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林未釋/沙盒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一個軍,箴言為「公誠廉毅」。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國民革命軍軍旗
存在時期1925年-1952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種類陸軍軍級單位
別稱鐵四軍
參與戰役國民革命軍東征
國民革命軍北伐
第一次國共內戰
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指揮官
象徵性指揮官張發奎
著名指揮官鄧演達
梁鴻楷
李濟深
陳可鈺
陳銘樞
張發奎
黃琪翔
李漢魂
徐景唐
鄧龍光
吳奇偉
黃鎮球
陳芝馨
吳逸志
許志銳
繆培南
韓漢英
麥朝樞
謝膺白
張弛
葉挺
薛岳
陳誠
歐震
戴戟

援閩粵軍

[編輯]

1917年9月10日孫中山先生發起護法運動,時任廣東省省長朱慶瀾予以中山先生幫助,撥出廿個警衛營給中山先生,護法軍政府重編之後,稱為「粵軍」。12月2日孫中山命陳炯明為「援閩粵軍」總司令,鄧鏗任參謀長[1],司令部下轄有:秘書、參謀、副官、供應、軍法、醫療、軍務共8個部門[2],司令部設於廣州越秀路惠州會館[3]

初期編制如下:

  • 總司令:陳炯明
  • 參謀長:鄧鏗

1918年6月開始援閩,7月攻克漳州後驅逐盤據閩省的直系軍閥周蔭人李厚基,並在福建西南地區建立「閩南護法區」[4]。8月6日戰爭結束粵軍擴編成第一軍、第二軍,編制如下:

  • 第一軍
    • 軍長陳炯明
    • 第一支隊
      • 司令李炳榮
    • 第二支隊
      • 司令洪兆麟
    • 第三支隊
      • 司令熊略
    • 第四支隊
      • 司令羅紹雄
    • 第五支隊
      • 司令鄧本殷

1920年8月16日粵軍由漳州返回廣東,討伐桂軍,10月29日攻克廣州。11月1日陳炯明任廣東省省長和粵軍總司令,掌握廣東省的軍政大權[5]

建國粵軍

[編輯]

1920年11月孫中山先生返回廣州主持政局後,旋講援閩粵軍整編為粵軍,陳炯明任總司令、鄧鏗任參謀長,下轄第一、二兩軍[註 1]李福林福軍。編制如下:

另外共有6個獨立旅[1]

大元帥大本營警衛團於廣西梧州合影,前排左3張發奎、左4薛岳、6為葉挺、7為蔣光鼐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就任後由鄧鏗成立警衛團,陳可鈺任團長[4]。第一師直屬部隊工兵營、機槍連和警衛游擊第二十七營組成一、二、三營,編制如下:

1921年廣西桂林北伐大本營

1921年6月孫中山先生知曉欲出師北代,必先平定兩廣,旋即命令粵軍、贛軍、滇軍黔軍等入桂討伐陸榮廷陳炳焜譚浩明,是為第二次粵桂戰爭,8月兩廣統一[1]。12月4日孫中山先生在桂林建立北伐軍大本營,胡漢民任祕書長,李烈鈞任參謀長,朱培德任滇軍總司令和黔軍谷正倫、贛軍彭程萬,準備北伐[5]

1922年,孫中山、宋慶齡在廣州與總統府警衛團官兵合影。前排坐者左一為葉挺,右一為薛岳,右二為張發奎。

1922年1月14日孫中山先生在桂林北伐軍大本營召開會議,會議決議編成北伐軍七個軍。2月3日孫中山先生頒布北伐動員令,令李烈鈞率滇軍朱培德部、黔軍谷正倫部、贛軍彭程萬部為第一路,進攻江西,許崇智率粵軍為第二路進攻武漢[7]

1922年3月21日鄧鏗自香港返回廣州時在廣九車站遇刺,由陳炯明之親信葉舉策劃此案[註 4][2]。5月6日孫中山先生到韶關誓師北伐,分三路進攻江西[5]。6月16日陳炯明發動政變,警衛營一、二營被解除武裝,團長陳可鈺被俘[2],第三營營長張發奎在粵北翁源,與陳炯明部展開激戰後大敗,遂則帶剩餘部下百餘人入草為寇,9月才回到廣州並編入輜重營。7月2日北伐軍回師「靖亂」,但成效不佳。

