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熅
出生生年不詳
唐朝
逝世887年 處決
唐朝長安
職業唐朝宗室、皇帝

李熅(?—887年),唐朝人,宗室,為唐肅宗的玄孫,襄王李僙曾孫,伊吾郡王李宣孫。曾稱帝,但史學界一般不予承認。[1]

簡歷

[編輯]

李熅性謹柔,沒有過人的才能。[1]

885年,當權宦官左右神策十軍使田令孜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由爭執爆發為武裝衝突,田令孜聯合靜難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王重榮聯合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田令孜一方戰敗,挾持唐僖宗興元。朱玫以五千騎追隨,沒有追上。886年正月,因病滯留遵塗驛的李熅被朱玫所得,同歸鳳翔,還抓到一百多台省官員。朱玫屢次請求除去田令孜不果,以為只要僖宗在,就不能除去田令孜,只有另立新君才可以得到天下人支持,於是與唐僖宗、田令孜決裂,四月,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蕭遘率鳳翔百官盟石鼻驛,奉李熅為嗣襄王,權監軍國事,承制封拜指揮,命蕭遘寫冊文,蕭遘以文辭不濟推辭,於是由兵部侍郎戶部鄭昌圖寫了冊文。李熅受冊,朱玫自兼左、右神策十軍使,率百官奉李熅回京。蕭遘因反對此舉,被朱玫罷免,朱玫自為侍中,號令己出。以裴澈門下侍郎,鄭昌圖為中書侍郎,皆加同平章事為宰相。又派柳陟等十餘人分諭天下嗣襄王監國一事,並給這些人都加了官。河中百官崔安潛等人也上箋賀李熅受冊。朱玫對藩鎮大行封拜以拉攏,諸藩鎮以王重榮為首受其冊命者十之六七,[1]淮南節度使高駢被其任為兼中書令,充江、淮鹽鐵、轉運等使、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後,更奉箋勸進。[2]

田令孜因被天下所怨,薦樞密使楊復恭為左神策中尉、觀軍容使,自任西川監軍使,以依靠其兄西川節度使陳敬瑄。楊復恭排斥田令孜之黨。朱玫自任宰相專權後,同謀擁立的李昌符不滿,不受官職,轉而與興元的唐僖宗聯絡。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杜讓能建議以先前王重榮曾與楊復恭養堂弟楊復光共破黃巢之事說服王重榮反正,僖宗派右諫議大夫劉崇望持詔書前往,說服了王重榮。而李克用因被天下人指責為使僖宗出奔的罪人,為了挽回形象,焚燒了李熅的詔書,囚禁了朱玫派去拉攏的使者,明言要討滅朱玫。[2]

短暫的統治

[編輯]

十月,朱玫脅迫長安百官太子太師裴璩等奉箋勸進,李熅辭讓五次,於紫宸殿稱帝,改元建貞(一作永貞),尊僖宗為太上元皇聖帝。[2]歸者十之八九,但自行稱帝的蔡州割據者秦宗權及李克用不在內。[1]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也焚燒了李熅的詔書。[3]此外,庇護田令孜的陳敬瑄當也不在擁護之列。

兩個月後,楊復恭傳檄關中,懸賞殺朱玫者為靜難節度使。朱玫派部將王行瑜攻興元擒拿僖宗,但王行瑜不能成功,屢戰屢敗,怕朱玫怪罪,與下屬謀劃殺朱玫,迎聖駕,當靜難節度使。於是他從鳳州前線擅自引兵返回長安,誅殺朱玫,殺其黨數百人。諸軍大亂,焚掠京城,沒有衣服穿而凍死的士民覆蓋了地面。裴澈、鄭昌圖率百官二百餘人奉李熅奔東渭橋,逃亡河中,王重榮假意奉迎,李熅和官屬告別,哭着說:「朕見了王重榮,當命他備下衣服迎接你們。」王重榮到蒲,即執殺李熅,囚禁裴澈、鄭昌圖,隨行百官半數被殺。王重榮函李熅首級送到行在,百官致賀。太常博士殷盈孫認為死者李熅身為宗室,不宜慶賀;李熅雖然被朱玫所逼,卻不能死節,還是有罪的,既然已經伏誅,應該廢為庶人,除宗籍,就地以庶人禮葬其首級。僖宗從之。[1][2]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175》,出自劉昫舊唐書

參考資料

[編輯]
前任:
唐僖宗
唐朝皇帝(長安地區)
886年-887年
繼任:
唐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