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香港境內水貨客問題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3年2月26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3年2月4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水貨的問題各地皆有[編輯]

    請各位放寬眼光,擴充成不是只有香港觀點的條目。-P1ayer留言2013年1月29日 (二) 06:11 (UTC)[回覆]

    那裏呀?歡迎加入。 ——CommInt'l留言2013年1月29日 (二) 11:56 (UTC)[回覆]
    世界各地皆有水貨客,有合法的、有非法的:日本水貨客歐洲水貨客到美國買iphone的水貨客,所以我才指將條目標題修窄為香港境內發生的水貨客問題。Stewart~惡龍 2013年1月30日 (三) 03:47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沒,我只是懷念與黃先生在維基奮鬥的日子而已。--魔法少年愛德華★愛生活圓神蘿莉塔 2013年2月1日 (五) 09:09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香港境內水貨客問題中的5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27日 (四) 20:5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香港境內水貨客問題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3日 (五) 19:28 (UTC)[回覆]

    存檔[編輯]

    後續 2019年1月,民主黨提出以下建議: 取消一簽多行,考慮改為一年八行(商務簽注、跨境學童及其家長除外) 2018年「一簽多行」來港次數,全年共有約150 萬人持一簽多行證件訪港,當中有超過1 萬人為「一年來港100次或以上」。一簽多行持證者訪港頻密度,亦由2017年平均「一簽8.2 行」,增長至2018年「一簽9行」。 限制入境旅客只能一日一行(商務簽注、跨境學童及其家長除外) 開徵陸路旅客入境稅(商務簽注、跨境學童及其家長除外) 凍結自由行城市數目 增設邊境購物城分流旅客 嚴格執行公共交通的行李限制 及 研究增設東鐵過境行李附加費 研究在東鐵重推行李票 及 實行「人貨分流」,攜帶行李箱旅客只能使用指定車卡

    以上內容缺乏來源,而且編寫的位置不當,請解決問題後再補上。 --No1lovesu留言2019年1月29日 (二) 07:34 (UTC)[回覆]

    澳門境內水貨客問題[編輯]

    可作補充[編輯]

    該條目需更新,因為水貨客的核心已從香港轉移到澳門,而澳門境內水貨問題也跟香港境內水貨客問題 有關,歡迎作補充資料和資源。-newstodayhoho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