1923年1月粵軍第一軍第一師參謀長李濟深、工兵營營長鄧演達、第一師第二團團長卓仁璣、第四團代理團長戴戟陣前起義[2],討伐陳炯明。2月17日退駐江門,後各部隊於江門調整部署[8]。3月成立陸海軍大元帥府,孫中山先生任大元帥,並將外省駐粵軍隊編為「國防軍」,粵軍則編為「地方軍」[4]

1923年4月粵軍第一師、第三師、第四師等編成「中央直轄粵軍第四軍」,軍長梁鴻楷,參謀長李濟琛,編制如下:

  • 軍長梁鴻楷
  • 參謀長李濟琛
    • 第一師
      • 師長李濟琛(兼),下轄2個旅
      • 第一旅
        • 旅長卓仁璣,下轄4個團
        • 第一團
        • 第二團
          • 團長卓仁璣(兼)
        • 第三團
        • 第四團
          • 團長戴戟
      • 第二旅
        • 旅長陳濟棠
    • 第二師
    • 第三師

1923年5月18日張發奎率第三營佔領肇慶,擊退桂軍沈鴻英部並俘虜旅長黃振邦[2]。攻克肇慶後增編獨立團,由張發奎任團長,編制如下:

  • 獨立團
    • 團長張發奎,下轄3個營
    • 第一營
      • 營長朱暉日
    • 第二營
      • 營長蘇德燊→繆培南[9]
    • 第三營

1924年6月孫中山先生將粵軍改編為「建國粵軍」,建軍前原本是西路討賊軍梁鴻楷部和東路討賊軍許崇智部。成軍後許崇智任總司令,蔣中正任參謀長,下轄第一軍梁鴻楷部、第三軍李福林部、警衛軍吳鐵城部和3個獨立旅。第一軍編制如下:

  • 第一軍
    • 軍長梁鴻楷,下轄4個師
    • 第一師
      • 師長李濟琛,下轄2個旅
      • 第一旅
      • 第二旅
        • 旅長陳濟棠
    • 第二師
      • 師長張民達,下轄2個旅
      • 第三旅
      • 第四旅
        • 旅長張民達(兼)
    • 第三師
    • 第四師[註 9]

1925年6月13日成功驅逐楊希閔劉震寰後,蔣中正任廣州衛戍司令。粵軍第一營駐高州會館,第二團二、三營駐觀音山[10],其餘各部駐守廣州、四邑、東江、西江地區[2]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1925年~1926年)

[編輯]

1925年7月1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曾隸屬於大元帥府的建國軍與黨軍,歸軍事委員會管轄,稱為「國民革命軍」[4]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成軍後,李濟琛任軍長,麥朝樞任黨代表,9月離任後由廖乾吾接任[11]陳可鈺任副軍長,鄧演達任參謀長,V.Gerve M.G.Yefemov(譯名戈列夫)任蘇聯顧問[12],大本營設在廣州廣西會館[13]。第四軍下轄共有4個師,編制如下:

第十師

[編輯]

1925年8月26日國民革命軍第十師成立,初期編制如下:

第二十八團原是粵軍第一師第一旅第二團改編,第二十九團原是第一師第一旅部和許崇智部衛隊營合編。第十師進駐欽州後副師長蔣光鼐因公務繁多,無法繼續兼任第二十八團團長,故由第一營營長蔡廷鍇升任。第二十九團孫純調職,團長由范漢傑[10]

第十一師

[編輯]

1925年8月26日第一師第二旅補充團和工兵營擴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十一師[4]。初期編制如下:

第十一師原為粵軍第一師第一旅第四團,1923年2月與工兵營合編成第一師第二旅,第三十一團與第三十二團分別由第一師第二旅第三、四團及第一師補充團和工兵營改編而成[15]

第十二師

[編輯]

梁鴻林部:

1925年8月26日國民革命軍第十二師成立,初期編制如下:

1925年10月18日梁鴻林被鄧本殷部下蘇廷有策反,率兩個團投靠鄧本殷,之後被南征軍殲滅[16]。在此之後由於第十二師師長叛變等因素,廣州國民政府決定由第四軍第一獨立旅解除其武裝並讓獨立旅代替第十二師。

