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的自然環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的自然環境,包含了生物環境、氣候環境和地質環境的多樣性。近些年來,中國工業化和人口增長都在以迅猛的趨勢增長,再加上環境監管不力,從而造成了許多的環境問題,生態環境被大規模的污染。[1]

地質情況

[編輯]
左上順時針方向:灕江喀斯特珠峰北坡、大同黃土景觀、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從4000萬到5000萬年前開始,印澳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產生持續碰撞,形成了了如今的構造環境。這一板塊運動還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碰撞並仍在影響着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構造,使其發生改變。[2]其次中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3]西部地區有着頻繁的地震風險,中國各地都有罕見的孤立活火山。[4]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地質學概念其實在很早就被發現了。然而直到19世紀末,歐洲的自然科學被採納後,地質學才在中國成為了一門正式的科學學科。[5]

生物群

[編輯]

野生動植物

[編輯]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在中國它是瀕危和受保護的物種

中國幅員遼闊,是野生動物的家園。世界上有17個物種多樣性巨大的國家,中國就是其中之一。[6]根據一項測量顯示,中國共擁有7516種脊椎動物,其中包括4936種魚類、1269種鳥類、562種哺乳動物、403種爬行動物和346種兩棲動物[7]就物種數量而言,中國的哺乳動物位居世界第三,[8]鳥類居世界第八,[9]爬行類動物和[10]兩棲動物均居世界第七。[11]

而且中國有許多特有的物種,其中就包括了中國最著名的野生動物——大熊貓。據調查顯示,中國大約有六分之一的哺乳動物物種和三分之二的兩棲動物物種都是只有中國才有的特有物種。[8][12]

金絲猴,另一種瀕危的特有物種

然而中國的野生動物們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共享着棲息地,因此它們也承受着來自人類生活產生的巨大壓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至少有840個物種受到威脅,甚至面臨着局部滅絕的危險。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都是是人類活動。

如棲息地的破壞及污染,還有來自人類的扼殺及販賣,一些珍貴動物的皮毛也常常被當作中醫藥材的原料。[13]

為了能夠讓瀕危的野生動物受到法律保護,截至2005年,中國有超過2349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4995萬公頃(578,960平方英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14]

植物群

[編輯]
四川的大熊貓

中國的植物區係由多種多樣的植物物種組成,包括超過39000種維管植物、27000種真菌和3000種苔蘚植物。[15][16][17]世界上的植物,有3萬多種都原產於中國,中國擁有的植物種類佔比世界植物物種總數的近八分之一。其中包括數千種除中國以外的地區沒有的植物物種。

中國的國土面積足足有960萬公里,其擁有植物生長的各種生態系統和氣候。主要氣候有海岸氣候、熱帶氣候和亞熱帶森林氣候、沙漠氣候、高原氣候和山脈氣候。

大陸漂移和「早古生代加里東運動」的事件也在創造這些氣候和地理多樣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高水平的地方性維管植物區系也因此而形成。[18]這些地貌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不同的生態系統和氣候環境,創造了種類繁多的植物群。[19]

氣候

[編輯]
俯瞰青藏高原的西門錯湖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所以其不同地區的緯度、經度和海拔都有着巨大巨大差異,因此造成了中國氣候的多樣性。從南方的熱帶氣候到北方的亞北極氣候,以及像青藏高原這樣海拔較高地區的高山氣候

季風是由大陸和海洋吸熱能力的差異而造成的,是主導氣候的主要因素。在夏季,東亞季風從南方帶來溫暖潮濕的空氣,為中國大部分地區帶來了絕大部分的年降水量。相反,西伯利亞反氣旋主導着冬季,帶來寒冷和相對乾燥的條件。季風的進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全國雨季的時間。

雖然中國大部分地區位於溫帶,但其氣候模式依舊複雜。

比如黑龍江內蒙古的北端屬於亞北極氣候;海南島的大部分地區和雲南最南端的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氣候。中國冬季冬的溫差非常之大,但反觀夏天的溫差就小得多。例如,黑龍江的漠河縣1月份的24小時平均氣溫接近零下30°C,7月份平均氣溫超過能夠18°C。相比之下,海南大部分地區一月份的平均溫度超過17°C,而七月份的平均溫度通常在28°C以上。

降水常集中在相對溫暖的月份,儘管年總降水量在青海的西北部和新疆的吐魯番盆地都不到20毫米,而廣東廣西和海南的年降水總量卻超過2000毫米不等。由此可見中國不同地區的年降水總量也有着較大差異,即便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但也有極個別的地方,例如新疆準噶爾地區,其降水就沒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

