或有特殊原因。
  依前項第六款申請改名,以三次為限。但未成年人第二次改名,應於成年後始得為之。

因此,嚴格來講,中華民國國民並沒有改名次數的限制。條目小標題所謂「用完改名額度」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如果是用第一到第五款為理由申請改名,是沒有次數的限制的。只不過這五款都比第六款嚴格且困難許多,不能讓人「找不到理由,就隨便胡扯一個理由」罷了。所謂三次的「額度」,是胡扯的額度,不是改名的額度。

媒體隨便寫寫也就算了,但維基作為百科全書,不能這樣誤導讀者。所以在下希望這個段落的標題和內容能微調更正。謝謝!-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4月24日 (六) 15:2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