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維理獎
外觀
科維理獎 | |
---|---|
授予對象 | 獎勵在天體物理學、納米科學、神經科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
國家/地區 | 挪威 |
主辦單位 |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 挪威教育與研究部 |
首次頒發 | 2008 |
官方網站 | http://www.kavliprize.no |
科維理獎(挪威語:Kavliprisen;英語:the Kavli Prize)成立於2005年,由挪威科學與文學院、挪威教育和研究部、科維理基金會聯合出資。該獎項的主要目標是紀念、支持、認可在天體物理學、納米科學和神經科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每兩年頒發一次。2008年9月9日,第一屆科維理獎頒獎儀式在奧斯陸舉行,獎項由挪威的哈康王儲頒發。每位科維理獎獲獎人將獲得一枚金牌、一個捲軸和1,000,000美元的現金獎勵。
授獎領域
[編輯]科維理天體物理學獎被授予在增進我們對宇宙起源、演化和性質的知識和理解方面取得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包括宇宙學、天體物理學、行星科學、太陽物理學、空間科學、天體生物學、天文和天體物理儀器儀表、粒子天體物理學等領域。
科維理納米科學獎被授予在原子、分子、大分子、蜂窩結構和納米尺度系統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的科學和應用方面取得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包括分子自組裝、納米材料、納米儀器儀表、納米生物技術、高分子合成、分子力學以及相關的課題。
科維理神經科學獎被授予在增進我們對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知識和理解方面取得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包括分子神經科學、蜂窩神經科學、系統神經科學、神經基因學、發育神經科學、認知神經科學、神經心理學、計算神經科學及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相關方面。
獲獎人的評選
[編輯]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在接收下列國際院所和水平相當的科學組織提出的推薦名單之後,任命三個由國際一流科學家組成的評獎委員會,進行評選。
這些傑出的國際科學家小組在提名過程的基礎上評價候選人並推薦獲獎人。挪威科學與文學院負責推選過程並宣佈獲獎人名單。
歷屆獲獎人名單
[編輯]天體物理學
[編輯]年份 | 獲獎人 | 機構 | 國籍 | 獲獎詞 | |
---|---|---|---|---|---|
2008 | 馬爾滕·施密特 | 加州理工學院 | 對理解類星體本質的開創性貢獻 | ||
唐納德·林登貝爾 | 劍橋大學 | ||||
2010 | 傑里·尼爾森 | 利克天文台, 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 | 對巨大望遠鏡發展做出的貢獻 | ||
雷蒙德·威爾遜 | 歐洲南方天文台, 加興 | ||||
詹姆斯·羅傑·安傑爾 | 斯圖爾德天文台, 亞利桑那大學 | ||||
2012 | 大衛·朱維特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對柯伊伯帶及它的大天體的探索和特徵研究,對理解太陽系行星系統的歷史產生重大進展 | ||
劉麗杏 | 林肯實驗室, 麻省理工學院 | ||||
米高·E· 布朗 | 加州理工學院 | ||||
2014 | 阿蘭·古斯 | 麻省理工學院 | 對宇宙暴脹理論的開創性研究 | ||
安德烈·林德 | 史丹福大學 | ||||
阿列克謝·斯塔羅賓斯基 | 朗道理論物理研究所 | ||||
2016 | 朗納·德瑞福 | 加州理工學院 | 對引力波的直接探測[1] | ||
基普·索恩 | 加州理工學院 | ||||
萊納·魏斯 | 麻省理工學院 | ||||
2018 | 埃溫·范迪斯胡克 | 萊頓大學 | |||
2020 | 安德魯·費邊 | 劍橋大學達爾文學院 | |||
2022 | Roger Ulrich |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 |||
約恩·克里斯滕森-達爾斯高 | 奧胡斯大學 | ||||
康尼·阿爾茨 | 魯汶大學 |
納米科學
[編輯]年份 | 獲獎人 | 機構 | 國籍 | 獲獎詞 | |
---|---|---|---|---|---|
2008 | 路易斯·布魯斯 | 哥倫比亞大學 | 對物理、化學和生物中的零維和一維納米結構領域的發展的重大影響 | ||
飯島澄男 | 名城大學 | ||||
2010 | 唐納德·艾格勒 | IBM阿爾馬登研究中心,聖何塞 | 對在納米尺度上控制物質的全新方法的發展 | ||
納德里安·西曼 | 紐約大學 | ||||
2012 | 米爾德里德·德雷斯爾豪斯 |
麻省理工學院 | 對聲子、聲子-電子相互作用以及納米結構的熱傳導研究的開創性貢獻 | ||