張發奎部:

1925年11月21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一獨立旅奉命擴編並繼續使用國民革命軍第十二師番號。

第三十五團、第三十六團原為獨立旅第一、二團改編而成。第十二師師部設有參謀處、經理處和副官處。參謀處管轄人事、情報、作戰,經理處負責軍餉與供給,副官處負責選擇師部駐地和部隊駐地、管理戰俘、經費供給[2]

1926年2月別動隊與先遣隊合編成第三十四團,許志銳任團長,原第三十四團改名為第四軍獨立團,團長不變[17]

第十三師

[編輯]

1926年1月平定盤據粵南和海南島的鄧本殷後,收編粵南八屬聯軍殘部。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三師,編制如下:

北伐戰爭時期

[編輯]

1926年6月5日蔣中正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軍長李濟琛任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率第四軍十一師、十三師留守廣東,副軍長陳可鈺率第十、十二師、獨立團參加北伐戰爭[4]

醴陵之役

[編輯]

6月15日第十師、十二師在廣東舉行北伐誓師大會後乘坐火車到韶關[19]。7月3日張發奎陳銘樞先後率部至攸縣集中,後因副軍長陳可鈺尚未抵達前線,暫由陳銘樞指揮。之後陳銘樞下令葉挺率獨立團佯攻醴陵以南的敵軍,第二十九、三十五團則向東南的美田橋和清水港進攻[19],第二十八、三十六團駐守攸縣。7月10日拂曉進攻,下午5時30分即占領醴體縣城,戰爭期間葉挺獨立團第三營第九連連長胡煥文殉國[17],戰後第四軍參戰部隊傷亡72人,俘虜敵營長長以下軍官18人,士兵320餘人,繳獲大砲1門,機槍3挺[8]

平江戰役

[編輯]

7月11日第八軍第三師李品仙部攻下長沙[4],8月2日攻占瀏陽,之後蔣中正致電陳銘樞、張發奎,對醴陵之役以示慰勞,並令他們在醴陵、瀏陽待命[19]。8月17日代軍長陳可鈺召開第四軍作戰會議,並頒布攻擊命令,共有三個要點:

  1. 第十二師三十五團繆培南為左翼軍,佯攻平江西南魯肅山、天岳山、審思嶺,牽制敵人主力。
  2. 第十師陳銘樞為右翼軍,進占三眼橋後,渡汨羅江,圍攻平江縣城以北,配合中路軍作戰。
  3. 第十二師三十六團和獨立團為中路軍,由張發奎指揮,進占白雨湖,進攻平江縣城東北。[19][8]

8月19日拂曉戰役開始,之後以凌厲攻勢進攻平江城,第三十六團與獨立團突破北門攻入城內,守城敵將陸沄不信北伐軍有此神速,仍說:「此番不令其死於炮彈,即死於地雷矣。」之後見北伐軍如潮水般進城,為之震驚[20],但仍率衛隊百餘人由西門突圍,隨即遭遇三十六團主力截擊,突圍未果被迫回城。

下午4時陳可鈺率三十團進駐平江[21],敵軍平江通城防守司令陸沄拒絕投降,舉槍自盡。此役俘虜敵軍官79人、士兵1500餘人、野炮16門、迫擊炮2門、機槍五挺、步槍1千多枝、馬12匹等[19]

汀泗橋戰役

[編輯]

自從吳佩孚平江大敗之後,調即精兵兩萬餘人,由宋大霈任總指揮在汀泗橋一代駐守,陳嘉謨則率第十三混成旅和第二十五師前來增援[4]

8月22日占領通城岳陽雲溪,25日第十師二十九團范漢傑為前衛部隊,十二師以葉挺獨立團為前衛部隊,25日20時,陳可鈺副軍長於石坑渡下達攻擊命令,共有四個要點:

  1. 第十師於26日4時經顏家舖、饒家、赤岡亭附近道路,攻擊古塘角到汀泗橋之間的敵人。
  2. 第十二師第三十四、三十五團於26日6時由中伙舖前進,經張家舖向汀泗橋西北敵人進攻。
  3. 第三十六團於26日6時石坑渡出發,經馬家衝向汀泗橋西南敵人進攻。
  4. 第四軍軍部於26日6時石坑渡出發,經分水咀向汀泗橋前進。[21][8]

