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安那州行政區劃
路易斯安那州堂區列表 | |
---|---|
分類 | 行政區劃 |
位置 | 路易斯安那州 |
數量 | 64 |
人口 | 最多:448,467(東巴吞魯日堂區) 最少:3,764(滕薩斯堂區) 平均:71,465 |
面積 | 最大:2,429平方英里(6,290平方公里)(普拉克明茲堂區) 最小:203平方英里(530平方公里)(西巴吞魯日堂區) 平均:781平方英里(2,020平方公里) |
本級政府 | 堂區政府 |
下級 | 市 · 鎮 · 普查規定居民點 · 非建制地區 |
路易斯安那州共有64個堂區,堂區與美國其他州的縣屬同級別行政單位,另外阿拉斯加州既沒有縣也沒有堂區,而是劃分成自治市和統計區[1]。所以路易斯安那也是全美唯一一個以堂區來劃分行政區劃的州。
州內有41個堂區是由名為「Police Jury」的議會管理,另外23個堂區有多種不同形式的政府,包括主席─議會制、堂區委員會或市/堂區合一[2]。
路易斯安那原本是法國和西班牙的殖民地,都屬正式的天主教會。地方政府基於當地教會所劃分的堂區(英語:parishes,法語:paroisse,西班牙語parroquia)建立,1803年路易斯安那購地後,領地議會將奧爾良領地(路易斯安那州的前身)劃分為12個縣。各縣的邊界沒有嚴格劃分,但大致與之前的殖民地堂區相符,因此也繼承了原有的名稱[3]。
1807年3月31日,領地議會將全州分為19個堂區,但沒有廢除原有的縣,這些縣一直存在到1845年[4]。
1811年,路易斯安那召開了一次制憲會議準備加入聯邦[5]。將全州組織成七個司法管轄區,每一個包含一定數量的堂區。1816年,首張正式的州地圖使用了堂區這一名稱,1845年的憲法也是如此。從此以後,路易斯安那的初級政府分支就稱之為「堂區」[6]。
以下表格會在每一個堂區的名稱後面列出其聯邦資料處理標準代碼(簡稱FIPS代碼),該代碼是聯邦政府用來區分各州和各縣(堂區)的唯一識別碼[7]。路易斯安那州的代碼是22,結合任何一個堂區的代碼則為「22XXX」,所有的FIPS代碼將連結至該堂區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數據[8]。
列表
[編輯]堂區 |
FIPS代碼 [8] |
堂區政府 [1] |
成立 [1] |
來源 |
辭源 [9] |
人口 [1] |
面積 [1] |
地圖 |
---|---|---|---|---|---|---|---|---|
阿卡迪亞堂區 | 001 | 克羅利 | 1886 | 聖蘭德里堂區的一部分 | 定居此地的阿卡迪亞人 | 61,773 | 1704平方公里 | |
艾倫堂區 | 003 | 奧伯林 | 1912 | 卡爾克蘇堂區的一部分 | 忠於聯盟的路易斯安那州長亨利·沃金斯·艾倫(Henry Watkins Allen) | 25,764 | 1984平方公里 | |
阿森松堂區 | 005 | 唐納森維爾 | 1807 | 最初19個堂區之一 | 以唐納森維爾的一家天主教堂命名 | 107,215 | 785平方公里 | |
阿桑普申堂區 | 007 | 拿破崙維爾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以同名天主教堂命名 | 23,421 | 943平方公里 | |
阿沃耶爾堂區 | 009 | 馬克斯維爾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美洲原住民部落名 | 42,073 | 2243平方公里 | |
波爾格堂區 | 011 | 德里德 | 1912 | 卡爾克蘇堂區的一部分 | 美國內戰南軍將軍P·G·T·博雷加德 | 35,654 | 3020平方公里 | |
邊維爾堂區 | 013 | 阿卡迪亞 | 1848 | 克萊本堂區的一部分 | 以紐奧良市的創立者,法屬印第安那殖民地總督命名 | 14,353 | 2129平方公里 | |
博西爾堂區 | 015 | 本頓 | 1843 | 克萊本堂區的一部分. | 路易斯安那州聯邦眾議員皮埃爾·博西爾 | 116,979 | 2246平方公里 | |
卡多堂區 | 017 | 什里夫波特 | 1838 | 納基托什堂區的一部分. | 同名美洲原住民部落 | 254,969 | 2427平方公里 | |
卡爾克蘇堂區 | 019 | 萊克查爾斯 | 1840 | 聖蘭德里堂區的一部分 | 美洲原住民部落同名酋長,意為「哭泣的雄鷹」 | 192,768 | 2833平方公里 | |
考德威爾堂區 | 021 | 哥倫比亞 | 1838 | 卡塔胡拉堂區和沃希托堂區的一部分 | 考德威爾家族曾擁有大片種植園,並活躍在州內政界 | 10,132 | 1401平方公里 | |
卡梅倫堂區 | 023 | 卡梅倫 | 1870 | 卡爾克蘇堂區和弗米利恩堂區的一部分 | 美國戰爭部長塞門·卡梅倫(Simon Cameron) | 6,839 | 5004平方公里 | |
卡塔胡拉堂區 | 025 | 哈里森 | 1808 | 沃希托堂區和拉皮德堂區的一部分 | 同名湖泊,原是美洲原住民語,意為「大的,透明的湖」 | 10,407 | 1914平方公里 | |
克萊本堂區 | 027 | 荷馬 | 1828 | 納基托什堂區的一部分. | 路易斯安那州長威廉·C·C·克萊本 | 17,195 | 1989平方公里 | |
