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育·占奧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將軍
巴育·占奧差
ประยุทธ์ จันทร์โอชา
上將 MPCh MWM TChW
 泰國樞密院議員
現任
就任日期
2023年11月29日
君主拉瑪十世
議長素拉育·朱拉暖
 泰國第29任總理
任期
2022年9月30日復職—2023年8月22日
君主拉瑪十世
副總理英語Deputy Minister of Thailand
前任巴威·翁素萬(代理)
繼任賽塔·他威信
任期
2014年5月22日政變—2022年8月24日被停職
代理:2014年5月22日-2014年8月24日
君主拉瑪九世 → 拉瑪十世
攝政炳·廷素拉暖(2016)
副總理英語Deputy Minister of Thailand
前任汶頌派訕(代理)
英祿·西那瓦(正任)
繼任巴威·翁素萬(代理)
 泰國第61任國防部部長英語List of Defence Ministers of Thailand
任期
2019年7月10日—2023年9月1日
總理
列表
  • 巴育·占奧差 → 巴威·翁素萬 → 巴育·占奧差 → 賽塔·塔維辛
前任巴威·翁素萬
繼任蘇丁·格隆桑英語Sutin Klungsang
泰國 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主席
任期
2014年5月22日—2019年7月16日
總理巴育·占奧差
副職巴威·翁素萬
前任首任(職位創設)
繼任末任(職務廢除)
 泰國第37任皇家陸軍總司令英語List of commanders-in-chief of the Royal Thai Army
任期
2010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
總理阿披實·威差奇瓦 → 英祿·西那瓦 → 尼瓦塔隆·汶頌派訕 → 巴育·占奧差
前任阿努蓬·保津達
繼任烏東德·西達布德英語Udomdej Sitabutr
個人資料
出生 (1954-03-21) 1954年3月21日70歲)
 泰國那空叻差是瑪府
政黨無黨籍(-2018年、2022年-2023年、2023年-)
其他政黨 人民國家力量黨(2018年-2022年)
統一泰國建國黨(2023年)
身高1.75米(5英尺9英寸)
配偶娜拉蓬·占奧差英語Naraporn Chan-o-cha[1]
兒女雙胞胎女兒(Thanya 和 Nittha)[2]
母校泰國軍官預備學校
泰國國防學院英語National Defence College of Thailand
朱拉春高皇家軍事學院英語Chulachomklao Royal Military Academy
專業軍人
淨資產20億泰銖 (2019)
宗教信仰上座部佛教
簽名
軍事背景
效忠 泰國
服役 泰國皇家陸軍
服役時間1972年-2014年
軍銜上將
指揮泰國皇家陸軍總司令部
中國大陸巴育·占奧差[3]
巴育·詹歐差[4]

巴育·占奧差(泰語:ประยุทธ์ จันทร์โอชา皇家轉寫Prayut Chan-o-cha發音:[prā.jút tɕān.ʔōː.tɕʰāː] ;1954年3月21日),泰國退伍軍人[5],現任泰國樞密院議員,曾任泰國總理國防部部長英語List of Defence Ministers of Thailand皇家陸軍上將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主席(軍政府)。其為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在位期間最後一任總理,亦是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即位後首任總理。

政治及軍事生涯[編輯]

畢業於朱拉隆功皇家軍事學院英語Chulachomklao Royal Military Academy。在步兵第21團服役。2002年升任步兵第2師副師長,2003年任師長。2005年升任第1軍副軍長,2006年任軍長。2008年-2009年任陸軍總參謀長。

巴育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任泰國皇家陸軍總司令,被看作是政府中強硬的親皇室保守派,是時任首相他信·西那瓦的政敵之一[6],在2009年泰國政治動蕩英語2009 Thai political unrest以及2010年泰國反政府示威中,他最初傾向於武力鎮壓示威者[7][8],但後來他的態度轉變溫和,試圖與示威者的家屬進行談判[9],並嘗試與於2011年7月議會選舉中獲勝的英祿·西那瓦政府合作[10]

2013年泰國爆發政治危機之時,巴育作為軍方代表人物之一,聲稱軍方會保持中立,不會發動政變[11],惟在英祿·西那瓦政府決定提前大選,並在2014年2月在反對派杯葛抵制下繼續舉行大選後,巴育開始轉變態度。

非軍事活動[編輯]

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之後,巴育被任命為國民大會的一員。他加入了其中的環境與自然資源委員會。巴育是不少公司中執行董事會的一員,包括一家國家電力公司,都會電力機關(MEA)英語Metropolitan Electricity Authority。2007至2010年間他是泰國石油有限公司英語Thai Oil Public Co, Ltd的獨立董事。2010年10月7日起他成為泰國軍人銀行的董事[12]陸軍聯足球會主席。2013年5月,巴育以600百萬銖賣出位於曼谷郊區的9個地塊給一家名為69地產的公司。隨後記者便詢問他此事,巴育表示:「那些地從我小時候起便屬於我,屬於我的父親。有什麼問題呢?請停止對我的批評。」[13]

2014年9月4日,在國立反腐委員會上對他的資產進行了披露,他列出了1.286億銖的資產。[14]他的資產包括一輛梅賽德斯平治S600L,一輛BMW740Li sedan,3輛其他的車輛。9隻價值300萬銖的昂貴鐘錶,價值20萬美元的珠寶和數把手槍。他也被報道為向其他家庭成員轉賬4.665億銖。在他陸軍總司令任期結束後,他得到了1.4百萬銖的年薪。自2014年掌權後,巴育開始出現在一個叫「自皇家哲學的穩定發展」的每周節目。[15]

軍事政變與步入政壇[編輯]

時任陸軍總司令巴育(攝於2011年)

