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病毒/Selected article/2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
H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是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發的傳染病,該病已知的首名病人2019年末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其後此病在全球各國大規模爆發並急速擴散,成為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截至2021年1月,全球染病人數已逾1億,超過200萬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國對該病病死率的估計值差異甚大,截止2021年2月8日,多數國家該病的觀測病死率在0.5%-5.0%之間,全球初步修正病死率約為2.9%。

該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熱咳嗽疲勞呼吸急促味嗅覺喪失。雖然大多數人的症狀較輕,但有些人可能因細胞素風暴多重器官衰竭敗血性休克血栓而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從感染到出現症狀的時間通常為5天左右,但可能在2至14天之間。SARS-CoV-2主要通過口鼻分泌物傳播,包括咳嗽、打噴嚏和說話產生的呼吸道飛沫英語Respiratory droplet。但是,站在近處的人可能會因吸入這些飛沫而被感染,人們也可能通過接觸受污染的表面,然後再接觸自己的臉而受到感染。在封閉的空間內,也可能通過能夠在空氣中懸浮較長時間的氣溶膠傳播。在出現症狀後的前三天最具傳染性,但在症狀出現前和無症狀的人身上都有可能傳播,而有研究顯示約40%-45%的患者為無症狀感染者診斷的標準方法是通過鼻咽拭子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來進行診斷。胸部CT成像也有助於診斷基於症狀和風險因素被高度懷疑感染的個人。

預防感染的建議措施包括經常洗手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隔離檢疫、咳嗽時掩住口鼻、避免觸摸眼、鼻、口。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可以非常有效地減少傳播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1月30日宣佈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並於2020年3月11日評估認為2019冠狀病毒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是人類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面臨的最嚴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