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沙盒夢想/新聞欄/存檔2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求聞》:維基百科的錢多到能在裏面游泳——但為什麼它還在乞求別人捐款呢?

導讀:5月,英文科技媒體「Daily Dot」發表題為《維基百科的錢多到能在裏面游泳——但為什麼它還在乞求別人捐款呢?》的文章。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錢可能真的多到能在裏面游泳——現在基金會每年能籌集到的金額已經可以達到1億美元。而該文章再度引發外界對維基媒體基金會在募捐方面的質疑和爭論。英國《每日電訊報》、阿根廷《號角報》等媒體也有對這一話題的延伸討論。

《每日電訊報》網站文章以《你以為只有BBC不中立?來看看維基百科吧》為題,主張維基百科存在偏向左派、自由派的不中立問題。《每日電訊報》網站文章和「Daily Dot」網站文章均嚴詞抨擊基金會募捐「吃相」難看,明明錢夠花,從沒有倒閉的風險,卻又用催人淚下的廣告向讀者要更多的錢,怎麼吃都不飽。兩篇文章還質疑基金會新成立的「潮汐基金」,認為基金會把大量結餘款轉到「潮汐基金」,但「潮汐基金」卻是個黑箱無底洞。

「Wired」網站和另一篇來自英文維基《路標》月刊的報道則深入分析了維基媒體基金會旗下新成立的一家商業性、營利性的有限責任公司,跟維基媒體基金會平時的非營利屬性背道而馳。這家公司將為谷歌、亞馬遜等大型互聯網巨頭提供更細化的維基內容服務。基金會從來沒缺過錢,不可能會倒閉,但它有沒有可能會變質呢?

【「Daily Dot」網站5月24日文章】題:維基百科的錢多到能在裏面游泳——但為什麼它還在乞求別人捐款呢? 作者:英文維基百科《路標》月刊前編輯安德烈亞斯·科爾比

從讀者的角度出發,基金會越來越鼓的錢包基本沒有改變維基百科的界面和觀感。假如有人從2007年時光穿越到現在——維基百科在2007年變成全世界前十大的網站——可能根本留意不到維基百科有什麼變化。但是,維基媒體基金會卻已經變得認不出來了。在2007年,基金會只有11名員工,預算只有200萬美元。

去年夏天,在經歷了錢太多的煩惱之後的基金會在印度發起了首次籌款活動,建議讀者每人捐贈150盧比(約2美元或13人民幣)。捐款橫幅上寫着「維基百科真的需要你」「我們需要您的捐款來保護維基百科的獨立性」「幫助我們保持維基百科運轉並不斷發展」,這在印度引起了對維基百科就快倒閉或可能設置付費牆的擔憂。

長久以來,維基人一直對這些籌款橫幅感到失望。維基百科理應是「自由的百科全書」,而不是讓讀者感到愧疚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從未面臨下線、需要廣告或失去獨立性的風險。年復一年地,維基媒體基金會都拿到了比上一年更多的錢,招兵買馬。

【《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27日評論員文章】

從維基百科籌款橫幅的頻率和咄咄逼人的特點來看,你可能以為它是一個資金緊張、除了骨幹之外什麼都沒有的項目,發了瘋地把渾身上下僅剩的最後一枚鋼鏰兒塞進電錶里,來維持項目運轉不被停電。然而實際上,這些募捐請求年復一年地能為維基百科籌集到遠遠超出其運營成本的資金——而這募捐請求似乎成為了該網站的永久功能。據其前產品研發部副部長估計,維基百科的運營成本大概在每年1000萬美元(任何一家成規模的大學都能毫不費力地運營這麼一家網站)。而在本財年才剛過去了9個月,它就募捐到了1.42億美元。

十年前,在曾經把一個判過刑的罪犯給推上首席運營官的位置之後,基金會決定是時候金盆洗手,並將其集資的方式專業化。在這之後,大筆的錢滾滾而來。

(據原文中連結到的「The Register」網站2007年的報道,當時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資金曾一度由一個名叫卡羅琳·博思韋爾·多蘭的人管理。報道指,她在受僱為基金會的首席運營官時,在美國至少三個州有犯罪記錄,涉嫌開空頭支票、扒竊、酒駕、開槍打傷她男友胸部,且她在基金會走馬上任時正在酒駕肇事逃逸後的假釋期間。報道指,卡羅琳·博思韋爾·多蘭在2007年1月上任,7月辭職,期間執掌基金會財務狀況長達半年。基金會對「The Register」網站表示,不知道她有犯罪記錄。更多細節可以參閱英語維基新聞當時的報道——譯者注)

