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Tukulka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Tukulka!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孔明居士 14:24 2006年12月23日 (UTC)

警告[編輯]

您對托勒密王朝一系列條目的編輯屬於典型的破壞編輯。請立刻停止。我將全部回退這些編輯。--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2:47 2007年2月3日 (UTC)

何為皇后?何為共治者?[編輯]

您似乎完全不知道在埃及和希臘羅馬世界常見的共同統治者這回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2:56 2007年2月3日 (UTC)

很抱歉,雖是共治者,亦是皇后的身份.

那麼請不要去掉法老頭銜,托勒密王朝確實稱女性為法老.--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08 2007年2月3日 (UTC)

哦~~那個是我忘了加回去.不好意思.

您從哪看出她曾經攝政來着?--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08 2007年2月3日 (UTC)

當初把她劃入"女性攝政君主"這個分類,是因為她有共治者這個頭銜,但不知只是名義上還是實質上有掌政.

女性攝政君主[編輯]

矛盾。既為君主,為何攝政?--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08 2007年2月3日 (UTC)

  • 因為君主是個籠統的稱呼.皇后太后之類難道不能算君主?tukulka 17:34 2007年2月3日 (UTC)tukulka
  • 其實建立女性攝政君主這個分類是比照英語的Category:Female regents這個分類而來的.

但中文條目裡並沒有公主或女大臣之類的攝政,均是皇后或太后,因此就這麼命名了. 原始提交刪除者所持的理由是此分類被歸在"皇后"分類之下,而其中有"不是皇后"的"太后"如慈禧太后.(但她的追諡號裡偏就有"皇后"這個名稱).君主本來就是一個籠統的稱呼.人家就常稱皇后太后之類的叫"女主",這麼說也不能算是啥創新概念.

另外還有個問題.且不談外國,比如古中國制度,在禮制上後與帝其實是對應同級.只是"後"通常無政權而已.何況某些時候太后比帝更高(因此要是現行任皇帝死,繼位皇帝輩份未低於先皇,先皇之後就不能封太后).白虎通.嫁娶曰:天子之妃謂之後,何?後,君也.天下尊之,故謂之後.可見後也應該是一種君主吧?

再談談一個矛盾.假如法老算是埃及君主的頭銜,那托勒密朝的那些女法老應該算是您所說的"君主"了.既然如此,在克利奧帕特拉一世這個您自己編修的條目裡,為什麼說克利奧帕特拉一世"為未成年的兒子托勒密六世攝政,直到她自己去世"呢?(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和托勒密六世應該是共治者.)如您所說,既然是君主,又怎麼能說是攝政?這不是矛盾麼?

因此所謂君主一詞的定義本來就沒有很嚴格吧?tukulka 17:35 2007年2月3日 (UTC)tukulka

維基方針[編輯]

請注意方針中的「先來先得」原則。這種情況下的解決方案:重定向(不是移動);繁簡轉換。請務必先閱讀編輯指導再編輯,不然會變成「改名魔人」(請原諒我如此激動。因為我們曾與真正的改名魔人戰鬥過)。--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08 2007年2月3日 (UTC)

發音更接近?[編輯]

如果真按希臘語發音,應為「克萊奧帕特拉」。另外,您提供的可能是香港,台灣地區的常見譯名,我不打算刪除它們。但是大陸方面,確實已經有標準譯名,您這樣會使大陸用戶很困擾。可以考慮用全文手動繁簡轉換來解決。--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13 2007年2月3日 (UTC)

我的天[編輯]

我的天——請停止!麻煩您稍微看一下編輯說明好嗎?!在這裡Help:目錄有您全部想要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16 2007年2月3日 (UTC)

我來幫助[編輯]

我來幫您做一個例子。請在一會之後看克利奧帕特拉三世這個條目,看看是不是滿足你的要求。

拜託[編輯]

我之所以改是因為看到先前的版本"克利奧配脫拉"被移動到"克利奧帕特拉"因此才動更名之念.您也知道希臘發音未通用.如果按埃及發音更是天差地遠啦!我採的是英文近似發音.令所有相關鍵結都更改過了,您要再重改嗎? 而且克麗奧佩特拉七世的頁面還有其他小改動,請勿不看清處就"恢復到原先版本"謝謝! 如果大陸有統一譯名,用簡繁轉換機制沒問題~~不過問題在於繁體並無統一譯名啊.

您誤會了!這個條目的原始形式是克利奧帕特拉,那個克利奧配脫拉是被另一個改名者擅自移動的。另外,所有連接我都直接回退了,因為我是管理員>.< --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31 2007年2月3日 (UTC)

連接都可直接回退就ok啦.

我之所以知道原始形式是因為這些條目幾乎都是我建立的>.< 不過我並不想頑固地保護自己的條目(保護還是有一點拉),如果您認為您的命名在港台更常用,我願意做全文手工轉換。--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37 2007年2月3日 (UTC)

好像有些條目沒有退回?[編輯]

比如絲綢之路 乳房

另,香港不清楚.台灣最常用的譯名是克麗奧佩脫拉.

這兩個條目我是直接做繁簡轉換處理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4:02 2007年2月3日 (UTC)

現在看這個條目——請選擇在「台灣正體」或「港澳正體」界面下觀看,是不是除了條目名以外全部變成您想要的了?實際上條目名也可以轉換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31 2007年2月3日 (UTC)

這裡按照「時間優先的規則」,請不要輕易移動條目。--Isnow 14:18 2007年2月3日 (UTC)

哈~我不知道Douglasfrankfort做的移動是移回原始名稱,所以才又移動呀.

