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盧馬
伊力·侯麥 | |
---|---|
導演 | |
出生 | Maurice Henri Joseph Schérer或Jean Marie Maurice Schérer 1920年3月21日 |
逝世 | 2010年1月11日 | (89歲)
職業 | 電影導演 |
活躍年代 | 1950年–2010年 |
伊力·侯麥(法語:Éric Rohmer,1920年3月21日—2010年1月11日),本名莫里斯·謝雷(Maurice Schérer),是法國電影導演、影評人、記者、作家、編劇與老師。他是戰後法國新浪潮指標人物,曾是雜誌《電影筆記》的編輯。
侯麥是法國新浪潮導演中最後一個被熟知的。1957年到1963年間擔任《電影筆記》編輯,雜誌的同事包括尚盧·高達、法蘭索瓦·杜魯福,從雜誌編輯開始,他們之後的事業獲得了世界的矚目。哲學家何內·謝黑是他的弟弟,而侯麥的兒子何內·蒙扎特則是一名記者。
1969年侯麥憑藉執導的電影《慕德家一夜》揚名國際並提名了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1] 《克萊爾的膝蓋》於1971年為他獲得聖塞巴斯蒂安國際影展金貝殼獎。2000年,威尼斯影展授予侯麥榮譽金獅獎。
2010年1月11日,侯麥因未知原因在巴黎逝世。《每日電訊報》的訃聞稱他是「法國新浪潮最常青的電影人」,同世代中較持久並在後期「仍為大眾拍攝電影」。[2]
生平
[編輯]早年生活
[編輯]侯麥出生名是Maurice Henri Joseph Schérer(或Jean-Marie Maurice Schérer)[3]法國南部中心的圖爾,雙親是呂西安·謝雷(Lucien Schérer)、瑪蒂爾德·布謝(Mathilde Bucher)。[4] 侯麥曾是羅馬天主教徒。[2][5]其藝名來自兩個著名藝術家——男演員伊力·馮·施特羅海姆和傅滿洲系列小說的作者薩克斯·羅默[6]
職業生涯
[編輯]侯麥最初的工作是老師,[7]同時在一個報紙兼職記者。[6] 1946年他用筆名「吉爾貝·科爾迪埃」發表了小說《伊利沙伯》。[6]
1950年他與高達等人聯合開辦了電影雜誌《電影公報》。1951年侯麥拍攝了短片《夏洛和她的牛排》,年輕的尚盧·高達出演,然而該片直到1961年才拍攝完成。之後很快,侯麥加入了新成立的電影雜誌《電影手冊》,最終成為了編輯。[7][8]
在那兒,侯麥形成了個人與眾不同的評論風格;《電影手冊》成員、法國電影新浪潮電影人之一——呂克·慕萊曾說,不像相較年輕的杜魯福(台譯:杜魯福)和高達(台譯:高達)寫作風格那樣尖銳與私人,侯麥的風格善於辭令與雄辯,廣泛用於提問和第一人稱視角。[9]
侯麥與哥羅迪·查布洛合作了一篇關於亞弗列·希治閣的論文《希治閣》(《Paris: Éditions Universitaires》1957年)。研究聚焦於希治閣的羅馬天主教背景,該作被描述為「二戰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書籍,為被只當做藝人的電影人打下一道新的光芒。」[2]
1957年侯麥與德海斯·巴貝特結婚,生有兩子。[2]
1959年夏布洛爾製作了侯麥的導演處女作《獅子星座》引起了一些注意。1963年巴貝特·斯科羅德成立了電影公司Les Films du Losange製作了侯麥除最後三部影片之外的所有作品(最後三部作品由公司La Compagnie Eric Rohmer製作)。[10] 侯麥的事業以「六個道德故事」一飛沖天。 每部片子都基於同一個故事,靈感來源於默片大師茂瑙的名作《日出》(1927年),一個即將結婚或定下終身的男人,面對另一個女人誘惑的抗拒。第一部《麵包店的女孩》片長23分鐘;第二部《蘇姍娜的故事》是故事長片,55分鐘。系列中的第三部《慕德家一夜》和第五部《克萊爾之膝》令他獲得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其中前者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和最佳外語片兩項提名。[6][7][11] 後者拿到聖塞巴斯蒂國際電影節大獎。[7]
後期事業
[編輯]「六個道德故事」之後,侯麥拍攝了兩部古裝片:根據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短篇小說改編的《侯爵夫人》(1976年)和自十二世紀克里斯蒂安·特洛瓦的手稿改編的《柏士浮》。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侯麥的影片經常從話劇和小說中挖掘點子和主題,比如儒勒·凡爾納(《綠光》)、莎士比亞(《冬天的故事》)和帕斯卡·維格(《慕德家一夜 》)。
在1990年代,侯麥致力於他第二個電影系列「喜劇與諺語」的創作,每部作品都基於一個諺語。之後他有拍攝了第三個電影系列:「四季故事」。其中侯麥以79歲高齡創作的《秋季故事》獲得了評論界極佳的評價。[7]
2000年代初,八十歲的侯麥拍攝了古裝劇情片《貴婦與公爵》和《三重間諜》。其中《貴婦與公爵》由於對法國大革命父母的描寫而在法國國內引發巨大爭議,並導致一些評論給該片貼上了為君主制張目的標籤。而在其他地方,由於影片創新的電影風格和精湛的演員表演獲得了很好的口碑。
2001年,他的職業生涯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終身成就獎的肯定。[12][13]
侯麥的最後一部作品《愛情誓言》2007年在威尼斯影展放映,[12] 同時在電影節宣佈退休。[7][12]
逝世
[編輯]2010年1月11日早晨,侯麥逝世,享年89歲。[7][12][13] 但卻不知是什麼原因導致離世。[12][13] 逝世前曾去醫院就醫。[11]
法國前文化部長傑克·朗稱讚侯麥是「法國電影的大師」。[12] 導演、康城影展藝術總監蒂埃里·弗雷莫則說侯麥的作品是「獨一無二」。[12]
伊力·盧馬的安葬在巴黎蒙帕納斯公墓的第13區。
法國電影資料館在2010年2月8日舉辦了一個特別紀念後面的活動,包括:放映《克萊爾之膝》以及尚盧·高達製作的《侯麥紀念特輯》。[14]
獲獎與提名
[編輯]- 《慕德家一夜》(1969年)
- 第22屆康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16]
