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口
39°08′57″N 117°11′03″E / 39.14907°N 117.18420°E天津三岔河口,古名為三會海口。地處天津老城以北,子牙河北岸歸河北區管轄,南岸歸紅橋區管轄。乃子牙河、南運河、海河交匯之地,海河幹流起始處,海河水系的標誌性區域。還是今天天津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的最早發祥地。
歷史
[編輯]隋唐
[編輯]隋朝大運河的開通,使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匯處「三岔河口」成為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宋遼金
[編輯]宋代,海河為北宋與遼的界河,舊名直沽河、大沽河。 金代末年,為保障中都及漕鹽儲運的安全,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年)建直沽寨,三岔河口自此從單純的漕運樞紐發展成為儲運與軍事相界河的畿輔重鎮。
元代
[編輯]元延祐三年(1316年)改直沽寨為海津鎮。
明代
[編輯]明代初年,據傳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紀念地,靖難軍在此地附近渡河,南下滄州討伐中央軍,「天津」之名由此得來,意為「天子渡臨的地方」[1]。此後,天津的漕運,海運等從以三岔河口為中心向周圍發展,漸漸發展成京東最大的都會。到崇禎年間,為了防止滿洲人從海上入侵,下詔在此地興建窯窪炮台。其大體位置就在今天的獅子林橋,也就是老三岔河口。
清代
[編輯]天津作爲北拱京師的門戶,又是南下江南的必經之地,也就自然的皇帝垂青。所以,在康熙、乾隆兩朝盛極一時。在三岔河口大量興建和修繕廟宇、道觀,其中知名有望海寺、崇禧觀等。位置基本跨過海河兩岸,與窯窪炮台相鄰。
清末民國
[編輯]1901年至1923年,經原海河工程局先後進行了6次裁彎之後,三岔河口從此向西北方移動了近一公里的距離。就是今天屹立着引灤入津紀念碑的新三岔河口。雖然三岔河口地點發生變化,此地仍稱得起為中國近代工商業發展的搖籃,仍然發揮的其巨大經濟價值。周圍又分佈着發生過眾多歷史事件的建築遺址。如:北岸有窯窪行宮、望海樓教堂、李公祠(現已拆除)、大悲禪院等。南岸有天津老城(現已拆除)、天后宮、玉皇閣、估衣街(現已重建)、針市街(現已拆除)等。及連接南北兩岸的大鐵橋-金鋼橋(拆除後重建)。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因為政策上的人為原因使天津發展的滯後,河道淤積,三岔河口也隨之冷清。1978年改革開放,時任天津市長的李瑞環的引灤入津工程,才使更多的中國人想起天津。至今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還屹立於三岔河口。到21世紀後,因為領導人從中國發展戰略的考慮,才迎來天津新的發展機遇,而三岔河口畔也迎來一輪新的建設高峰,例如:建設中的北方近代工業博物館、跨子牙河的摩天輪橋「天津之眼」、泰達投資的泰達城等。
外部連結
[編輯]- ^ 朱棣起兵路過一小鎮!改個霸氣名字 今成國際都市無人不曉. 三立新聞網. 2022-03-31 [2022-04-13]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