因為今天要下線了,所以不能討論得更多。我看到您在上面的回應了。如果我沒記錯,這個分類曾經在不久前被某位維基人提交刪除。那次我也有發表意見,但最後結果沒有觀察。我不知道這個分類是否是您創建的,不過依我之見,實屬不妥,因為這有自創概念的嫌疑。這個分類里的大多數人都不能算君主——也許哈特謝普蘇特除外,但注意她的攝政期和君主期是分開的。許多其他維基人從唯名論的角度也反對這個分類。請容我去圖書館再調查一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45 2007年2月3日 (UTC)

回應[編輯]

哈特謝普蘇特並沒有被我分到這個分類,而是分到"女性君主"

其實建立這個分類是比照英語的Category:Female regents這個分類而來的. 但是中文條目裡並沒有公主或女大臣之類的攝政,均是皇后或太后,因此就這麼命名了. 原始提交刪除者所持的理由是此分類被歸在"皇后"分類之下,而其中有"不是皇后"的"太后"如慈禧太后.(但她的追諡號裡偏就有"皇后"這個名稱).君主本來就是一個籠統的稱呼.人家就常稱皇后太后之類的叫"女主",這麼說也不能算是啥創新概念.

另外還有個問題.且不談外國,比如古中國制度,在禮制上後與帝其實是對應同級.只是"後"通常無政權而已.何況某些時候太后比帝更高(因此要是現行任皇帝死,繼位皇帝輩份未低於先皇,先皇之後就不能封太后).白虎通.嫁娶曰:天子之妃謂之後,何?後,君也.天下尊之,故謂之後.可見後也應該是一種君主吧?

再談談一個矛盾.假如法老算是埃及君主的頭銜,那托勒密朝的那些女法老應該算是您所說的"君主"了.既然如此,在克利奧帕特拉一世這個您自己編修的條目裡,為什麼說克利奧帕特拉一世"為未成年的兒子托勒密六世攝政,直到她自己去世。"呢?(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和托勒密六世應該是共治者.)如您所說,既然是君主,又怎麼能說是攝政?這不是矛盾麼?

因此所謂君主一詞的定義本來就沒有很嚴格吧?

合理的解決方法[編輯]

我不知道現在民國的語法是怎麼樣的,但是按照PRC的現代漢語語法,「攝政君主」根本不能成立。大陸現代語法中「君主」一詞從來沒有像您說的那樣被廣泛應用過,在大陸,沒有一篇文章稱慈禧為君主。請注意:「女主」在古漢語的意思是女主子、女主人,而不是僅僅指女君主,這個主不等同於君主這個詞。何況其他國家並無這個概念。另外看看英語的那個分類,female regent,這是「女性攝政者」的意思。按照薩利克繼承法,大多數歐洲國家女性不可能成為君主,怎麼會有攝政君主的說法呢?至於又當過君主又當過攝政的人怎麼處理?很簡單:分到兩個分類:「XX君主」和「女性攝政者」。我會再次將這個分類提交刪除。--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1:52 2007年2月4日 (UTC)

  • 哈~~如果有些人要把"君主"嚴格定義成"稱王稱帝者",那也沒辦法.不過更名就ok了吧,有必要提交刪除?tukulka 03:10 2007年2月4日 (UTC)
  • 搜尋了一下google.使用"攝政君主"一詞的文獻也不是沒有啊.

請參看 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k/96997x/2004/000/004/sk30_k3_10099398.pdf 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longbook/morton_england_sts/416.html 另外您還沒回答我.埃及的那些共治者能不能算是君主,還是在攝政呢?因為我對這個概念也感到很混亂.tukulka 03:10 2007年2月4日 (UTC)

有關回退[編輯]

世界史年表已經回退。安東尼的條目較重要,我今晚直接做繁簡轉換一步到位吧。--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53 2007年2月4日 (UTC)

  • 不只那兩個連結,事實上還有更多.....算了,我有空再來自己改回罷.tukulka 02:57 2007年2月4日 (UTC)

抱歉[編輯]

哦...是的。我把您的正確修改也回退了。=.=實在抱歉...那個「歷」字明顯是個錯別字。。。抱歉....--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3:26 2007年2月4日 (UTC)

  • 那個.我已自改回來啦.建議您如果做繁簡轉換的時候,把台灣繁體轉成"克麗奧佩脫拉"就好了.我改的那"克麗歐帕特拉"其實較少見"

另外我想釐清"共治者"這個問題.不知道您的看法究竟是什麼哩?

邀請您參加第八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八次動員令次動員令邀請函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Tukulka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及品質,第八次動員令已於2010年7月1日開始,8月28日結束,我們竭誠邀請您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中動員令的四個主題分別是世界各地自然與自然科學最多語言待撰寫條目基礎條目,小動員令的二個主題分別是戰爭及軍事武器以及侵權待拯救條目

  •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 {{subst:動員令/8}} 此模板指示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也請參考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及品質!感謝您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Tukulka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WalterBot留言2015年7月1日 (三) 14:51 (UTC)[回覆]

維基百科獎勵紙本授獎機制調查[編輯]

維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實踐策略調查[編輯]

您好。身為一個較新使用者具備更多經驗的的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您可能已經了解到中文維基百科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參與貢獻的狀況,而為尋找優化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與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利用調查取得的結果作為研究及策略規畫參考之用。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現在就參與調查!-]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7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執行)[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