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票选主题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怎么没人理啦?大家认为有需要提升条目质量,就在这里提出来呀。不要停呀。这个页面在任何时间都持续有效。--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3:55 2004年6月22日 (UTC)

量的假增加[编辑]

最近量的增加有一部分是简体转繁体版本的假性增加。

根据个人的观察,未来中文维基似乎不再区分简体与繁体版本,简体字与繁体字仅是使用者个人编写阅读时所显示的差异。照这样来看,管理者似乎有必要在首页中说明目前的暂行政策,“允许同一条目内简繁字体并存,无须另行创建另一字体的版本”。目前简体使用人口较多,因此条目暂时以简体版本为扩充前提,仅有涉及港、台等地繁体用户的区域条目时,才以繁体版为优先。不然就像Shizhao所说,同一条目二个版本的数量越多,越是增加未来整合的工作量。试吃那人 04:33 2004年6月22日 (UTC)

下一次的主题[编辑]

可否在进行当前条目质量提升时,同时给出下一次准备提升质量的条目?这样可能会更加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编辑和准备,相当于变成了4个星期的时间来准备下一个条目的编写?大家认为如何?如果可以,在下一次提升质量的时候,就可以实行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9:13 2004年10月15日 (UTC)

认同,现在的叶面有些长了点--边缘o^-^o留言 04:36 2005年10月12日 (UTC)

资料收集[编辑]

首先要收集比较全面的资料,看到的好东西个人未必能写出来。
链接放在这里好呢,还是放到别的地方?好像有个BBS之类就好了--冷玉 10:16 2004年10月22日 (UTC)

结题[编辑]

个人认为,为保证条目质量,如果有人在结束的时候从事阶段性结题工作会好一些。主要是通顺文字,把篇章结构有机的关联一下。--冷玉 10:16 2004年10月22日 (UTC)

清除旧选题[编辑]

建议将三个月以上仍未入选的选题清除。新选题最好标明初始投票时间。请大家发表看法--冷玉 16:40 2004年11月26日 (UTC)

提供的主题并不是很多,现在如果清除,恐怕题目会无以为继--百无一用是书生 () 18:55 2004年11月29日 (UTC)
赞同修改“在此之前新的提议和以前未入选的提议以及投票都一直有效”规定,或者提议人规定一个时间。不然一些主题当选时,当初投票人已经离来了,没有时间了,不热衷了。--用心阁 06:13 2005年2月21日 (UTC)
或许我们应该修改一下规则,类似每周翻译项目,可以提出反对票,有效得票数应该是支持票与反对票之差。而且如果反对票比支持票多的时间连续超过2个星期,则应该删除该主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19 2005年2月21日 (UTC)

条目太大[编辑]

目前大家提出的条目几乎都是有一定涵盖面的,优点是许多人都可以写一些内容,但是很容易大而不精。建议大家多提一些涵盖面小的题目,涉及的内容少,容易提高质量。--百无一用是书生 () 18:52 2004年11月29日 (UTC)

是只有管理员才能提出提升质量的条目吗?[编辑]

我想建议把中华民族的五十六个民族加入质量提升,56各民族还有东西,应该丰富一下,许多民族的风俗都快消失了,如果写好可能成为中文维基的一个特色。具体的方式希望大家多给些意见。--smartneddy 10:23 2005年1月11日 (UTC)

没有这个限制。--用心阁 02:03 2005年3月11日 (UTC)

关于提名和投票的资格限制[编辑]

我们是否需要对提名和投票的维基人进行资格限制?听起来好像不符合平等的规则,但是由于质量提升计划通常都是由提名人和投票人主要参与的,投票的同时意味着愿意付出努力提升。和请求页面的提名还不太一样。

鉴于最近质量提升计划参与人数和编辑次数的不足,建议对提名和投票资格予以限定,比如新增条目3条以上,编辑次数达100次以上。这样票选主题的总数可能会少一些,参与的人员也会有限制,但是对于提升计划的执行还是有好处的。--用心阁 02:03 2005年3月11日 (UTC)

