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美麗島事件
| ||||||||||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此條目已經由新聞、媒體機構作為內容來源所引用。引用這篇條目的文章是: 於2010年03月29日所發表的《美麗島事件小檔案》,出自亞洲週刊。 請同時到Wikipedia:新聞報導引用維基百科的內容處加入有關資料。(為免自我提及,本模板僅限於放在條目討論頁的頁頂。) |
Untitled
[編輯]這篇文章寫的很差勁,完全沒有任何中立性可言。這不是應該出現在百科全書上的內容。百科全書應該以講述為主,而不應該添加任何主觀政治因素。 Xcxin 04:44 2006年4月14日 (UTC)
中立不是鄉愿,不是說可以替獨裁濫殺的國民黨政府說話;你的理由也可以替納粹辯護。218.166.73.219 2007年8月24日 (五) 07:25 (UTC)匿名者
建議你為了要表明自己的立場中立,最好不要用太多形容詞或情緒用語。當你用== 你的理由也可以替納粹辯護 ==來回應別人的意見時,要不要也順便表達一下對於1937年日軍進出南京的意見,順便說說你贊成用南京大屠殺,還是南京事件一詞。當然,聰明的你一定是說,南京與你無關,是不是?可是納粹與獨裁的國民黨又何關?Dmushk 2008年5月20日 (三) 07:12 (UTC)
本文並未見到所謂的「主觀政治因素」,或許可以請批評者明確指出。—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40.122.80.212(對話|貢獻)於2008年9月30日 (二) 05:58 (UTC)加入。
美麗島事件內容裏 關於蔣經國在警民對執時.要警察(當時重要名言)『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造成警察大量受傷怎沒在文章中提及. 警察有人被打到牙齒全沒了.新聞中蔣經國到醫院探視受傷警察.有些警察氣到都不願意跟他握手. 警察的辛苦.堅忍.應該公平報導出來才對.不要讓大眾以為這事件看起來還是警察打民眾的錯覺. 還有是.遊行當時.新聞片都有看到.遊行者有些人除拿火把外另一手都握着磚頭跟大石頭. 這能看當時3台的記錄片求證.事實都該要完整公平.
謝謝—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20.136.36.199(對話|貢獻)於2014年4月15日 (二) 04:07 (UTC)加入。
這篇文章使用的參考資料都不是當時的真實史料,而都是事件過了好多年以後的報導、論文,所謂「當事人」也只訪問美麗島事件的「受害者們」。就像討論首篇說的,那麼多警察都受傷了,警察也秉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怎麼都沒有寫出來呢?編輯這個百科的人為什麼不找當年的報章雜誌當參考呢?當年的報紙寫的,跟這篇文章(以及國民義務教育歷史課本)可是差很多。這樣還沒有主觀政治因素?—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Jenny520286(對話|貢獻)於2019年5月24日 (五) 18:49 (UTC)加入。
戒嚴的台灣還能辦雜誌?
