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貞 (民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貞

張貞(1884年—1963年),字干之,原名張善興,字浩然福建詔安人,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福建軍閥,1928年—1932年割據以漳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被稱作「閩南王」[1]

早年[編輯]

張貞的父親經營糖業,家境殷實。張貞7歲入私塾讀書,18歲應縣試不第,後入丹詔小學堂高級班就讀。宣統二年(1910年),考入漳州府中學堂,改名張貞,字干之。宣統三年(1911年),成為中國同盟會會員,參加漳州學生光復隊,參與光復福州行列。

民國元年(1912年)初,張貞參加福建學生北伐軍,由福州赴上海轉南京,在南京加入國民黨,他帶領的學生北伐軍改編為大總統衛士隊。同年10月,張貞入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受訓。袁世凱稱帝後,張貞奉孫中山之命回福建參加反袁護國鬥爭,收編民軍,擴大自治軍力量。先在福建靖國軍總指揮方聲濤部下任旅長、軍長,後任福建自治軍司令。民國十二年(1923年),張貞任東路討賊軍第八軍前敵司令,入廣東討伐陳炯明。潮汕戰役失利後,被孫中山召至廣州大元帥府副官長。

崛起[編輯]

民國十三年(1924年),張貞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團團長。民國十五年(1926年),張貞率獨立團進入汕頭轄區,防線直抵黃崗和詔安,後又率部將北洋軍閥張毅的部隊驅逐出漳州,挺進福州,升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四師師長兼福建政務委員會主任及福州警備司令。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張貞接到蔣介石清黨」密令,卻縱其部屬陳祖康陳尚友(陳伯達)逃出福州;同年,獨立師奉令調往浙江、上海,後駐防南京,張貞任首都衛戍司令[2]

駐防漳州[編輯]

民國十七年(1928年)1月,蔣介石命張貞率部回駐漳州,並分防龍巖泉州,兼任「閩南剿匪司令」,所部番號由獨立第四師先後改為中央陸軍暫編第一師、中央陸軍新編第一師、陸軍第四十九師。張貞駐漳州期間,出兵東江流域,與桂系交戰,原想攻下潮汕,結果被徐景唐打得大敗。同年3月8日,中共平和縣臨委書記朱積壘在平和領導農民暴動,張貞派兵會同當地保安隊實行鎮壓。他還派旅長楊逢年進駐龍巖,圍剿閩西紅軍,燒殺擄掠,實行「三光政策」。民國二十年(1931年)2月,張貞派出一團兵力配合粵軍圍剿饒和埔詔蘇區;10月,龍溪縣北鄉農民3000餘人要求減租減息、廢除苛捐雜稅,舉行示威遊行,張貞實行「清鄉」,逮捕大批群眾與農會會員。張貞部駐防漳州期間,大量收編土匪民軍,把四十九師編制由丙種師3個團擴充為甲種師2個旅、6個團,加上其他直屬部隊和各縣的警備大隊,兵員達2萬餘人,每月需開支軍費20萬元,而軍政部僅給6萬餘元,因軍費不敷,他便巧立名目,在防區內徵收各種苛捐雜稅,如煙苗捐、田畝捐、花(妓女)捐、賭博捐、防務捐、飛機捐等多達30餘種,還自設「民興銀行」,擅印鈔票,民眾苦不堪言,故有「張毅換張貞,捐稅加二升」的民謠。閩西南的漳州、泉州、永春等地的政治、軍事、財政都為張貞控制,形成割據局面,儼然獨立王國[3]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月,毛澤東紅軍東征,從龍巖直搗漳州。張貞部一敗塗地,主力在龍巖被殲,殘部於民國二十二年(1932年)被十九路軍兼併,張貞被解除軍權。離職後,張貞到南京待命,不久被任命為國民黨中央委員、執委。

失勢後[編輯]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1月,十九路軍在福州發動「閩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蔣介石命張貞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軍事特派員身份回閩南協助討伐。張貞在詔安成立「第四討逆軍」,迅速佔領閩南各縣,但「閩變」平定後,仍未得重用。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張貞奉命到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宣慰華僑;冬,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高級參議。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冬,任廣州行營總參議,軍銜為中將。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到四川西康視察黨政工作。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冬,任軍事委員會軍風紀第四巡察團主任委員,晉升為陸軍上將;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調任軍風紀第一巡察團主任委員。所任均系閒職,張貞為此鬱鬱不樂。

抗戰勝利後,軍風紀巡察團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撤銷,張貞轉為預備役。退休後,張貞回到漳州,也常到廈門鼓浪嶼居住。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當選立法委員。民國三十八年(1939年),解放軍進駐漳廈前,張貞攜家眷逃往台灣,任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並主持立法院法院軍事組10餘年。1963年,張貞病死於台北,終年79歲[4]

參考文獻[編輯]

  1. ^ 福建地方軍閥與地方經濟建設
  2. ^ 詔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诏安县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9-12. ISBN 7-80122-541-4. 
  3. ^ 《國民黨高級將領傳略》,沉度,華文出版社,1995年
  4. ^ 漳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漳州市志.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11. ISBN 7-5004-2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