- 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提名[1]
- 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 提名
- 《克萊兒的膝蓋》(1970年)
- 第58屆威尼斯影展榮譽金獅獎(2001年)
作品
[編輯]系列電影
[編輯]- 「六個道德故事」系列
- 「喜劇與諺語」系列
- 1981年: 《飛行員之妻》 — 「人不可能什麼都不想。」
- 1982年: 《好姻緣》 —「有誰不嚮往空中樓閣?」
- 1983年: 《沙灘上的寶蓮》 — 「言多必失。」
- 1984年: 《圓月映花都》 — 「有兩個女人的男人失去了靈魂,有兩棟房子的男人失去了心。」
- 1986年:《綠光》 — 「啊,願心心相印的時刻早日到來!」
- 1987年:《我女朋友的男朋友》— 「我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 「四季故事」系列
其他故事長片
[編輯]- 1959年:《獅子星座》
- 1976年:《O侯爵夫人》
- 1978年:《柏士浮》
- 1980年:《洪布隆城的凱瑟琳》
- 1987年
- 1993年:《大樹、市長和文化館》
- 1995年:《人約巴黎》
- 2001年:《貴婦與公爵》
- 2004年:《三重間諜》
- 2007年:《愛情誓言》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第42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与获奖名单. oscars.org. [2012-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6).
- ^ 2.0 2.1 2.2 2.3 埃里克·侯麥. 《每日電訊報》. 2010年1月11日 [2012年5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13日).
- ^ Dave Kehr "Eric Rohmer, a Leading Filmmaker of the French New Wave, Dies at 8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紐約時報》 2010年01月11日
- ^ Eric Rohmer Biography (192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ilm Reference
- ^ The religion of director Eric Rohm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dherents.com
- ^ 6.0 6.1 6.2 6.3 French filmmaker Eric Rohmer dies at 89. CBC新聞. 2010年1月11日 [2012年5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月15日).
- ^ 7.0 7.1 7.2 7.3 7.4 7.5 7.6 Ruadhán Mac Cormaic. Film-maker Rohmer dies in Paris. 《愛爾蘭時報》. 2010年1月11日.
- ^ Neupert, Richard John. 《法国新浪潮发展史》. 威斯康熙大學出版社. 2007年2月19日: 29 [2012年5月24日]. ISBN 978-0-299-21704-4.
Eric Rohmer, who began writing for Cahiers at age thirty-one
- ^ Moullet, Luc. 上帝的面具與角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ubi Notebook
- ^ Agnès Poirier "Eric Rohmer: un homm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Guardian, 12 January 2010
- ^ 11.0 11.1 French film maker Rohmer dies at 89. 《菲律賓每日調查》. 2010年1月12日 [2012年5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月13日).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French film-maker Eric Rohmer dies. BBC. 2010年1月11日 [2012年5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0月8日).
- ^ 13.0 13.1 13.2 法国导演侯麦逝世. 《新西蘭先驅報》. 2010年1月12日 [2010年1月11日]. [失效連結]
- ^ Godard on the Death of Róhm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inemasparagus blog
- ^ Berlinale 1967: Prize Winners. berlinale.de. [2010-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7).
- ^ Festival de Cannes: My Night at Maud's. festival-cannes.com. [2009-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8).
- ^ Berlinale: 1983 Prize Winners. berlinale.de. [2010-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2).
- ^ Berlinale: 1992 Programme. berlinale.de. [201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