[編輯]不說了。Genhuan (留言) 2011年3月8日 (二) 03:44 (UTC)
當然能 可多咧—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Verbty2987(對話|貢獻)於2018年11月4日 (日) 13:31 (UTC)加入。
請增加來源
[編輯]本文沒有任何引註,請大家幫忙查證修改。Wind(留言) 2014年4月23日 (三) 14:42 (UTC)
有關"重北輕南"段落的"準確性有爭議" 原因
[編輯]在「重北輕南」有加上了「準確性有爭議」模版。原因有在Talk:重北輕南/存檔1#有關"爭取民主自由"段落的"準確性有爭議" 原因中說明
A條目的爭議模版, 在B條目的討論頁說明, 是有點怪, 不過二段文字內容大致相同, 也是同一維基人加入的, 所以先以此方式處理, 不好意思--Wolfch (留言) 2018年5月10日 (四) 00:07 (UTC)
預計刪除段落
[編輯]“ |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季平表示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受到美麗島事件等挑戰,可能因此造成國民黨在1980年後縮減對南台灣經濟發展的支持[1][2][3][4]。 | ” |
“ | 1986年9月28日,甚至在還未解嚴、還未解除黨禁的情況下,黨外人士就不顧被鎮壓的危險成立了民主進步黨。 | ” |
第一個原因在過度解讀引用來源,第二個原因在於跟主題無關。有意見請發言 --Wttwcl(留言) 2020年1月8日 (三) 03:21 (UTC)
- (-)反對,美麗島事件開啟1980年代的政治社會運動,才促成1986年民進黨的成立,怎麼會沒有關係?--Barter84(留言) 2020年1月8日 (三) 09:12 (UTC)
(:)回應民進黨的前身是黨外,黨外時就已有政黨雛形,跟美麗島事件無關,黨外也不是因為美麗島事件後成立的。 --Wttwcl(留言) 2020年1月8日 (三) 09:43 (UTC)
- @Outlookxp、蟲蟲飛、Tigerzeng:敬告Wttwcl,閣下屢次在各條目一直刪減資訊,尤其是不利國民黨的資訊,敝人會視情況提報破壞。--Barter84(留言) 2020年1月8日 (三) 09:15 (UTC)
(:)回應原來你都特別喜歡加入不利國民黨的資訊,好你承認你編輯泛政治化了吧。還有我再提醒你一下,美麗島事件是歷史事件,請不要把這當競選的政治文宣來寫。 XXD --Wttwcl(留言) 2020年1月8日 (三) 09:43 (UTC)
- 第一點應該沒有過度解讀的問題,因為林季平的那個來源就是這樣說的。--Matt Smith(留言) 2020年1月8日 (三) 10:30 (UTC)
- (:)回應 我沒看到他原始論文有直接這樣講,好吧也許我剛好沒看到,這樣好了你或其他人請明確告知在他論文第幾頁第幾段的敘述明確的支持這裏的論點,你們能找到就保留,找不到就移除,相信這樣很公平。 --Wttwcl(留言) 2020年1月8日 (三) 11:41 (UTC)
“ | 此時南臺灣地區受到石油危機影響,石化及重工業開始沒落;雖然官方沒有親口證實,美麗島事件等政治挑戰,也可能削弱了當時執政黨對南臺灣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度[3]。 | ” |
--Kevin Smith Chen(🍠) 2020年1月8日 (三) 11:48 (UTC)
- (:)回應 你引用的這段話是訪問者的解讀,並不是林季平論文的結論,我覺得還是引用原始論文的原文較適當。 --Wttwcl(留言) 2020年1月8日 (三) 11:53 (UTC)
- (:)回應 我想很多人誤以為這段話是林季平論文的結論,但我看過引用來源,我相信這是訪問者的解讀而且還是疑問語氣,可能原始編輯者斷章取義誤會了。 --Wttwcl(留言) 2020年1月8日 (三) 11:57 (UTC)
參考資料
- ^ Lin, Ji-Ping. Taiwan temporary workers and labor margin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1991-2010. Arbor: Ciencia, pensamiento y cultura. 2016, 192 (777): 364–381 [2018-05-09]. ISSN 0210-1963 (西班牙語).
- ^ Lin, Ji-Ping. Taiwan Temporary Workers and Labor Margin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1991-2010. Arbor (Departmento de Publicaciones del CSIC). 2016-02-28, 192 (777): a291. ISSN 1988-303X. doi:10.3989/arbor.2016.777n1007.
- ^ 3.0 3.1 中央研究院、林季平. 逢年過節,返鄉人潮為何一路向南?. 研之有物│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樑. 2018-03-21 [2018-05-09] (中文).
官方沒有親口證實,美麗島事件等政治挑戰,也可能削弱了當時執政黨對南臺灣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持度。問及會否擔心不同立場的壓力,林季平堅定地回應:「學術研究就是據實以報,真理會越辯越明,只是負面攻擊的話沒意義。」「......獨裁者與煽動者,才是萬惡之源。而借鏡戰爭史,知識份子要勇敢成為阻擋戰爭的防線。」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林季平要以有憑有據的學術研究,涉入勞工之戰,儘管背後會中了許多槍。
- ^ Lin, Ji-Ping. Tradition and Progress: Taiwan's Evolving Migration Reality. migrationpolicy.org. 2012-01-24 [2018-05-09].