看着眼前的錢,基金會做了每個官僚機構都喜歡做的事:擴張。基金會現在有450名職員和合同工,律師事務所和政治遊說團體也從中受益。除了偶爾能獲得的撥款之外,那些真正創作內容、在黑心煤窯里幹得滿臉煤灰的人拿不到任何工資。如果卡爾·馬克思現在還活着,他或許不會跟恩格斯一起去參觀曼徹斯特的貧民窟,而是詫異地看着維基百科樓上樓下的世界。馬克思就不會去寫《資本論》,而是《維基論》。

維基媒體基金會長期以來跟克林頓家族有着良好的關係,並且這關係愈發緊密。自2016年,它就用了克林頓家族的公關專家克雷格·米納西安。米納西安的公司也成為了從基金會拿錢最多的外包公司,與此同時,米納西安仍然保持着他在克林頓家族那裏的全職工作。而基金會則選擇了把捐贈基金存放在了「潮汐基金會」那裏。這個「潮汐」基金網絡容許匿名的捐贈者來支持偏向左派的事務,一些人稱之為為民主黨利益的「黑金集團」。

【英文維基百科《路標》月刊3月28日報道】小標題:企業版API 記者:Smallbones

諾阿姆·科恩發表在「Wired」網站上發表的題為《維基百科終於開始要求科技巨頭們交錢了》一文是本月最大的一條新聞。文章講述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營利性子公司「維基媒體有限責任公司」以及該公司擬推出的產品「維基媒體企業版」,通稱「企業版API」。目前有關這個話題,已有百餘篇相關新聞,但科恩仍然是幾乎所有記者中唯一一個能直接引用基金會員工原話的人。

在《求聞》網站閱讀剩餘全文 →
其他社群消息:WMC的兩次雙邊活動圓滿結束

2021年8月23日 (一) 21:58 (UTC)

Read-only reminder

A maintenance operation will be performed on Wednesday August 25 06:00 UTC. It should only last for a few minutes.

This will affect your wiki as well as 11 other wikis. During this time, publishing edits will not be possible.

Also during this time, operations on the CentralAuth will not be possible (GlobalRenames, changing/confirming e-mail addresses, logging into new wikis, password changes).

For more details about the operation and on all impacted services, please check on Phabricator.

A banner will be displayed 30 minutes before the operation.

Please help your community to be aware of this maintenance operation. 感謝您!

2021年8月24日 (二) 20:35 (UTC)

2021年8月30日 (一) 16:01 (UTC)

2021年9月6日 (一) 15:20 (UTC)

2021年9月13日 (一) 15:35 (UTC)

維貓報第5期簡報

2021年9月14日 第5

標有 (+) 的新聞可以在此處閱讀全文

重點關注

2021年中維基金會行動
非公開信息保密協議的最新變化
(+) 以上內容請見詳細報道  

社群動態

(+) 多名用戶被控把維基百科當作戰場  
(+) 中維社群被香港自由新聞報道  
延伸確認用戶組已部署
粵港澳大灣區用戶組成立
兩岸四地用語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不可簡稱「中國」

維基教學 簡稱科普

BATTLE維基百科不是戰場,每個用戶都應該以文明冷靜、合作的態度,就事論事、針對事實進行討論。

技術新聞

快速刪除方針修改,解決部分內容模型頁面的刪除問題

站務動態

(+) 多名用戶未通過管理員選舉  

——魔琴 [ 基金會行動 ] 2021年9月15日 (三) 13:36 (UTC)

維 基 百 科 政 策 簡 報
— 每月一期,掌握政策脈動 —

過去一個月(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內,中文維基百科之重要人事及政策變動大致如下,個別項目基本依變動或施行時間先後排序:

人事動態 人事動態

方針與指引重要變動 方針與指引重要變動:重大的方針與指引修訂。過去一個月內,互助客棧方針區共有方針與指引相關新提案25項,另有5項方針與指引相關提案獲得通過:

  1. 保護方針》暨《人事任免投票資格方針》:因應延伸確認用戶設立,引入延伸確認保護,並同時調整人事任免投票資格門檻。討論紀錄
  2. COVID-19條目共識》:調整內文及重定向頁面標題中對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SARS-CoV-2)變種的稱呼。討論紀錄
  3. 快速刪除方針》:修訂〈所有頁面〉一節,新增G17準則,適用位於不恰當命名空間之消歧義頁面討論紀錄,後將位於用戶命名空間且含AFC submission模板的頁面納入O7準則條文中,並將不指向消歧義頁面的消歧義重定向頁面納入R8準則條文中。討論紀錄相關模組一併修訂
  4. 經社群討論,方針與指引中某數字「以上」、「以下」等詞之使用已悉數消除,受影響之頁面及其具體修訂如下:《可靠來源指引(醫學)》、《可靠來源指引》、《命名常規(電子遊戲)》、《命名常規(音樂)》()、《小小作品指引》、《新聞動態指引(重複發生的項目)》、《格式手冊(作品列表)》、《檔案移動員方針》、《權限申請指引》、《消歧義指引》、《管理員的離任方針》、《自傳方針》、《著作權信息方針》、《重定向指引》、《關注度指引(幾何圖形)》、《關注度指引(書籍)》、《關閉存廢討論指引》、《頁面分類指引》、《共識方針》、《格式手冊(列表)》、《機械人方針》、《申請成為管理人員指引》、《關注度指引(運動員)》、《關注度指引(音樂)》、《關注度指引(數字)》、《關注度指引(組織)》、《回退功能方針》、《新頁面巡查方針》、《用戶頁指引》、《非自由版權圖片大小指引》、《關注度指引(地理特徵)》及《格式手冊(旗幟)》。討論紀錄

其他方針與指引雜項修訂 其他方針與指引雜項修訂,包括未於互助客棧方針區討論而進行之小修改、方針與指引之相應修訂或事實性修訂等。請核查此等修訂,若有需要,可提案至互助客棧方針區復議。

其他重要社群動態 其他重要社群動態:此處列出的動態雖不一定與正式方針或指引有關,惟對維基百科之社群或站務運作有一定影響。

  • 維基媒體基金會對《非公開資訊保密協議》進行修訂(差異連結見上),不再開放居住於禁止存取維基媒體計劃司法管轄區者簽署協議,並撤銷前已簽署協議、符合此限制者之相關權限。已知中文維基百科有數位監督員與志工回覆團隊成員受影響。
  • 過去一個月內,共有1名維基人獲提名維基獎勵並通過:MCC214獲授維基站務專家。

2021年9月20日 (一) 18:32 (UTC)

2021年9月27日 (一) 22:22 (UTC)

2021年10月4日 (一) 16:31 (UTC)

維 基 百 科 政 策 簡 報
— 每月一期,掌握政策脈動 —

過去一個月(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內,中文維基百科之重要人事及政策變動大致如下,個別項目基本依變動或施行時間先後排序:

人事動態 人事動態

方針與指引重要變動 方針與指引重要變動:重大的方針與指引修訂。過去一個月內,互助客棧方針區共有方針與指引相關新提案30項,另有3項方針與指引相關提案獲得通過:

  1. 快速刪除方針》:增訂部分不適用R3準則之繁簡混用與拼寫錯誤例外討論紀錄,後廢除R2準則條文中禁止建立跨計劃與維基專題命名空間捷徑重定向頁面之規定討論紀錄相關模組一併修訂
  2. 編輯禁制方針》:將編輯禁制紀錄頁面部分功能由封鎖日誌取代:若編輯禁制可完全以封鎖日誌自動紀錄,則管理員不再需要另行更新編輯禁制紀錄頁面。討論紀錄

其他方針與指引雜項修訂 其他方針與指引雜項修訂,包括未於互助客棧方針區討論而進行之小修改、方針與指引之相應修訂或事實性修訂等。請核查此等修訂,若有需要,可提案至互助客棧方針區復議。

其他重要社群動態 其他重要社群動態:此處列出的動態雖不一定與正式方針或指引有關,惟對維基百科之社群或站務運作有一定影響。

2021年10月11日 (一) 15:30 (UTC)

2021年10月18日 (一) 20:53 (UTC)

2021年10月25日 (一) 20:08 (UTC)

2021年11月1日 (一) 20:28 (UTC)

2021年11月8日 (一) 20:36 (UTC)

2021年11月15日 (一) 22:06 (UTC)

2021年11月22日 (一) 20:0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