或者使用见习编辑以上的荣誉才可以投票比较好--用心阁(对话页) 12:27 2005年3月21日 (UTC)
我觉得提名可以有限制,投票就不必了吧,只要是注册用户就可以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50 2005年3月21日 (UTC)
关键问题是投票者应不应当是参与者,如果是的话,维基人的参与历史应该很重要--用心阁(对话页) 06:58 2005年3月23日 (UTC)

关于中国的内容太多[编辑]

现在的票选主题几乎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内容,大家多提些有国际视野或者专业背景的题目吧。--Alexcn 17:26 2005年7月22日 (UTC)

毕竟这是中文维基,关于中国方面的条目不论是大家的兴趣、知识或需求也比较大。国际方面的条目也是重要的,欢迎大家提供,但过分专业的题目于专题﹑兴趣小组或工作小组中发展会比较好,在条目题升中较难得到大部分人的参与和关注,相对效果也不理想。--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5:46 2006年2月26日 (UTC)

== 质量提升条目是否需要规范? ==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百科首页的质量提升条目一直有个问题:一个是参与提升的人数多数情况下十分有限,另一个是提名条目有些未必适合做为首页提升条目的对象。关于前者,找到更多参与者是种方法,但规范出适当的提升条目反而有助于适当的候选条目出现。由于中文维基百科目前已有足够的主题页和专题、兴趣小组,甚至部分维基人社群有自己的提升计划。我想过去把所有提升条目的工作都丢到维基提升条目的方式应该要修正了:我们应该把首页提升条目的定位放在选拔百科中较少受地域、知识领域等条件限制的条目,使首页的提升条目能成功吸引多数人参与,并成功达到条目水准提增的效果。

基于这个观点,我觉得可能需要一套对首页质量提升条目的规范,其方向是避免出现过于偏向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的候选条目,使维基百科有更多较具广泛意义的提升条目主题。

以下是我个人暂时拟出的部分规范,希望大家也能提出其他板本和更多意见:

  1. 应避免过于繁复的学科式子条目成为提升对象。
  2. 应避免个别国家的内部政策、法律条目成为提升对象。
  3. 应避免知名度与影响力仅限于单一地区、或特定族群的人物成为提升对象。
  4. 应避免容易引发政治思维、价值观冲突的条目成为提升对象。
  5. 应避免仅流通于特定区域,或内容限于特定领域的著作成为提升对象。
  6. 应避免仅有少数知识学科使用,外行人不知悉的术语成为提升对象。
  7. 应避免个别地区独有的地理现象成为提升对象。

阿儒 | 这里泡茶 13:39 2006年3月19日 (UTC)

  • 所以说就是越大众的越值得优先提升?--超限术士 19:17 2006年3月19日 (UTC)
  • 第4点有点异议,我认为不能排除这类条目能在质量提升中反而得到更多正面的关注而包含更阔的正反两面意见。--Stewart~恶龙 (讲讲讲!) 20:27 2006年3月19日 (UTC)
    • 虽然我怀疑这样会造成更严重的论战,不过先试试第一次也好。--超限术士 03:57 2006年3月20日 (UTC)
      • 即使没有指引也有不少争议如中国、中华民族等条目,所以先作出指引是反而减少了不必要的问题,当然我可以几乎肯定将来一定还有人提供富争议的条目。另外,用“指引”代替规范会不会好一点?!--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8:13 2006年3月20日 (UTC)
这里似乎变成了中国文化条目提升计划了,几乎清一色都是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希望不要这样啦--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34 2006年4月20日 (UTC)
  • 不过以在这里编写和使用的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中国文化也是影响最深的部分,涵盖的层面也最广泛,即使不高兴(不是指上述的说法),也得要承认啊。所以只要取舍得宜,在某一段时间里面条目刚好偏重在这方面也无可厚非吧。cobrachen 14:30 2006年4月20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