8月26日9時30分第四軍依命令開始向汀泗橋的敵人展開攻擊,正午時三十六團黃琪翔部已到汀泗橋東南,但敵方據守高地前行困難,遂待第十師抵達在一同進攻。兩軍會合後第十師三十團戴戟向三十六團左側進攻,占領叢毛嶺高地,第二十九團范漢傑則向右側進攻,占領松子山、毛山一代[4]

26日下午6時由於敵方堅守陣地,黃琪翔部無法攻下,遂向張發奎、陳銘樞建議徒步穿越汨羅江,當晚三十六團一、二營在幾個農民的帶領下穿越汩羅江向敵方中央陣地發動攻擊[8]:80-81。27日7時占領汀泗橋街市,9時敵方敗逃至咸寧後繼續退往賀勝橋,11時30分占領咸寧,28日第四軍全部抵達咸寧。

第四軍戰勝後繳獲敵人的武器

此役陣亡軍官5人、士兵129人,軍官負傷6人、士兵250人,俘虜敵軍官157人、士兵2296人,敵方陣亡約3400餘人,繳獲大砲4門、機槍9挺、步槍3千餘、馬14匹等[2]:166

8月28日蔣總司令致電陳可鈺、陳銘樞、張發奎,內容如下[22]

賀勝橋戰役

[編輯]

自汀泗橋、咸寧大敗之後,吳佩孚決定率第八師劉玉春部和張占鰲混成旅在賀勝橋與敗退的陳嘉謨、馬濟等殘部會合,並加強賀勝橋防禦工事[23]:201

8月29日8陳可鈺副軍長下達攻擊命令,共有五個要點:

  1. 本軍定於30日5時攻擊賀勝橋附近敵人。
  2. 第十二師於29日至橫溝橋附近,黃昏時務必占領吳家灣和北路學校,並在30日5時進攻楊林塘。
  3. 第十師於29日晚至官埠附近,30日5時進攻時為預備隊,但與十二師保持五公里。
  4. 各師直屬砲兵營由參謀長鄧演存指揮。
  5. 軍部於30日5時由咸寧出發,隨戰鬥部隊前進。[21]:422-423[8]

8月30日3時張發奎至賀成鋪召見葉挺和繆培南,傳達進攻事宜,5時敵軍主力向北路學校方向的葉挺獨立團進攻,獨立團奮力抵抗,挽回頹勢。7時30分敵人陣地開始動搖,9時獨立團攻占楊林塘陣地[4]:154。10時敵方第一陣線已全部敗潰,吳佩孚下令死守第二線陣地,並命執法總司令趙榮華派大刀隊督戰,如有官兵退卻殺不赦,仍無法阻止前線崩潰[19][24]:236

8月30日12時第四軍成功占領賀勝橋[23],由於戰時第四軍傷亡慘重,唐生智便命第一軍劉峙部赴賀勝橋,歸第四軍指揮。

賀勝橋戰勝後北伐軍繼續前行

賀勝橋戰役後,時人稱讚張發奎師長的指揮作風是「蹈厲無前」。此役第四軍陣亡軍官8人、士兵132人、負傷軍官26人、士兵331人,俘虜軍官159人、士兵2386人,繳獲大砲20門、機槍30挺、步槍2千餘等[2]:167

1926年10月10日第四軍與第八軍和第一軍攻克武昌,並將陳嘉謨、劉玉春送至法庭審判。10月17日蔣總司令致電敵前總指揮唐生智、副軍長陳可鈺、政治部主任鄧演達,內容如下[22]:544

1926年10月17日張發奎率第四軍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五、三十六共4個團前往江西支援[2],20日由武昌乘輪船東下,蔣總司令於10月27日致電張發奎師長感謝前來增援,內文如下[22]

1926年11月4日第四軍與友軍攻克德安擊退馬迴嶺之敵,5日第四軍與第七軍從北邊進攻涂家埠,第一軍第一師王俊第六軍從南邊夾擊涂家埠之敵,旋即占領涂家埠[25]。8日由於第四軍在馬迴領一帶傷亡慘重,而友軍賀耀祖見死不救,於是張發奎師長致電北伐軍總司令部稱[19]

