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京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遼寧省遼陽市
分類古墓葬
時代
編號7-0558-2-042
登錄2013年

東京陵,位於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遼陽市文聖區慶陽街道東京陵村,在東京城遺址以東約1.5公里處[1],也曾是除了「盛京三陵」(福陵昭陵永陵)之外的另一處位於關外清朝皇家陵寢。東京陵現存清太祖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庶母弟穆爾哈齊及其子大爾差等人的三座陵園。現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歷史[編輯]

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並於次年興建東京城。天命九年(1624年)四月,努爾哈赤命族弟鐸弼等人從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將祖父覺昌安(景祖)夫婦、父親塔克世(顯祖)夫婦、妻子葉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繼室袞代皇后、長子褚英、伯父禮敦、弟弟舒爾哈齊、弟弟穆爾哈齊和兒子大爾差、從弟祜爾哈齊(五叔塔察篇古長子)等人的墳墓遷至遼陽,於東京城外陽魯山興建東京陵。[3][1]雖然後金於天命十年(1625年)遷都瀋陽,東京城逐漸荒廢,但東京陵作為後金及清朝的皇家祖陵,仍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受到了特別對待:陵周設界為禁地,嚴禁砍柴和放牧,平時有守陵官率兵負責看守、維護和祭祀,並按時舉行大祭[4]

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孝慈高皇后及袞代皇后改葬福陵;清順治十年(1653年),努爾哈赤五弟巴雅喇和穆爾哈齊之子大爾差也葬於東京陵;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廷「 遷東京祖陵於興京」,將覺昌安、塔克世等人的靈柩遷回祖墳興京陵(後改稱永陵),至此東京陵從皇家祖陵降格為一般的王家陵寢。[1]不過清廷對東京陵仍頗為重視,康熙道光年間,清朝皇帝十次東巡祭祖謁陵,其中九次專門派要員赴東京陵祭奠。道光以後,清朝國力不振,東京陵也逐漸被清廷遺忘[4]

2013年,東京陵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

建築形制[編輯]

東京陵興建時的建築規模及形制未見史料記載。[1]現存部分面積約3504平方米,墓葬分佈在陽魯山崗。因戰亂動盪、風雨侵蝕,東京陵現存的僅有三座可確認的墓園:舒爾哈齊墓園、褚英墓園、穆爾哈齊及其子大爾差墓園。[3]

舒爾哈齊墓園位於山崗西南角。墓園東西長82米,南北寬19.8米,共兩進院,前院是一座碑亭,後院是墳塋,四周為繚牆。碑亭為四券單檐歇山頂式建築,內有彩繪藻井,亭中立有順治十一年(1654年)所刻《莊達爾漢把兔魯親王碑》,大理石材質,滿漢文合璧刊刻。[1][3]

褚英墓園位於舒爾哈齊墓園南側,當地人俗稱「太子墳」。墓園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0.1米,門西向。墳塋以磚石砌成,無墓碑,可能與褚英與父親努爾哈赤不和、被幽禁並被處死有關。[1][3]

穆爾哈齊與大爾差墓園位於舒爾哈齊墓園以東約200米。墓園繚牆南北長48米,東西寬24.5米,門南向偏東,共兩進院。第一進院有墓碑三甬,均為龜趺螭首,中為《追封多羅勇壯貝勒清巴圖魯穆爾哈齊碑》,左為《追封剛毅輔國公大爾差碑》為大爾差墓碑,兩碑為清康熙十年(1671年)所立;右為《御賜多羅誠毅勇壯貝勒穆爾哈齊碑》,為滿洲國康德三年(1936年)穆爾哈齊的十世孫寶熙熙洽所立;第二進院為二人墳塋,西為穆爾哈齊之墓,東為大爾差之墓。[1][3]

另褚英墓園東北側原有一墓園,墓碑於20世紀60年代被毀。傳此墓園為巴雅喇和祜爾哈齊之墓,但尚有爭議。[1]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董平. 遼陽東京陵[J]. 紫禁城, 2003(01): 42-46.
  2. ^ 2.0 2.1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國家文物局. 2013-05-03 [2022-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2) (中文(簡體)). 
  3. ^ 3.0 3.1 3.2 3.3 3.4 辽阳古迹之东京陵. 遼陽文明網. 遼陽日報. 2017-09-11 [2022-07-19] (中文(簡體)). [失效連結]
  4. ^ 4.0 4.1 梁戈峰. 東京城與東京陵[J]. 今日遼寧, 2007(02):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