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事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印度歷史悠久,其軍隊源於歷史上的諸多王朝和歐洲殖民者的軍隊。自1947年印度獨立,1950年共和國建立,印度共和國一直保持龐大的軍隊。目前,印度武裝部隊是世界第4大武裝力量,同時擁有世界最大的準軍事組織——印度準軍事部隊。亦是世界上八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

1947年之前的印度軍事[編輯]

印度軍隊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各王國和土邦的部隊,19世紀由英屬印度諸省整合為殖民地軍隊,經歷了民族大起義,隨後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 印度共和國建國之初的軍事力量,主要承接於英屬印度。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按比例分得和保有英屬印度大部分的軍事力量。

軍事體系[編輯]

印度軍隊[編輯]

國防預算[編輯]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14年年鑑中,印度國防預算為474億美元,全球第九位,占當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2.5%。預判2045年為6540億美元,將排世界第三。2018年2月,印度政府公佈的年度預算顯示,國防開支為620億美元,已超過英國。但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呈下降之勢。同時,3/4國防預算用於軍人工資、福利。用於武器裝備方面的資本支出呈下降態勢[1]。在SIPRI2019年年鑑中,印度國防預算已上升至711億美元,增長6.8%,已超過俄國,成為世界第三。SIPRI研究員Siemon Wezeman表示,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間的緊張局勢和競爭,是印度增加國防支出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國防工業[編輯]

印度研發的先進防空系統(AAD)導彈

印度是武器進口大國,但同時,自身具備齊全的國防工業體系。在某些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1999年,印度開始印度彈道導彈防禦系統計劃。在國防研究及發展組織主導下,該計劃獲得成功,印度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成功研製反導系統的國家。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核武器[編輯]

1974年5月,印度陸軍負責在拉賈斯坦邦進行首次核實驗——微笑的佛陀。第二次核實驗則在1998年。印度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核力量。2003年1月,印度核指揮管理局創建核戰略司令部,負責印度國家的戰術和戰略核武器儲備之管理和行政。

與他國衝突[編輯]

與葡萄牙[編輯]

印度獨立後一直要求收回葡屬印度,並在1961年出兵果阿,驅逐葡萄牙殖民勢力。

與巴基斯坦[編輯]

1947年8月14日、15日,巴基斯坦、印度分別獨立,完成印巴分治,但亦開啟兩國延續至今的紛爭。克什米爾地區主權問題,是兩國間最大的爭議。兩國之間爆發三次大規模的印巴戰爭中,前兩次即是圍繞克什米爾問題。

與中國[編輯]

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印邊界上,中國與印度接壤的兩個省級行政區

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亦在1950年正式建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軍隊在1950年代初進入西藏地區。此前,中華民國政府未能有效管轄的該地區,有認為西藏為事實上獨立的狀態。195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藏區騷亂後,流亡印度。至今,印度政府仍是西藏獨立運動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逐步實現了對西藏直接且有效的管轄。在此期間,中印邊界問題進一步加劇。終於在1962年10月,爆發中印邊境戰爭

國內衝突[編輯]

印度是反政府、分離主義勢力活躍的國家。印度東北部衝突自1964年持續至今,尚無結束的跡象。印度的納薩爾毛派武裝也經常襲擊印度士兵。

境外軍事活動[編輯]

不丹[編輯]

不丹在政治方面受到印度制約,軍事方面亦是如此。不丹國內有印度的軍事基地,中國與不丹的邊界也有印度邊防部隊參與防衛。

聯合國行動[編輯]

印度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在剛果危機等行動中起突出作用。

參考文獻[編輯]

  1. ^ 印度军费620亿超英国 然而3/4花在工资福利上. 鳳凰網,來源:參考消息. 2018-04-02 [2018-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2)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