  1. 職師冬晨攻擊萬家壟之敵,右翼第七軍未能協同,左翼賀師長前進遲緩,於是北軍得以協同謀我。
  2. 職部此次獨立作戰,傷亡甚多,悉知營長陣亡一人,重傷二人,其餘傷亡士官二十餘,士兵五百餘,而賀師長始終未能與我軍協同作戰。
第四軍鐵軍盾牌

1926年11日19日從九江乘輪船回武漢,第四軍經北伐諸多戰役,確實係能征善戰的部隊,時人稱「張向華之蹈厲無前」、「葉希夷(挺)之勇冠三軍」、「黃御行(琪翔)之瀟灑飄逸」[20],武漢各界冠第四軍「鐵軍」之美名,當地粵僑聯歡社特別鑄一鐵盾,贈與第四軍,並題詞曰[2]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1927年~)

[編輯]

1927年1月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奉命擴編為2個軍。 第十二師擴編為第四軍,張發奎任軍長,廖乾吾任政治部主任,參謀長原為鄧演存,後因專注漢陽兵工事宜,遂請辭,後由薛岳任參謀長,第四軍軍部除了第十二師原本的參謀處、副官處、經理處之外,又增設了軍法處和軍務處[2]:184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政治宣傳列車

第四軍改編後編制如下:

第十一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原師長陳銘樞任軍長,第十一軍改編後編制如下:

1927年3月6日陳銘樞乘船前往上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命張發奎兼任第十一軍軍長,旋第十師師長蔣光鼐因病請辭,由副師長蔡廷鍇接任,之後蔡廷鍇向張發奎要求讓許志銳任副師長,許志銳的職缺則由吳奇偉調任,第二十四師師長戴戟也請辭離去,職缺由第七十三團團長葉挺接替,周士第則任第七十三團團長[4]

第二次北伐誓師台現場

1927年3月11日武漢國民黨三中全會上,張發奎當選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2]:190寧漢分裂後第四軍支持武漢國民政府,遂於4月7日派第十二師兩個團進駐安徽安慶,但由於政府內部分歧,4月10日奉命停步,並未進駐[2]。4月18日武漢國民政府在武昌舉行二次北伐誓師大會[26]:50

張發奎軍長在第二次北伐誓師大會上致詞

第四軍奉命北上前往河南作戰,第四軍、第十一軍和獨立第十五師賀龍部編入第四集團軍第一縱隊,為右翼軍,張發奎任第一縱隊指揮官,第三十六軍劉興部和第三十軍魏益三部編入第二縱隊,為中路軍,劉興任指揮官,在河南境內的伍應岐梁壽愷龐炳勛部編入第三縱隊,為中路軍[20]:73,總預備隊為第三十五軍何鍵[27]:63

第四軍砲兵抵達河南駐馬店

1927年5月1日第四軍和第十一軍完成在河南駐馬店的集中,並收編陜軍騎兵團崔華部,為第一縱隊指揮部直屬部隊[2]:197,5月28日下午4時,臨穎會戰勝利,奉軍第十軍王樹常部與第七軍和第八軍全線潰敗。此役第四軍傷亡慘重,第七十七團團長蔣先雲、第七十六團史參謀長陣亡,第七十六團團長沈久成負傷,繳獲步槍千餘支、迫擊炮十餘門、機槍五挺、坦克四輛[2]:200。另外奉軍駐守臨穎的砲兵團團長李恆華、第十一軍副軍長富雙英向我軍投降[28]:101

1927年6月1日第十師第二十九團抵達開封,6月11日馮玉祥張發奎唐生智汪精衛召開鄭州會議,12日會議結束,河南軍政權交給馮玉祥,北伐軍則撤回武漢[29],主要原因是為汪精衛報告湖南農民會發動騷亂走向極端導致後方不穩。6月25日武漢國民政府將第四軍和第十一軍擴編為第二方面軍,張發奎任總指揮,參謀長謝膺白,副官長吳仲禧,秘書長高語罕,經理處長陳勁節,政治部主任兼黨代表郭沫若,警衛團團長盧德銘。第二方面軍編制如下:

  • 第二方面軍
    • 總指揮張發奎
    • 第四軍
      • 軍長黃琪翔
      • 第十二師
        • 師長繆培南
      • 第二十一師
        • 師長富雙英
      • 第二十五師
        • 師長李漢魂
    • 第十一軍
      • 軍長朱暉日
      • 第十師
        • 師長蔡廷鍇
      • 第二十四師
        • 師長葉挺
      • 第二十六師
        • 師長許志銳[8]:171-175
    • 第二十軍

南昌暴動

[編輯]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下令武漢國民政府進行「分共」,鮑羅庭等俄籍顧問也遭解聘[4]。與南京的清共不同,武漢的分共較為和平。其原因據朱其華在《1927年底回憶》中說到:「武漢之所以還沒有像南京那樣殺戮共產黨,就是因為張發奎還有一點問題…張發奎在作戰時不愧是一員勇將,但他也只是一個軍事人才而不是政治家。」[31][2]:208

7月上旬中共中央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由、周恩來李立三李維漢張太雷張國燾五人組成臨時中央委員會。李立三建議將武力調至九江南昌一帶進行暴動,並且積極爭取張發奎參與暴動[註 13]

中共中央確定組織民眾武裝起義的新政策,著手製定湘、鄂、粵、贛四省起義的計畫。同時決定以中共所掌握和影響的部分北伐軍為基本力量,聯合武漢國民黨政府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重返廣東,實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舉行第二次北伐。[19]:122

7月26日周恩來秘密抵達南昌,隔日於江西大旅社召開會議並成立武裝總指揮部,與30日舉行暴動[4]:199,周恩來預計當時中共在南昌、九江一帶可以掌握的軍隊有:

  • 第二十軍賀龍
  • 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葉挺
  • 第四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周士第
  • 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和南昌警察局兩個保安隊由朱德領導

還有第四軍教導團和警衛團,但前往南昌的過程受阻,並無參與暴動[32]。當時反對起義的二十軍賀龍部參謀長陳圖南、團長柏家厚均遭槍決[2]:216。暴動主力部隊為第二十四師葉挺部、七十三團周士第部,第十師蔡廷鍇部被中共吸收編入新編第十一軍,蔡任副軍長[33]

8月1日2時葉挺賀龍等共產黨員率部叛變,攻佔政府機關,並扣押七十團團長古勳銘、七十一團團長歐震[2]:216張發奎廬山聽聞共產黨判變後立即前往德安縣第七十三團周士第部的駐地。未料在汽車在馬迴嶺時遭遇共產黨劫持,張發奎旋即跳車逃離,並沿著南潯鐵路返回九江。事後張發奎對此回憶到:「周士第當營長時對我畢恭畢敬,一見我便立正舉手。誰知今日翻雲覆雨,竟這般厲害,露出猙獰面目,真是我有眼不識人。」[2]:219

8月7日第四軍主力部隊抵達南昌,此時葉挺賀龍周士第等叛軍已撒出南昌,向撫州逃竄,張發奎亦派兵追擊。8月13日蔣中正下野,促成寧漢合流。事後在李濟深邀請、陳可鈺遊說下,張發奎決定南下廣東協助李濟深剿匪。