上述的這種變化正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再來看看中國的年日照時間。四川重慶部分地區年日照時間不足1100小時,青海西北部的年日照時間卻超過3400小時不等。雖然日照的季節模式因地區而異,但總體來說,中國北部和青藏高原的陽光相比之下比南部的陽光更為充足。

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年降水
河北石家莊附近華北平原部分地區初覆蓋

氣候變化

[編輯]
1901年至2019年間中國的變暖條紋

氣候變化對中國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都有着重大的影響。[20][21]

中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其能源基礎設施主要以煤炭為主。其他行業,如新興的建築業和工業製造業,也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按人均計算,中國的碳排放量卻遠低於美國等國家。[22]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高收入國家將排放密集型產業都外包給中國。[23][24]根據1751-2017年測量的累計二氧化碳排放量來看,中國佔全球累計排放量的13%,約為美國累計排放量的一半。[25][26]

中國正在遭受全球變暖對農業、林業和水資源的破壞,這種負面影響預計還會繼續加重。中國政府正在採取一些措施來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並正在為實現低碳經濟而努力。發誓要通過採取「更積極的政策和措施」,在2030年前達到排放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27]中國的GHG排放量可能在2025年達到峰值,到2030年將回到2022年的水平。然而即便如此,全球氣溫還是有了3度的明顯上升。[28]

中國保護區

[編輯]

這是中國國家指定保護區的列表。中國有很多形式種類的保護區。根據它們的相對重要性,每種類型的保護區可以進一步分為兩到三個級別(國家級、省級和地/縣級)。

然而,"袖珍自然保護區"、"禁獵區"、"禁漁區"、"禁伐區"、"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區"、"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區"或"水源保護區"的最高級別實際上僅限於省級。縣級地方政府主要負責「基本農田保護區」和「基本草原」的劃定和申報。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許多保護區由多個官方指定,這些多重指定保護區的法定邊界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環境問題

[編輯]
中國長江邊的一家工廠

中國的大規模污染仍是當今最令人頭疼的主要問題。[29]截至2013年,北京擁有着眾多的工業設施,煤炭取暖也是冬日保暖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礎上又受到空氣逆溫的影響,從而導致了北京在冬季的污染水平極高。[30]

2013年1月,北京空氣中對健康危害最大的細顆粒物濃度高達每立方米993微克,而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每立方米不超過25微克。世界銀行由此估計,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有16個都位於中國。[31]

現在在長江三角洲城市銷售的機動車中,很大一部分是電動自行車

賈雷德·戴蒙德認為,中國的六大主要環境問題包括:空氣污染、水資源問題、土壤問題、棲息地破壞、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大型工業項目。[31]並聲稱:國以其自然災害的頻率、數量、程度和損害而聞名。[32]

由於空氣環境的不斷惡化,許多中國公民開始懷疑空氣污染是否是肺癌增加的原因。這個問題的討論度開始逐漸上升,因此市民出行常常佩戴口罩,以免吸入污染帶來的有害顆粒。關於「空氣污染是否是肺癌增加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一問題一些專家持同意觀點。但也有很多人說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這條「結論」。