2014 | 托馬斯·埃貝森 | 斯特拉斯堡大學 | 對納米光學領域變革性的貢獻,破除了對光學顯微鏡與成像解像度極限的固有觀念 | ||
斯特凡·赫爾 | 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 | ||||
約翰·彭德里 | 倫敦帝國學院 | ||||
2016 | 格爾德·賓寧 | 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 | 對原子力顯微鏡的構象和實現,在測量技術和納米雕刻領域的突破,對納米科學和技術具有持續的變革性影響[2] | ||
克里斯托弗·格伯 | 巴塞爾大學 | ||||
卡爾文·夸特 | 史丹福大學 | ||||
2018 | Robert Fettiplace |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 |||
Christine Petit | 法蘭西學術院 | 法國 | |||
A. James Hudspeth | 洛克菲勒大學 | 美國 | |||
2020 | 馬克西米利安·海德爾 |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 德國 | ||
克努特·烏爾班 | 於利希研究中心 | 德國 | |||
哈拉爾德·羅澤 | 烏爾姆大學 | 德國 | |||
Ondrej Krivanek | Nion Co | 英國/ 捷克 | |||
2022 | Jacob Sagiv | 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 | |||
拉爾夫·努佐 |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 ||||
David Allara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 ||||
喬治·懷特塞茲 | 哈佛大學 |
神經科學
[編輯]年份 | 獲獎人 | 機構 | 國籍 | 獲獎詞 | |
---|---|---|---|---|---|
2008 | 斯滕· 格里納 | 卡羅琳學院 | 對神經元網絡的發育性與功能性邏輯的探索 | ||
托馬斯·傑塞爾 | 哥倫比亞大學 | ||||
帕斯科·拉基克 | 耶魯大學醫學院 | ||||
2010 | 理查德·舍勒 | 基因泰克, 南三藩市, 加利福尼亞州 | 對胞吐作用分子基礎的探索 | ||
托馬斯·聚德霍夫 |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 | ||||
詹姆斯·羅思曼 | 耶魯大學 | ||||
2012 | 科妮莉亞·巴格曼 | 洛克菲勒大學 | 對闡明感知和決定下的基本神經機制 | ||
溫弗里德·登克 | 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 | ||||
安·格雷比爾 | 麻省理工學院 | ||||
2014 | 布倫達·米爾納 | 麥吉爾大學蒙特利爾神經學研究所 | 專對門用於記憶和認知的大腦網絡的探索 | ||
約翰·奧基夫 | 倫敦大學學院 | ||||
馬庫斯·賴希勒 |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 ||||
2016 | 伊夫·馬德 | 布蘭迪斯大學 | 對允許經驗和神經活動重塑大腦功能的機理的探索[3] | ||
米高·默策尼希 |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 | ||||
卡拉·沙茨 | 史丹福大學 | ||||
2018 | 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 | ||||
珍妮弗·道德納 | |||||
維爾吉尼尤斯·希克什尼斯 | |||||
2020 | 戴維·朱利葉斯 | 加利福尼亞大學三藩市分校 | |||
阿登·帕塔普蒂安 |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 ||||
2022 | 讓-路易斯·曼德爾 | 斯特拉斯堡大學 | |||
Harry T. Orr | 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 | ||||
胡達·佐格比 | 貝勒醫學院 | ||||
克里斯托弗·A·沃爾什 | 哈佛醫學院 |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2016 Kavli Prize in Astrophysics | www.kavliprize.org. www.kavliprize.org. [2016-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 ^ 2016 Kavli Prize in Nanoscience | www.kavliprize.org. [2016-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 ^ 2016 Kavli Prize in Neuroscience | www.kavliprize.org. [2016-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5).