注釋

[編輯]
  1. ^ 第二軍軍崇智,許濟、吳忠信、張明達任旅長,但第二軍人員不足,故沒有師級編制
  2. ^ 此旅就是第四軍之前身
  3. ^ 工兵營以下編制均為第一師直屬部隊,並非第二旅的編制
  4. ^ 張發奎口述自傳中張說到:「無疑,此案是陳炯明親信的助手葉舉策劃的。鄧鏗的遇刺身死,使孫大總統失去了他的右臂」
  5. ^ 原工兵營後擴邊為第三團,團長仍為鄧演達
  6. ^ 原魏邦平,後為陳章甫,江防事變後鄭潤琦才任師長
  7. ^ 1924年5月增編第三營,該營為粵軍第一師警備營改編而成
  8. ^ 1924年10月粵軍第一師獨立團復編為第一師第一旅第一團
  9. ^ 1925年3月增編
  10. ^ 原為陳可鈺,但僅任2個月便請辭
  11. ^ 七十三團原為葉挺獨立團
  12. ^ 二十軍原由獨立第十五師和四分之一個團整編而來
  13. ^ 黃霖回憶,張國燾提出「起義必須得到張發 奎的同意,才能成功,否則不能起義。」周恩來拍板說:「前委大部分同志都主張起義,要不然就只有 束手待斃,難道你要大家都跟你去投降張發奎嗎?」周恩來以總前委書記身分強行通過發動南昌暴動的決議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廣東省志:軍事志》.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9年: 15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張發奎口述自傳 中華民國第四任陸軍總司令回憶錄. 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17. ISBN 9789869373937. 
  3. ^ 3.0 3.1 3.2 《孫中山先生三次在廣東建立政權》.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廣東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廣東省廣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986年.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四軍軍史》. 孫建中主編. 2021年10月. ISBN 978-986-5446-98-7. 
  5. ^ 5.0 5.1 5.2 《國父年譜》下冊. 羅家倫、黃季陸、秦孝儀、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1969年. 
  6. ^ 《薛岳將軍與國民革命》. 陳壽恆主編. 1988年. 
  7. ^ 《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七輯 桂系大事記》. 政協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991年.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第四軍紀實》. 張發奎、繆培南、朱暉日、鄧龍光、吳奇偉 、麥朝樞、張弛、謝膺白、吳逸志、鄧定遠、陳公俠等 懷遠出版社. 1943年. 
  9. ^ 民國人物小傳 第六冊. 劉紹唐主編. 1984年7月14日. 
  10. ^ 10.0 10.1 《蔡廷鍇自傳》. 人民出版社. 2020年6月1日. ISBN 9787010219615. 
  11. ^ 中共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汇编 第21卷 第5篇 第168-173期. 中文出版物服務中心. 1995. 
  12. ^ 《北伐統一六十周年學術討論集》611頁. 北伐統一六十周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 1988. 
  13. ^ 《廣州市志-卷十三 軍事卷》. 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5. ISBN 9787805922881. 
  14. ^ 《肇慶市志》第548頁.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6年. ISBN 9787218022444. 
  15. ^ 15.0 15.1 《國民革命軍:師史總攬》(一)(1925-1954). 胡博主編. 2008年. ISBN 9789868438002. 
  16. ^ 《國民革命軍戰史初稿第一輯》卷一. 陳訓正編 文海出版社. 1971. 
  17. ^ 17.0 17.1 《叶挺独立团史料》.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1年. ISBN 9787218006499. 
  18. ^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國民革命軍》. 張光宇主編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89年.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何曉帆. 張發奎傳. 2019. ISBN 9787503497971. 
  20. ^ 20.0 20.1 20.2 《揮戈躍馬滿征塵 張發奎將軍北伐抗戰紀實》.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0年2月. 
  21. ^ 21.0 21.1 21.2 《北伐戰史》第二冊. 張玉法主編 國防部史政局. 1959年. 
  22. ^ 22.0 22.1 22.2 《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一冊. 呂芳上主編. 2015年. ISBN 9789860434248. 
  23. ^ 23.0 23.1 《湖北省志:軍事志》. 湖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1996年08月. 
  24. ^ 劉紅. 蒋介石全传1 第一版.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17年10月. ISBN 9787412660206. 
  25. ^ 《李宗仁回憶錄》. 唐德剛. 2010年1月27日. ISBN 9789573265870. 
  26. ^ 《河南省志:軍事志》. 河南省地方史志辦公室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 ISBN 9787215038301. 
  27. ^ 《國民革命軍戰史初稿第一輯》卷三. 陳訓正編 文海出版社. 1971年. 
  28. ^ 《遼寧文史資料》 第十七輯 〈出兵河南時兩位主將的分歧〉. 劉鳴九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6年. 
  29. ^ 《馮玉祥傳》下冊. 簡又文 傳紀文學出版社. 1982年6月30日. 
  30. ^ 《中國國民黨軍簡史》. 曹劍浪主編. 2010年1月1月. ISBN 9787506558280. 
  31. ^ 《1927年底回憶》. 朱其華. 1933年. 
  32. ^ 干鈞. 《星火燎原全集-01》第三篇〈偉大的歷史狀舉〉. 解放軍出版社. 2009年9月1日. ISBN 9787506558518. 
  33. ^ 張國燾. 《我的回憶》. 明報月刊出版社. 19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