北京市防禦和控制辦公室副主任王寧曾表示,他發現一種叫做腺癌的癌症發病率有所上升,並被認為這是環境污染產生的副作用。中國的肺癌發病率佔全世界肺癌患者的32%。與此同時,隨着肺癌的增加,胃癌、食道癌和宮頸癌在中國都有所下降。[33]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Edward Wong. As Pollution Worsens in China, Solutions Succumb to Infighting.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3-21 [March 2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2). 
  2. ^ Asia - Geologic histor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9-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8) (英語). 
  3. ^ Land and Mineral Resources. www.china.org.cn.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3). 
  4. ^ 韋勒·馬文. 中国地质学概论 (英語). 
  5. ^ 張, 達政; Faul, Carol. 中国地质与地质教育史(至1949年). Earth Sciences History. 1988-01-01, 7 (1). ISSN 0736-623X. doi:10.17704/eshi.7.1.e6337776367421x4. 
  6. ^ 关于委员会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活动的报告. dx.doi.org. 2010-12-31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3). 
  7. ^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 January 2000. 中国:2015年按类型划分的脊椎动物物种-统计数据. Washington, D.C.: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00-01 [2023-12-15]. ISBN 978-1-4519-369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8). 
  8. ^ 8.0 8.1 IUCN倡议——哺乳动物——数据分析——2012年地理模式. dx.doi.org. [2023-10-28]. 
  9. ^ Deolalikar, Vinay. 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 2013 IEE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EEE). 2013-12 [2023-12-15]. doi:10.1109/icdm.2013.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10. ^ 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 Mongabay.com.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6). 
  11. ^ 爬行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 Mongabay.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8). 
  12. ^ IUCN倡议-两栖动物-数据分析-地理模式2012. dx.doi.org.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13.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最濒危物种最多的20个国家. Treehugger.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英語). 
  14. ^ 自然保护区. www.china.org.cn.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15. ^ 吳,張志勇,李鵬輝,洪大宇. [101b:focvp2.0.co;2 中国植物志。第22卷(禾本科)]. 北京科學出版社和聖路易斯密蘇里植物園出版社. 2007-04, 61 (1). ISSN 0013-0001. doi:10.1663/0013-0001(2007)61[101b:focvp]2.0.co;2. 
  16. ^ 世界真菌状况报告. 雜項信息通報(皇家花園,邱園)). 1906, 1906 (2). ISSN 0366-4457. doi:10.2307/4119492. 
  17. ^ Hu, R. 中国苔藓植物的分布. dx.doi.org. 2021-07-10 [2023-10-28]. 
  18. ^ 黃, 繼紅; 馬, 克平; 黃, 建華. Liu, Jian , 編. 基于地理区域的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PLOS ONE. 2017-01-23, 12 (1). ISSN 1932-6203. PMC 5256866可免費查閱. PMID 28114417. doi:10.1371/journal.pone.0170276 (英語). 
  19. ^ 洪, 戴燕. 中国植物:中国植物志指南.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2017-03, 92 (1). ISSN 0033-5770. doi:10.1086/690891. 
  20. ^ 中国国家气候与发展报告. 《中国国家气候与发展报告》. World Bank. 2022-10. 
  21. ^ Theu, Jean; Chavula, Geoffrey; Elias, Christine. 中国国家信息通报3:第三部分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 New York, NY: Springer New York. 1996 [2023-12-15]. ISBN 978-1-4613-84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4). 
  22. ^ 数据库-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公吨). dx.doi.org. 2020-03-09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23. ^ Malik, Arunima; Lan, Jun. 外包在推动全球碳排放中的作用.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16-04-02, 28 (2) [2023-12-15]. ISSN 0953-5314. doi:10.1080/09535314.2016.11724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8) (英語). 
  24. ^ Davis, Melton S. The New Negotiator. Wh你听说过外包工作,但外包污染?这是真实的,很难总结. London: Routledge. 2021-09-24: 289–296 [2023-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5). 
  25. ^ Angulo, Alejandra J.; Vargas, Carlos A. 谁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最大?.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Geophysics, Virtual, 25–28 October 2021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2021-12-24 [2023-12-15]. doi:10.1190/iceg2021-05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5). 
  26. ^ 气候变化的严酷事实——通过数字. www.nature.com. 2019-09-18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6) (英語). 
  27. ^ 气候变化:中国的目标是“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BBC News. 2020-09-22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英國英語). 
  28. ^ Goodman, Joe. 客座博文:为什么中国将大幅超额完成2030年气候目标. Carbon Brief. 2022-05-19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3) (英語). 
  29. ^ Wong, Edward. 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环境损害成本快速增长.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3-29 [2023-10-28].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30) (美國英語). 
  30. ^ Wong, Edward. 北京主要空气污染物增加2.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4-03 [2023-10-28].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4) (美國英語). 
  31. ^ 31.0 31.1 雾霾笼罩城市,北京下令公务车停驶. Bloomberg.com. 2013-01-14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2) (英語). 
  32. ^ 戴蒙德, 賈雷德.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失败或成功. Wikipedia. 2023-10-07 (英語). 
  33. ^ 污染:在中国引发肺癌?. Wall Street Journal. 2014-03-10 [2023-10-28]. ISSN 0099-96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5) (美國英語). 

延伸閱讀

[編輯]
  • Elvin, Mark. 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excerp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Heijdra, Martin. "Texts, Space and Time: New Insights into Chinese Environmental History."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2.4 (1999): 549-565.
  • Maohong, Bao.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China." Environment and History (2004): 475-499.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