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條目質量提升計劃/票選主題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怎麼沒人理啦?大家認為有需要提升條目質量,就在這裏提出來呀。不要停呀。這個頁面在任何時間都持續有效。--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03:55 2004年6月22日 (UTC)

量的假增加[編輯]

最近量的增加有一部分是簡體轉繁體版本的假性增加。

根據個人的觀察,未來中文維基似乎不再區分簡體與繁體版本,簡體字與繁體字僅是使用者個人編寫閱讀時所顯示的差異。照這樣來看,管理者似乎有必要在首頁中說明目前的暫行政策,「允許同一條目內簡繁字體並存,無須另行創建另一字體的版本」。目前簡體使用人口較多,因此條目暫時以簡體版本為擴充前提,僅有涉及港、臺等地繁體用戶的區域條目時,才以繁體版為優先。不然就像Shizhao所說,同一條目二個版本的數量越多,越是增加未來整合的工作量。試吃那人 04:33 2004年6月22日 (UTC)

下一次的主題[編輯]

可否在進行當前條目質量提升時,同時給出下一次準備提升質量的條目?這樣可能會更加有充分的時間來進行編輯和準備,相當於變成了4個星期的時間來準備下一個條目的編寫?大家認為如何?如果可以,在下一次提升質量的時候,就可以實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09:13 2004年10月15日 (UTC)

認同,現在的葉面有些長了點--邊緣o^-^o留言 04:36 2005年10月12日 (UTC)

資料收集[編輯]

首先要收集比較全面的資料,看到的好東西個人未必能寫出來。
連結放在這裏好呢,還是放到別的地方?好像有個BBS之類就好了--冷玉 10:16 2004年10月22日 (UTC)

結題[編輯]

個人認為,為保證條目質量,如果有人在結束的時候從事階段性結題工作會好一些。主要是通順文字,把篇章結構有機的關聯一下。--冷玉 10:16 2004年10月22日 (UTC)

清除舊選題[編輯]

建議將三個月以上仍未入選的選題清除。新選題最好標明初始投票時間。請大家發表看法--冷玉 16:40 2004年11月26日 (UTC)

提供的主題並不是很多,現在如果清除,恐怕題目會無以為繼--百無一用是書生 () 18:55 2004年11月29日 (UTC)
贊同修改「在此之前新的提議和以前未入選的提議以及投票都一直有效」規定,或者提議人規定一個時間。不然一些主題當選時,當初投票人已經離來了,沒有時間了,不熱衷了。--用心閣 06:13 2005年2月21日 (UTC)
或許我們應該修改一下規則,類似每周翻譯項目,可以提出反對票,有效得票數應該是支持票與反對票之差。而且如果反對票比支持票多的時間連續超過2個星期,則應該刪除該主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19 2005年2月21日 (UTC)

條目太大[編輯]

目前大家提出的條目幾乎都是有一定涵蓋面的,優點是許多人都可以寫一些內容,但是很容易大而不精。建議大家多提一些涵蓋面小的題目,涉及的內容少,容易提高質量。--百無一用是書生 () 18:52 2004年11月29日 (UTC)

是只有管理員才能提出提升質量的條目嗎?[編輯]

我想建議把中華民族的五十六個民族加入質量提升,56各民族還有東西,應該豐富一下,許多民族的風俗都快消失了,如果寫好可能成為中文維基的一個特色。具體的方式希望大家多給些意見。--smartneddy 10:23 2005年1月11日 (UTC)

沒有這個限制。--用心閣 02:03 2005年3月11日 (UTC)

關於提名和投票的資格限制[編輯]

我們是否需要對提名和投票的維基人進行資格限制?聽起來好像不符合平等的規則,但是由於質量提升計劃通常都是由提名人和投票人主要參與的,投票的同時意味着願意付出努力提升。和請求頁面的提名還不太一樣。

鑑於最近質量提升計劃參與人數和編輯次數的不足,建議對提名和投票資格予以限定,比如新增條目3條以上,編輯次數達100次以上。這樣票選主題的總數可能會少一些,參與的人員也會有限制,但是對於提升計劃的執行還是有好處的。--用心閣 02:03 2005年3月11日 (UTC)