康科迪亞堂區 | 029 | 維達利亞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不確定,可能因為這一片區域原叫「新康科迪亞」,或是由原西班牙總督居住的名叫「康科德」的豪宅 | 20,822 | 1940平方公里 | |
德索托堂區 | 031 | 曼斯菲爾德 | 1843 | 卡多堂區和納基托什堂區的一部分 | 西班牙探險家埃爾南多·德·索托 | 26,656 | 2318平方公里 | |
東巴吞魯日堂區 | 033 | 巴吞魯日 | 1810 | 西佛羅里達領地的一部分 | 同音法語,意為「紅色木棍」,當地美洲原住民用來標誌部落間的領地界限 | 440,171 | 1220平方公里 | |
東卡洛爾堂區 | 035 | 萊克普洛維登斯 | 1877 | 原卡洛爾縣分成東西兩部分 | 查爾斯·卡羅爾,最後一位去世的《美國獨立宣言》簽署人 | 7,759 | 1145平方公里 | |
東費利西亞納堂區 | 037 | 克林頓 | 1824 | 原費利西亞納堂區分成東西兩部分 | 費利西亞·德嘉維茲,路易斯安那領地西班牙總督夫人的名字 | 20,267 | 1181平方公里 | |
伊文格琳堂區 | 039 | 威樂普拉特 | 1910 | 聖蘭德里堂區的一部分 | 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同名史詩,講述一位阿卡迪亞人同名女英雄的故事 | 33,984 | 1761平方公里 | |
富蘭克林堂區 | 041 | 溫斯伯勒 | 1843 | 卡洛爾堂區、麥迪遜堂區、沃希托堂區和卡塔胡拉堂區的一部分 | 美國國父本傑明·富蘭克林 | 20,767 | 1647平方公里 | |
格蘭特堂區 | 043 | 科爾 | 1869 | 拉皮德堂區和溫堂區的一部分 | 美國總統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 22,309 | 1720平方公里 | |
伊比利亞堂區 | 045 | 新伊比利亞 | 1868 | 聖馬丁堂區和聖瑪麗堂區的一部分 | 西班牙定居者以伊比利亞半島命名 | 73,240 | 2670平方公里 | |
伊貝維爾堂區 | 047 | 普拉奎邁恩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西班牙探險家皮埃爾·萊·莫耶·伊貝維爾(Pierre Le Moyne d'Iberville) | 33,387 | 1691平方公里 | |
積遜堂區 | 049 | 瓊斯伯勒 | 1845 | 克萊本堂區、沃希托堂區和尤寧堂區的一部分 | 美國總統安德魯·積遜 | 16,274 | 1502平方公里 | |
傑佛遜堂區 | 051 | 格雷特納 | 1825 | 紐奧良的一部分 | 美國國父托馬斯·傑佛遜 | 432,552 | 1663平方公里 | |
傑佛遜·戴維斯堂區 | 053 | 詹寧斯 | 1912 | 卡爾克蘇堂區的一部分 | 美利堅聯盟國總統傑佛遜·戴維斯 | 31,594 | 1707平方公里 | |
拉法葉堂區 | 055 | 拉法葉 | 1823 | 聖馬丁堂區的一部分 | 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拉法耶特侯爵 | 221,578 | 699平方公里 | |
拉福什堂區 | 057 | 蒂博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曾兩次更名 | 法語「la fourche」或英語「the fork」,密西西比河的一條分岔 | 96,318 | 3812平方公里 | |
拉薩爾堂區 | 059 | 耶拿 | 1908 | 卡塔胡拉堂區的一部分 | 法國探險家雷內-羅伯特·卡維里爾,拉薩爾先生 | 14,890 | 1717平方公里 | |
林肯堂區 | 061 | 拉斯頓 | 1873 | 邊維爾堂區、克萊本堂區、積遜堂區和尤因堂區的一部分 | 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 | 46,735 | 1222平方公里 | |
利文斯頓堂區 | 063 | 利文斯頓 | 1832 | 聖海倫娜堂區的一部分 | 美國國務卿愛德華·利文斯頓 | 128,026 | 1821平方公里 | |
麥迪遜堂區 | 065 | 塔盧拉 | 1838 | 康科迪亞堂區的一部分 | 美國憲法之父詹姆斯·麥迪遜 | 12,093 | 1686平方公里 | |
莫豪斯堂區 | 067 | 巴斯特羅普 | 1844 | 卡洛爾堂區和沃希托堂區的一部分 | 帶領首批定居者進入該地區的亞伯拉罕·莫豪斯 | 27,979 | 2085平方公里 | |
納基托什堂區 | 069 | 納基托什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同名美洲原住民部落 | 39,566 | 3364平方公里 | |
紐奧良 | 071 | 紐奧良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法國留守奧爾良公爵 | 343,829 | 2349平方公里 | |