2013-2014泰國政治危機時期,巴育試圖將各大黨達成和解。當失敗後,他於2014年5月22日發動了一場推翻英祿•西那瓦的看守政府的軍事政變。英祿自身於先前被法庭解除職務,而尼瓦探隆•汶頌派訕為當時的代首相。在政變後,巴育強行廢除了2007年泰國憲法英語2007 constitution of Thailand,建立並主導了全國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英語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來掌控國家。巴育迅速鎮壓了反對的聲音。他掌控了媒體,建立了互聯網審查制度,頒佈了全國範圍的宵禁政策,禁止5人及以上的集會,並且逮捕了要求言論自由的政治家和反政變活動家們。他們中的一些人被以煽動罪名起訴並被送入軍事法庭審判。 2014年7月22日,巴育頒佈了臨時憲法英語2014 interim constitution of Thailand,這包庇了他發動政變的罪責並授與他完全執政的獨裁權力。2014年7月31日,國民大會按照此憲法開議。然而此國民大會的議員多數為高級軍官,且為巴育親手挑出,議員中還包括了他的弟弟。此由巴育親信組成的國民大會隨後一致通過巴育為新任總理。他於2014年8月24日正式就任為總理。於是,巴育同時身兼三職:陸軍總司令,全國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主席和泰國總理,直至2014年10月結束泰國皇家陸軍總司令任期。

即使巴育宣稱政變是為了反腐敗,然而他的內閣閣員與國民大會中的一些議員(包括他的兄弟Pree Chan-o-cha和總理府大臣M.L. Panadda Diskul)也有各種腐敗醜聞。巴育隨後便禁止了各種對其政府的批判。2015年2月他解釋道:「若國民要參與民意調查,我悉聽尊便。但若調查反對全國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那便是違規的。」作為全國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首領與政府首腦,巴育將軍每月領得12萬5,590銖的薪水。而其他的全國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委員每月薪水為11萬9,920銖,而這些是額外的薪水。

他於2014年10月16日在米蘭召開的第10屆亞歐會議(ASEM)的出席引起了民眾的抗議[16]

總理生涯[編輯]

就任後,巴育開始獨裁統紿打壓異見人士[17],要求學校學生背誦他擬定的「十二條價值觀」[18][19],並禁止公開批評軍政府以及討論民主改革[20]。有別於對上一次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後軍政府只是臨時掌權的暫時性質,巴育有意長期執政,並希望終結長達十年泰國親他信及反他信的政治鬥爭。在2016年,他「要求」民眾給予他多兩年時間執政。同年因泰王去世,巴育亦順理成章繼續主政,並延後至2018年底舉行大選。

2017年10月12日,巴育領導的泰國軍政府宣佈2018年11月舉行大選。之後巴育又表示,大選確實舉行日期將於2018年6月宣佈。軍政府過去曾兩度宣佈選舉時間,但其後又以修改憲法與安全議題等問題為藉口,將選舉時間拖延。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4月簽署新憲法草案,宣佈該國第20部憲法頒佈實施。軍方編撰的新憲法內容引起極大爭議,包括了一個為軍方量身訂制的比例制投票,減少主要政黨的影響力。各派批抨,新憲法有加強軍方在國會地位的作用。[21] 2018年,巴育宣稱因國會議員選舉法的立法進度落後,大選又將延到2019年2月,數度延期的大選日遙遙無期。最終延至3月下旬才肯舉行大選。

「還民幸福」演講[編輯]

2014年5月30日,巴育在國立電視台上首次發表系列性周五晚演說。[22]他的演講佔用了原先普通廣播,包括泰國肥皂劇的時間,[23]巴育有時演講會超過一個小時,他解釋政府的政策,警告媒體停止傳播反對他的觀點,抱怨人民不夠重視他。他曾表示:「有時我覺得我有些被忽略。我不確定你們是否有看或聽取我們發佈的信息。」[24]2015年3月,巴育表明該次的周五晚演說會被縮短至20或30分鐘,並包括他的部屬講話。他說:「我已受夠長時間的演講,所以從今開始,我會減少我每周五的「還民幸福」演講時長,並將讓我的部屬們在節目中對各個議題發表講話。」[25]

44號協議[編輯]

2015年3月31日,巴育宣佈他已在逐步走必要程序來請國王許可撤銷自2014年5月政變後便存在的軍事法律,並以臨時憲法的44號協議以取代之。44號協議授權軍部主席頒佈「任何命令來抑制」任何「暗中破壞公共安全與國家安全秩序、國王、國家經濟、或國家事務管理局,不管是否發生在國內」的活動。《曼谷日報》評論道:「此章節沒有侷促,沒有疏忽,沒有檢查或是平衡,也沒有懲罰。它直率地表明了全國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首領的一切行為都是」合法的、合乎憲法的、決定性的」。[26]「44號協議本質上表明了巴育便是法律…這協議需要被附加軍部首領也能堅持無限地處於絕對權位之上的條款。」[27]巴育向記者聲稱他不會用44號協議去侵犯任何無辜民眾的公民權利。「如果你沒有『行差踏錯』,為何要緊張呢?」據44號協議,首相無需在發表號令前向政府報告,但必須「不拖延地」通知臨時國會。[28]2016年8月,在OAG做出不規則行為之後,44號協議被用於強行撤職曼谷民選市長Sukhambhand Paribatra。[29]

公民自由[編輯]

2015年2月,巴育宣佈他有權強制關閉媒體。[30]同年3月,當被問及政府會如何處理不遵守政府法律的記者的時候,巴育的立場變得更為嚴厲, 「我們可能會處死他們。」巴育不帶一絲微笑地如是說道…「你不必要支持政府,但你應該『報道真相』」一位前陸軍總司令說道,他告訴記者們要以一種促進國內矛盾和解的方式進行報道。」[31]他的這番話語迅速被國際記者聯盟(IFJ)非難。[32]

