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Kclama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Kclama!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Icemanpro 03:59 2005年3月24日 (UTC)

很高興在這裏遇見鳥友[編輯]

您是香港人麼?還是台灣的朋友?很高興在這裏遇見觀鳥的朋友。您提到的關於鄭作新分類系統的問題,現在中文維基主要的條目是按照鄭系統編寫的,這主要是DNA系統的相關條目還沒有寫,我想其實應該是寫出來的~,現在維基上有一個關於DNA分類系統的條目,可以從鳥這個條目中連結過去,另外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項目辦的網站上有一個物種搜尋引擎,其中鳥類部分是用的DNA系統,關於鄭作新系統是目前中國大陸的鳥類學界的主流分類系統,一些專著比如《中國動物志》、《鳥類志》、鄭作新先生編寫的《中國鳥類種和亞種分類名錄大全》還有《中國鳥類系統檢索表》都是使用鄭作新系統的,但是我知道的網上關於鄭系統的資源不是很多,維基上也還沒有一個關於鄭作新系統的條目。總的來說,目前中國大陸業餘觀鳥的圈子中DNA系統比較流行,熟悉鄭系統的人大多是老鳥,而在學術圈子中,鄭作新系統是主流,似乎專家們對於新的分類不太買帳,大致的情況就是這樣了。

對了,您的片子是用什麼設備拍的?我對拍鳥片也挺有興趣,希望能夠交流啊~呵呵~--雪鴞◎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鴞 10:53 2005年3月26日 (UTC)

如果需要書號我可以幫你查一下[編輯]

有的書我家裏有~,我現在用Nikon4500接Leica APO 77,用一個定做的轉接環把相機接到單筒望遠鏡的目鏡上拍,這樣能夠當一個大炮用,不過都是借鳥友的啦~我自己比較窮的說,這個系統比較便宜,也能拍出質量很高的片子,對焦啊什麼的比較麻煩,需要長事件的人機磨合,我現在玩的不好啊~--雪鴞◎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鴞 15:30 2005年3月27日 (UTC)

看到你補充的鴞形目的眼睛:)[編輯]

很不錯:)來源的網頁也很好,建議你可以寫些鳥類學基礎知識的內容。見你用繁體,不知你來自港、澳、台?能在這裏碰到鳥又很高興--Smartneddy (Talk)塔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05:17 2005年3月29日 (UTC)

真是羨慕你,有這麼可愛的一個鄰居:)我在北京,雖然從01年起參加,但是長進得很慢:P不過還是興趣不減,以後咱們可以在wiki上分享觀鳥的快樂了。--Smartneddy (Talk)塔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09:28 2005年3月29日 (UTC).

你常用哪個分類系統?[編輯]

你好,請問你常用哪個鳥類分類系統,是形態學舊的那個?還是dna新的那個?香港那邊的朋友用哪個的多呢?--Smartneddy (Talk)塔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06:33 2005年4月5日 (UTC)

呵呵,你家花園裏的那隻領角鴞怎麼樣了?我前幾天去頤和園,看到許多鴨子都來了,還看到風頭pt求偶,少兒不宜啊:D分類的問題你可以注意一下,看看你身邊的觀鳥的人習慣用什麼。最近發現wiki上的鳥類分類還是亂,有的新舊系統摻在一起了,其實舊系統按形態學分類在野外用着方便,大陸這邊的觀鳥人幾乎都用馬敬能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那書是新系統,所以估計有人在編條目的時候就混了。以後慢慢整理吧。--Smartneddy (Talk)塔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07:45 2005年4月5日 (UTC)
看到那張照片了,真不可思議它找了那麼一個地方。鴞形目的鳥很認巢的,過去看過一個片子說倉鴞一代一代的在法國一個城堡里的煙囪里住了三百多年。在北京城市中隨處可見的鳥有麻雀、喜鵲、灰喜鵲、小嘴烏鴉等,雖然都不是很漂亮也沒有什麼好嗓子,但是能在鋼筋水泥中秋的一片空間也值得欽佩了。北京公園很多,公園裏種類就豐富多了,一些鴝、鶲、鵐等也可以見到,尤其是遷徙的季節,種類一下就豐富了:)由於北京地方劃得很大,近郊遠郊的一些山區濕地也是我們常去觀鳥的地方。你可以從[www.guanniao.com]和[1]看到一些大陸這邊觀鳥的活動:)--Smartneddy (Talk)塔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09:02 2005年4月6日 (UTC)
今天剛看到,好大的一群!真是壯觀,可能數量要近十萬了。看到後幾張照片才認出是加拿大雁:P估計裏面也混着不少別的東西。我最喜歡有月牙的那張,好像月亮也會笑了:)--Smartneddy (Talk)塔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08:21 2005年4月18日 (UTC)
剛給你發了一個郵件,是關於大群鸕鷀群飛行為的,查收啊:)--Smartneddy (Talk)塔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11:35 2005年4月18日 (UTC)