沃希托堂區 | 073 | 門羅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同名美洲原住民部落 | 153,720 | 906平方公里 | |
普拉克明堂區 | 075 | 波因塔哈拉什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美洲原住民語「柿子」 | 23,042 | 6291平方公里 | |
潘特康勃堂區 | 077 | 新路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法語「la pointe coupée」或英語「the cut-off point」,指密西西比河的一個彎曲 | 22,802 | 1531平方公里 | |
拉皮德堂區 | 079 | 亞歷山德里亞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以當地河水湍急得名(法語:rapides) | 131,613 | 3528平方公里 | |
紅河堂區 | 081 | 考沙塔 | 1871 | 邊維爾堂區、博西爾堂區、卡多堂區和納基托什堂區的一部分 | 以密西西比河的一部分,紅河命名 | 9,091 | 1041平方公里 | |
里奇蘭堂區 | 083 | 雷維爾 | 1868 | 卡洛爾堂區、富蘭克林堂區、莫豪斯堂區和沃希托堂區的一部分 | 英文原名有「富庶之地」的意思 | 20,725 | 1461平方公里 | |
沙賓堂區 | 085 | 梅尼 | 1843 | 卡多堂區和納基托什堂區的一部分 | 同名河流 | 24,233 | 2621平方公里 | |
聖貝爾納堂區 | 087 | 查爾梅特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以聖伯爾納鐸命名 | 35,897 | 4646平方公里 | |
聖查爾斯堂區 | 089 | 哈恩維爾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以聖查爾斯命名 | 52,780 | 1062平方公里 | |
聖海倫娜堂區 | 091 | 格林 | 1810 | 西佛羅里達領地 | 以聖海倫娜命名 | 11,203 | 1059平方公里 | |
聖詹姆斯堂區 | 093 | 康文特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聖詹姆斯 | 22,102 | 668平方公里 | |
施洗者聖約翰堂區 | 095 | 艾德加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以聖若翰洗者命名 | 45,924 | 901平方公里 | |
聖蘭德里堂區 | 097 | 奧珀盧薩斯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以天主教巴黎總教區聖人主教聖蘭德命名 | 83,384 | 2432平方公里 | |
聖馬丁堂區 | 099 | 聖馬丁維爾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以聖馬丁命名 | 52,160 | 2116平方公里 | |
聖瑪麗堂區 | 101 | 富蘭克林 | 1811 | 聖馬丁堂區的一部分 | 以聖瑪麗命名 | 54,650 | 1585平方公里 | |
聖坦曼尼堂區 | 103 | 卡溫頓 | 1810 | 西佛羅里達領地 | 美洲原住民酋長坦曼尼 | 233,740 | 2911平方公里 | |
坦吉帕霍阿堂區 | 105 | 阿米特城 | 1868 | 聖坦曼尼堂區、利文斯頓堂區、聖海倫娜堂區和華盛頓堂區的一部分 | 美洲原住民語,意為「玉米穗」或「收玉米的人」 | 121,097 | 2132平方公里 | |
滕薩斯堂區 | 107 | 聖若瑟 | 1843 | 康科迪亞堂區的一部分 | 同名美洲原住民部落 | 5,066 | 1660平方公里 | |
泰勒博恩堂區 | 109 | 霍瑪 | 1822 | 拉福什堂區的一部分 | 法語「terre bonne」,意為「好土地」 | 111,860 | 5387平方公里 | |
聯合堂區 | 111 | 法默維爾 | 1839 | 沃希托堂區的一部分 | 英文原名指各州以同盟形式建國 | 22,721 | 2344平方公里 | |
弗米利恩堂區 | 113 | 阿布維爾 | 1844 | 拉法葉堂區的一部分 | 同名河流和同名海灣 | 57,999 | 3983平方公里 | |
弗農堂區 | 115 | 利斯維爾 | 1871 | 納基托什堂區、拉皮德堂區和沙賓堂區的一部分 | 維農山莊,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的老家 | 52,334 | 3473平方公里 | |
華盛頓堂區 | 117 | 富蘭克林頓 | 1819 | 聖坦曼尼堂區的一部分 | 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 | 47,168 | 1751平方公里 | |
韋珀斯特堂區 | 119 | 明登 | 1871 | 邊維爾堂區、博西爾堂區和克萊本堂區的一部分 | 聯邦眾議員、美國國務卿丹尼爾·韋珀斯特 | 41,207 | 1593平方公里 | |