巴育於2017年WTTC全球峰會

經濟政策[編輯]

巴育表示泰國經濟衰退與他的政府無關,而是與世界經濟狀況有關。他闡述道他通過支援農民和鼓勵泰國行業用低價生產高質量產品的方法來努力實現將泰國發展為大經濟體的目標。在一次泰國工業聯盟前的演講里,巴育表示支援農民、使中國進口更多泰產橡皮、完成碳酸鉀採集計劃來減少化肥使用的途徑能夠來早日實現他的目標。他同時也請製造商們減少在包裝上的花費,尤其是「精美的包裝」。[33]

人口販賣[編輯]

在他於2015年3月27日發表的演講上,他集中強調了泰國漁業與強迫性勞工的關聯。巴育表明他的政府已將對抗人口販賣與抑制毒品提升至了國家事務的最高點,說這兩個問題已長期地污化了國家形象。他責難了惡化的人口販賣現象---尤其是漁業,批評了以前的政府的不作為及忽視。巴育誓言若漁業經營者被發現有違法或虐待工人的行為,將會使他們失業,因為他們的行為會毀壞泰國每年出口值無數泰銖的漁業。泰國正面臨被禁賣漁產品的國際禁令。這些禁令或許會波及到如米飯或橡皮等泰國出口商品。他說:「一定會讓這些行違法之事的人們後悔。他們做這些事情已經很久,很多年了,而過去的政府從未有能力去處理。」[34]

國家影響力之佛教[編輯]

在巴育上任後,泰國佛教明顯被加深了控制力度。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之後,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組成國家重組委員會,這包括了由泰國前參議員Paiboon Nititawan和前僧侶Mano Laohavanich領導的宗教委員會。重組的聲浪由巴育的一名親信---僧侶活動家Phra Buddha Issara主導,[35]他因引導曼谷暴力抗議走向軍事政變而聞名。[36][37][38]

巴育政府加強了國家對泰國宗教的影響力。近期,巴育提出要求寺廟向公眾開放經濟狀況[39]並要求僧侶們持有智能卡來方便確認他們的法律和宗教背景。[40][41]軍部的新憲法也表示泰國政府會直接支持上座部佛教[42][43][44]

在2016年,巴育通過拒絕提名泰國僧王來延期僧伽最高委員會英語Sangha Supreme Council的決定,[45]直到一條規定泰國政府可繞開僧伽最高委員會而直接任命泰國僧王的法律出現。[46][47]

在2017年,巴育通過44號協議用泰國特別調查局(DSI)官員取代了國家佛教機關英語National Office of Buddhism[48]然而,在2017年8月,該官員因被抗議為污損僧侶形象的改革而被巴育調職。Phra Buddha Issara認為軍政府輕易就在壓力面前退縮。[49]

2018年5月,在鎮壓完政變周年日的抗議活動之後,全國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同時在四個寺廟中採用雷達系統以逮捕數名僧侶。[50][51]令官員們感到驚訝的是,被捕的其中一名僧侶就是Phra Buddha Issara。這位右翼立場的僧侶被指控多條罪名,如2014年的所謂搶劫和耽擱官員,但最為嚴重的指控還是2017年的非法使用皇家印章。[52][53]警方並沒有解釋為何因一些早在4年前的指控將他逮捕,一位活動家表示他相信這是來自一位神秘人物的命令。促使全國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加緊對佛教控制的前參議員Paiboon同樣表達了他對此事件的驚訝。[54]所有被捕的僧侶都被立刻解除僧職,且在未被審判的情況下被非法扣留。[55]

二度當選總理[編輯]

2019年的巴育

2018年10月28日,在2017年泰國憲法下,首相是由泰國參議院需由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指名並和泰國眾議院一道選出[56]。 政黨可以提名任何人代表他們黨參選,包括無黨籍人士。許多人認為巴育計劃從親軍部政黨人民國家力量黨的250名參議員與國會議員中得到選票。[57]

2018年11月1日,泰國副總理泰語รายชื่อรองนายกรัฐมนตรีไทยSomkid Jatusripitak英語Somkid Jatusripitak在一場福布斯會議上表示他認為下任首相會和巴育相似[58]

2018年11月28日,巴育表達過他想要在大選後繼續擔任首相職位。由於他並不屬於任何政黨,輿論認為巴育會藉助新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Thailand中做修改的點來讓自己連任[59]

2019年1月下旬,巴育內閣的4位成員辭職投入人民國家力量黨工作。[60] 之後,人民國家力量黨宣佈了該黨的首相提名候選人人中包括巴育。

2019年6月5日,巴育所控制的人民國家力量黨眾議院選舉中獲得115席,成為第二大黨。通過與小黨合作在泰國國會兩院共同舉行的首相指名選舉中獲得500票,被選為泰國總理[61]

被暫停總理職務[編輯]

2022年8月22日,泰國反對派171名議員之前向憲法法院提交聯署釋憲案,要求法院裁定是否終止總理巴育的任期。

根據《泰國憲法英語Constitution of Thailand》,總理的任期前後累計不得超過8年,無論是連續擔任或否[62]。反對派認為,巴育的任期會在2022年8月24日到期,因他是在2014年5月22日發動政變,並在2014年8月24日根據臨時憲法就任總理一職。泰國憲法法院法官若宣佈受理案件,可以暫停巴育的職務。[63][64]

巴育的支持者則宣稱,他是從2017年,即軍方起草的現行憲法實施之日,或者從他2019年贏得選舉開始擔任總理之後才開始計算。[65]

