鏃
鏃,或稱箭頭、箭鏃,是箭的組成部分之一。
結構
[編輯]以有鋌雙翼青銅鏃為例,鏃的前鋒與關之間的部分統稱為鏃身,鏃身正中突起的部分稱為中脊或脊,左右兩邊稱為翼,翼的外緣稱為刃,兩刃向前聚成前鋒,翼最下端為後鋒,後鋒與中脊相連接處稱為本,本與後鋒之間的部分為倒刺,其內側部分稱為翼底,中脊最下端與鋌相交處稱為關,關下部分為鋌。[1]
歷史
[編輯]弓箭是人類較早使用的武器之一,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就開始使用骨頭、蚌殼等來製作箭鏃,隨着冶金的發展,銅、鐵相繼被用來製作箭鏃。由於箭鏃屬於消耗品,所以青銅鏃的數量巨大,而且它們被鑄造的時間要比青銅禮樂器更可能接近於被埋藏的時間,可以敏銳地反映時代變化,同時也具有強烈的地域性。
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青銅鏃是出土於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青海樂都柳灣聚落遺址,該銅鏃為鍛造而成,鏃長3.4厘米、寬1.5厘米,體形扁薄,略起中脊,兩翼稍長,鋌部有三鋒。[1]
夏商時期黃河流域流行使用雙翼有鋌鏃,其對稱的雙翼在飛行中可以起到平衡作用,使箭鏃更準確地命中目標。而為了增強鏃的殺傷力,雙翼箭鏃的鋒刃部分比較突出,前鋒鋒利,有兩個尖銳倒刺。隨着對殺傷力、穿透力的不斷追求,箭鏃的形狀也不斷演變。西周時期,鏃身更趨流線型、雙翼呈條狀、後鋒平直的箭鏃逐漸取代了後鋒長而尖利、雙翼呈三角形的箭鏃,以獲得更強的穿透性。春秋戰國時期,雙翼有鋌鏃的穿透力達到了歷史最高峰,而三翼鏃憑藉其良好的穩定性和殺傷力與穿透力兼顧的特徵,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戰國時期,隨着弩的普及,三翼鏃的形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要兩種[1]:
- 一種是鏃身變得細而長,三翼很窄,縮變為附在中脊上的三條窄棱,後面接長鋌;
- 一種是鏃身短粗,翼也稍寬的形式,也有着極長的鏃鋌,有的長度可達幾十厘米,如山東長島王溝出土的一隻殘斷的鏃,總長達62厘米。
而且戰國時期,油浸牛皮甲等的應用使士兵防護措施也有很大的加強,雙翼鏃很難穿透防護造成殺傷,因此三棱鏃的應用越來越流行。到戰國末年,三棱鏃已經基本取代了其他各式銅鏃,成為箭鏃的主要形制。陝西秦俑坑出土的銅鏃數以萬計,三棱銅鏃占99.85%。[1]
分類
[編輯]按材質
[編輯]- 石鏃、骨鏃、蚌鏃
骨鏃是指用動物骨骼製作的箭鏃,各地均有出土。 蚌鏃是指用貝類的殼製作的箭鏃,出土數量明顯少於骨鏃。
- 青銅鏃
青銅鏃是青銅兵器中流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使用最普遍的一種。
- 鐵鏃
按用途形制
[編輯]考古發現的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的青銅矢鏃可概括為四種基本形制:雙翼鏃、三棱鏃、教練鏃和弋射鏃。其中教練鏃沒有鋒刃,鏃身有做成圓柱體、葫蘆形等形狀的,主於訓練射技;弋射鏃鋒刃下有一半環形鈕,可穿上絲繳、獵取空中飛鳥:這兩種都不屬於主要形制,數量上只占很小比例。
古代根據用途的不同,箭可分為多種,形制也各部相同。《周禮·夏官司馬第四·司弓矢》記載箭可分為八種,被稱為「八矢」,分別為枉矢、絜矢、殺矢、鍭矢、繒矢、茀矢、恆矢、庳矢,並對其用途進行了說明:「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殺矢、鍭矢用諸近射田獵;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恆矢、庳矢用諸散射。」[2]而《考工記·矢人》中記載:「矢人為矢,鍭矢,參分,茀矢,參分一在前、二在後;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後;殺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後」[3],根據鄭玄訂正,《考工記》這段記載中「茀當為殺,殺當為茀」。
因此根據這些記載,很多學者結合出土的鏃和文獻記載對鏃的種類進行了分析,如沈融《殺矢考》就進過分析認為長鋌三棱鏃為文獻中稱的殺矢[4],石岩《青銅箭鏃:克敵制勝的戰爭利器》指出出土的一種長身圓柱形鏃可能為弋射用鏃,帶環鈕的鏃可能為「八矢」中的枉矢[1]。
除了戰爭和狩獵,弓箭還有禮制和習俗等方面的應用。先秦時期,「射」是男子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社交中衍生出了各種層次不同的禮射活動。通常而言,禮射用鏃製作精美,有的帶有花紋;數量極少,而且在後代極少重複。除了禮射,還有一種十分重要的非作戰射箭活動,就是弋射。弋射是用繫着繩子的箭射獵飛鳥,以箭矢的牽引把繩子拋射到空中,靠繩子束縛飛鳥脖頸、羽翼的辦法來獲得獵物。弋射所用的鏃的目的不在於射殺,而是要牽帶繩索,在空中將獵物縛住。因此,弋射所用的鏃應具有前端較重的特點。在考古中發現的一種長身圓柱形的鏃比較符合弋射的條件。另外箭還有娛樂性用途,即投壺。投壺最早可能源於禮射,所用的鏃的形狀在文獻中沒有提及,但戰國時期個之後的一些較大型的墓葬的考古中出土過一種個體很小的無翼的鏃身一般極短的鏃形狀為圓錐形的鏃,可能為投壺所用之箭的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