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跳躍者
外觀
名稱 | CHopper | ||||||||||||
---|---|---|---|---|---|---|---|---|---|---|---|---|---|
運營方 | 美國宇航局評估下 | ||||||||||||
任務時長 | 7.3 年(提議的) | ||||||||||||
航天器屬性 | |||||||||||||
製造方 | 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 洛歇·馬丁公司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 ||||||||||||
任務開始 | |||||||||||||
發射日期 | 已被取消; 2016年(曾提議) | ||||||||||||
運載火箭 | 大力神5號 | ||||||||||||
維塔寧彗星著陸器 | |||||||||||||
着陸日期 | 已被取消; 2022年(曾提議) | ||||||||||||
|
彗星跳躍者(英語:Comet Hopper)是一項曾向美國宇航局發現計劃提交的着陸器任務提案,如果被選中的話,它將環繞並多次登陸「46P/維塔寧彗星」(Wirtanen)。該提案任務由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的「傑西卡·桑雪」(Jessica Sunshine)主持,洛歇·馬丁公司負責建造航天器,而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則負責任務管理[1]。
歷史
[編輯]彗星跳躍者任務是2010年度發現計劃評選中三項最終入圍提案之一,並在2011年5月獲得了300萬美元用作進一步詳細概念研究的資金[2]。
另外兩個任務是洞察號和泰坦海洋探測器,在2012年8月的審查後,美國宇航局最終選擇了「洞察號」任務 [3]
科學目標
[編輯]彗星跳躍者任務在7.3年的運行周期中將進行三次主要的探測活動。一是在距地球約4.5個天文單位處與維塔寧彗星交會,測繪製彗核固體表面的空間異質性以及彗發所排放的氣體和塵埃-環彗核周圍模糊的外裹層。遠程測繪還將測定慧核的結構、地質過程和彗發機制等。在抵達維塔寧彗星後,探測器會接近並登陸,然後跳到彗星上的另一處位置;二是當彗星接近太陽時,探測器會進行多次着陸和跳躍,以記錄彗星活躍期間表面所發生的變化[1][4];三是在距地球1.5個天文單位處進行最後一次彗星登陸。
另請參閱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Planetary Science Division Update (PDF). NASA. [May 23, 2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November 14, 2011).
- ^ Taylor, Kate. NASA picks project shortlist for next Discovery mission. TG Daily. 9 May 2011 [28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 ^ Vastag, Brian. NASA will send robot drill to Mars in 2016.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 20, 2012 [2021-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9).
- ^ Maryland scientists vie for NASA missions. The Baltimore Sun. [June 2,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26, 2012). 參數
|newspaper=
與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