8月24日,泰國憲法法院受理,以5票贊成、4票反對,通過下令暫停巴育的總理職務,直至有關其任期的訴訟有結果為止。[64]期間由副總理巴威·翁素萬代理總理職務,巴育則繼續以國防部長身份在國防部辦公。[66]

9月30日,泰國憲法法院就巴育的總理任期一案作出判決,裁定其任期應從2017年軍方頒佈的憲法正式實行時開始計算,故並未超過總理法定任職8年的最長期限,他將繼續擔任總理。[67][68]

參選2023年大選及退出政壇[編輯]

2023年1月10日,巴育正式加入新成立的統一泰國建國黨[69]他所屬的政黨於2023年泰國眾議院選舉票數遠較前進黨為泰黨少,未能組建聯合政府。[70]

2023年7月11日,巴育宣佈退出政壇及退出其所屬的統一泰國建國黨,並將繼續擔任看守首相,直至新政府成立。[71]

2023年8月22日,泰國國會舉行第三次總理選舉,選舉賽塔·他威信為泰國總理,巴育正式卸任首相。8月24日,賽塔與巴育會面,就國家局勢以及未來施政方針交換意見,是泰國歷來首次新當選的總理和即將卸任總理的會面。[72]

卸任總理後[編輯]

樞密院議員[編輯]

2023年11月29日,泰國國王拉馬十世宣佈任命巴育為泰國樞密院議員,並在同年12月3日生效。[73][74]

外交關係[編輯]

2018年10月24日,馬來西亞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前往曼谷,展開為期2天的訪問,與巴育舉行雙邊會談。雙方領導人在會後舉行聯合記者招待會發表聯合聲明。與此同時,巴育的夫人娜拉蓬在泰國總理官邸接待馬哈迪的妻子茜蒂哈斯瑪。之後,巴育設宴招待首相夫婦,出席者還有泰國內閣成員[75][76]

2019年6月23日,巴育會見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雙方舉行雙邊會談。會上,巴育稱讚馬哈迪是馬來西亞重要政治人物,雙方都很高興兩國能在各方面合作,特別是兩國合作解決泰南邊境問題方面[77]

2019年11月2日,巴育出席第35屆東盟峰會,與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在峰會前的雙邊會談上握手[78]

爭議[編輯]

人權批評[編輯]

巴育被描述為一個偏執狂和變化無常的獨裁者。《衛報》曾指:「他用主導了政治鎮壓、表現不佳的經濟狀況,通過軍事控制主導編成了缺乏民意的憲法,並增加了貧窮的南部的穆斯林群體所受到的暴力。」

2016年11月2日,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把巴育列入「新聞自由掠奪者」名單[79]

2021年1月13日,人權觀察公佈的《2021年世界人權報告》指出,泰國對公民和政治權利(尤其是言論自由)施加了限制。由巴育領導的軍政府在2020年以政治動機為由解散了主要的反對黨,並以Covid-19大流行為理由,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緊急狀態,在2020-2021年泰國示威期間任意逮捕了民主活動家,並濫用Covid-19緊急措施以壓制言論自由和媒體自由,作為其擴大其鎮壓政策的藉口。政府也未能履行確保人權維護者能夠在安全和有利的環境中開展工作的義務[80]

「穿比基尼不安全」論[編輯]

2014年9月17日,在兩名英國觀光客於閣道島被害之後,巴育發表電視講話時稱:「的確是有觀光的安全隱患……觀光客們認為我們的國家美麗而安全,因此就可以為所欲為,她們穿着比基尼到處走……穿着比基尼的她們能安全嗎…除非她們其貌不揚?」該言論引發國際社會的不滿[81]

9月18日,巴育對記者說道:「如果我的言論引來了任何反感,我表示道歉。我只是想警告遊客,我們的傳統不一樣,他們必須保持警覺。」[82]

訪問批評[編輯]

巴育素以隨性回答媒體提問而聞名,但也時常抨擊記者而引發爭議。

2014年11月21日,巴育在一場訪問過程中,被問及他是否害怕反對軍政府的抗議時,一邊摸着一名跪着的記者的頭,之後又一邊用手狂搓記者的耳朵,引起輿論非議。因為在泰國文化中,頭部是一個神聖的空間,被陌生人碰到會被認為是不禮貌。泰國軍政府發言人表示「這很正常」 「這是一種非常友好的姿態,是表達個人情感的一種方式」。該視頻也被放上Facebook和YouTube上,獲得許多網民點擊,並譏諷巴育的動作像對待寵物和批評軍政府稱五月政變是為泰國帶來幸福的觀點[83]。之後12月24日,巴育被要求多次面對照相機感到惱火之後,向攝影師的頭部扔了一根香蕉皮[84]

2018年1月8日,巴育在總理府的一場訪問中,為了迴避媒體的提問,他擺出一個自己的人形立牌,並向記者表示,「如果誰想拍照或詢問關於衝突的政治問題,就問它吧」,以代替自己面對提問的記者,然後直接離開現場返回辦公室,引起觀看視頻的民眾諷刺他的輕佻態度[85]

2021年3月9日,巴育在主持記者會上,被現場媒體追問其3名內閣成員因7年前的抗議活動而被判刑,內閣空缺是否已有潛在人選時,巴育激怒地當場拿起一罐消毒用的酒精噴霧朝坐在第一排的記者狂噴,然後一隻手拿着口罩擋住自己的臉快步離開記者會現場。該舉動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並引發熱議。3天後,巴育為此公開道歉,並說本身不是有意的,平常也經常像這樣與媒體打交道。不過以後他不會再這樣做了,會遵守規則秩序[86][87][88]

呵叻槍擊案現場比心引爭議[編輯]