同行評審
[編輯]- 評審期:2020年6月1日 (一) 08:16 (UTC) 至 2020年7月1日 (三) 08:16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0年7月8日 (三) 08:17 (UTC)起
此條目記錄的為其中一個重要台灣社會運動,希望能上GA/FA,故請教其是否符合GA/FA?如果不符可怎樣改善?Cmsth11126a02(留言) 2020年6月1日 (一) 08:16 (UTC)
- 標準一精心編寫的:不符規範
- 段落整理混亂,沒有邏輯可言,尤其是事件經過後面全是亂的
- 標準二可供查證且無原創研究的:不符規範
- 無來源段落多
- 部分段落來自於第一手來源
- 標準三:涵蓋面廣的::不合規範
- POV,我就不說多少,討論區裏面就有個錯誤處理典型,「預計刪除段落」的正確處理方法應該是同時展示論點和論點的質疑,而不是現在的處理方法。綠營觀點的說法,很多都是第一手來源,帶有主觀性質,然而這麼一個史實性條目,明明有着美麗島檔案網,卻沒有拿來大量引用,而是憑藉主觀回憶口述的內容。
- 一些句子的準確性問題,例如「1986年9月28日,甚至在還未解嚴、還未解除黨禁的情況下,黨外人士就不顧被鎮壓的危險成立了民主進步黨」,這個影響就太遠了,更多是黨外運動的影響。把事件的直接影響,間接影響和遠期分離,現在後續段落非常龐雜。
- 修改意見:大修。工作量很大。過程段落需要補充更多來源,廣泛引用各家論述,而後續段落則需要重新整理。來源中許多論點可能會相互牴觸,甚至許多人物的說法也會前後不一,需要編者全部釐清說明。準確性問題,來源說什麼不一定是什麼,需要將聽將信,充分理解這些材料編寫者的系統性偏見所在(譬如綠營會黑國民黨,當時史料中國民黨會渲染受害者的暴力),並避免這些系統性偏見的存在,如果不能確定哪家正確,請羅列觀點不用評論。怎麼編寫,後續再說,比較做到前面幾點就需要準備很多東西了。~ƒ(1)^ρ~ 2020年6月1日 (一) 11:44 (UTC)
關於#警總刑求 一段的去留
[編輯]@Matt Smith:不太理解,翻來覆去的回退,幹嘛不來討論頁發起討論。
我先說說我的想法,可能我回退的時候沒說清楚,那段內容是過度細節,所以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條目要求,我的意見是提煉一下用一段內容概括。改成陳述式敘述要比列表式敘述好的多。—以上看似未簽名的留言由Key to Sky(討論|貢獻)於2020年8月27日 (四) 06:10 (UTC)加入。
主要是前面還在正兒八經的敘述後面突然出來一個列表太奇怪了,我沒說清楚,抱歉 —以上看似未簽名的留言由Key to Sky(討論|貢獻)於2020年8月27日 (四) 06:37 (UTC)加入。
- 敝人尚未發現該內容違反方針。閣下說它「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條目要求」,請問是不符合哪一條方針?
- 至於閣下認為突然出來一個列表太奇怪,敝人倒沒有那種感覺,反而覺得有助於讀者了解當事者受到刑訊逼供。--Matt Smith(留言) 2020年8月27日 (四) 07:43 (UTC)
- @Matt Smith:在這一點上我們有較大的分歧。列表式的敘述一直以來不被推崇,因為列表很少能夠提供深度的信息。請參考模板Template:Prose。—以上看似未簽名的留言由Key to Sky(討論|貢獻)於2020年8月30日 (日) 20:28 (UTC)加入。
- 敝人不覺得此處的列表很奇怪。閣下不妨到互助客棧尋求社群的意見。--Matt Smith(留言) 2020年8月31日 (一) 02:5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