北戴河觀鳥賽[編輯]

5·1-5·15北戴河有一個觀鳥賽,不知有興趣否?--雪鴞◎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鴞 12:18 2005年4月19日 (UTC)

幫個忙把[編輯]

要選我當管理員了,我現在精力不夠啊,當了管理員什麼都不干多不好,可是要干好的話我就更沒工夫去看鳥了,所以現在真的當不了,你去幫我投張反對票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吧,謝謝了!--雪鴞◎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鴞 00:39 2005年4月23日 (UTC)

說是比賽其實還是娛樂[編輯]

不過背景倒是很複雜得咧~

先說規則

按隊伍參曬,每隊最少倆人,多不限,比賽地點不限,最北邊到老陵南邊到快樂島,如果自己發現了好地方還可以往地圖上填,開車一天都走不過來,比賽時間是24小時,一個人可以重複參加不限次數,只要是5.1-5.15之間,就可以。

設了好多獎項,除了傳統得最多目擊鳥種得獎項,還有好眼力獎比看到得珍稀鳥種,還有飛毛腿獎,比泡得地點多,還有創意獎,比路線奇特,還有什麼來者我都不急得了總之很多。

背景複雜在這裏

北戴河對候鳥得重要性不用根您說了,可是當地政府不這麼覺得,他們千方百計想把那個地方開發了,東海灘,是一塊珩鷸類比較集中的地方,我們前年秋天在那裏還見到了板臉海藩鴨,今年夏天要搞瀕海嘉年華;快樂島,我沒有去過,不過據說那地方很棒,還有個小樹林被鬼子們叫做魔法樹林,因為片林子總能給人帶來精細的發現,他們在島上挖了條溝,把海水引進來修了個人工海峽,要跑遊船,把島全毀了;新開河,那裏我去過,生態特別豐富,林鳥水鳥都能看,有個搞觀光農業的企業要開發這裏,馬上就要開工,還專門把在北戴河做觀鳥導遊的一個丹麥人找去了,請那鬼子吃飯根人家說,那個河我們看了,沒鳥!氣的那鬼子根他們大吵一頓拂袖而去,總之吧盯着北戴河的人特別多,當地政府還特沒出息。

後來北京鳥會就說在北戴河搞這個大賽,還要搞國際性的,儘可能擴大影響,然後接着機會想法把北戴河推成國家級的保護區,許能對當地政府有個震懾作用,大致就是這樣一個北京--雪鴞◎海德薇 (talk) 看看雪鴞 11:43 2005年4月24日 (UTC)

寫了個條目[編輯]

觀鳥比賽,不知道你隊米埔觀鳥賽是否熟悉,如果有相關資料可以添加啊:)外國的我還沒找到什麼,一起來寫吧。

snowyowls說得一點兒都不過分,那個觀光園裏是林場,可是裏面釣魚的人到處亂扔煙頭,把哪些觀鳥的外國人氣夠嗆。不過北戴河是好地方,有固定節目,還有加演曲目,到處都是驚喜:)--Smartneddy (Talk)塔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05:51 2005年5月8日 (UTC)

生物學首頁籌備中,希望您能夠參與--Super1o^-^o留言 07:45 2005年7月19日 (UTC)

中文維基年會地點選擇通知[編輯]

您好,中文維基正在籌辦首屆年會,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參與年會的籌備工作。

目前已投票決定年會日期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舉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開始進行年會地點的選擇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點的選擇規則(採用vipuser案):