2020年2月8日,泰國呵叻府發生槍擊案後,巴育親赴現場慰問傷員並鼓勵當地民眾,但巴育在現場比出Miniheart的行為卻讓泰國網友十分不滿並將巴育送上推特熱搜。2月9日,巴育在個人臉書發文,就此事作出解釋。

巴育表示:「我和所有泰國人民一樣,都為此次呵叻槍擊案深表遺憾和痛心,我也希望和所有人民一起向逝者致以最深切的哀悼。我趕到現場是希望能給大家加油打氣,可能我的舉動讓大家產生了誤解和不適,但請大家相信我是真的為此次事件感到遺憾和痛心,也是真心希望能安慰到大家,我也相信泰國人民定能一起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

違反防疫規定[編輯]

2021年4月26日,巴育在首相府主持召開關於採購和分配新冠疫苗的會議期間摘下了口罩,其行為違反了《傳染病法》的相關規定,被罰款6,000泰銖[89][90][91]

個人觀點[編輯]

  • 2014年9月17日,在兩名英國觀光客於閣道島被害之後,巴育表示:「的確是有觀光的安全隱患…觀光客們認為我們的國家美麗而安全,因此就可以為所欲為,她們穿着比基尼到處走…穿着比基尼的她們能安全嗎…除非她們其貌不揚?」[92]他之後在電視演講中表示他的言論的確什麼尖銳但只是想要提醒觀光客注意安全而已,他也表達了對遺族的同情,並道歉[82]
  • 巴育告誡媒體不要在未充分考慮國家出口產物和聲譽的情況之下報道人口販賣之事。「請不要擴散這些新聞,媒體應要考慮這些新聞會給國家帶來多大的影響」,他說,「這會引起許多問題,並影響國家安全…如果這些新聞被擴散,這會引起人口販賣和IUU(非法、不報道、不管制漁業)問題。」[93]
  • 在2015年3月5日的國家媒體日演說上,巴育催促記者「不僅僅報導真相」。「今朝有人跟我講媒體需要保持中立,但我認為這樣不好…首先媒體應該報導事實,其次他們應該支持政府的努力,第三他們應要幫忙減少社會矛盾並讓人們理解政府的政策。如果媒體一直重複說『這個好,那個不好』,我們的國家又怎麼會安定呢?」隨後他祝記者開心並希望他們做「好記者、高質量記者、討人喜歡的記者」。[94]
  • 巴育承諾使用44號協議向國際民航組織(ICAO)提出泰國航運未能達到ICAO的安全標準,他講這歸咎於工作人員的問題,說泰國民航部(DCA)只有13名安全檢測員,[95]而DCA的僱員共有1514名。[96]
  • 2015年6月8日,在曼谷召開的反腐活動上,巴育發誓要消除腐敗並修復遭到污損的國家形象。在回答媒體提問時,他說:「別想愚弄我並裝作知道一切。『因為我們是個民主…』」「你們知道嗎?今日我是規則的制定者。之前的政府不能做到這點。但今日,我制定了規則,你們都必須遵守它。」[97]
  • 在與海外泰裔群體談話時,巴育說:「...很多群體嘗試將我們的君主與其他國家的君主相比。這是無法做到的,因為我們的君主制有着長遠的歷史。我們的君主就像是神靈。我們的君主與其他任何實體無關。他逾越於一切爭議之上。當他被侮辱時,我們需要動用類似於誹謗罪的刑法第112條,因為當我們被侮辱時,我們可以提告,但如果是國王被侮辱,王室無法控告對方。這是因為我們國王與其他任何實體無關,他在憲法之下,在政府為保護他而建的法之下。可人們將這視為人權問題。試問:若有人侮辱你父親,你會退縮嗎?我們不會。但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能夠控告。而國王因與他物無關,他無法控告,誰將維護他?泰國國民要承擔此重任。任何不懂得這道理的人都不是泰國人民。這些人很糟糕。這是敏感話題。我想要讓觀眾來解釋泰國國王與他國君主的不同。」[98]

個人生活[編輯]

巴育的小名是「ㄉㄨ◌̌」(泰語ตู่皇家轉寫Tu[99],在媒體通常稱他「ㄉㄨ◌̌叔叔」(泰語ลุงตู่皇家轉寫Lung Tu),他的反對者通常欺負稱呼「ㄉㄨㄅ◌̌」(泰語ลุงตูบ;字意:小狗)。[100][101]巴育的妻子娜拉蓬·占奧差英語Naraporn Chan-o-cha曾經為朱拉隆功大學語言學院前副教授。[102][103]娜拉蓬在 2010 年被選為陸軍參謀長起。她在媒體採訪承認說要丈夫在媒體要更冷靜一點,此外,她也說要所有丈夫私隱家事如衣服、化妝和剪髮都是她的責任,又說巴育喜歡「英格蘭風格」。[104]他們有雙胞胎女兒。[2]

巴育公開表示他頻繁諮詢算命先生 Warin Buawiratlert,算命家說尋求建議沒有壞處。[105]在他擔任首相初期發燒和疼痛時,他將自己的病痛歸咎於政敵施放的咒語,並用聖水與疾病作鬥爭。[106]曼谷郵報報道,巴育有一套幸運戒指,每一種活動都循環使用,他還要喜歡戴了一個象毛手鐲來避厄運。[107]他鼓勵人家穿皇家正式風格服英語Formal Thai national costume[107]

COVID-19大流行期間,巴育因在2021年4月的COVID-19疫苗接種會議上未戴口罩而被罰款6,000泰銖。[108]作為總理,巴育每月的薪水為 75,900 泰銖,外加每月 50,000 泰銖的職位津貼,他沒有擔任國防部長的薪水。[109]

他的母語是首都泰語,在2019年政治運動,巴育在泰國東北部,不講東北泰語,所有的活動均講自己的方言。[110]

