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注音符號
灰底不用於國語官方注音;每格次行爲萬國音標
聲母
發音
方式
塞音 擦音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重脣
/p/

/pʰ/

/b/

/m/

/β/
輕脣
/f/

/v/
舌尖
/t/

/tʰ/

/d/

/n/

/ɫ˭~ɫʰ/

/l/
軟齶
/k/

/kʰ/

/ɡ/

/ŋ/

/x/

/ɣ/
脣軟齶
/kʷ/

/kʷʰ/

/ʔ/

/h/

/ɦ/
舌冠
/tɕ/

/tɕʰ/

/dʑ/

/ɲ~ȵ/

/ɕ/

/ʑ/
翹舌
/tʂ/

/tʂʰ/

/dʐ/

/ʂ/

/ɻ~ʐ/
平舌
/ts/

/tsʰ/

/dz/

/s/

/z/
介母、高元音
部位
普通
/i~j/

/y~ɥ/

/ɨ/

/ɯ/

/u~w/
鼻化
/ĩ/

/ũ/
韻母
單韻
/a/

/ã/

/ɐ/

/o/

/ɔ/

/ɔ̃/
複韻
/ai/

/ei/

/au/

/ou/
鼻韻
/m̩/

/am/

/ɔm/

/n̩/

/an/

/ɔn/

/ŋ̩/

/aŋ/

/ɔŋ/
韻尾
/p̚/

/t̚/

/k̚/

/ʔ̚/
其他
聲調
官話 ˉ ˊ ˇ ˋ ˙
客閩 ˪ ˫

)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元音之一。當初1915年公佈注音字母時,並沒有「ㄜ」這符號,而當時「」的發音與今日的「ㄜ」相同。1920年,基於官話讀音的轉變,增加了新符號「ㄮ」(),字形是在「ㄛ」上方加一點。後來這一點與「ㄛ」下半部連成一筆,寫作「ㄜ」,並沿用至今。

「ㄜ」的發音會根據位置不同,學者對此符號的發音為何也有多種看法,主流看法為發為半閉後不圓唇元音/ɤ/,亦即但不圓唇;部分學者則認為是嘴巴張較開的半開後不圓唇元音(/ʌ/)。由於華語中並無其他發為/ʌ/的韻母,因此「ㄜ」發為何者均可,可視為同音位自由變異。在感嘆詞輕聲等用法時,可能會發為中央元音/ə/。在「ㄜ」前面有接聲母時,可能會有個過渡母音閉後不圓唇元音/ɯ/插在「ㄜ」之前,該過渡母音也可能弱化為子音軟顎近音/ɰ/,因人而異。

漢語拼音中,對應為〔e〕,與「」共用拼寫符號,因為「ㄝ」跟「ㄜ」前面能接的聲母是幾乎不同的,只有「誒」此字可發為「ㄝˋ」,會與「惡」「ㄜˋ」混淆,此時「ㄝ」會拼寫作〔ê〕。在威妥瑪拼音中,「ㄜ」與「ㄛ」共用〔o〕這拼寫符號,當一個聲母兩者都可接時,則「ㄜ」改寫作〔ê〕;如同威妥瑪拼音的送氣符號在外語中常常省略,〔ê〕上面的轉折符在外文(如英文)中也常常省略。在通用拼音中,「ㄜ」與「ㄝ」共用〔e〕,但並沒有處理「誒」、「惡」拼寫相同的問題。

方音符號中,「ㄜ」用於地方漢語音的中央元音/ə/,如表示臺灣話泉腔「科」韻母(部分學者認為發音是半閉央不圓唇元音/ɘ/),對應的臺羅拼音為〔er〕;也可表示臺灣話南部腔的「ㄛ」變音,對應臺羅拼音的〔or〕。

相關變體

[編輯]
oe

注音符號擴充版本方音符號吳守禮教授再擴充版本中,增加了一個擴充符號「」,寫法爲把「ㄜ」下方改爲呈菱角形。此符號在其著作不同版本中有不同意思。其中一版用作上述的臺羅拼音〔er〕,來表示泉腔的「科」韻,因為吳教授認為該音是半閉後不圓唇元音/ɤ/,並在其自家的拼音版本中拼寫作〔eer〕;而原本的「ㄜ」則留給南部腔的「ㄜ」使用,並在其拼音中拼寫作〔er〕。但在另外的版本中,「」的拼音又被寫成〔oe〕,並拿來表示標準臺羅拼音中的〔ere〕(雙母音/əe/)。「」並沒有收錄在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方音符號方案中,也沒收進Unicode

字形辨正

[編輯]
現在ㄜ的寫法
1932年ㄜ的寫法
1949年ㄜ的寫法

早期「ㄜ」的設計,下方並沒寫作弧筆。在1932年的《注音符號總表》中,寫了「十」形後,第三筆寫一短橫,第四筆寫「㇗」,寫成「」的樣子。1949年的示範模板中,先寫一個「𬺰」形,其鈎代替了最初第三筆的短橫,接着就寫末筆的「㇄」,作「」。現在則爲「」形,採用弧筆,兩筆即可完成書寫,方便快捷。

編碼與拼音

[編輯]
字元 圖檔 編碼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臺羅拼音 通用拼音 粵拼 馬拼 拉丁苗文
Unicode Big5 GB 2312
U+311C A3AA A8DC ɤ / ʌ e o[1] e
ə e o[1] or[2] e
ə / ɘ er[3]
U+312E 未收錄 未收錄 ɤ / ʌ e o[1] e
未收錄 未收錄 未收錄 ɤ eer[4]
əe oe[5]

註解

[編輯]
  1. ^ 1.0 1.1 1.2 若該聲母也可與「ㄛ」相接時,改作〔ê〕。
  2. ^ 表示臺灣話南部腔的「ㄛ」變音
  3. ^ 表示臺灣話泉腔「科」韻母
  4. ^ 這是吳守禮敎授的版本,原本的「ㄜ」則留給南部腔的「ㄜ」使用,並拼作〔er〕。
  5. ^ 這是吳守禮敎授的版本,標準臺羅拼音中的〔ere〕。

參考資料

[編輯]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中國文字改革硏究委員會祕書處拼音方案工作組:《全國主要方言區方音對照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注音符號手冊》,臺北:教育部,200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