西巴吞魯日堂區 | 121 | 艾倫港 | 1807 | 最初的19個堂區之一 | 同音法語,意為「紅色木棍」,當地美洲原住民用來標誌部落間的領地界限 | 23,788 | 526平方公里 | |
西卡洛爾堂區 | 123 | 橡樹林 | 1877 | 原卡洛爾堂區分為東西兩部分 | 查爾斯·卡羅爾,最後一位去世的《美國獨立宣言》簽署人 | 11,604 | 932平方公里 | |
西費利西亞納堂區 | 125 | 聖弗瑞安斯維爾 | 1824 | 原費利西亞納堂區分為東西兩部分 | 費利西亞·德嘉維茲,路易斯安那領地西班牙總督夫人的名字 | 15,625 | 2722平方公里 | |
溫堂區 | 127 | 溫菲爾德 | 1852 | 卡塔胡拉堂區、納基托什堂區和拉皮德堂區的一部分 | 路易斯安那州議員沃爾特·溫(Walter Winn) | 15,313 | 2479平方公里 |
曾有過的堂區
[編輯]- 阿塔卡帕斯堂區(Attakapas Parish)
- 比洛西堂區,成立於1811年,原是西佛羅里達領地。1812年部分原西佛羅里達地區移交密西西比領地時撤消[3];
- 卡洛爾堂區,1838年成立,原是沃希托堂區的一部分。1877年分裂為東卡洛爾堂區和西卡洛爾堂區[3];
- 費利西亞納堂區,1810年成立,原是西佛羅里達領地,1824年分裂為東費利西亞納堂區和西費利西亞納堂區[3];
- 帕斯卡戈拉堂區,1811年成立,原是西佛羅里達領地,1812年部分原西佛羅里達地區移交密西西比領地時撤消[3];
- 華倫堂區,1811年成立,原是康科迪亞堂區的一部分,1814年併入康科迪亞堂區和沃希托堂區[3]。
1803年劃分的12個堂區(縣)
[編輯]1803年路易斯安那購地後,領地立法議會將奧爾良領地(路易斯安那州的前身)劃分為12個縣。各縣的邊界沒有嚴格劃分,但大致與之前的殖民地堂區相符,因此也繼承了原有的名稱,分別是:
- 阿卡迪亞堂區
- 阿塔卡帕斯堂區
- 康科迪亞堂區
- 日耳曼海岸堂區
- 伊貝維爾堂區
- 拉福什堂區
- 納基托什堂區
- 奧珀盧薩斯堂區
- 奧爾良堂區
- 沃希托堂區
- 潘特康勃堂區
- 拉皮德堂區
此外,費利西亞納堂區於1810年成立,其領土原屬西佛羅里達領地[3]。
參考文獻
[編輯]- 特定
- ^ 1.0 1.1 1.2 1.3 1.4 Find A County.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unties. [201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0).
- ^ Police Jury Association of LA.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0).
- ^ 3.0 3.1 3.2 3.3 3.4 3.5 3.6 Tabor, B. Bryansite - Louisiana parishes.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6).
- ^ Louisiana Timeline - 1807. [2010-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7).
- ^ The Admission of Louisiana into the Union. [2013-06-29].
- ^ Constitution of Louisiana. Louisiana State Senate.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8).
- ^ FIPS Publish 6-4.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13-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9).
- ^ 8.0 8.1 EPA County FIPS Code Listing. EPA.gov.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8).
- ^ Louisiana Dept. of Public Health Parish Profiles. [2005-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17).
- 全局
- Find a County.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unties. [2007-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08). - Counties, parish seats, areas, names and date of formation of current parishes
- Louisiana County Formation Maps. [2007-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 Formation dates and origin of paris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