參考文獻[編輯]

  1. ^ Wassana Nanuam. General gets ready to swap into civvies. Bangkok Post. 2014-08-23 [2014-09-04]. 
  2. ^ 2.0 2.1 Haworth, Abigail. Bangkok's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The Guardian. 2015-03-22 [2015-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3. ^ 張威威. 8月14日译名发布:Prayuth Chan-ocha. 參考消息. 2020-08-14 [2020-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6). 
  4. ^ 泰国国家概况.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2-06 [2022-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4). 
  5. ^ Army chief retires after four turbulent years. The Nation. 2014-09-30 [2014-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6. ^ Chico Harlan. Behind Thailand's coup is a fight over the king and his successor. But it's hush-hush.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06-07 [2014-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7. ^ Thai king appoints hardliner as next army chief. The Hindu. 2010-09-02 [201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8. ^ Q+A: Are Thailand's "red shirts" regrouping?. 路透社. 2013-11-19 [201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5月2日). 
  9. ^ Gen Prayut takes command. Bangkok Post. 2010-10-01 [2014-05-02]. 
  10. ^ No coup, Prayut tells Yingluck. Bangkok Post. 2013-05-27. 
  11. ^ Prayut says army neutral. Bangkok Post. 2013-11-30. 
  12. ^ Prayut Chan-O-Cha: Executive Profile & Biography.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14-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9). 
  13. ^ Prayuth Deflects Questions About 600 Million Baht Land Sale. Khaosod English. 2014-11-04 [2014-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4. ^ PM Prayuth ‘can justify personal wealth’. Phuket News (Bangkok Post). 2014-11-01 [2017-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15. ^ Thepgumpanat, Panarat; Tanakasempipat, Patpicha. Three years after coup, junta is deeply embedded in Thai life. Reuters. 2017-05-21 [2017-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On Friday evenings in Thailand, sandwiched between the evening news and a popular soap opera, is a prime-time program that has been running for three years, or ever since the military took power in a May 22, 2014 coup. Call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a Royal Philosophy" it stars junta leader and former army chief Gen. Prayuth Chan-ocha speaking on a range of topics, from the virtues of modesty to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16. ^ migration. Fury as Thailand coup leader Prayuth joins club of world leaders. The Straits Times. 2014-10-16 [202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英語). 
  17. ^ The Thai junta's latest crackdown on dissent is a bogus Facebook login button. Quartz. 2014-06-26 [2014-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18. ^ Loved and Hated, Former Premier of Thailand Is Erased From Textbook. 紐約時報. 2014-09-15 [2014-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9). 
  19. ^ 'ประยุทธ์' เตรียมปรับ 'ค่านิยม 12 ประการ' ให้คล้องจองท่องแทน 'เด็กเอ๋ยเด็กดี' แย้มมีสอบด้วย. Prachatai. 2014-09-15 [2014-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泰語). 
  20. ^ "นายกฯ"ยัน"ห้ามพูดเรื่องปชต.-วิจารณ์รัฐ [PM insists, discussing about democracy or criticizing government is prohibited]. Post Today. 2014-09-19 [2014-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泰語). 
  21. ^ 泰國軍政府宣布2018年11月舉行大選 | 帝皇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2020-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中文(臺灣)). 
  22. ^ National Broadcast by General Prayut Chan-O-Cha, Head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 on 30 May 2014. Royal Thai Government. [2015-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3. ^ Chanwanpen, Kasamakorn. Not every TV viewer is happy with Prayut 'Returning Happiness to the People'. The Nation. 2015-05-31 [201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24. ^ Barbash, Fred. Thailand's leader will write soap operas to 'return happiness' to the people.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09-29 [2015-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1). 
  25. ^ PM to shorten 'Return to happiness' speeches. The Nation. 2015-03-31 [2015-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26. ^ 44 reasons to reconsider. Bangkok Post. 2015-03-30 [2015-04-01]. 
  27. ^ Rojanaphruk, Pravit. Beware of those who see the need for Article 44. Prachatai English. 2015-04-01 [2015-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2). 
  28. ^ Junta Clarifies Scope of Article 44's Sweeping Power. Khaosod English. 2015-03-31 [2015-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29. ^ Prayut defends removal of Bangkok governor. Bangkok Post. 2016-08-26 [2016-08-26]. 
  30. ^ In latest outburst, Thailand's Prayuth reminds reporters of his powers. The Straits Times. 2015-02-19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4). 
  31. ^ Thai PM Prayuth warns media, says has power to execute reporters. Reuters. 2015-03-25 [2015-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32. ^ Thai military leader threatens to execute journalists.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 2015-03-26 [2015-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4). 
  33. ^ Prayut pledges to lead country to high income economy. Thai PBS. 2015-03-23 [2015-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9). 
  34. ^ Prayut gives a stern warning to rich fishing operators. ThaiPBS. 2015-03-28 [2015-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5. ^ Fifield, Anna. Thai Buddhist monk wants to clean up his country's religious institutions. Washington Post. [201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1). 
