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溫尼辟華埠

座標49°54′14″N 97°08′24″W / 49.904°N 97.140°W / 49.904; -97.14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溫尼辟華埠加拿大緬尼吐巴省溫尼辟的一個地區,成立於1909年,位於占士與希金斯大道之間的國王街,它於1968年正式被承認。溫尼辟華埠是當地許多商店和餐館的所在地,包括販售亞洲商品的雜貨店和中草藥產品商店[1]

Mandarin Building

歷史

[編輯]

十九世紀

[編輯]

溫尼辟最早有記載的華人居民是任查理(Charley Yam)、馮廣(Fung Quong)和一名於 1877 年從美國來溫尼辟的無名婦女。[3]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CPR)一期工程於 1885 年竣工後,數百名華人開始在大草原地區定居。到 1886 年,華人社區開設了 8 家洗衣店。

當時,大多數華人來自廣東省鶴山縣的陳山村。他們試圖阻止非鶴山人在溫尼辟定居,在火車站伏擊非鶴山人,毆打他們,迫使他們繼續向東走。結果,不知有多少原本前往溫尼辟的中國移民,最終流落到威廉堡和其他東部城市。有時,在威廉堡定居的人成群結隊返回溫尼辟,襲擊那裏的鶴山人。此外,到 1900 年,聯邦人頭稅已增至 100 美元,三年後又增至 500 美元。

20世紀

[編輯]

1909 年,在太平洋大道和亞歷山大大道之間的國王街(King Street)上,溫尼辟大會堂和市場廣場以北的幾個街區,出現了一些華人商店。到 1910 年,一個小型的華人商業集群開始發展,到 1911 年,華人人口比 1901 年的 109 人增加了五倍。它就發展在中央商務區(Exchange District)的核心區域之外[4][5]。

在 1910 年代的十年間,華埠成立了各種組織,包括致公堂、中國國民黨同盟會(或國民黨)、中華帝國改革協會和中華慈善協會,以及各種宗族協會,如吉祥橡田會。華人基督教協會成立於洛根大道,為華人居民組織服務和英語課程[4]。

到 1919 年,溫尼辟擁有加拿大第五大華埠和華人社區,其中有 900 名男性和少數女性。[3] 1921 年,華埠以公主街(Princess Street)和主街(Main Street)、洛根大道(Logan Avenue)和魯拔大道(Rupert Avenue)為界,覆蓋了 6 個街區,國王街(King Street)是華埠的主要商業街。在溫尼辟的 800 到 900 名華人中,約有三分之一在該市的 300 家洗衣店工作,其餘的三分之二則從事廚師、傭人或工人的工作。

1923 年,1885 年的《華人移民法》被修訂,幾乎所有華人都被排除在加拿大之外,這就是俗稱的《排華法案》。

到 1970 年,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華人家庭開始搬出華埠。此外,附近還在進行城市重建項目,包括迪斯雷利高速公路(Disraeli Freeway)和位於緬街(Main Street)的新市政中心和音樂廳。華埠社區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社區遭到破壞,於是在 1971 年成立了華埠發展公司,為華埠制定了大規模的發展計劃。1981 年,杜約瑟和李菲力成功遊說市長比爾-諾里(Bill Norrie)、緬尼吐巴省政府和聯邦部長,通過建造王朝大廈、文華大廈、住宅區和華埠大門來振興華埠。 [溫尼辟華埠公司隨後於當年成立,溫尼辟華人文化與社區中心也於1983年成立,成為整體開發項目的一部分。

溫尼辟華埠非營利住房公司(CNHC)成立,負責建造和諧大廈(Harmony Mansion),該大廈於 1986 年 9 月 13 日正式啟用。

自 1987 年以來,溫尼辟的大部分華裔人口遷往周邊地區和 Abinojii Mikanah 之間的彭賓納高速公路(Pembina Highway)路段。溫尼辟的華裔加拿大人社區共有 12,700 人,其中約 25% 居住在加里堡南部的社區群中,而市中心歷史悠久的華埠目前居住着該市 3% 的華裔加拿大人。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17-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8). 

49°54′14″N 97°08′24″W / 49.904°N 97.140°W / 49.904; -9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