或者使用見習編輯以上的榮譽才可以投票比較好--用心閣(對話頁) 12:27 2005年3月21日 (UTC)
我覺得提名可以有限制,投票就不必了吧,只要是註冊用戶就可以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50 2005年3月21日 (UTC)
關鍵問題是投票者應不應當是參與者,如果是的話,維基人的參與歷史應該很重要--用心閣(對話頁) 06:58 2005年3月23日 (UTC)

關於中國的內容太多[編輯]

現在的票選主題幾乎都是中國歷史文化地理的內容,大家多提些有國際視野或者專業背景的題目吧。--Alexcn 17:26 2005年7月22日 (UTC)

畢竟這是中文維基,關於中國方面的條目不論是大家的興趣、知識或需求也比較大。國際方面的條目也是重要的,歡迎大家提供,但過份專業的題目於專題﹑興趣小組或工作小組中發展會比較好,在條目題升中較難得到大部份人的參與和關注,相對效果也不理想。--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5:46 2006年2月26日 (UTC)

== 質量提升條目是否需要規範? == 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

百科首頁的質量提升條目一直有個問題:一個是參與提升的人數多數情況下十分有限,另一個是提名條目有些未必適合做為首頁提升條目的對象。關於前者,找到更多參與者是種方法,但規範出適當的提升條目反而有助於適當的候選條目出現。由於中文維基百科目前已有足夠的主題頁和專題、興趣小組,甚至部份維基人社群有自己的提升計劃。我想過去把所有提升條目的工作都丟到維基提升條目的方式應該要修正了:我們應該把首頁提升條目的定位放在選拔百科中較少受地域、知識領域等條件限制的條目,使首頁的提升條目能成功吸引多數人參與,並成功達到條目水準提增的效果。

基於這個觀點,我覺得可能需要一套對首頁質量提升條目的規範,其方向是避免出現過於偏向特定區域、特定領域的候選條目,使維基百科有更多較具廣泛意義的提升條目主題。

以下是我個人暫時擬出的部分規範,希望大家也能提出其他板本和更多意見:

  1. 應避免過於繁複的學科式子條目成為提升對象。
  2. 應避免個別國家的內部政策、法律條目成為提升對象。
  3. 應避免知名度與影響力僅限於單一地區、或特定族群的人物成為提升對象。
  4. 應避免容易引發政治思維、價值觀衝突的條目成為提升對象。
  5. 應避免僅流通於特定區域,或內容限於特定領域的著作成為提升對象。
  6. 應避免僅有少數知識學科使用,外行人不知悉的術語成為提升對象。
  7. 應避免個別地區獨有的地理現象成為提升對象。

阿儒 | 這裏泡茶 13:39 2006年3月19日 (UTC)

  • 所以說就是越大眾的越值得優先提升?--超限術士 19:17 2006年3月19日 (UTC)
  • 第4點有點異議,我認為不能排除這類條目能在質量提升中反而得到更多正面的關注而包含更闊的正反兩面意見。--Stewart~惡龍 (講講講!) 20:27 2006年3月19日 (UTC)
    • 雖然我懷疑這樣會造成更嚴重的論戰,不過先試試第一次也好。--超限術士 03:57 2006年3月20日 (UTC)
      • 即使沒有指引也有不少爭議如中國、中華民族等條目,所以先作出指引是反而減少了不必要的問題,當然我可以幾乎肯定將來一定還有人提供富爭議的條目。另外,用「指引」代替規範會不會好一點?!--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8:13 2006年3月20日 (UTC)
這裏似乎變成了中國文化條目提升計劃了,幾乎清一色都是與中國文化有關的內容,希望不要這樣啦--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34 2006年4月20日 (UTC)
  • 不過以在這裏編寫和使用的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中國文化也是影響最深的部分,涵蓋的層面也最廣泛,即使不高興(不是指上述的說法),也得要承認啊。所以只要取捨得宜,在某一段時間裏面條目剛好偏重在這方面也無可厚非吧。cobrachen 14:30 2006年4月20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