  36. ^ Dubus, Arnaud. Controverse autour du temple bouddhique Dhammakaya: un bras de fer religieux et politique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Dhammakaya Buddhist temple: A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standoff]. Églises d'Asie (Information Agency for Foreign Missions of Paris). 2016-06-22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3) (法語). 
  37. ^ ธรรมกายแจงปมภัยศาสนา [Dhammakaya responds to issues that threaten [Buddhist] religion]. Thai News Agency. 2016-06-03 [2016-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8) (泰語). 
  38. ^ Tan Hui Yee. Tense times for Thai junta, Buddhist clergy. 海峽時報. 2016-02-25 [2016-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6). 
  39. ^ Thai junta seeks to force temples to open their finances. Reuters. 2017-06-16 [201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1). 
  40. ^ Government plans smart cards for monks. Bangkok Post. 2016-06-06 [2017-09-11]. 
  41. ^ Monk reform no easy task. Bangkok Post. 2016-06-07 [201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6). 
  42. ^ 存档副本.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43. ^ Can Thailand tolerate more than one form of Buddhism?. New Mandala. 2016-12-01 [201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1) (美國英語). 
  44. ^ Chaichalearmmongkol, Nopparat. 5 Things to Know About Thailand's Proposed Constitution. Wall Street Journal. 2016-08-04 [2017-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1) (美國英語). 
  45. ^ Prayut refuses to submit nomination of Somdet Chuang as Supreme Patriarch. The Nation. [2017-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8) (英語). 
  46. ^ NLA passes Sangha Act amendment bill. The Nation. 2016-12-29 [2016-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0). 
  47. ^ Somdet Phra Maha Muniwong new Supreme Patriarch. Bangkok Post. [2017-02-09]. 
  48. ^ Thai junta replaces director of Buddhism department with policeman. Reuters. [2017-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4). 
  49. ^ Tanakasempipat, Patpicha; Niyomyat, Aukkarapon. Thailand's Buddhism chief removed after pressure from religious groups. 路透社. 2017-08-29 [2017-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50. ^ Buddha Issara Followers Fume at Defrocked Monk’s Arrest. Khaosod English. 2018-05-25 [2018-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5) (美國英語). 
  51. ^ Wongcha-um, by Panu. Thailand raids temples, arrest monks in fight to clean up Buddhism.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8-05-25 [2018-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5) (英語). 
  52. ^ Buddha Issara Arrested in Dawn Raid. Khaosod English. 2018-05-24 [2018-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4) (美國英語). 
  53. ^ Thailand arrests senior monks in temple raids to clean up Buddhism. Reuters. 2018-05-24 [2018-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4). 
  54. ^ Buddha Issara Followers Fume at Defrocked Monk's Arrest. Khaosod English. 2018-05-25 [2018-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5) (美國英語). 
  55. ^ Senior monks defrocked after raids. Bangkok Post. [2018-05-26]. 
  56. ^ Jotikasthira, Om; Sabpaitoon, Patpon. Young voters find voice. Bangkok Post. 2018-10-28 [2019-01-10]. 
  57. ^ Sattaburuth, Aekarach; Bangprapa, Mongkok. PM allows ministers to back parties. Bangkok Post. 2018-09-26 [2019-01-10]. 
  58. ^ Arunmas, Phusadee. Face of next PM will 'be similar to Prayut'. Bangkok Post. 2018-11-01 [2019-01-10]. 
  59. ^ Election has already been won, so what now?. The Nation. 2018-11-28 [2019-01-10]. (原始內容 (Opinion)存檔於2019-03-24). 
  60. ^ Limited, Bangkok Post Public Company. Palang Pracharath ministers resign from cabinet. [2019-01-30]. 
  61. ^ タイ、プラユット氏を首相に選出 親軍政の連立政権発足へ. Reuter Japan. Thomson Reuter. 2019-06-06 [2019-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62. ^ 《泰王國憲法》英文譯本 (PDF). [2022-08-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1-28) (英語). 第8章第158條 
  63. ^ 頭條日報. 泰國反對派要求憲法法院定義總理巴育上任日期 判定是否任滿下台.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2022-08-24] (中文(香港)). 
  64. ^ 64.0 64.1 成依華. 泰媒:泰國憲法法院暫停總理巴育職務 直至任期訴訟結果出爐為止. 香港01. 2022-08-24 [2022-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4) (中文(香港)). 
  65. ^ 泰國總理是否任期屆滿下台 憲法法院即將定奪 | 國際 | 中央社 CNA. www.cna.com.tw. [2022-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中文(臺灣)). 
  66. ^ 巴育:繼續以泰國防長身份服務人民. Now 新聞. [2022-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6) (中文(香港)). 
  67. ^ 巴育将继续担任泰国总理. 鳳凰網. 央視新聞. 2022-09-30 [2022-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1). 
  68. ^ 張子清. 泰憲法法院裁定 總理帕拉育任期未逾8年期限. 中央廣播電臺. 2022-09-30 [202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9). 
  69. ^ i-Cable. 泰國總理巴育正式加入新政黨為連任鋪路. 有線寬頻 i-CABLE. 2023-01-10 [2023-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1) (中文(香港)). 
  70. ^ Ratcliffe, Rebecca; correspondent, Rebecca Ratcliffe South-east Asia. Thailand’s opposition parties start alliance talks after voters reject military rule. The Guardian. 2023-05-15 [2023-07-11].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4) (英國英語). 
  71. ^ Limited, Bangkok Post Public Company. Prayut retiring from politics. Bangkok Post. [2023-07-11] (英語). 
  72. ^ 賽塔與巴育新舊兩任總理首會面 談泰國未來施政. 星島日報. 2023-08-25 [2023-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4) (中文(香港)). 
  73. ^ Gen Prayut becomes privy councillor. 曼谷郵報. 2023-11-29 [2023-12-03] (英語). 
  74. ^ Johjit, Krajangwit. Gen Prayut Officially Joins Privy Council. National News Bureau of Thailand. 2023-12-03 [202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3) (英語). 