  1. 先進行為期2星期的第一輪投票,所有在投票前註冊的維基人都可以參與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討論,選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討論並確定各個城市的舉辦條件,並進行SWOT分析(優點、弱點、機會、威脅),討論並進行審核確定符合條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個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條件,進行為期一星期的維基見習編輯參與的第二輪投票(建議結合,個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愛索 03:35 2006年2月25日 (UTC)

香港維基人復活假期聚會[編輯]

香港維基人準備在復活節假期攪一次聚會,現在正進行投票選擇日子,請多多支持。

另外,將於八月在香港舉行的中文維基年會的籌備工作已經開展,現在香港工作小組很需要您的加入,我們十分期待您的參與!小組在4月12日(星期三)有會議,詳情請見這裏。 --Lorenzarius 15:39 2006年4月9日 (UTC)

成立香港維基社團[編輯]

encyclopedist (對話頁) 08:29 2006年5月6日 (UTC)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European Magpie.jpg由於缺乏來源信息、被懷疑侵犯著作權或其他原因,已列入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中。請盡快補充該內容,否則文件會被刪除。維基百科十分注重著作權,請參考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資訊#圖像指導。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15 2006年5月15日 (UTC)

首次巡迴定期聚會將在元朗[編輯]

香港維基人第一次巡迴定期聚會[編輯]

恭請閣下參與2008春聚討論[編輯]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 ※D· E· P· G· ※   JéRRy  ※ ~ ※  雨雨   ※Laudamus quae laudentur!! ※  2008年2月28日 (四) 15:38 (UTC)[回覆]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LokiTalk 2008年3月13日 (四) 06:13 (UTC)[回覆]

邀請參與2008年香港春聚[編輯]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正接受會員申請[編輯]


逕啟者:

很高興通知大家,香港維基媒體協會現正接受會員申請。為方便各位進行申請,協會相關人員和義工將會通過巡迴服務,定點收集申請表格。


請各位在此查閱適合閣下的時間及地點,親身遞交表格。同時請依照該頁面上的指引,預備相關文件,以便當日程序可以順利進行。


若閣下未能通過巡迴服務遞交申請,或有任何查詢,請通過協會公共電郵地址聯絡協會秘書,以便我們作進一步的安排。

  此致
各位香港維基人

2008年4月9日 (三) 12:03 (UTC)


WMHK一週年活動邀請[編輯]


為慶祝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成立一周年,協會將舉辦研討會,找出在教育界推廣維基媒體等各種web 2.0計劃的更好方法,以進一步在港宣揚自由文化。研討會詳情如下:

  • 日期: 2008年7月12日 (六)
  • 時間: 下午一時至三時
  • 地點: 香港灣仔軒尼斯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201室


有關細節,請參閱相關頁面。如閣下卻報名參或有任何查詢,請透過協會公共電郵地址聯絡協會秘書,以便我們作進一步的安排。


  此致
各位香港維基人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 謹啟
2008年7月6日



Wikipedia talk:聚會/2008年香港夏聚/邀請討論[編輯]

邀請您的維基人是:

Mahoumatic (留言) 2008年7月19日 (六) 19:00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08年香港夏聚[編輯]


2008香港秋聚前聚會討論[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Ws227 (留言) 2008年7月30日 (三) 15:24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08香港第一次秋聚[編輯]

邀請出席2008年香港第二次秋聚[編輯]


香港維基媒體協會成立兩週年慶祝活動[編輯]

2009香港夏聚[編輯]

2010香港夏聚前聚會討論[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Tango Chan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09:17 (UTC)[回覆]


邀請討論2011年香港春聚[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拉叔(留言~) 2011年4月15日 (五) 05:32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11年香港春聚[編輯]

拉叔(留言~) 2011年4月22日 (五) 10:37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Kclama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WalterBot留言2015年7月1日 (三) 15:43 (UTC)[回覆]

維基百科獎勵紙本授獎機制調查[編輯]

維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實踐策略調查[編輯]

您好。身為一個較新使用者具備更多經驗的的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您可能已經了解到中文維基百科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參與貢獻的狀況,而為尋找優化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與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利用調查取得的結果作為研究及策略規劃參考之用。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現在就參與調查!-]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執行)[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