  75. ^ 漢良. 马哈迪前往泰国展开为期2天访问. 馬來西亞詩華日報新聞網. [2020-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中文(中國大陸)). 
  76. ^ 马哈迪前往泰国展开为期2天访问 国内.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1-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1) (中文(簡體)). 
  77. ^ 13823151761. 巴育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迪·莫哈末. 泰國頭條新聞. 2019-06-24 [2020-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中文(中國大陸)). 
  78. ^ 敦马吁东盟团结 集体对外谈判 国内.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1-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中文(簡體)). 
  79. ^ 綜合報導, 2016年 11月 03日 星期四 04:33 下午 Myt. 新闻自由公敌名单 习近平李显龙上榜. www.cincainews.com.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5) (中文). 
  80. ^ World Report 2021: Rights Trends in Thailand. Human Rights Watch. 2020-12-16 [202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英語). 
  81. ^ Metro, Daniel Binns for. Thailand murders: PM says only ugly girls will be safe in bikinis – Metro.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82. ^ 82.0 82.1 บิ๊กตู่ขอโทษพูดจาแรงกับนักท่องเที่ยว. https://www.posttoday.com. 2014-09-19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1) (英語).  外部連結存在於|work= (幫助)
  83. ^ 存档副本. www.astroawani.com.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0). 
  84. ^ Thai junta leader throws banana peel at cameraman’s head. Prachatai English.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8) (英語). 
  85. ^ 祭出人形立牌应付媒体 泰总理作法惹议. SWI swissinfo.ch.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中文). 
  86. ^ Thaiger, The. PM Prayut Chan-o-cha says "sorry" for spraying reporters with hand sanitiser. The Thaiger. 2021-03-12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英語). 
  87. ^ English, Khaosod. Prayut ‘Sorry’ for Spraying Reporters With Alcohol. Khaosod English. 2021-03-12 [2021-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美國英語). 
  88. ^ 巴育为喷消毒液道歉 · 称和记者开玩笑. www.sinchew.com.my. 2021-03-13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89. ^ 开会摘口罩违规 · 泰首相被罚款776令吉. www.sinchew.com.my. 2021-04-26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90. ^ 【新冠肺炎】不戴口罩违反规定 泰相被罚6,000泰铢 国际.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1-04-27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中文(簡體)). 
  91. ^ 張, David. 不戴口罩违反规定 泰国首相被开罚单. 馬來西亞詩華日報新聞網. 2021-04-26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中文(中國大陸)). 
  92. ^ Payne, Samantha. Thailand Murders: Prime Minister Prayuth Chan-ocha Says 'Only Ugly Girls are Safe in Bikini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4-09-18 [2015-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2). 
  93. ^ Thai Junta Warns Media Against Reporting on Human Trafficking. Khaosod English. 2015-03-25 [2015-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94. ^ Media Must Do More Than Report Facts, Says Prayuth. Khaosod English. 2015-03-05 [2015-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6). 
  95. ^ Chartered flights ban to Japan, South Korea and China worries PM. ThaiPBS. 2015-03-30 [2015-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6). 
  96. ^ DCA's Func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Department of Civil Aviation Thailand. [2015-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1). 
  97. ^ Anti-Junta Protest in Khon Kaen, Despite Prayuth's Warnings. Khaosod English. 2015-06-08 [2015-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98. ^ Junta Chairman Lectures Youth on Thai-style Monarchy & Democracy [Transcript]. Khaosod English. 2015-07-08 [2015-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99. ^ Top Adviser to HM King Showers Praises on Junta. Khaosod English. 2015-08-26 [2015-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00. ^ ปรัชญา นงนุช. ใครเริ่มเรียก 'ลุงตู่' คนแรก ? ดังข้ามปี ชื่อนี้ที่มา ไม่ธรรมดา !!. มติชนสุดสัปดาห์. 2017-12-10 [2019-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 
  101. ^ 打開原因,為何人家需要懂皇家的寶藏:透淺新聞 (เปิดสาเหตุ! ทำไมประชาชน ต้องสนใจกับสมบัติของเจ้า กันหนักหนา: เจาะข่าวตื้น 263); at 19:13.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 –透過YouTube. 
  102. ^ Nanuam, Wassana. General gets ready to swap into civvies. Bangkok Post. 2014-08-23 [2014-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7). 
  103. ^ First family keeps low profile. The Nation. 2014-08-22 [2014-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9). 
  104. ^ Chachavalpongpun, Pavin. Prayuth's Wife Called Thailand's 'Most Able'. Asia Sentinel. 2015-01-05 [2015-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105. ^ Thongnoi, Jitsiree. Prayut, the fortune teller and the ghost of the guru. Bangkok Post. 2015-09-13 [2015-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7). 
  106. ^ Satrusayang, Cod. Addicted to superstition: Thailand's 21st century mystics. Bangkok Post. 2015-01-15 [2015-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7). 
  107. ^ 107.0 107.1 Fernquest, Jon. PM Prayuth's lucky rings. Bangkok Post. 2014-09-18 [2015-03-31]. 
  108. ^ Sivasomboon, Busaba. Thailand's prime minister fined for breaking face mask rule. Associated Press. 2021-04-26 [202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109. ^ Curfew in Greater Bangkok from Monday. Bangkok Post. 2021-07-09 [2021-07-09]. 
  110. ^ '大肚' 撒嬌求孔敬-呵叻公民選舉 有甜蜜說「愛東北泰國,為了自己的東北泰國,願意死掉」('บิ๊กตู่' อ้อนขอคะแนนโคราช-ขอนแก่น หวานใส่ "ฮักหลายเด้อ ยอมตายเพื่ออีสานบ้านฉัน"); at 19:13. [2022-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5) –透過YouTube. 

外部連結[編輯]

官銜
前任:
尼瓦塔隆·汶頌派訕
泰國總理
2014年—2023年
繼任:
賽塔·他威信
官銜
職位創設 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主席
2014年—2019年
職位廢除
軍職
前任者:
阿努蓬·保津達
泰國皇家陸軍司令
2010年—2014年
繼任者:
烏東德·西達布德英語Udomdej Sitabu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